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历史范畴。至此,可给教师职业做出这样一个定义: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教师的劳动工具不仅包括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性工具,还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教法等。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职业与教师职业

(一)职业的产生与含义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积极适应自然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活动。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里所说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人们的职业活动。所谓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其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是职业的本质特征,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征。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社会出现什么职业,取决于社会的客观需要。人们需要与疾病作斗争,就产生了医生职业;为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会计职业;因适应国家统治和抵御外侮的需要,又产生了军人职业;同样,为了适应培养人、教育人的需要,也就产生了教师职业,等等。每种职业一经产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性。所以,人们也就赋予每种职业一定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的角度看,每一种职业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一个职业劳动者不但要参加一定的职业活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履行对社会的职责。职业生活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又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职业也就不同。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成千上万种职业和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论职业的数量还是行业的种类还会不断增加,分类也会更加精细。所以,职业所具有的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和社会意义

1.教师职业的本质

所谓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教师这一职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的。

教师职业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就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而教师“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至此,可给教师职业做出这样一个定义: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与其他劳动既有一定的一致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而合格劳动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情感、意志、能力、觉悟时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教师只有经过长期耕耘,才能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幼儿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良好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具有健康体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其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的教育活动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多次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教师劳动的产品是学生,教师劳动的产品是否合格,即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得到验证。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特别是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的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劳动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复杂的。不仅教师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等比较复杂,而且教师劳动的结果又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劳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的必然决定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此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要遵循一般教育规律和要求,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体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的劳动工具日益复杂。教师的劳动工具不仅包括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性工具,还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教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教学工具,还要学会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教学网页及网络课程等。

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教师劳动过程是一个传递、改造和创新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教师无论是“传道”,还是“授业”“解惑”,每一项劳动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就发展智力而言,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是多维的,有认知、审美、情感、音乐、数学等多种智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教师劳动内容和劳动过程的日益复杂。

教师的劳动结果丰富多样。教师劳动的结果是成长、发展着的学生。在学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各不相同,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他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走向社会,他们在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的做工人、农民、教师,有的做科学家、军人、医生,等等。可以说,教育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教师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因教育过程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终生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教师的劳动具有延续性,即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在现代社会,一般的社会劳动都有比较固定的劳动场所和稳定的作息时间。如工人可以到时下班,农民只到自己的田地耕作,而教师劳动的时间和场所没有严格的界限。教师的劳动强度大,班上、班下、校内、校外他们都在辛勤工作。上班八小时他们要教育培养学生,八小时之外要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做学生思想工作,家访、进修、做科研,等等。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时间长、地域广,其艰苦性是一般职业劳动无法比拟的。这种艰苦性除劳动复杂、劳动强度大之外,还表现在教师的劳动难度高。教师是做培养人的工作,人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要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更不容易,需要长期艰苦的劳动。人们喜欢把教师比作园丁,园丁要育苗、培土、灌溉、施肥、除草、除虫、修剪,对花木悉心关怀,才能使花木茂盛,教师正像园丁,只有辛勤耕耘,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当今社会、家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日益增高,要求教师要成为学者、科研者、更好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强的竞争者,再加上人们所期待的更高的升学率和就业率,这些都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困难程度。教师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难度高,其艰苦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一项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艺术上。每个教师上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板书、提问、组织、设计、备课等技术,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情感愉悦和美的体验。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教育艺术,那他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不可能有魅力,即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这样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欢迎,不可能教好学生。教育艺术已成为育人者必不可缺的精神财富。其次,教师劳动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是了解德育工作规律,掌握德育工作方法,热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的人。

教师劳动的艺术性来自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和创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总要做到有所创新。面对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体,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改造,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教师既要掌握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又必须要有教育机智,能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具有机智应变的创造能力。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首先需要教师学会创新和创造。

