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需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为教师个体道德。教师个体道德,就是指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它是由个体道德心理、个体道德行为和个体道德境界等不同层面构成的。

第五节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前面各章节论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这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对于教师个体而言,这些理论、原则、规范,只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客体力量,对于教师只具有外在的约束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从理论上掌握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变成个体的道德需要,最终表现为正确的道德行为。换言之,如果教师个体不善于自察、自检、自省、自律,不准备或不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融化于自己的心灵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自觉地执行、运用教师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其他道德要求一样,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还无法完全体现道德的本质和作用,只有教师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行动,才能实现道德的作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劳动一般总是以个体独立活动的方式进行,是一种自律的、自主的活动。列宁说:“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教师的劳动固然需要统一的教育信念,教育价值目标,需要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需要学校领导、全体教师、职工以及家长、社会的配合、检查和督促,但是,这一切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人的自觉、自主选择而体现的。教师在执行自己的各项具体任务时,其态度、方式、方法的选择总是自律的、自主的,他人无法干涉。换言之,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一个自我控制系统,是由教师凭借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来调节的。虽然学校可以提出各种要求,制定有关的规定、守则、纪律,但所有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去限制教师,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本身所决定的。可见教师劳动中的自律性、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和必须内化在道德要求上的重要性。

教师的职业劳动特别强调要培养“慎独”精神,也是出于上述原因。“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是教师对自己的道德动机和行为的自觉调控,是教师内化了外在道德要求的体现。例如,某技工学校教数学的王老师,一天,他正在批改考卷,一名学生来访,请老师给照顾一下成绩,该生成绩为57分。学生表示,自己的父亲是某大公司的经理,可帮老师用优惠价买到家用电器。王老师有些犹豫,答应考虑考虑。学生走后,他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自己为学生改成绩,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此举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让他们看到老师为个人私利也可以弄虚作假,这岂不是助长他们投机取巧的心理。与学生做这种交易,有悖良心,不仅损害教师声誉,也误人子弟、贻害教育事业。第二天,他找到学生,认真地做了一番长谈,并帮他补课,使学生在补考中取得了好成绩,顺利地毕业。王老师的教育行为便是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其道德责任感、道德良心战胜了个人私欲、私利的诱惑,其内化了的道德要求占了上风,发挥了作用,从而使他选择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可见,教育劳动的特殊方式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境界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

(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需要

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教师的职业劳动在时间的支配上,不像工厂、机关那样约束性强;教师的劳动固然需要统一的教育信念、教育价值目标,需要集体的力量,但在其表现形式上更多地是个体劳动;教师的劳动虽然可以在数量上、实物形态上、指标上做出考核,但是,每一堂课知识传授的程度,备课的深度广度,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对每个学生全面耐心的关怀程度,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等,这一切主要是通过教师工作的自觉、自主选择而体现的。教师在执行自己的各项具体任务时,其态度、方式、方法的选择总是自主的,是一个自我控制的系统,是由教师凭借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良心来调节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道德自律的重要性,而只有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需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为教师个体道德。个体道德是指以个体作为道德的主体和载体的道德,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特征。教师个体道德,就是指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它是由个体道德心理、个体道德行为和个体道德境界等不同层面构成的。个体道德心理是指个体具有善恶意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按中国传统说法,可简称为“德心”。个体道德行为,也称“德行”,是指个体在某种道德心理机制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所谓个体道德境界,指个体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的一系列表现中,所实际达到并意识到特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程度。教师个体道德实际上是由上述不同层面构成的一种立体网络系统,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教师个体内心准则,体现在教师个体的道德行为中,并提高教师个体的道德境界,这才能作为教师个体行为的价值导向,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没有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到教师个体道德的内化,就无法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

