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

体验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操作化,让数学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强化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概念的形成,我设计了“帽子在哪里”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区域游戏环境,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体验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

一、优秀的益智区域游戏设计,可以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看看下面的案例,感受一下如何从幼儿实际出发,制定适宜、准确的目标。

案例

排排队

[适合年龄]

中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尝试发现物品之间的差异,建立“相对”的概念;练习按高矮、大小等特征排序;与同伴合作游戏,尝试将排序运用到生活中。

[材料投放]

高矮排序材料(高矮不同的玩具树木若干)、大小排序材料(大小不同的鞋子、袜子手套、裤子等)、插塑板3张。

img103

图9-1 排排队

[指导要点]

1.将材料归类后,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每行一个类别。

2.排序后,可将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

3.活动结束后将物品摆放回原处。

[游戏建议]

1.为了游戏有效进行,活动人数应限制在3~4人。

2.游戏中提示幼儿要爱护材料,轻拿轻放。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乔凤英 刘天楠)

小贴士

同学们发现案例的目标中蕴涵了三个维度吗?——技能目标:建立“相对”的概念。过程目标:练习按高矮、大小等特征排序。情感态度目标:与同伴合作游戏。你在制定目标时最好也照这样写出三维目标来,试一试,并不难哦!

二、其实,在以发展幼儿数学能力为主的区域游戏中,也可以实现多领域目标融合,如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看看下面的案例,从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整合性渗透?

案例

我的帽子在哪里

[适合年龄]

中班。

[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操作化,让数学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强化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概念的形成,我设计了“帽子在哪里”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区域游戏环境,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幼儿通过帮助瓶子寻找“帽子”的过程来认识数字、掌握各种图形,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充分感知和体验按多种特征一一对应的意义。

[游戏分析]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不够主动。“我的帽子在哪里”是以情景游戏的形式展开的,很适合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

[游戏目标]

幼儿能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提高按数量分类的能力;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快乐。

[材料投放]

废旧的塑料材质的小瓶子、豆子(选择便于幼儿装入瓶内的种类),瓶身上和对应的瓶盖上面贴上不同颜色、不同图形的标签并写上不同数字。

img104

图9-2 我的帽子在哪里

[指导要点]

1.运用情景法,让幼儿扮演老师、爸爸、妈妈或警察叔叔,为找不到“帽子”的“瓶子宝宝”找“帽子”,找到“帽子”后还要喂“宝宝”“吃饭”(按照瓶子身上的数字装豆子),并说出分类标准及“吃饭”数量。

2.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要允许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运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并与同伴们分享,在分享中总结经验。在合作游戏中,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使他们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游戏建议]

1.同学们看到了吗?即使是单纯的数学游戏,也要注重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让幼儿在同伴合作中发展交往能力,提高社会性。

2.可利用活动室角落创设“我的帽子在哪里”的环境。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

3.游戏所用的材料是非常容易收集和获得的。我们要注意的是,提供的各类材料要能满足2~3人同时操作,这样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幼儿可根据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4.在活动中我们应是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有趣的数量关系。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启发幼儿思维。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于宏静)

三、很多时候,区域游戏中投放的材料可以是幼儿在生活中收集来的,这样的游戏他们更乐意参与,并能持续很长时间。看看案例你就明白了。

案例

百变车城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玩具车特别喜欢,有时孩子们为了它还会发生争吵。既然幼儿这么喜欢玩具车,何不建立一个专门让幼儿玩车的区域,让幼儿在玩中认识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一些交通知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目标]

幼儿在玩中认识各种车,掌握交通知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材料投放]

该活动区由墙面、置物架和栅栏围成。墙面展示幼儿收集的各种车的图片,置物架上摆放幼儿带来的各种玩具车,墙面与地面的结合处放置积木块、木板条、交通标志等。(见图9-3)

img105

图9-3 百变车城

[指导要点]

