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与思考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初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以便从中寻找一种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学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而对于初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较差,所以使得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十分吃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就让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边角”公理的学习中去。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与思考

李 婷

(西安市第八中学,陕西 西安 710001)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而当前初中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不高,所以都不愿意学数学。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初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以便从中寻找一种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学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关键词】数学 兴趣 调查 培养

现做如下调查:

(1)调查目的:了解八中初三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

(2)调查对象:我所任教的9,10班,参加调查人数112人,收回有效答卷112份。

(3)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数据由人工统计整理,结果供各班老师和学生参考。

一、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数据统计

img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面这一表格可发现,初三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学习数学信心十分缺乏,很少有人自主学习数学,而且依赖性很强。首先表现在学习态度上,能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学生不多,其中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不认真听讲,导致听不懂课,从而不能完成或抄袭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在调查中发现48%的学生依赖老师讲解,不主动思考问题,这恰恰都是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的标志。

二、影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原因

(一)来自数学特点的原因

如今,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数学很难,所以就不喜欢或是惧怕数学。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这和数学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首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另外,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而对于初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较差,所以使得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十分吃力,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俗话说:“亲其师,投其道。”而如今一些老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还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单一、被动地接受,很少能参与其中,从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活动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另外平时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作业,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另一种是教师低估学生的能力,“抱着学生走”,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多次重复同样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大量地布置作业,以为多练有益,熟能生巧;而学生为完成作业大量挤占休息。这种高负担、低效益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厌学学生学习毫无长进,而且更增强了厌学情绪。

(三)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之一是对数学有恐惧感,听到数学就害怕。对于这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学科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的偏见,认为自己就根本不适合学习数学。我有一些学生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告诉我,在小学的时候自己的数学就非常差。进入初中后,数学难度大大提高,就越发觉得自己学不懂数学,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为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责备,所以对学习数学很是厌烦。另外一些同学在数学上没少下工夫,但成绩不佳,长期以来就有一种挫败感,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开始自暴自弃。

(四)来自教材的原因

现今的数学教材虽做了多次修订,但是与实际生活还是有较大的距离,学生感到学习价值不大,同时数学学习难度较其他学科难度要大一些,从而导致部分学困生厌学。

三、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课,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基础,弥补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对故事化、情节化的数学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强烈的自主探索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易于并乐于接受知识。比如,在讲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公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可拿出硬纸片做的三角形模型,随手撕成两块,然后问学生,若这是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被碰坏成这样的Ⅰ、Ⅱ两块,是否需要Ⅰ、Ⅱ两块都拿到玻璃店才能配到原形状?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吸引了过来,群体思维得到了激发,紧接着又问,如果带一块,该带那一块呢?此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不少学生都想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应带第二块去。这就让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边角”公理的学习中去。再如,在七年级《能追上小明吗》一节,通过学生熟悉龟兔赛跑故事及跨栏飞人“刘翔”引出用一元一次方程方法解决行程中的追击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法变换更新,调节学习情绪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每节课型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策划,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如讲《垂径定理》一课时,我采用“试验观察法”,要求课前学生用纸片剪一个小圆,课堂上通过“动手画”“动手叠”“用眼看”“动脑想”,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导入课堂,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最好可以巧妙地设置有趣的课后思考问题来提高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数学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兴趣。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思考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数学小组,交代任务建立讨论班,让学生轮流讲解一些杂志上、电视上有趣的数学问题,重在思维的培养和交流能力的锻炼,而对具体的知识可以不加限制。另外,在课外可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例如,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大比拼这类竞赛活动。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记忆公式定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所以一些同学对此很抵触,而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就使原本枯燥的公式定理识记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也乐于接受。丰富的课外活动都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做到质“优”减“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没有多少动力,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主要是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和体验不同: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他们经常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体验;而学困生却没有或很少有这种体验,他们经常得到的是老师、家长的批评和责问,特别是每次考试失败都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他们感到学习无趣,没意思,进而厌学。

因此,在教学中让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感受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学困生基础差、智力不高的情况,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安排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给他们回答,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作业中做到“减负减负再提质”,困难一点的题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完成,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另外还可进行“一帮一”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成绩,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而针对成绩好、智力高的学生出现“喂不饱”的情况,我除了要求他们做好书上的思考题外,在每周三、周五分别出一道思考题给他们练习,当他们经过冥思苦想得到正确的结果时,感受到了那种征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更让他们爱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得到了提高。

从这次调查研究中,我深刻感觉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认真研究新大纲,更新观念,注重“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统一,同时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之以愉快的心情自觉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求来.中学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

[2]何碧燕.创意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范本新.关于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