人格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道德人格可划分为高尚的、良好的、平庸的、卑劣的等不同的层次。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道德人格必定应是高尚的、良好的,事实上,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正如鲁迅在回忆藤野先生的文章中所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所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晚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教师高尚的人格,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道:“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以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要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应普遍具有这种自我意识,时刻关注自己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教育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对象、劳动产品是人,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人,是由教师个体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个性倾向等因素所构成的教师的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养成人格。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学校是传播社会先进思想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场所,教师身处教书育人岗位,是正义、公正的化身,如果教师不能内化各种教育伦理原则、规范,那么就会出现身教不存、言教无力的局面。教师塑造的是国家和世界的未来,教育劳动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而这种高尚人格的形成,正是教师将其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灵魂,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结果。

(四)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而人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是现代化的主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师必须实现现代化。教师现代化就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精神面貌及行为特征具备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所要求的品质。在道德领域里,就是指教师具有与现代文明和教育相应的道德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个体必须能够接受、消化和遵行新的社会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现代化必然带来对传统道德的强大冲击,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受教育者的思想也会有新的变化和特点,他们思路开阔,敢想敢说,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求新求异,道德取向多元化;同时他们注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求实求真,厌恶虚假,是否符合现实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面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标准要求;面对敏感活跃,对教育选择性强的教育对象,如果教师不能积极地参与现代生活实践,了解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建立起适合于现代化教育的现代人格,就难以使教育具有实效性。教师只有加速自身社会化、现代化的进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接受、总结和消化现代教育中蕴含的新道德因素,才能成为具有现代心理基础、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合格的教育者。而要实现这一切,必经之路和必要手段就是积极地将现代教育中具有生命力的新道德内化为自身品质,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这才能使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目的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受制于客观物质生活环境。人刚来到世界上时,无所谓品质好坏优劣,只有当他进入社会生活,面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由其所决定的道德关系,经过一定的生活实践,才能形成某种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受制于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人作为自觉能动的主体,其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而形成的。对个人来讲,它是一个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即构成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和内容: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形成等。如对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其中包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教师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认识等等。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荀子说:“知明而行无过”,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道德认识问题。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体会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明确它对教育活动的特殊意义,这是教师履行职责,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个人与事业的关系以及自身品德修养等方面行为的基础。

与人类普遍的认识过程一样,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一般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道德实践这样两个阶段。职业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是职业道德观念的积累和形成。教师在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时,应有一定的直接的道德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吸收、消化各种道德理论,否则就无法深刻掌握道德知识,也难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认识。掌握道德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是道德认识的概括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从许多具体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中,从某种道德行为的多方面表现中,概括地把握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本质;帮助教师深刻地理解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动或用于分析社会道德现象。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仅要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从道理上懂得美丑善恶的区别,而且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分清上述各种界限,培养道德评价判断能力。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活动,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同时,道德概念也正是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真正形成,并不断丰富与发展,最终形成道德信念的。

由此可见,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首要条件,那种认为不必经过职业道德认识阶段,直接就可以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一个人如果仅仅出于顺从权威和小心谨慎,缺乏道德知识,不知道自己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是否合理,也不明白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那么这种行为习惯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发展仍处于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首要环节。

(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活动而产生的,是以职业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职业道德情感紧紧同教师的职业劳动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它建立在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对自己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认识和理解越深,热爱本职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也就越加强烈。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情感形成之后,便成为推动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师如果仅仅从职业道德认知去掌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而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那么,他的职业道德观念仍是肤浅的、易动摇的。在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中,职业道德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评价作用,即以敬慕、赞赏或鄙夷、厌恶的情绪表明对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态度;第二,调节作用,以某种情绪态度来强化或弱化个人的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第三,信号作用,即通过各种表情动作来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与职业道德认识相比,职业道德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它的形成,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要有多方面的陶冶,而且往往需要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炼。一旦强烈的道德情感形成,要改变它往往比改变一种旧的道德认识要困难得多,并且新的道德情感在新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之后,就能使这种道德认识稳定化。教师职业道德情感能加深内化过程,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变得更为深刻和迅速。