1.给幼儿充分玩车的时间。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车的种类、名称、玩法。

2.给幼儿材料上的支持。利用积木、木板、栅栏等材料搭建马路、立交桥,玩有关车的各种游戏。

[游戏反思]

“百变车城”游戏区域几乎天天爆满,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想法、玩法和发现,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玩车,幼儿认识了更多的车和交通标志,体验到桥梁、道路、坡度与车行驶的关系,丰富了知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该区域游戏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投入的材料富于变化,一物多用,且幼儿在活动中拥有对环境进行重新布置或调整的权力。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谢丽波)

有趣的测量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到了大班,幼儿对测量萌发了一定的好奇心,如在玩“迈大步”游戏时,幼儿发现:同样的步数,个子高的小朋友迈得远,这是为什么呢?因此,我们创设了这一区域。

[游戏目标]

幼儿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感知测量工具越长(单位越大),得出的数据越小;理解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材料投放]

幼儿收集的各种测量工具(尺子、线绳、软管、木条)、墙壁上创设好的网格图、各种剪好的物品。(见图9-4)

img106

图9-4 有趣的测量

[指导要点]

1.可以让幼儿用不同长度的尺子测量相同的物品并记录,还可以让他们测量网格图上一个格子与多个格子的长度。

2.可让幼儿通过数网格图的格子数量,来比较长颈鹿、小猴子和蚂蚁的高矮。

3.测量区墙面上六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不仅可以让幼儿转一转、辨颜色,还可以使幼儿通过测量感知其几何特点。

[游戏反思]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鼓励幼儿收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测量工具,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潘世萍 徐维莹)

四、在创设区域游戏时,我们可以利用有趣的情境引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注意:特别是小班哦。

案例

喂喂小动物

[适合年龄]

小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按已有生活经验按图片喂“小动物”吃“食物”;能根据颜色进行一一对应的练习。

[材料投放]

画有各种食物的卡片;画有小熊、小狗、小兔形象的空桶各一个;红色、棕色、黄色的珠子若干;勺子四把;小碗四个。(见图9-5)

img107

图9-5 喂喂小动物

[指导要点]

1.出示小动物桶,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小动物饿极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请幼儿用小勺子喂“小狗”“小熊”“小兔子”吃饭(把对应的食物卡片放进空桶),激发幼儿主动吃饭的愿望。

2.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请他们学会看“小动物”“肚子”的颜色,喂相同颜色的“食物”,比如“小兔子”的“肚子”是红色,就将红色的“食物”(珠子)放到“小兔子”的“肚子”里。

[游戏反思]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小动物,本游戏利用喂小动物吃饭这一情境,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杜鹃 张琳)

五、美术区域游戏可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比如在下面的区域游戏中,幼儿获得的不仅是折出的作品,还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案例

折一折

[适合年龄]

中班。

[设计意图]

为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巩固折纸教学内容,我们在区域的墙面上将折纸的每一步进行展示,不断提高幼儿看步骤图折纸的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游戏目标]

幼儿学会看步骤图进行折纸练习,提高折纸的技能,在自主学习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

[材料投放]

墙面上粘贴折纸作品(孩子们可自由打开),步骤图的下面标有序号1~6。

img108

图9-6 折一折

[指导要点]

1.为幼儿提供折纸步骤图,引导他们按着图式一步一步折;孩子们也可尝试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折自己会折的作品。

2.完成作品后幼儿可自己来展示折纸作品。

[游戏提示]

1.这一区域游戏的特点是:折纸练习不仅局限在一次活动中,而是可以在区域中持续进行,孩子可以多次参与,不断巩固提高折纸技能。

2.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儿能否学会折出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愿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谢丽波)

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中可以利用许多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除了下面的案例中提到的,你还能想到可以投放哪些材料,可以开展哪些游戏呢?

