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思维游戏的公共环境创设

幼儿思维游戏的公共环境创设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称得上是有教育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环境。本章就幼儿思维游戏的环境创设进行阐述。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称得上是有教育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静静地发挥着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思维教育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创设。走进我园,可以看到思维活动已经渗入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橱窗里展现了幼儿进行思维活动的剪影,走廊上是便于幼儿操作的思维游戏,教室的区域里摆放着各种思维活动的操作材料,还有为幼儿专设的思维游戏专用室。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游戏就像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本章就幼儿思维游戏的环境创设进行阐述。

第一节 幼儿思维游戏的公共环境创设

在公共区域中,首先要根据幼儿园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并给予有力、适宜的活动支持,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使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这样,幼儿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判断和发散思维等能力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幼儿思维游戏公共环境的场地设置

幼儿园场地设置将左右课程模式,例如空间布局决定活动中幼儿的人均空间,人均空间决定了幼儿之间的干扰概率,也决定了教师组织活动的模式。幼儿三年的交往就只有班里的同伴,但合理的公共空间场地设置将更方便幼儿的交往,所以合理的场地设置是开展思维游戏的前置条件之一。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更多便于幼儿思维活动的场所,我们针对幼儿园的教室、通道及其他活动空间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布置,设计制作储物柜、橱、小搁架等,把大空间留出来,不仅使幼儿活动空间宽阔、安全,同时也构成一种视觉上的完好、流通和通透,更便于幼儿开展思维游戏。

(一)有效利用空间

公共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可以说是墙面了,所以在选择公共区域时,我们毫不犹豫地将这一空间利用起来。在公共区的墙面,我们布置有关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与思维内容相关的立体画面,并在旁边的搁架上放置一些相应的操作材料,把幼儿周围的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变单一为多样,变平面为立体,变单一的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为避免幼儿拿放材料时影响别人,我们在地面上画了行走的小脚丫路线、取物红线,暗示幼儿取发材料顺着脚丫、红线方向。在地面用小鱼、小狗等图形来规定幼儿的操作区域。这样,幼儿就可以在丰富而又互不影响的范围内自由自在地操作。

◆案例3-1   楼层墙面的布置

每个楼面都针对一个年龄段进行布置,小班的走廊上看似简单的图形片,就像在向幼儿提问:“我是谁?知道我叫什么吗?”中班的楼道上则创设了数与图形相关的场景:楼梯墙面上的一列小火车常常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他们每每走过这里都会说:“小熊是5号,它应该坐第5节车厢。”“小象是8号,它应该坐第8节车厢。”大班的楼梯台阶上,五彩缤纷的几何图形拼搭出一幅幅美丽的立体拼图,就连楼道的栏杆上也隐藏着许多排序的秘密,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场所。

从图3-1可以看出,教师利用了墙面,将思维游戏中认识图形这一内容贴在墙上,只要幼儿经过这里,都会说说楼房有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有些什么颜色,墙面还提供了相应的图形让幼儿操作。

图3-1 富有童趣的墙面布置

(二)选择适宜的材料

最初我们在公共区域中摆放操作台,让幼儿分区操作,由于人数较多,走道狭窄,幼儿的活动空间显得狭小拥挤,互相干扰较大,优化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考虑创设一个伸缩性强、富有变化的操作空间,闲置时不占用走道空间,幼儿活动时又能灵活摆放、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结合幼儿活动的习惯,我们决定用地垫代替操作台,方便幼儿随意在操作区内寻找场地活动,从幼儿的动作发展的规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在地面上活动,这样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自由,行动方便,这样的场地更能激发幼儿对思维活动的兴趣,这种自由多变的环境较以前一成不变的操作台更有利于调动幼儿操作的热情,激发幼儿思维和创造。

图3-2 摆放着可爱的动物造型的走廊

图3-2所示是教师利用走廊上的空 间,摆放了可以移动的动物造型,幼儿可以自由移动操作。

二、幼儿思维游戏公共环境的创设

由于公共区域设在班与班之间的走廊上,是公共场所,人来人往带来噪音,影响了幼儿思考和活动。于是,教师们调动大班幼儿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制作了各种各样提示过往行人轻声、走路的标识,如一只努着嘴示意安静的八哥、一个示意安静的嘴唇图及一些带文字的静音标志等,并把自己制定的规则以宣传单的形式向中小班宣传。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标志提醒着幼儿和家长要遵守这些规则,经过区域时保持安静,让幼儿得以在这个安静、温馨而又和谐的思维公共区域中自由放飞他们的思维!