教师的道德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概括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眷恋和对学生的关怀、爱护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一位执教多年的中学教师说:“我只要离开了圣洁的讲台、离开了可爱的学生,一种痛苦感、失落感就油然而生。至于工作条件的艰苦,教学任务的繁重,对我来说,都算不了什么。”这些话,说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教师就是在苦与乐的伴随下,默默度过了几十年的粉笔生涯,从内心中逐渐产生一种无法用笔墨形容的爱事业、爱学生的崇高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了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爱,教师爱学生,不是对学生的溺爱或迁就。热爱学生固然包括生活方面的爱护,但更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慈相济,培养他们心灵中闪光的智慧、思想和品格,帮助他们克服错误和不足,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热爱学生,不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业务才能,还要关心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体育锻炼,让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在于不只热爱优等生,而且,同样关心和爱护那些才智发展较后进的学生,在对待程度较低的学生上,教师是积极教育还是消极排斥,更能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程度。

实际上,爱是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强烈,学生就会自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往往是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越是真挚,就越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深切,学生所受到的激励鼓舞越大,其自觉能动性就越高,学习和成长的效果也就会越好,这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而带来的“教师期望的效果”。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可以变成推动学生进步的力量。

因此,教师的职业,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无私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产生饱满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并促进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

自尊心是一种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尊、自重、自爱的情绪体验,是教师渴望自身的角色价值得到社会集体的承认与尊重的需要。这是教师追求完善人格,实现崇高人生信念的良好品质。自尊即要维护教师的声誉,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自觉按照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不做任何有损害教师形象的事。责任感是教师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职责的内心体验。教师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在自觉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情感可使教师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和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像一位教师说的:“我觉得学生身上的事都是作教师的心上事,都是我应该关心的,应该做的。”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能立足本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为“教书育人”而全力以赴。荣誉是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社会作出贡献后得到的肯定评价。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的愉快,这就是荣誉感。据调查,广大教师都把“看到学生进步”“工作得到肯定与表彰”“获得各种光荣称号”“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等作为最光荣的事。教师的荣誉感就像推进器,促使教师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发扬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贡献一切。

最后,教师的道德情感表现在对同志的尊重、友谊、热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同事们都是为共同目标而努力,都是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人才,教师共同遵循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道德要求与规范,以之约束自己,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才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应保持联系,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共同掌握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并注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合理要求;教师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以自己的心灵和言行影响社会,推动文明,并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白真善美与假恶丑,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和表现水平不同的品德因素。它是在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职业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着稳定的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积极工作、勇于开拓进取的内部动力,是教师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所谓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热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也就有了精神支柱。人们不仅能够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评价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善恶是非,而且能够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自觉履行各种道德义务,完成各种道德使命。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道德信念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正当性、合理性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心。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和人生观是道德信念的最高形式。它们决定着教师行为的方向性、目的性,影响着教师取得成就的水平以及品德修养的质量、道德要求内化的程度。教师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重要桥梁。经济的飞跃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没有哪一个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可以离开教师的培养,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可以离开教育而使自身的文明得以发扬拓展,教师职业不论对于同时代的人的进步,还是对于教师个人的完善和实现,都是重要而光荣的职业。教师劳动虽然艰苦而清贫,但在他手中能塑造出人类美好的明天,他的精神和事业也将随之而不朽,他所从事的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识到、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和高尚,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从而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能处处为事业着想,呕心沥血,始终不渝,为培养一代新人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赵纯是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的,他本来可以留在科研和生活条件都很好的国外,面对出国潮、下海潮,他为什么选择了做一名教师,而且平静地固守着自己的职业,每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并且在育人和科研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说:我知道我的祖国还很贫穷,也知道教师的职业不能够给我很多的物质财富,可是,这是我的祖国,她养育了我,我对她的富强负有责任。而要使祖国腾飞,需要从教育开始,我愿一生做一名教师,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的明天。像赵纯老师一样,许多人做过或正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许多人树立过或正在树立着这样的典范,这些教师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道德行为,就在于他们已经树立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从而内化了“献身教育”这一道德要求。

(四)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的克服困难并作出行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在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职业道德信念的体现。它使教师能够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作出行动的抉择,并在道德行为整体中坚持长时间地专注于所确定的行为,并最终实现和完成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作用于道德行为的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是克服行为中各种困难的内部动力,它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方面。

