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获和启示

收获和启示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精神。要提倡为集体尽最大努力,做最大贡献;还要防止只为小团体取胜而不遵守规则、投机取巧以致损害对方的不道德行为和小团体主义。规范动作定型的形成是在多次重复、严格要求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而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为维持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习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此外,体育教师的服饰不

三、收获和启示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习惯教育

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比较活泼好动,对小学的体育教学很陌生。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体育与健身学科的教学特点,学习准备期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基本活动、队列与基本体操和小球类四项,具体安排如下:

表一 学习准备期教学内容安排

img60

注:本表源自于《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2007.8

学习准备期为小学一年级入学之初的前4周,按每周3课次计算,共12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基本活动、队列与基本体操和小球类,教学一般应室内与室外、说与做相结合。为此除了要求教师先“吃透”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性质、特点、难点和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外,还必须认真备课,注意讲解的艺术性、逻辑顺序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对学生提出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基本体操(广播操)教学中,针对学习准备期的小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比较慢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先让他们知道每天做广播操的好处;然后让他们认知肢体动作;再是采用游戏的形式;最后加以音乐的方法,学生之间开展“争当小小领操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整套广播操的动作。

利用队列和队形的教学和练习,逐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

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精神。要提倡为集体尽最大努力,做最大贡献;还要防止只为小团体取胜而不遵守规则、投机取巧以致损害对方的不道德行为和小团体主义。在竞赛中要肯定失败一方的成绩,特别是在明显失利的情况下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精神,更应给予鼓励。

(2)教法练习要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授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结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法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规范动作定型的形成是在多次重复、严格要求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而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为此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地安排好学生的练习时间、密度、强度等,让他们按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反复多练。这样随着正确动作重复项数的增多,时间延长,学生的消退抑制加强,正确的动作定型就会逐步建立。

(3)组织教学要规范

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之初,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要注意认真分析学生的行为要求。为维持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习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因等待练习时间过长而产生相互干扰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包括合理地安排学生学习与稍息的时间间隔、学生与学生的间距方向、班与班的间距方向等等。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地进行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应力求多练,尤其是在田径、球类、体操和舞蹈等方面,更应正规组织教学,并潜移默化地传授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要创新

在组织教学中,很多人认为体育与健身课一般都是以室外教学为主,而且学生所学的动作基本都是通过教师在室外上课的讲解——引导——学生尝试、模仿——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对于刚刚进入学习准备期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对的是新教师、新伙伴和新的学习任务,这些会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于健身的安全知识、健身的方法等基础知识知之甚少;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却不知如何有序、有效地进行健身活动。因此我们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每次上课先在室内讲解,然后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去实践。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次课中要学些什么内容,练习中要注意哪些方面,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

(5)行为习惯养成要评价

学习准备期的体育与健身教学评价,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和“乐学情意”的培养,是延续幼儿园生活中互相评议的广泛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让学生有话就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法让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①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法,让学生相互评价。如:课堂中有的学生经常会插嘴,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这样插嘴,那老师到底该听谁的?要有问题或者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做啊?”通过简单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事情,应该先举手,在得到老师同意后才能发言。

②学生在学、练中,相互指出优、缺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在队列练习、基本体操教学时,教师可安排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评比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纠错。通过观察借鉴同伴良好的动作姿态,让自己对动作有一定的动力定型。

2.重视教师言行的教育作用

(1)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化

体育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语言时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要积极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探索技术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直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尤其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那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学生,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语气进行交流呢?

首先,教师语言要有幽默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例如:开学的第一堂课,在讲到:“为什么要穿运动服装,女孩子不能穿裙子时”,我就假设班级中有一个同学没有穿运动裤,他在做“冲拳跨步”游戏时,由于裤裆太紧,一不留神把裤子都拉破了,非常难为情;还有女生穿裙子的话,如果要做前滚翻,我们想想是不是也很难为情啊?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觉得上体育课时穿运动服装真的很重要。所以说,教师幽默的语言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

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集合队伍行动中。

最后,教师上课讲解时,语气要抑扬顿挫,口令洪亮有力,对学生有一种凝聚力。学生听了,注意力也就不由自主地集中起来。

(2)教师的仪表形象规范化

体育教师的仪表形象规范,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具有示范性、教育性作用。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规范的教态、优美的姿势足以形成学生模仿的榜样。外貌是思想与心灵的物化,而体育教师健美的体型,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产生对健美的追求。轻松愉快或严肃认真的表情,会给学生带来可亲之感和尊敬之情。此外,体育教师的服饰不可忽视,按要求教师必须穿运动服上课,庄重大方、整洁活泼的运动服装除适合自己的年龄、性别、身材、体型、肤色之外,还要与工作特点相适应,要给学生一种“运动感”,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在体育课上穿运动服装的习惯,引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课的兴趣。

(3)教师的讲解、示范要规范化

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技术动作的最初阶段,必须把每个动作的概念、原理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用准确、简单、直白、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清楚,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此外,教师的示范要规范。示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在讲授一个新的技术动作时,教师的示范动作除要求准确、优美、娴熟、连贯外,还应表现出不同项目的特点和精神风貌,做到形神兼备、有声有色、富于情趣。把优美的示范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动作概念。

3.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规范教育

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约束力,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智力、心理、精神需求、以及他们在学校、班级中所处的地位、角色等,在课上才能积极地引导和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规范学习,在情感体验中逐渐增强对行为习惯的亲和力。只有在实践中研究学生的现实表现,才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行为偏差,才好推断其内心境界。

(1)课堂常规教学用儿歌来规范行为

学习准备期的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课前、课中、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学习准备期的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练习。为此我们可以把学习准备期体育课的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成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我是小树苗,长得直又挺,一二三四五,我们排得齐……”这样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在不知不觉中,行为习惯得到规范和强化。

(2)对于有生理缺陷学生的规范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体质较弱或身体有缺陷,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尤其是一些腿部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在跑步时,不能正常完成,可能还会遭到同伴的取笑,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出现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应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热情,可设计一些既有趣味又能吸引他们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经常感到有兴趣、心情舒畅、非常快乐;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教学难度,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思考力。

(3)对于有心理缺陷学生的规范教育

在体育课中,有些学生胆子小、遇事爱靠后站、怕难为情、容易紧张;而有的多动、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对这类学生,教师不可简单地采用强制的手段,否则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导致逆反心理。教师应在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和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根据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采取适宜方法,改善与填补他们心理中的欠缺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