◆案例 3-2   每层楼道长廊的布置

我们的长廊墙壁上,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分类,乃至计算,内容丰实。常常能看到教师带领小班幼儿来到这条长廊。“瞧!多美的海洋世界,里面有些什么?”幼儿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有小鱼,有螃蟹,有虾。”“那么小鱼它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幼儿说:“有圆形、椭圆形。”“我们再找找你认识的蔬菜和水果,想想这里是谁的家。”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是走迷宫做计算题,常常听到“是我先做出来的,我胜利啦!”的欢呼声,在散步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又一次得到锻炼和激发。每天早晨,校园里总会出现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许多家长拉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在塑胶跑道边一遍一遍、一次一次地数着图形,乐此不疲。幼儿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数的印象。我们走廊的墙上有一条条美丽的栏杆,我们用油漆在栏杆上涂上了错落有致的漂亮的颜色,引导幼儿看这些美丽的符号比高低,还可以和栏杆比高低,看看谁高谁矮,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己也能分辨高低、长短。

◆案例3-3   操场地面的布置

我们在操场场景的设计中也蕴藏图形和排序,如:走S弯路,教师会考幼儿:“你能告诉我从哪一头开始走吗?”有的幼儿说这头,也有的说那头,两组幼儿发生争执,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弯路,看看有什么秘密。原来秘密就藏在弯路边上,这条弯路上的每一个弯都有一个数字,从1到8排列,给予幼儿游戏的暗示,让幼儿有序行进。另一边有各种几何图形的规则排列,产生一一对应的视觉效应。

三、幼儿思维游戏公共环境中材料的投放

充满魔力的思维游戏给了幼儿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幼儿在期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地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殿。《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思维游戏的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材料具有明显的暗示性

由于同年段幼儿人数较多,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特点,操作材料须具有明显暗示性。而刚介入时,教师往往容易忽略操作材料的暗示性,致使教师要向幼儿一一介绍投放在公共区域的活动内容。在幼儿流动时,教师的讲解就明显跟不上了,这时,幼儿无所适从,便无法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在投放材料时采用了两种做法。一是将操作过程、方法用幼儿易懂的标志画成操作示意图,粘贴于各活动区域内,幼儿可以通过图示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将暗示性蕴含于材料中,幼儿只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即可操作。如在活动“7的组成分解”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圆点卡片(卡片上有颜色、大小特征不同的7个圆点)和记录卡,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辨别圆点的不同变化完成“7”的分解。虽然学具材料看似简单,但暗示性明显,所以能较好帮助目标的完成,教师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观察和指导。

(二)材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活动材料的投放应有的放矢,须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如在学习“组成分解”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打保龄球的教具,每打一次就记录倒下的和站着的个数。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全被打保龄球吸引,30分钟过去了,幼儿还没有完成记录。活动后,教师们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我们的重点应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发现、记录关于分解的知识,而不是锻炼幼儿打球、投掷等技巧。所以,操作材料应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幼儿得到结论的。”

(三)材料具有清晰的层次性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的工具,幼儿正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快慢、能力的差异,在选择投放材料时考虑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并细化活动目标,化成若干能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如小班的“按数取物”活动,我们准备了以下不同层次的材料:① 根据卡片上的物体数量取相应数量的实物;② 根据卡片上的圆点数量取相应数量的实物;③ 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实物。在活动中投入不同层次的材料,能够激发不同水平、能力的幼儿学习思维的兴趣,更能促使能力弱的幼儿增强自信心。

(四)材料具有浓郁的趣味性

材料富有趣味性,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数的组成分解”中的弹珠游戏(拉动皮筋,将珠子弹出,并记录各层盒子上珠子的数量)和钓鱼游戏(用鱼竿钓鱼,记录钓上来的鱼与所剩鱼的数量)。这些操作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他们的生活,幼儿百玩不厌。

图3-3 富有童趣的走廊布置

图3-3是教师利用了走廊,把走廊布置成了一个生动的小动物去参加运动会的画面,充满了童趣,这样富有游戏情境的环境让幼儿更有兴趣参与到思维游戏的活动中去。

在公共区域中,要为幼儿创设合理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并给予有力、适宜的活动支持。材料的提供应该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 需要,使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感性经验,这样,幼儿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判断和发散思维等能力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事物探索的欲望就会增强,这对概念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优质资源的共享不但缓解了幼儿教师资源匮乏的困境,也直接影响了全园教师的实践方式,而且真实地碰撞了师生的心灵。教师在幼儿的眼中重新找到自己的需要,在与同事积极的沟通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在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活动中寻找教育的规律,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和幼儿一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