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俗化与本土化

通俗化与本土化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本土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新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效。关于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是新中国自然科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而科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的途径就是“研究自然科学不要离开中国的自然实际。”为了实现科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科学界还再次掀起科学名词审查和统一的新高潮。
通俗化与本土化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2.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土化

(1)自然科学的大众化

人民科学观的确立,推动了人民科学的发展。而为了人民科学的发展,科学就必须真正转向人民。因此,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索就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我们知道,科学的本土化和大众化工作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提出并开始了实践。但由于当时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探索只存在于少数科学家那里,而并未成为科学界的共识,特别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的方向不明,科学文化观未能也不可能正确地摆到人民这一边,这一探索最终未能完成。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本土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新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效。

与人民科学观紧密相连,科学大众化是建国以后科学界的重要话题。科学家们认识到,自然科学在中国虽然已经提倡了几十年,但始终不能生根的原因之一,主要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未曾深入群众,以致科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象牙塔里面。这些“孤高独赏的科学家们”“标榜着‘为科学而科学’的清高招牌,撑着‘科学无国界’的似是而非的幌子,鄙视科学大众化。”(56)他们认为所谓“科学的大众化”就是“要确立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说:在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时候,应有一种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热情和决心。”(57)就是要“将大众的问题搬到实验室里,而研究的结果,倒过来重新回到大众的面前。”(58)因此,他们认为:“科学之应大众化,为天经地义之事。唯有如此,科学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而科学本身,才有希望不断的提高。”(59)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大众化呢?1950年1月,《科学大众》杂志发表一篇题为《论科学大众化》一文,最典型地反映了时人的探索成果。作者杨钟健以科学刊物和科学陈列馆等为例指出:“科学家研究的材料,即是日常事务,但是研究出来的结果,反而很深。要使大众能够了解,而没有其间许多阶段以为联结,是不可能做到大众化的地步的。”比如科学的专门性刊物,必须要有以下几种:既要有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也要有为一般大众看的;更要有在各方面刊物中渗入更通俗的科学材料。这就如同一个梯子,由上往下的人逐步下降,由下往上的人,也可逐步而上,自然可以达到大众化的目的。这个梯子应有以下几个阶段:①专门性刊物(如专门学会的研究报告、研究机关的专门报告等);②普通的科学杂志(如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但内容尚不尽如理想);③通俗科学杂志(如《科学大众》,通俗不够,还在努力);④更通俗而普通的科学报道(如报纸上的副刊,及一般刊物中的科学文章)。又如陈列馆事业,“对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提高与普及,均极重要。”但也应有专门性研究性陈列馆(如大学专系的陈列室和专门研究室的陈列室);有综合性普及性的陈列馆(如自然历史博物馆,这在我国尚属缺如);有更通俗而部分鉴赏性的动物园、植物园及陈列馆等;还要有更大众化的通俗教育馆。作者指出:能有这种“梯子”,“则在科学大众化的途中,才不至于脱节,才不至于失去联系。”因此,所有的科学家都要“了解这梯子的重要性,而能于专门研究之外,多做些各阶式的文章,就是把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普及一下,通俗化一下。”这样,“科学在中国的前途,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达到。”(60)

(2)自然科学的通俗化

为了实现科学的大众化,必然要求自然科学的通俗化。关于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是新中国自然科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中国劳动人民,一向都没有机会踏进自然科学的大门,因而,他们对于自然科学是陌生的;而大多数自然科学工作者,一向都是关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与外界很少往来,因而,他们对于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也是陌生的。这两种人在新中国会面了,为了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就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自然科学的通俗化?科普专家高士其专门撰写了《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一文,也是非常鲜明地反映了时人的认识水平。高士其认为:“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就是怎样把科学的材料,变成人民的语言的问题。”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问题,即收集材料应该选择那些为中国人民所迫切需要的,应该多方面去调查,去考察,和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取得密切的联系,不能专从书本出发,就开始动笔,或是从外国直接搬运过来;二是思想问题,即有了材料,就要进一步认真研究问题,对于这些材料,必须加以反复研究,切实地根据中国的历史、政治以及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不断补充和修正;三是语言问题,即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要丢掉文言的包袱,要尽量使作品国语化,要割断欧化的尾巴,避免使用冗长的词句,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或使用死板教科书的形式,要尽量避免用专用名词,不得已要用,也应当加以解释,同时还要多举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例子。(61)高士其的这篇文章无疑是当时倡导自然科学通俗化的代表作。

(3)自然科学的本土化

科学的大众化和科学的通俗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科学的本土化、中国化。这是人民科学观的要求,也是发展民族科学的根本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界都开始懂得,中国的自然科学是落后的,因此必须要吸收国外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应当使自然科学工作者在优良的实验室中工作,但是,如果自然科学工作者不能理解人民大众的生活,不理解新民主主义的实质和实际,那么这种自然科学在中国是不能生根的。因此,他们严肃地提出了“自然科学应当中国化”的课题。而科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的途径就是“研究自然科学不要离开中国的自然实际。”(62)因此,他们要求自然科学研究者除了吸收国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外,一定要研究中国的自然实际,理解国家建设的实际和人民的要求。只有建立在这种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才是真正中国的科学。

为了实现科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科学界还再次掀起科学名词审查和统一的新高潮。科学名词的审查和统一运动早在“五四”时期即已开始,此后国民党执政时期,还曾设立国立翻译馆,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订与审查科学名词。先后审定出版了若干种。但是抗日战争开始后,这一工作就陷于停顿和半停顿状态。所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编译界所用中文的科学名词,大多仍是30年代所编订,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自然科学名词方面也远远未能达到中国化的要求。因此,新中国建立后,科学名词的审查与统一,成为科学发展以及科学本土化要求的迫切的任务。1950年夏,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分若干组。该委员会通过各种专门学会,将全国各学科的专家,都动员起来;各学科专家也是不顾其他任务的繁忙,积极参加。“不到半年,就有好几种名词草案,业已审订完毕。”(63)据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名词室通报,截止1953年11月,已经完成编审统一的名词有15种,已编成草案的21种,正在编审的21种,共计57种。(64)(具体见表10.1)

表10.1 自然科学名词审查与统一情况统计(1953年11月)

img33

资料来源:根据《自然科学名词工作简讯》载《科学通报》1953年11月号材料编制

这次大规模的科学名词审订,在中国科学发展史和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无论从所订名词的数目,或者审查时的仔细程度来看,比起国民党时代,都进步了许多。”(65)这是新中国在科学本土化、中国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为科学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最终实现,起到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