第一,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为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正确的目的的意志品质。它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积极自觉地献身于教育实践。这既是教育事业对每个教师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成就事业的保证。如果行为上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要及时自觉调整;如果出现外界干扰,不论干扰来自何方或有多大,教师都必须有能力抵制和排除它,自觉地实现教育目的。我们都知道,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50多年,他的学生有20多位在全国闻名的大学里任数学系正、副主任;有十几位任全国数学学会理事。但当年他是如何培养出自己的学生的呢?20世纪30年代初,在日本荣获博士的苏步青,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任教,当时的浙大数学系不过4个教师,10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学校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四个月没拿到一分钱。但这些都没有动摇苏步青的意志,生活虽艰苦,但这是为祖国培养人才,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图书资料缺乏,他就利用暑假到日本去抄,一个假期抄回20多万字的最新文献资料。就是靠这种自觉的意志力,在困难的环境下,苏步青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万苦不辞,自觉地为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奋斗。

第二,坚持性。这种坚持性就是在行动中坚持目标,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干扰。但教师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以超常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一切阻力,实现教育目的。全国优秀班主任、四川省劳动模范杨绍清老师,当年自愿报名到革命老区保平做小学教师。当时的保平,不通公路,不说油、盐、柴、米得去15里路外的场镇买,就是吃水,也得跑到几里路的陡坡下的河里挑。但杨老师坚持下来了,3年后,当上级调她到南充工作时,她想到渴望知识的孩子和需要文化的淳朴的山里人,终于决定留在保平,坚持做一名山里的小学教师。这一留就是26年,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爱和顽强的意志,杨老师一步步走过几十个春夏秋冬。在教育岗位上,要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教育目标,离不开这种坚持精神。

第三,果断性。所谓果断,就是适时决断的品质。这是教师行为目的性,达到目标的高度自觉性和顽强性的综合表现。教育活动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有计划决断和随机决断的能力。计划决断就是对教育实践有战略眼光,对上级教育要求和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适时做出正确的教育计划;随机决断是发挥教师高度创造性的表现,即面对突发事件能果断决策。但应该指出的是,果断不是武断和轻率,果断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决断,而武断和轻率,是认识片面性的产物,会造成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导致教育失败。

第四,自制力。所谓自制力,就是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当客观现实诱发不利于实现教育目的、情绪冲动时,教师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把握言行和分寸。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良好愿望,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往往会爆发一种不能自控的激动情绪。马卡连柯在某工读学校执教时,面对一个时常打闹偷窃的学生,一时性起,不能自制,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个耳光虽暂时挫了这个学生的“锐气”,可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马卡连柯在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对自己的鲁莽行为追悔莫及,他毫不犹豫地向学生当众道了歉。从此以后,他改变教育方法,对学生不是指责,而是引导,不是厌恶,而是信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一次,马卡连柯特地让这个调皮学生深夜骑马去银行取钱,给予高度的信任。当第二天学生把取来的钱,分文不缺地放在老师面前,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感化的力量终于使这个学生转变了,毕业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的自制力还表现在不应由于意外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不能因意外的打击而精神萎靡,不能因意外的情况变化,教育行为受阻而悲观失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言行,使之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

总之,在职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职业道德意志使教师果断地确定职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并控制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阻碍和干扰,在教师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克服困难、事业有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形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关键。

(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不只是由社会道德意识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而是还要在个体的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在于他的言论多么动听,而在于他的行为是否高尚、言行是否一致。如果知而不行,只有意愿和情感的体验而无实际行动,那么就只是一种道德说教,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只有在实践中贯彻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且始终坚持下去,经过长期的锻炼,使其成为个人的日常习惯,道德品质才算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正如列宁所说:“应该把已经掌握的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长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文化知识是如此,道德也不例外。

