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胃虚证的特点与治疗养护

脾胃虚证的特点与治疗养护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脾阴的证候、特点、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均缺乏较完整的认识,以致对脾阴之说产生偏见。而无脾阴虚一证。近年来,对脾阴虚证之研究日趋活跃。脾阴虚证已成为脾胃学说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指出了脾阴虚的某些具体症状。养脾阴不等于养胃阴,治疗脾阴虚也不等于治疗胃阴虚。脾阴虚证的治疗,当首以甘味为主,此即《内经·五脏生成篇》所说的“脾欲甘”之意。

(一)人无胃气者死

人通过饮食,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而饮食的受纳、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转输,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活动而完成。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平人气象大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云:“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说:“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即生,一日不在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六腑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所以,饮食营养是人体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二)脾阴虚证

关于脾胃学说,临床上一般侧重脾阳、胃阴,而无脾中之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脾阴的证候、特点、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均缺乏较完整的认识,以致对脾阴之说产生偏见。比如,有关脾胃病证治的综述,只有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而无脾阴虚一证。

近年来,对脾阴虚证之研究日趋活跃。脾阴虚证已成为脾胃学说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脾的功能而言,主要是通过脾气(阳)而体现的。然而,脾土以湿化气,“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脾阴作为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则与脾气(阳)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脏腑肌肉才能得到滋养。如果无脾阴的协助,脾气(阳)是不可能单独完成脾脏生理功能的。因此,中医的脾除了有气(阳)虚,还有阴虚。正如蒲辅周论脾阴虚证时有云:“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这就指出了脾阴虚的某些具体症状。

(三)脾阴与胃阴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疗法

脾阴与胃阴不可混为一体。虽然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互相影响,症状常可并见,治疗上亦有相同之处,但脾与胃的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特点。就功能而言,脾藏精气而不泄,胃传化物而不藏;脾阴系水谷所化生的营液、膏脂,具有灌溉脏腑,营养肌肉,辅脾助“运化”的功能。“胃阴,胃分泌的液质。”(《简明中医辞典》)从生理特性上看,脾主升,胃主降。从发病因素看,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胃阴虚多为阳热之病所伤。从症状上看,脾胃阴虚则纳食减少,食后腹胀,手足烦热。胃阴虚则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胃中灼热嘈杂,渴欲饮冷,与脾阴虚有所不同。从治疗角度分析,脾阴虚着重养阴和营,胃阴虚则重在生津清热。由此可见,脾阴与胃阴概念有别,脾阴虚与胃阴虚不应混为一谈。养脾阴不等于养胃阴,治疗脾阴虚也不等于治疗胃阴虚。就临床所见,证属脾阴虚,宜用养脾阴之法辨证论治,则疗效常佳;证属胃阴虚,而单用滋脾阴一法则缓而不济;证属脾阴虚,纯以滋养胃阴,则滞碍脾运。

至于脾阴虚的病因与证候,临床上可见于饮食偏嗜,积滞生热;或劳倦忧思,耗伤脾阴;或郁怒化火,灼伤津液;或外感六淫,化火损液;或脏腑阴亏,相火内炽;或汗吐不利,温燥误投等,皆可导致脾阴不足。脾阴不足,失于濡运,则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化源亏乏,精微不布,则怠倦乏力,形体消瘦;营阴不足,虚热内生,则手足心热,烦满,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若脾阴虚火旺,灼伤津液,则见大便秘结,肌热,唇红干燥或唇口疮疡,唾黏口热。然脾阴虚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与脾气(阳)虚同时存在,或与他脏之阴虚并存。诸如心脾阴虚,心神失养,则兼见悸,心烦,失眠;肝脾阴虚,目失其润,则兼目睛干涩,视物模糊;脾胃阴虚,胃津乏润,失其和降,则饥不欲食,干呕、呃逆;津伤胃燥,则渴欲饮冷,胃中嘈杂,或隐痛等,临证又当详审之。

脾阴虚证的治疗,当首以甘味为主,此即《内经·五脏生成篇》所说的“脾欲甘”之意。然“甘”有“甘温”“甘凉”“甘寒”“甘淡”“甘平”之别,李杲以“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则对脾阳不足,元气下陷而言;叶天士以“甘凉宜润”之法,是针对胃阴不足而言;唯脾阴虚当取“甘淡”“甘平”之法,以其脾阴不足,甘能补之;脾恶湿,淡能渗之,甘淡相合,寓补于泻,阴中潜化,补而不腻,而平性又无育阴、助湿、碍脾之虑,也无温补助火、劫津之弊。可见“甘淡”“甘平”是符合脾脏生理特性的补养脾阴的药物最佳选择。正如《素问·刺法论》曰:“欲令脾实……宜甘宜淡。”其常用药物有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芡实、白扁豆、沙参、粳米、人乳、蜂蜜、玉竹等。方如吴澄的理脾阴方(人参、紫河车、白芍、山药、白扁豆、茯苓、橘红、炙甘草、荷叶、莲子、陈粳米)。