案例

拼搭小帮手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玩具拼搭是大部分幼儿喜欢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拼搭玩具经验,动手能力需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为了满足孩子们动手拼搭的强烈愿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我设计了“拼搭小帮手”这一活动区,让幼儿做“造型设计师”的小帮手,创造更多更美的造型,供孩子们参考和借鉴。

[资源分析]

本学期我班增设了数量较多的中型空心塑料拼搭玩具,如何让孩子们动起来,将这些玩具玩起来,而不是把这些玩具当摆设,就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班所有的男孩子对拼搭玩具都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聪明,喜欢动手,拼搭水平位于各班之首,每拼搭一次都会产生新的造型。

[游戏目标]

幼儿参照图片和实物练习拼搭,掌握一定的拼搭技能;尝试拼搭多种造型,体验成功的快乐。

[材料投放]

两个玩具架、一个大玩具箱和若干个小玩具盒、一个实物展台。玩具架上放有各种拼搭玩具,墙板上贴有玩具拼搭的参考图及随时抓拍的照片,实物展台上放有小朋友随时拼搭的实物造型。

[指导要点]

1.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展台”“随时抓拍”“奖励卡”三种方式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教师将幼儿每天拼搭的造型放在展台上展览,既可供幼儿观赏,又能成为孩子拼搭造型的参照物。评选“拼搭小帮手”。

2.教师随时用相机抓拍幼儿的作品,把照片陆续贴在墙面上,使幼儿及时获得新形象,并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名字、功能等。

[游戏建议]

拼搭区作为班班都有的游戏区域,应该注意避免平淡、枯燥乏味、没有新意的现象。我们如果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的动手操作与创造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拼搭区会更富有生命力。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杨丽丽)

沙 箱

[适合年龄]

小班。

[设计意图]

“沙漠”对于一般城市儿童来说,是一个存在于图片和想象中的概念,虽然新鲜,却不免单调和模糊。“沙箱”就是为满足幼儿玩沙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活动,可满足幼儿探索沙子特点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资源分析]

小班孩子的想象力及动手构建能力远不如中、大班孩子。因此,我们在玩沙的工具上下了功夫,选择了一些现成的模具和桶、铲、筛、勺、叉、壶等工具,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游戏目标]

幼儿能借助工具塑造出简单情景,玩情景游戏;萌发合作精神,乐于与其他幼儿互相交流。

[材料投放]

在活动室门口的宽阔的走廊上准备四五个大海鲜盆当作沙箱,把细沙装在里边。玩沙工具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也可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或利用区域里的材料,如盒子、盘子、杯子等。

[游戏建议]

1.我们可以采取晨间活动和个别小组活动等形式来进行玩沙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扎堆”现象的发生。

2.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应投放更多的工具及材料,并拓展沙箱的空间,激发幼儿玩沙的兴趣。

3.由于一个沙箱能容纳好几个孩子,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做到了配合、互助与沟通。教师应注重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游戏反思]

我们来分析一下“沙箱”这一区域之所以受孩子欢迎的原因:一是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需求;二是真正地与环境互动起来了。这种玩沙活动虽然很普通,也不需要我们频繁地更换游戏材料,但在玩沙过程中体现的教育价值却是巨大的,它满足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需求。通过实践及观察,我们发现这一活动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幼儿在尽情玩沙的过程中,会把沙子弄一地,这给保育员带来了许多麻烦。同时,游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及卫生隐患。如沙子容易进眼里、进嘴里,也会弄脏衣裤。我们要在安全、卫生方面进一步对幼儿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王慧颖)

瓶盖乐

[适合年龄]

中班。

[设计意图]

本区域利用废旧饮料瓶盖,制作成各种游戏玩具、教具,分别开展“迷宫盒”“游戏棋”“弹瓶盖”“赶瓶盖”等游戏,充分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本区域的游戏通过晃、弹、推等形式,将瓶盖与幼儿的游戏结合起来,既新鲜又经济实用,而且还十分环保。

[游戏目标]

幼儿通过游戏提高手的灵活性及手眼配合协调能力;体验废物利用的乐趣。

[材料投放]

废旧瓶盖、废旧饮料瓶、万通板、各色不干胶。

img109

图9-7 瓶盖乐

[游戏玩法]