道德行为作为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都属于道德意识领域,属于精神化的东西,还没有客观化、物质化,因而还不能构成主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品质一方面表现为内化了外在道德规范后所形成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是知、行的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指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做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反应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即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教育事业及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行为。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个体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举止言谈在学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历代的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史上,尽管社会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是各个阶级都要求自己的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外国教育史上,同样强调师表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柯瓦列夫在《教育学概论》中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必然抵消了“言教”的效果。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实践者。道德理论上的说服,必须以榜样为示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和文明习惯三个方面。

教师要担当起社会交给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首先在政治方面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每个人民教师都应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思想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向着热爱祖国、拼搏成才、建设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教师必须在品德上成为学生的模范。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人民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不做。如果身为教师,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还会给学生树立坏的榜样,丧失了“人师”的尊严。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作风影响所及,会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即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恶劣品质,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缺少这种品格的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是不可想象的。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

教师的表率作用不仅仅反映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等心灵深处的内在品质上,也显露在谈吐举止、修饰衣着、仪容仪表等外部表现上,庄重的外表,源于谦逊淳朴的内心。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对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一切言行随时都在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这方面,教师应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总之,教师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文明习惯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善于模仿,不辨是非,易于激动,教师的表率作用更为重要。这种无声的“身教”,恰似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基本要素并非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整体发展。如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是在一定职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形成的,不是基于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没有理智的感情冲动;没有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不可能产生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行动,也是盲目的行动。同样,只有认识没有行动,也不能视为有道德的人,而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又能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要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信念;要使行为成为习惯,又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教师内化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条件的具备和配合。

(一)社会道德教育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这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得以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从而能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职业道德能否被教师群体所接受,固然与它是否反映了教育伦理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这种职业道德要求的传播程度及范围,取决于道德教育实施的好坏。教育实践证明,要在教师个人意志中建立起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教师道德要求,并把其变成教师个人特殊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和要求,养成道德行为和习惯,就必须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要使教师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一般要通过历史继承和外部输入这两个方面体现。历史继承性指多种道德风俗的潜移默化,因不知不觉的影响而定型;外部输入性是指外界力量通过各种形式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而定型。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都强调道德的灌输性,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意识无不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中国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性”的封建礼教,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教育以及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人主义道德观、价值观等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是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教育媒介大力宣传、倡导、实施灌输的。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是与以往任何阶级的道德根本不同的道德类型。这一崭新的思想体系也必须通过各种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传播,方能转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教师群体不会自发地、自然而然地产生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崇高的道德理想,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结果。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封闭向开放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不同思想的冲突、斗争,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交织,对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就目前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状况而言,一方面他们时刻感受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敏锐接受着各种新信息、新思想、新伦理,不断地调整自己原有的思维坐标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时常对诸多的社会道德现象感到困惑、迷惘,难以确认何谓“人间正道”,从而在道德行为的判断和选择上常常陷入误区,步入歧途。因此,为促使教师群体正确地认识时代生活的本质及职业劳动的意义,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教育。从总体上讲,教师的社会生活主要是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这三大生活领域是对教师进行道德影响的主要途径,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一般道德教育的规范化、具体化,更能体现教师职业生活的特点,而且人的社会活动也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活体现的。所以,教师道德的内化主要还是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诸如热爱教育、献身事业、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发展能力、博学多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加强修养等内容,以此保证广大教师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授课、讲演、报告、经验交流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授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通过对教育劳动中一系列矛盾的集中剖析及价值澄清,以提高教师的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通过对教师正面行为的及时肯定与强化,以培养教师的道德意志,坚定职业信念;通过加强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以助于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总之,教师道德教育的多端性、综合性、重复性等特征,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灵活地掌握与运用各种形式。

(二)个体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既要靠外部的道德教育,更要靠个体的自我努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重视受教育者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可以说,一个教师能否将社会的、教师的道德规范变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并落实在行动上,由道德的他律变为道德的自律,关键就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努力程度。

个体道德修养是社会道德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内部根据。所谓修养,主要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以及技艺等方面所形成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能力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能力。道德修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动态的“下工夫”,即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二是指静态“已达到的能力”,即在经过长期努力之后所形成的品质、情操和道德境界。