(四)四季脾旺不受邪侵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说:“四季脾旺不受邪。”明确指出脾在一年四季中对抗御外邪起着重要作用,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免疫功能”。这一点是其他脏腑所不能相比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免疫功能减退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是导致外感等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如有人对脾虚证患者17-酮和17-羟的观察结果表明:多数脾虚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失调现象,17-酮和17-羟含量不在正常范围。脾阳虚者17-酮和17-羟降低更多,17-羟降低尤为明显。还有研究结果显示:脾气虚证患者的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电泳能力、血细胞比容和全血黏度均低于正常组和实验组。表明脾气虚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说明中医理论是有物质基础的。有关临床研究还从另一侧面进一步证明:香砂六君子汤能把脾胃气虚患者(包括老年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的状态。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免疫功能低下、衰老与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健脾确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

健脾益胃之法,应注意以下“三慎”:①慎饮食,即“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不偏食、不恣食辛辣酒醇厚味,使脾胃运化有常,不受损伤。②慎起居,即“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张景岳说:“劳倦最能伤脾。”所以,工作要有规律,劳逸结合,才能使脾阳得展,脾气不伤。③慎情志,要加强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避免七情所伤。张景岳说:“脾胃之伤于内者,惟忧思忿怒。”因此,要尽量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倘能做到这三慎,则庶可补药物之不逮,令“四季脾旺不受邪”,强身延年。

(五)补养脾胃宜常咽津液

津,津液,又称口水、唾液,它是由口腔唾液腺分泌的液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唾液腺每天分泌1~2升唾液,其中含有球蛋白、黏蛋白、氨基酸溶菌酶淀粉酶生长激素和钾、钙、钠等有益物质,它具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抗菌、抗衰老、抗病毒、消炎等功能。唾液是消化系统的“卫兵”,食物进口第一关就是牙齿咀嚼,唾液调和,经唾液滋润、溶解,才能刺激味蕾,辨别酸、甜、苦、辣、咸等味道,人体才能吸收。唾液中的碳酸氢钠与黏蛋白能中和胃酸,黏蛋白沉淀附着于胃黏膜,给胃“筑”起抗酸的“围墙”,使胃免遭腐蚀,能防治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

在我国古代早有记载,不少名人、养生家、练功家坚持用唾液为健身服务。如前汉的刘京,晋代的王质都活了100多岁,都得力于“咽津延年法”。古籍《红炉点雪》中还从生理角度阐明唾液有如此养生之功的原因,说:“津(唾液)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肺养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唾液从幼儿到发育成熟期分泌最旺盛,过了中年,分泌物逐渐减少。一般健康的人每日分泌唾液1~1.5升,如果唾液含量少于正常情况,就会使口腔内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周围的血液循环不正常,从而影响其功能,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用唾液养生法会收到唾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的效果。无论行、住、坐、卧,用舌搅口中上下腭、左右两颊,自然满口生津,再慢慢咽进腹中。可分早、中、晚咽津数次,每天坚持,定有功效。

唾液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功臣”,千万不可“一吐为快”。科学家们提出人们如能吃饭时把食物咀嚼30秒钟后咽下,就可基本上消除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日本在全国还开展了一个“一口饭咀嚼30次”的运动。所以吐口水的习惯,既不文雅,又减少了唾液的正常含量,对健康也极为不利。

(六)饮食过量易致肠胃虚损

饮食过量,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滞留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就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脾胃功能也因承受过重而受到损伤,其结果是难以供给人体生命所需要的足够营养。《东谷赘言》曾明确指出多食对人的五种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休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人一生中接触最多的便是饮食,饮食无度就无健康可言。平时饮食应注意“五戒”“四不”:饥戒暴饮,累戒即饮,喜戒狂饮,愁戒不饮,暮戒饱饮;不饮空心茶,不饮无量酒,不贪喜食之物,不吃相克之食。

(七)脾胃病最宜食补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效。”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欲,既食补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人认为要使身体健壮,非服用补药不可,说补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也有的人迷信补药,本来身体正常,总以为吃些补药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其实,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有病的应进行药物治疗,无病但因营养不足而体弱者,则应“食补”。一般情况下,只要饮食正常,营养供应充足,用不着吃补药。《黄帝内经》就很重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蔬为充。”现代科学认为,所谓食补,是指全面的营养摄入,保持平衡膳食,并不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越多越好。

我国自古即有“医食同源”之说,认为“药物多用于疾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从古至今,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或增进身体健康,都是很好的办法,因为食物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从中医学角度讲,许多食物都同中药一样,具有酸、辛、苦、甘、咸和寒、温、热、平、凉的性味。专用的药物具有某种轻重不同的毒性和弊害,而食物则是无毒的。需用“补”的人,以“食补”为最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发挥其补养作用。

