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德的实践

信德的实践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德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为人处事、建德立业都离不开诚信。善良的谎言尽管有违于诚信的道德原则,但是由于它好的效果明显而应该得到肯定。我们要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但诚信不是拘泥于只说真话。在诚信问题上,我们要分辨公与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注意不能为了个人间的诚信而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因此,这样的言行不应受到“不诚信”的道德谴责。

三 信德的实践

信德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为人处事、建德立业都离不开诚信。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弊、不骗人,这些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要求人必须说实话,也不意味着所有说谎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是我们在实践信德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辨别的。

首先,出于良好意愿的谎言是应该肯定的。

出于良好意愿的谎言又被称为“善良的谎言”,在英语中被称为“white lie”。善良的谎言尽管有违于诚信的道德原则,但是由于它好的效果明显而应该得到肯定。如医生从病人的切身利益考虑,可以适当说谎。一个患了不治之症的人,其心理承受能力常常是极其脆弱的。医生在没有医疗手段可以使病人康复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命,尽可能地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拥有更多的快乐,这是医生的责任。如果一个医生不顾病人的感受,如实地把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的信息告诉他,就有可能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更加痛苦,还有可能使病人过早地结束生命。相反,如果医生是从病人着想,从病人的实际出发,从病人的承受能力出发,分场合、分程度、讲策略、有选择地把病情告诉患者,甚至讲一些与事实相违背的谎言,则对于病人克服疾病能起到帮助作用。特别是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病人,医生为了治愈病人,常常采取十分灵活的谈话策略。这种行为虽然有背于诚实的道德要求,却是出自医者的仁爱慈悲之心,是应该肯定的。

其次,诚信的行为不能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

img4

历史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尾生为信而溺”的故事: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会于桥梁之下,他等了很久那个女子还没有来。后来河水暴涨,尾生抱着大桥的梁柱溺水而亡。尾生与女子约会,对方届时未到,尾生苦苦守候,可谓讲信用的人。但是,河水暴涨,人已无法在桥下驻足,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赶快离开。但尾生拘泥于信而不肯离开,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为了守约而搭上一条生命,这种做法很不明智。我们要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但诚信不是拘泥于只说真话。在生命和安全可能遭到威胁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诚信,更要机智。

对于陌生人,一般而言我们要友好对待,如果他需要帮助,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这个力所能及的范围最基本的要求是对自己没有伤害,而不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都要去做。例如,如果有陌生人没带钥匙,需要帮忙从窗户跳进屋里开门,这时候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帮忙打110、找警察、找大人,而不是真得跳进窗户。因为一则有可能这个人是小偷,那不是他自己的家;二则有可能他是坏人,想绑架儿童。还有一些陌生人会问家里的详细情况,这个时候更没必要诚实,不回答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私人之间的诚信不能伤害到公共利益。

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总有亲疏的分别,同情、爱护、偏向亲者,这是人之常情。很自然的,人们对于亲者近者总是给予较多的关爱,对于公共利益常常不如对个人或私人圈的利益看得亲切,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亲人的关切不能伤害到公共的利益,这是道德的底线。在诚信问题上,我们要分辨公与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注意不能为了个人间的诚信而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规定。

诚信是分档次、分大小的。一个人既是一个处在亲人朋友关系圈中的人,也是一个团体的成员,一个社会人。当一个人在一个团体中生活时,肩负有对整个团体诚信的义务。这时候就不能为了朋友或兄弟而伤害了团体的利益。一个老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他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学生与这个老师有特殊的私人关系——比方说,是老师的侄子,这个老师不能为了照顾亲属而伤害到其他的学生。他必须跳出私人交往的感情,对所有学生负责,对所有学生讲诚信,这才是老师的本分。相反,如果他为了私人的信义而抛弃对所有学生的信义,那就背弃了自己的岗位责任,就是以小信伤害了大信,以私信伤害了公信。

第四,为了鼓励人上进或为了维护别人的尊严,讲一点“谎言”有时很有必要。

人在成长过程之中,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总是会在某些场合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这时候,特别需要人们的帮助和鼓励。年轻的妈妈对于自己刚刚学步的幼儿,总是大加鼓励:“宝贝,真勇敢!再往前走两步!”“歌儿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首。”在学校里,教师对于腼腆的孩子总是多加鼓励,当他终于肯站起来在课堂上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尽管他可能比班里优秀的孩子差得很远,但仍然会受到表扬。受鼓励和表扬的行为可能非常平常,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也可能言过其实,认真地追究起来,可能多少带有“谎言”的成分,但是它对于鼓励人的成长和进步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这样的言行不应受到“不诚信”的道德谴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总有些小缺点和小错误,但人有尊严,谁也不想自己的小缺点和小错误在大众的场合被屡屡提及。因此,在某些场合不说甚至“掩盖”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虽然不诚信,但体现了尊重人的美德。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其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且应当是有尊严地活着。在日常生活交往之中,人们彼此之间都应该时刻想着对他人的友爱和尊重。比如在某些场合,如果对于一些不相干的人说出某人曾经做过某种不良行为,这可能在客观上符合事实,但是它伤害了某人的尊严和名誉,对于某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与此相反,在谈及别人时,不随便言讲其过失,为维护别人的名誉和尊严,不知说不知,知也说不知,这是好的行为。

最后,在某些生活琐事上是不必过分讲诚信的。

人类的语言是很灵活的,日常交往中尤其如此。一些见面打招呼的礼貌性用语,其目的不在于追求问题的确切答案,而只是为了热络感情。这个时候如果非常认真诚实地回答“问题”,可能就会闹笑话。例如,人们互相见面时喜欢问:“你好!”这是个礼貌的招呼,如果“你”很认真地回答他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比较好、什么地方不太好、什么地方很糟糕,估计以后谁见了“你”都会绕道走了。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问:“吃了么?”其实打招呼的人并不想知道你到底吃饭了没有,更不想在你没有吃饭的情况下请你去吃一顿。偏偏较真的回答“吃了”或“没吃”,或者纠结于问的是早饭还是晚饭,都是没必要的。即使你没有吃饭,随便说一句“吃了”或“还没吃”都是可以的。一个人如果凡事都把诚信讲到底,会显得迂腐不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