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具体应该怎么做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具体应该怎么做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在素质教育中,体格、体型、体质的培训,感官的训练和左右脑的开发,应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奠基工程,给予特别关注。以上素质目标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教育目标结构的主要

七、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系指以学生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现实的社会环境为条件,采取人为的调控方式,实行教育过程诸因素与个体素质、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通过主体的积极、自主活动,促使受教育者自身个性充分发展,促使主体整体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教育。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强调素质教育三“要”,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要学生主动发展。

我国中小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及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及“八荣八耻”教育。

(二)道德素质目标及教育

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需的,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

道德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学生大公无私、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教育学生忠诚老实,谦虚谨慎,培养学生对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和对人诚实守信等品质。

(三)科学素质目标及教育

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的,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上,最重要的是要纠正那种只重视知识而轻视智能、轻视实践、轻视创造的偏向。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助和社会活动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四)文化素质目标及教育

一般认为,人类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科学、道德和艺术。科学追求真,道德追求善,艺术追求美。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真、善、美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除此之外,还应包括生活和宗教。

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包括:基础知识素质教育,主要解决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技能素质教育,主要是掌握基本技能技巧;基本学习方法素质教育,主要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基本智力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智力因素和培养非智力因素。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潜能的开发,还是心理品质的培养,都必须通过文化手段来进行。

(五)生理素质目标及教育

生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质。在素质教育中,体格、体型、体质的培训,感官的训练和左右脑的开发,应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奠基工程,给予特别关注。尤其是在承认人的自然素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确认人的先天潜能的丰富性,并且这种潜能只能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生理素质教育要合理地开发人的各种潜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就要促进身体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生活、学习、劳动中保持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精力充沛、乐观向上。作为终身教育起点的优生、优育、优教,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对于素质教育,都是基础的基础。

(六)身体素质目标及教育

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人的身体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锻炼具有强壮的体魄。

(七)心理素质目标及教育

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

(八)审美素质目标及教育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创美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

(九)劳动素质目标及教育

劳动素质,包括热爱劳动的态度、参加劳动的习惯、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等。这是少年儿童将来投身改造自然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也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十)交往素质目标及教育

包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人际交往、群体合作等方面所要求的素质。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各种活动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和复杂,因而人的交往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要克服那种只教学生埋头读书、独善其身的偏向,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训练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打下基础。

以上素质目标构成了人的个体素质教育目标结构的主要要素,包括了少年儿童将来认识、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所需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它们还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一方面,各素质教育之间有着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必须全方位地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如果将某种素质的提高不适当地推向极端,也会损害其他素质的正常发展,并且弱化或破坏了素质教育的整体功能。因此,将这些素质作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应该说是恰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