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的仁爱与佛家的慈悲观念有哪些区别

儒家的仁爱与佛家的慈悲观念有哪些区别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佛家的慈悲观念,都包含有对身外的事物进行关爱、体恤的意思。儒家的仁爱,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其次,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社会针对性,有现实目的,而佛家的慈悲远离功利性。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与佛家的慈悲精神有所区别,但他们所倡导的博大的爱心、同情心,却是人类美好的品德,如果能将其发扬光大,那么人世间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佛家的慈悲观念,都包含有对身外的事物进行关爱、体恤的意思。但是,无论从它们的出发点还是用意上来看,二者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大体上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施行的对象不同。儒家的仁爱,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这种仁爱首先起于家庭内部,更多地建立在血缘亲情上。儒家认为,人生活于家庭中,对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都会有爱有情。这也就是所谓的父慈子孝,即长辈要对晚辈进行养育庇护培养,晚辈要对长辈尊敬爱戴,要听从长辈的教诲并赡养他们。一旦走上社会,就要将这种仁爱施行在不同的人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从诸多社会矛盾中看出了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他们提出建立在仁爱基础上的尊重他人的要求,进而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强调人要具有爱国情怀。

佛家的慈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它囊括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既包含人类社会,也包含天地间一切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山水土石。对于有情的生命,佛家的慈悲情怀不仅指“不杀生”的戒律,更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即可以牺牲自己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来施救。在佛典中就记载着大量如“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广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体现出了佛家慈悲利他的精神。

其次,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社会针对性,有现实目的,而佛家的慈悲远离功利性。儒家的仁爱,按孔子的观点,要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抚,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者都能有所归依。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实现天下安定、社会和谐,即让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趋于美好的一面。而佛家的慈悲并不带有社会性的目的,且远离功利。佛教中有许多救苦救难的佛、菩萨。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还有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这些佛和菩萨所体现出来的慈悲精神,并不是让人们通过跪拜来实现自己内心的需求或救度自己,而是让信众按照佛、菩萨的慈悲精神去利他,即济世利生。

再次,从内涵上来说,儒家的仁和爱具有顺承性,而佛家的慈和悲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儒家的仁是融入心性的一种美德,爱是这种美德的外在展现。而佛家的慈和悲,是指人的心性当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指的是没有被任何邪念污染的清净心、怜悯心。佛家认为,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清净心和怜悯心,人人都有可能成佛。慈是与众生乐,悲是去众生苦。比如说《大智度论》中写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可见,佛家的慈和悲,从根源上来说,带有一定的对立性。这种对立性,就是人在世间的两种具有两极性的感受——乐与苦。佛家的慈悲,就是与人乐,去人苦,是一种纯粹的利他精神的体现。

儒家仁爱的动机是入世,而佛家慈悲的出发点是出世。儒家讲求仁爱,并不是为了让自身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为了实现服务社会的宏愿,即治国平天下。而佛家讲求慈悲是为了出世,因为世间太苦。佛家视“苦”为人世间的一种普遍状态,即苦海无边。他们求道就是要脱离这个苦海。因而,在与人乐和去人苦的过程中,他们视去苦为根本。佛家认为,人的烦恼均由邪见产生,从而迷惑了众生的本性,只有通过慈悲之心,人才能恢复本心,从而进入极乐世界

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与佛家的慈悲精神有所区别,但他们所倡导的博大的爱心、同情心,却是人类美好的品德,如果能将其发扬光大,那么人世间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