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德的基本要求

信德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当今社会,信德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换句话说,信这一规范还包括了一些更加具体的要求。信德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信德只是表面上的迎来送往。所以信德要求人“诚于内”,即内心真诚,信必须有诚实的心灵做支撑。信德要求人“诚于内”,更要求人“信于外”,所以信德除了要求人言自心出、心口一致,更要求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也就是说,信德要求所守的信必须符合义。

二 信德的基本要求

今天,无论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还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要求以诚信为美德,《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0个字中有“明礼诚信”,“八荣八耻”中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都要求中小学生“诚实守信”。可见,当今社会,信德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

信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是一个总括性很强的规范。换句话说,信这一规范还包括了一些更加具体的要求。

首先,信德要求人内心真实无妄,不欺人也不自欺。

信德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信德只是表面上的迎来送往。信德的确立是需要建立在内心真实的基础上,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因此许慎会在《说文解字》中会用诚来解释信,《白虎通义》中也说:“信者,诚也”。(《白虎通义·情性》)。“诚”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是真心实意、无妄不欺之意。《礼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宋朝朱熹注:“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所以信德要求人“诚于内”,即内心真诚,信必须有诚实的心灵做支撑。

诚实的心灵不会恶意去欺骗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某种目的而言不由衷,说出跟自己心里想法不一样的话。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可以原谅的,但出于恶意的说谎是不能够原谅的。恶意的说谎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那个放羊娃,觉得十分无聊,就想出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这本身就是恶意的。第一次他向着山下的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大家相信他,来帮助他。第二次他喊“狼来了”,农夫们也来帮助他。三番五次,他的恶意欺骗使得大家对他失去了信任。当狼真的来了时,再也没有人理睬他、帮助他。这个寓言说明,我们要以诚实的内心来对待别人。没有诚实,就得不到信任。

诚实的心灵也是对自己负责的心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自欺。

不自欺就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欺骗自己,对自己负责。人们往往注意不欺骗别人的一面,而忽视了不自欺的重要性。其实人真正能认清自己是很难的,真正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也是很难的。但是无论如何,人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人们往往因为不愿意认清自己而自欺,这其实是想要逃避真实的自己。有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考不好他总是说,这次是因为马虎,其实我都会。知道了正确答案再做题当然会认为自己会了。他从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

其次,信德要求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语言出于诚实的内心更有实现的可能,诺言落实于切实的行动才是真正的诺言。信德要求人“诚于内”,更要求人“信于外”,所以信德除了要求人言自心出、心口一致,更要求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墨子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子·兼爱》)就是在强调言行的一致。

中国古代有个一诺千金的典故:楚国有个叫季布的人,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于是民间就有了“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这就是“一诺千金”的来历。可见守信是多么可贵的事。如果一个人轻诺寡言,自食其言,会怎么样呢?古人说“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礼记·表记》),嘴上答应别人好处,但又没有做到,灾难就会降临。

img3

理想的状态下,言和行应该是一致的,但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更显得信守诺言的要求难能可贵。甚至古人会把信守诺言的人看作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说出的话一定会兑现,不管守信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君子都会去完成。战国时期的魏文侯一次与一个小官吏约定一起去打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天下大雨,大臣们都劝他不要去赴约了,魏文侯还是冒雨履约。大家知道了这件事,更加信服他了。

第三,信德要求人许诺从道,信近乎义。

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要兑现,不是所有的诺言都要遵守。《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所守的约定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够兑现。也就是说,信德要求所守的信必须符合义。孔子自己也说过:“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他就是一个浅薄固执的小人。为什么言出必行的人会是小人呢?孟子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章句下》古人还强调:“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原来诚实守信所要履行的诺言不是所有的诺言,而是那些符合道义的诺言。也就是说,诺言的内容必须符合道义。这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针对许诺而言的:信要求许诺者提出的诺言须符合道义;另一方面的要求是针对履诺而言的:信要求对不道义的诺言应该拒绝履行。

信德要求言出由衷,必须真实,而这个真实的诺言不仅仅要符合个人的想法,而且要符合道理,甚至符合天理。古人曾经说过:“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天道就是真诚。春天万物生长,预示新的希望;秋天果实成熟,提醒收藏防寒,自然不会欺骗人类。人许诺言时也应该像天一样,符合道理。两个小偷之间商量好到某个地方碰头去偷东西,这样的约定不必信守。如果在许下诺言的时候不了解情况,或者被人欺骗,当知道自己和别人约定了一件不符合道义的事情,这时候就应该拒绝信守诺言。你答应了一个好朋友要帮他忙,但后来发现要帮他干坏事,这时候就不能只想着守信,而违反了道义。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诺言都要信守,也不是所有的约定都得履行,所守之信要符合道义的要求。

第四,信德要求人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诺言和约定必须符合道义,但并不是符合道义的诺言和约定都能得到实现,影响诺言实现的最大因素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利益。很多人正是由于贪婪于利益而自食其言,成了不诚信的人。因此信德特别强调要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不为眼前的物质利益或者个人私利而违背了诚信,伤害了自己长远的利益或者他人和公共的利益。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国王没有子女,想从全国的小孩里选一个做王位继承人。于是他颁布了一道非常奇特的命令:发给全国每个小孩一粒种子,半年之后,谁的花最美谁就继承王位。半年后,小孩们都捧着最美的花来见国王,只有一个孩子捧着一个只装着土的花盆。这个没种出鲜花的孩子继承了王位,因为国王发下去的种子全是煮过的!

孩子们都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这个利益确实非常诱惑人。但并不是说,为了得到这个有诱惑力的王位可以不顾信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诚信的人不见利忘义最终反倒能得到利。相反,那些为了利益而弄虚作假的人反倒弄巧成拙。这个道理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同样有效:商人做买卖缺斤少两,看似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终究树不起真正的招牌;干部弄虚作假,看似风光无限,但毕竟创不出真政绩;学生考试作弊,可能会一两次得到好成绩,但肯定得不到真本事。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不是什么高尚的难以做到的高标准,而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保证自己取得成功的法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