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都体现着教师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教学内容,教师要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把其中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世界观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吸收他人之所长,弥补自己之所短,找到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的劳动手段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劳动,教师的劳动工具就是教师自身。教师是用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品行、能力及掌握的教材、媒体等去教育学生,教师自身和劳动手段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劳动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情感、意志、爱好、兴趣、言行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首先是由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所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有模仿的天性,特别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这种模仿性表现更强。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兴趣爱好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辛勤劳动也必然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将来从事教育的师范学生,会首先模仿学校教师的教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其次,学生有向师性的倾向。学生一般都会尊重、崇敬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关怀、鼓励和引导。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将影响整个学生时代甚至终生。再次,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原因之一。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感性活动,如形象生动的语言,富于激情的动作,栩栩如生的表演,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涵,并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的学识、才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和群体协作性劳动的统一。个体劳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方式,无论课前的备课,还是课后的辅导和批改作业,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主要由教师个人单独完成。个体劳动是集体劳动的前提,只有发挥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才能形成集体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聪明能干的教师,就没有集体。”这说明教师个体劳动的重要性。然而,单靠教师的个体劳动又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新时期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这一历史使命需要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通力合作。每一个人才的成长,无不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群体协作性很强的职业劳动,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教师和教辅后勤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而且还必须有社会、家庭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新、发展,又要学会合作,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与此相联系,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领域。教师的职业劳动直接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也间接创造着物质财富。他们的劳动,从宏观上看,同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国家的兴盛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都有着极大的关系;从个体的角度看,或者说从微观上看,它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这种崇高的社会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要发展、进步,人类要走向更高文明,必须首先继承前人创造的优良文化成果。要使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世代相传,只靠劳教合一、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来实现。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将前代或他人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则“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社会文明的传递和发展就会大大延缓,社会进步就会大大推迟。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向学生传播人类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固然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主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用现代教育观来看,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是看一个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主要是看其在教学中是否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即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主要的、艰巨的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科学技术与日俱增,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更新,而且这种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只是学到了一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而没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在将来的工作中是很难适应不断发展和迅速提高的新科学技术的需要的。为此,当今世界普遍重视发展人的智力。要造就一大批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就必须把开发学生智力放在重要地位。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教师在学校里既应是传授知识的“经师”,也应是善于育人的“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新生一代成为既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劳动工作技能,又有良好的品德、正直的个性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达到并完成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劳动目的。只有既教好书,又育好人的教师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四,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在有些人眼里,教师的工作仿佛是最简单不过的重复性劳动,这是一种误解。教师的劳动并不是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简单复制和再现,也不是一成不变地始终从事着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们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科学的发展,不断对所讲授的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处理,这里面就已经包含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他们还有责任、义务去参与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和创造。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高等院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许多教师集教学、科研于一身,是科研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科研成果直接丰富着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

其次,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教育部门虽然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却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教师的劳动虽然不直接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但是却以培养生产力当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教育事业和教师的劳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正比;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直接连接着教师的劳动。

教师通过劳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专家队伍,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出一支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所有这些队伍,都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师的劳动,提高了一代新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理想、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精神因素,能够转化为物质因素,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在这些意义上,教师的劳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教师的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等。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其发展方向。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开始,他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智力的发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建立,文明习惯的养成等,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作用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会成为吸引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的“磁石”;教师高尚的品德,不倦的教诲,往往能使误入迷途的“顽童”重新走上正路,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的意志,会给那些肌体上有伤残的儿童带来信心和毅力。这些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机器都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始终起着引导作用。

二、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引申开来,也有原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我国,“道德”这一术语也早已有之。如《论语·述而》中讲到“志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尊徳贵道”。这些讲的都是道德,只是把道和德分开使用。所谓“道”指人所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内容。“道德”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不但将“道”和“德”二字连用,而且赋予了它确定的含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和调整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道德”这个词的起源和历史,都包含有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行为标准等广泛的内容。

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道德与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相比较,有其特殊的属性。具体体现为:首先,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形成的要求、秩序、准则和信念,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习性品格和意想之中。其次,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迫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再次,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道德要求、戒律、规则等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良心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最后,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如果只是从追求某种个人的利益出发,以贪图报偿为前提去实施道德规范就谈不上什么道德价值。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重要的社会行为准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特殊意义。

职业道德源于职业实践,它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结成某种特殊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恩格斯曾指出:“实际上,每个阶级,甚至是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里所说的每一个行业的道德,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在行为调节上是有阶级性特征的,同时又是特殊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的特殊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表明: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既反映着社会职业行为的道德调节方向,又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征。

第一,内在的稳定性。职业道德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中的主体因素可以超越不同社会因素继承,世代相传,成为人们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例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都把“仁爱救人”“祛病治伤”作为医务道德;把“童叟无欺”“买卖公平”作为商业道德;把“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师德;把“服从命令”“勇于战斗”作为武德加以继承和弘扬。二是在某种特定职业与行业中形成的职业兴趣、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等都是大同小异的,而基本的道德观念不易改变。例如,师德中的“诲人不倦”与“誓不误人子弟”的职业信念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业人员在继承、履行本职业的道德规范的同时,也在对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例如,对教师,不仅要求“诲人不倦”,更强调“教书育人”;对商业工作者不再满足于“买卖公平”,而把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作为宗旨;对医生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救死扶伤上,而将造福全人类作为其职业的奋斗目标。正因为不同时代的职业道德具有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和要求,所以,从事某一职业的一代又一代人,总会是从上代人那里吸取合理的道德内涵,以确保职业劳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成,特别是其行为准则的表达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具体说,就是每种职业的道德要求,既有一般的原则性规定,又有很具体的要求,通常是用规章制度、工作守则、行为公约、岗位责任、条例、须知、章程、格言、匾额、条幅、形体标志、文图结合等多种简洁明快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比较容易使从业人员接受和践行,从而形成本职业所要求的道德习惯,适用性较强。另外,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职业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从而要求职业道德给予多方面的调节,因而衡量职业道德行为的尺度也就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在不同行业上就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即使同一行业中同一职业也有高、中、低的层次要求。

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每种职业道德都是在各自的职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调整从事同一职业人员的内部关系以及他们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从业人员提出特殊的道德要求,主要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对于不属于本职业的人员,或本职业人员在该职业之外的行为活动,它往往起不到调节和约束的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一个教师能否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能否成为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榜样,能否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都与其职业道德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