1.“迷宫盒”玩法:晃动纸盒,让乒乓球顺利地从迷宫中心顺着轨道滚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为胜。

2.“游戏棋”玩法:将彩色的瓶盖作为棋子玩,走直线、斜线、横线,走到对方的大本营里,先到者为胜利。

3.“弹瓶盖”玩法:游戏限定2~4人。将瓶盖放到限制线后,用手指弹瓶盖,瓶盖弹到哪一环就得哪一环的分数。每人弹3~5次,然后把所得的分数相加,高分者为胜。

4.“赶瓶盖”玩法:游戏人数为2人。将瓶盖散放在桌子一端,用冰棍杆“赶”瓶盖至拱形门内。在规定时间内,瓶盖进门多者为胜。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谢丽波)

七、下面这些好玩的角色区域游戏你小时候是不是也玩过?看看它们的区域环境创设赋予了它们什么新的教育价值?你还能想到哪些可以利用区域环境来开展的角色游戏?

案例

小医院

[适合年龄]

小班。

[设计意图]

幼儿在小班时期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非常愿意把观察到的事情,通过角色演绎出来。上医院看病是幼儿常有的生活体验,他们既好奇于医生的诊断过程,又害怕护士打针。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创设了“小医院”这一角色游戏活动区域,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医院”的创设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好奇的心理,又可以帮助其克服恐惧的心理。

[游戏目标]

幼儿通过游戏了解医院各部门分工的不同;体验交往的快乐。

[材料投放]

准备各部门标志,如“挂号处”“药房”“注射室”“诊室”等;常见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如医用箱、体温计、无针头注射器、棉签、纱布、胶布、托盘、塑料点滴“药瓶”(药瓶的药水是五颜六色的)、打点滴的针管等;“医护人员”用的桌、椅、“帽子”和“白大褂”,(又分为医生和护士两种),病人用的小床、枕头等。(见图9-8)

img110

图9-8 小医院

[指导要点]

幼儿可以穿上医生或护士的“白大褂”,戴上“帽子”。扮演医生的小朋友脖子上可带上听诊器为“患者”看病。诊断出结果后,“患者”去扮演护士的小朋友那里“打针”或“打点滴”;“护士”则拿着针筒或点滴瓶为“患者”“打针”“打点滴”——拿着棉签先擦一擦,然后用胶带把无针的点滴头贴在胳膊上。

[游戏建议]

小班幼儿不了解医院里的挂号、取药等程序,而对打针、喂药、测量血压等单纯的、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因此我们不用准备医院的窗口,只准备够幼儿用的“针筒”“输液瓶”“药品”和娃娃,这样就足以满足幼儿的愿望。同时,可以把“小医院”和“娃娃家”结合在一起,小朋友可以做妈妈,领“宝宝”去“小医院”看病。通过这样的区域活动,既增强了幼儿的爱心,又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了活动的快乐。

(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田桂春 张鑫)

小小运动场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开学初,我们在布置环境时发现了一个篮球筐,便随手将它粘在门上,没想到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每天闲暇时间,都会有孩子拿着橡胶球往里投,有时十几个孩子一起抢这个篮球筐。于是我们创设了“小小运动场”,以满足幼儿投掷的兴趣。

[游戏目标]

幼儿练习投掷,知道能否投准与站位的远近、洞口的大小有关;探索投准的方法,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材料投放]

1.收集各种制作材料,包括废旧的纸盒箱子、废旧报纸、彩色手工纸等等。老师将纸盒裁剪粘合,孩子们在纸盒上绘制图案,并将报纸用力团成大大小小的纸球。

2.将篮球筐按照不同高度贴到墙壁上,球筐下方放置纸盒装彩球,在距离球筐不同远近的地方(一步、两步、三步等)贴好起止线。

img111

图9-9 小小运动场

[游戏建议]