任何道德能否在人的道德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主要在于它最终是否能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的道德修养。因为道德教育只是具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影响,而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道德原则和规范等),只有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也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对不遵守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人实行有效的社会道德监督。人们若内化外在的要求,就必须对它有一个认识和体验的过程,即道德修养的过程。教师(包括在校师范生)都是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成年人,其经验和理性日益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强,内因作用大,因而更必须依靠教师的个体道德修养。

教师修养指教师为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师德修养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修养者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个人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这两方面的矛盾得以解决,就意味着教师的修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应注意:

第一,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自我修养、自我改造的一个重要方法。自古以来,许多有修养、有作为的人,都懂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如“吾日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比作经常打扫房子和洗脸,认为这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思想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二,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教师不仅要在重大问题上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而且要在诸如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给予注意。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劳动的特殊方式,都要求教师必须在一切方面认真地检点自己,因为教师处于学生的观察之中;青少年的目光是极其敏锐的、心灵也是极其敏感的;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漫不经心的一个动作,冷漠厌烦的一个眼光等,都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掀起波澜,从而降低教师的教育威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此,教师必须谨慎地对待教育活动中的微小的细节。

第三,要有闻过则喜的精神。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要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因此,除了自我解剖和自我监督以外,还必须依靠周围同志的批评、帮助。没有“虚怀若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的精神与态度,就听不到逆耳忠言,也就难以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其自我修养的效果和水平必然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道德评价

所谓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

道德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赖以发生作用的杠杆。道德作为调整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也没有像法律、纪律那样的强制性,它的社会作用就是以善恶为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发挥作用的大小,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评价功能和道德评价的广度、深度。

教师道德评价则是人们(包括教师自己)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关于教师道德的标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所做出的善恶褒贬的判断。这种道德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内心信念(主要是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的。

内心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裁判的内在力量。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是指导和选择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原则和标准,随时约束、指导自己的行动。当外在行为与内心信念相吻合时,教师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当外在行为与内心信念相背离时,教师则产生内疚感,不安感。内心信念是教师内心世界的“道德法庭”,是个人全部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的内在调节器。

内心信念的作用还表现在对外在社会舆论的评价方面。当教师按自己的内心信念行事,当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具有一种外在表现的时候,必然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产生社会道德评价。当这种外在评价与教师的内心信念相一致时,才会有一种心灵的呼应或共鸣,这种社会舆论促使教师抗拒强大的压力,独善其身,矢志不移。

外在社会舆论的作用主要在对教师的思想、行为的鼓励和批评两个方面。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批评作用又常被称为“道德裁判”,所谓“道德法庭”就是对道德裁判的运用。只有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接受“道德法庭”的裁判。凡受到“道德法庭”裁判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受到舆论的批评,也会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中去,引起当事者的羞愧、不安乃至痛苦,起到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再次发生的作用。相反,经过道德评价而受到舆论表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强化道德信念,增强道德情感,使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得以巩固,养成优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如当人们看到教师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工作,看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的行为,就会表示支持和赞扬。相反,当人们看到教师敷衍塞责,漫不经心,对学生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工作毫无热情时,就会加以反对和批评,这些评价便会对教师行为发生导向和强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教师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不断转化中,教师道德评价作为中间媒介,起到了推动整个教师道德认识及道德活动不断深化的作用。因而教师道德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道德观念,形成教师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教师不断提高道德觉悟,加强道德修养,成为学生楷模的重要途径。

应该看到,由于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是复杂的,道德评价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是统一的,个人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评价之间的矛盾总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师在工作中要处理多种矛盾,协调多种人际关系,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而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评价不一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知识水平,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以便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对待社会道德评价,区别哪些评价是正确的、健康的,哪些评价是错误的、落后的,从而发挥正确道德评价的积极作用,抵制错误道德评价的消极作用。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2.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过程?你是怎么理解的?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什么不同?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法,除了教材里介绍的,你还能列举出其他的方法吗?

6.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何在?

7.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注释】

[1]傅维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4.

[2]王树山.毛泽东书信赏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3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