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癌痛综合征是在癌症的基础上所出现的剧烈疼痛,而且具有明显体征与特殊并发症的一组相关症状,是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特点的各种疼痛症状与体征的暂时性聚合。
(二)特点
这种综合征常提示特定的病因、病理、预后与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故癌痛综合征应是身体各部位疼痛综合征,绝大多数癌相关性慢性疼痛系直接由肿瘤所造成,主要是骨骼与神经组织受压的缘故。
二、癌痛综合征分类
直接与癌症有关的疼痛综合征。
1.骨骼的癌性浸润 如颅底综合征、椎体综合征、骶骨综合征。
2.肿瘤浸润神经 如浸润外周神经、浸润神经丛、浸润神经根、浸润脊髓等。3.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疼痛 如术后综合征、化疗后综合征、放疗后综合征等。4.与癌症和癌症治疗无关的疼痛 如骨关节炎、压疮、各种炎性疾病。
三、常见癌痛综合征
(一)骨转移癌痛综合征
癌侵蚀骨路是骨转移癌痛综合征常见原因之一。骨转移癌痛综合征的原发性癌瘤依为为乳癌、支气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道癌、颈部癌及其他癌。疼痛一般很严重,当呈间歇性疼痛时,对单次强阿片类镇痛药疗效不满意。然而如能诊断准确,采用的方法合宜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二)盆腔癌痛综合征
盆腔癌痛综合征多起源于盆腔软组织,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结肠,其次为妇科肿瘤,少数来源于腹腔外肿瘤。即使是直肠癌已手术切除,通常患者仍主诉直肠胀满痛或烧灼痛,偶尔感到会阴、生殖器痛,坐位或便秘时疼痛加剧,尤其骑自行车、电瓶车容易诱发。检查时能发现盆腔内有包块,甚至有瘘管形成。多数疼痛严重且持续,肿瘤膨胀性增长,神经或韧带受侵犯是疼痛的原因。在盆腔内有继发感染时或出血均可见疼痛加重。
盆腔癌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以再次手术切除复发肿瘤、X-刀、γ-刀局部姑息放疗等抗肿瘤治疗,配合镇痛药物治疗为主。化疗对复发效果欠佳。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镇痛三级阶方法有效。这种疼痛通常需要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通便、激素保留灌肠对黏膜分泌性肿瘤的疼痛有好处,对阴道瘘管和痛性溃疡可用浸以利多卡因胶胨的纱布行阴道填塞。地塞米松6~8mg/d,尤其是减轻肿瘤周围的水肿有一定的价值。肠管和膀胱受侵犯时要对症处理。对顽固性盆腔痛可选用相应的神经阻滞或神经破坏,以期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三)癌性肝痛综合征
癌性肝痛综合征季肋下持续性钝痛,向前弯腰和活动时加剧,平卧或轻轻抚摩肝区可略缓解。突然刺痛持续几分钟,每天可发作1~2次,疼痛起始部位是右季肋部,向两侧有时向背部放散,窒息感。厌食、消瘦、肝区压痛常见症状。
(四)癌性肠绞痛综合征
癌性肠绞痛综合征通常是脐周围或上腹痛,当局部肠管有绞窄或坏死时,相应的部位有疼痛。疼痛为间歇性,进食可加剧。腹部按压或热敷略有缓解。机械性梗阻时可见肠鸣音亢进。有时仅在便秘时出现,如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或粘连或侵蚀平滑肌、静脉、淋巴循环或自主神经或引起肠梗阻时也可发生。
(五)癌性胸痛综合征
癌性胸痛综合征的原发癌多为支气管癌和乳癌,发生率约占12%。下季肋部胸壁比较严重的疼痛多见,有诉肋骨痛者和胸膜痛者。胸腔脏器感觉神经来自靠上的4对胸神经,因此,这些脏器的疼痛反应在胸壁的相应神经支配部位。胸部X线片或CT可确定癌的部位和大小,但不能确知疼痛部位。
(六)脑瘤所致的头痛综合征
1.脑瘤所致的头痛综合征 以原发性脑瘤多见,继发性脑瘤也可发生。脑实质对疼痛并不敏感,头痛可能来源于颅内血管或硬膜受压或扭曲以及颅内压升高。多数为全头痛,少数局部性头痛,部分为间歇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四肢活动障碍或视物模糊。癌性头痛综合征的治疗:高颅压引起的头痛仍以放疗、化疗、手术等及抗肿瘤辅助以脱水药甘露醇和大剂量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为主要治疗手段。若效果不理想,可用解热镇痛及阿片类镇痛药。
2.脑脊膜癌病 脑脊膜癌瘤为全身各处癌瘤种植于软脑膜,称脑脊膜癌病。以乳癌及淋巴瘤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肺癌和黑素瘤,血行散布转移所致。可发生梗阻性脑积水,脑神经和脊神经根的损害,癌瘤浸润或缺血以及继发性脑脊膜炎,这种情况多出现头痛,两侧性或弥漫性。也可有颈背部的局灶性疼痛,也可出现意识状态的变化和下段脊神经的病变表现。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及CT、磁共振及脊髓造影等对诊断也有帮助。
脑脊膜癌病的治疗比较困难,预后较差。可试用局部放疗,鞘内或脑室内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几年来,随着立体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X-刀、γ-刀等高精尖技术对多发性、反复出现的脑肿瘤及脑转移瘤的治疗,达到疗效高、损伤少、可反复治疗的目的。
(七)颅底转移癌症疼痛综合征
颅底是指鼻以下咽以上的区域。可由颅底转移癌引起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脑神经穿出颅底的癌症疼痛综合征;感觉障碍,感觉迟钝或疼痛;单个或多个脑神经功能障碍;颅底X线平片对诊断的帮助有限。
(八)颈髓或腰髓压迫癌痛综合征
颈髓或腰髓压迫的根性痛常是单侧的,而脑髓病变的根性痛一般是双侧,特别是伴有硬膜外扩散时,有时患者平卧时更痛(所以夜间痛加剧),然而当伴有周围神经受压时,休息常能减轻疼痛的强度(所以夜间不被疼痛困扰)。几乎所有患胸髓压迫症的患者都有伸性足距反射。
(王新田 杜润家 何 烨)
[1]American Pain Society.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in adults and children,2005
[2]M iaskow skiC,Cleary J,Burney R,et al.Gu ideline for the managem ent of cancer pain in adults and children.G lenv iew:American Pain Society,2005:13
[3]Adenipekun A,Alonge TO,Campbel OB,et al.The management of metastatic bone pain in adeveloping country: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as an adjunct to weak opioids.Int J Clin Pract,2002,56(1):40
[4]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5]Herr K A,Garand L.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 of Pain in Older Adults[J].Clin Geriatr Med,2001,17(3):457
[6]荣伟华,孙爱东,王君.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及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3):138-139
[7]陈春娜,黄卓璇,方镇斌,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消化道癌痛的观察及护理.广东医学,2005,26(4):566-567
[8]Duensing L,Eksterowicz N,Macario A,et al.Patient and Physician Perceptions of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Chronic Pain with Oral Opioids.Curr Med Res Opin,2010,26(7):1579-1585
[9]王建华.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611-8612
[10]史妙,王宁,王锦琰,等.疼痛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74-576
[11]肖建红,钱媛媛,钱茂梅,等.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
[12]刘素萍.循证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3]钱文茹,陈璐,钱满芹,等.循证健康教育在癌性疼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初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
[14]王斌全,李洁.循证护理的发展.护理研究,2007,21(5):12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