为了增加难度,照顾儿童的差异,我们可以将篮球筐按高、中、低不同的位置放置,并在部分篮球筐下面掏洞(有的不掏),洞口分为大、中、小,地面上的起止线也分为远、中、近。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的难易程度,达到最近发展区。

[难点提示]

在游戏中幼儿常常忘记游戏规则,不是忘记了脚下的线,就是把着篮球筐往里投,或者一个人拿着很多球玩,其他人都没有球玩。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讨论制作标记:提出问题,与幼儿共同讨论解决的好方法,请幼儿将游戏规则画下来,张贴到区域醒目的地方,提醒违反规则的幼儿。

2.观看:让幼儿通过观看精彩的比赛录像了解规则的重要性,激发其更大的参与兴趣。

3.竞赛:开展“最佳投球手”的比赛,每星期评比一次,作为一个小竞争游戏,选出在投球准、遵守规则、友好相处方面表现最好的幼儿,给予称号鼓励。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马静慧)

八、我们知道,在语言区域游戏环境中,幼儿以看图书之类的自主活动为主,这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宜而有效的个别指导。看过下面的案例后,你有什么启发?

案例

小小电影院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故事深受幼儿喜欢,孩子爱听、爱讲。“小小电影院”的环境创设就是为了让孩子置身于游戏情境中,在“放映电影”的同时,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使其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讲述和创编故事的能力。

[游戏目标]

幼儿对图书上的故事产生兴趣;能根据画面的不同变化,创编简单的故事并讲述。

[材料投放]

1.每个班级的图书区都有散落的书页,每个幼儿的家中都有许多旧的、破的、掉书页的幼儿图书,这些资源都可以作为“小小电影院”活动材料。

2.“小小电影院”可以设在班级走廊,墙面布置成“电影放映室”(多张旧书页粘成的连环画,两端固定在同样高的饮料瓶上,镶嵌在大小合适的纸盒中),放置几把椅子。(见图9-10)

img112

图9-10 小小电影院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分配角色,“观众”坐在椅子上,轮流由一名幼儿充当放映员。

2.幼儿转动瓶子,书页同时也在移动,“放映员”边“播放电影”边讲述“电影”的故事情节。

[游戏反思]

“小小电影院”使孩子不仅爱编、爱讲故事,也爱看书了。孩子们还把幼儿园的“电影”给其他小朋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分别编出喜剧、悲剧等不同剧情的“电影”,不仅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注意的是,为区域游戏创设的环境虽然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孩子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我们要由开始时注重激发幼儿创编和讲述的积极性,逐渐过渡到着重引导幼儿创编得更合理、完整,讲述得更加连贯自如。这种指导要不露痕迹,不影响游戏的进程,这是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的关键。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杜鹃 张琳)

图书医院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升入大班,孩子们已经很喜欢看图书了,但这时候他们不懂得爱护图书,为班级添置的新图书到了期末就破损严重,残缺不全。虽然在平时我一再强调要爱护图书,并不断地为他们修补,可收效甚微,于是我们在班里的活动区增设了一个“图书医院”。

[游戏目标]

幼儿通过动手修补图书,探索最佳的修补方法;在亲身体验后,形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材料投放]

在阅读区内投放各种图书、胶水、白纸条、订书器、透明胶带、双面胶、账绳、固体胶、剪刀等,并向孩子们宣布服务内容:为所有“掉伤”“撕伤”“扭伤”及有其他各种“病症”的图书进行“治疗”,欢迎“生病”图书前来“入住”,同时招聘“小医生”为图书“疗伤”。(见图9-11)

img113

图9-11 图书医院

[指导要点]

1.宣布“图书医院”开张,请幼儿一发现有“受伤”的书,就把它安置到“医院”里。

2.“小医生”们利用胶水、透明胶带、订书器来修补图书。

3.进行一段时间后,师生共同评选“哪本书补得最好”,讨论方法,总结出补书经验(如“用透明胶粘效果最好”“补撕破的书要把边对齐”“书页掉了,要剪和书一样长的透明胶才行”等)。

[游戏反思]

在区域游戏过程中,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医生”的补书“医术”越来越高明,“入住医院”的图书也越来越多,可供幼儿翻阅的图书却越来越少。这时,个别孩子开始主动要求小朋友小心翻阅,轻拿轻放,避免图书再度损伤。当可看的图书寥寥无几时,他们意识到“书都到医院去了,我们就没得看了”,“要是书都没生病该多好”。这时,孩子们主动向老师求助,保证“以后一定好好看书,再不弄坏了”。他们在为图书“治疗”的过程中,不但懂得了保护图书的方法,更感悟到了保护图书的意义。(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第二幼儿园 王晓霞 罗琳)

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创设丰富的区域物质环境之外,精神环境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让幼儿倾诉心情或进行私密交流,它们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哟!

案例

心情告诉你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情绪表现;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且能利用已有的绘画技能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习了多种表达思想的方法。但是,他们倾诉情绪、情感的机会有限。同时,大班幼儿也开始关注同伴的感受,喜欢倾听同伴的想法,对友谊的需求有所增长。因此,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倾诉自己内心情感的空间,我们创设了“心情告诉你”这一区域。当孩子生气、高兴或者难过的时候,就到这里来向“小蜗牛”或小伙伴倾诉。在这里,幼儿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该区域可以使幼儿在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的同时,缓解内心的紧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于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很有帮助。同时,给幼儿表达情感的时间和空间,也能让老师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绪变化,并适时给予安慰、关心和帮助。

[游戏目标]

幼儿能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能运用绘画的方式大胆地表达感受;能主动与同伴交流,感受他人的悲喜,会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

[材料投放]

“心情告诉你”区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墙面环境,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蜗牛”,每个“小蜗牛”的“贝壳”上贴着幼儿的照片,展示着幼儿今天的情绪变化。第二部分由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若干装饰性材料组成。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见图9-12)

img114

图9-12 心情告诉你

[指导要点]

1.请幼儿把自己的心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不强调技巧,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2.引导幼儿观摩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并与同伴相互倾诉心情,相互理解,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和关心他人。

[游戏反思]

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倾听并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把它表达出来,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摆脱不良的情绪。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刘天楠)

神奇的小屋

[适合年龄]

大班。

[设计意图]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缺少一个安静、隐秘的环境,为此,我创设了“神奇的小屋”,为坐在小椅子上或“四处游荡”的幼儿创设一个休息空间。

[游戏目标]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手布置小屋;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材料投放]

“神奇的小屋”由一个小帐篷、一台录音机和风格不同的磁带组成,设置在寝室或休息室内。(见图9-13)

img115

图9-13 神奇的小屋

[区域功能]

功能之一:缓和矛盾。大班幼儿逐渐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当两个幼儿发生矛盾时,“小屋”是幼儿调解矛盾的最好去处。争吵中的幼儿主动来到“小屋”里,不会影响其他游戏中的幼儿。在“小屋”里,幼儿听着轻音乐,不去指责对方,只需每个人说出“我不应该……”,以抢答的方式反省自己,以谁说的“我不应该……”最多为胜。这种办法孩子们很喜欢,他们不会关心胜负,而是说着说着矛盾就烟消云散了。不知道详情的人一直认为这是个谜,这也正是“神奇的小屋”得名的缘由之一。

功能之二:情感交流。当孩子们想说悄悄话时,“屋”内就会多一张茶桌与几个茶杯,正是“避风塘”的小缩影。

功能之三:休息身心。当孩子玩累了,他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小屋”中躺一会,听一曲喜欢的音乐,回忆“过去”的美好,畅想一下未来,或者给自己设个小小目标。不要小瞧这短暂的独处,这是孩子的需要。

[游戏反思]

“小屋”之所以神奇,是因为有了孩子们不断的开发创造,使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此外,老师透过窗口观察需要帮助的孩子,适时指导,起着推动和引导的作用,从而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要,使得小屋变得“奇上加奇”。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徐维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