(八)药粥最宜补脾胃

药粥疗法既不同于单用药物驱邪致病,也不同于纯服米谷以扶正调理,而是药物疗法与食物疗法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既不受疗程的限制,又无不良反应。药粥是以大米、小米、秫米等富含淀粉的粮食为基础,再添加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肉类、果品和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材而制成的。药粥疗法是中医食疗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可防治疾病,又可用作病后调理。《本草纲目》《食物疗法》等书中还介绍说,常吃药粥能防治脾胃病、心血管疾病等。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病人,妇女产后,粥养最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宝贵的药粥资料中,选用的中药绝大部分是味甘性平的滋补强壮药,如山药、枸杞子、首乌、人参等。而这些中药,都有很好的健脾养胃、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作用。故有贤者称药粥为“天下第一养人”之品。

(九)以胃补胃的脏器疗法

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是“血肉有情之品”,可以“以脏补脏”,容易产生“同气相求”的效果,补益人体的脏器,通过调整,控制其有关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实践也表明,动物的脏器与人体的脏器在形态和功能上十分相似,当人体内脏功能发生病变时,用相应的动物脏器来食疗,或单独使用,或配伍使用,或作为补益,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胃强者,营养适宜,而体质日渐强大;胃弱者,消化不良,而体质日渐虚弱。将猪肚1只洗净,人参3克,糯米100克装入猪肚,煮熟食之,可治脾胃虚败、中气不足、遗尿脱肛等症。

(十)切记脾胃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之说,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仔细分析之,体虚有阴、阳、气、血之不同,又五脏均有阴阳,而虚者以肾阴(亦称真阴)不足为主也。肾阴乃人体津液之根本,有濡养脏腑的作用,可影响其他脏腑之阴,所以古人说“一阴虚而诸阴俱虚”也。真阴不足日久可表现为阴虚、血虚,更兼气虚或阴阳俱虚等复杂症候。治疗大法虽云“虚则补之”,但温热药均不能接受,药性略温,即感“上火”而出现热象,此热药重伤其阴之故。又患脾胃病虚不受补之体,如人参、党参均不可用,用则中满。条件好者用西洋参,条件差者可用太子参;白术较燥,而用焦白术;扁豆健脾,嫌其壅气,改用扁豆花,其他亦多用花,如佛手花、厚朴花、玫瑰花等。

(十一)点按三里如同吃鸡

“三里”即足三里,位于下肢外侧膝头之下。足三里是全身重要的保健穴之一,具有调理肠胃之功。常言道:“点按足三里,如吃一只鸡。”通过按摩足三里,使脾胃健、气血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据科学研究,按足三里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改善微量元素锌的吸收。古代医书上有很多关于用针灸推拿足三里防病健身的记载。比如讲到朝廷的官员们凡是要到四川、江南、两广一带气候湿热、传染病较多的地方巡视任职,都要事先在足三里上用点灸,以增强抗病能力。基本操作法:用拇指按在穴位上,其余四指放在膝后,右手按左侧足三里,左手按右侧足三里,用一定的压力按压揉动,每侧各30次。

(十二)小儿受损最易伤脾胃

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尤尚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生长需求十分迫切,这就构成了“供”和“求”的矛盾。这种矛盾状态使小儿的脾胃容易受病,饥饱不常、饮食不洁及其他因素,均容易造成脾胃疾病。《内经》中有一句名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小儿饮食不知节度,必然造成脾胃疾病,脾胃功能失调,更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失职,营养物质就不能吸收,小孩的生长发育就要受到影响。因此,古人提出的“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是有道理的,是针对世俗的流弊提出来的纠偏方法。

(十三)春日补脾宜省酸增甘

唐代大养生学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儿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学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如果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大大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春天在饮食上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是,要少吃点儿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偏亢。肝气偏亢后,就要损害脾胃的功能。同时,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应多吃一点儿甜味的食物。根据上述原则,宜选择的食物如下所示。

1.大枣 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我国人民一向把枣当作补气佳品。《本草纲目》中说:“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在春天之际,多吃些枣,既可做枣粥,亦可做枣糕。当然,生吃亦很好。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儿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儿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2.锅巴 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略黄不焦,既香又脆。中医学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调理。据现代科学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E、纤维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在干嚼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分泌的大量唾液酶可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微炭化后的锅巴,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敛止泻的效果。

3.山药 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其入馔多做甜菜,如拔丝山药、一品山药、水晶山药球、扒山药等。同时,它又是烹制炸猪排、素香肠、素排骨等菜的重要原料。现在,民间流传有许多山药治病的灵验便方,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山药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本粥可健脾补肺、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十四)夏季吃姜能补脾益胃

夏季炎热,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而生姜就有健胃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另外,人体还会从汗液中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从而又增加了能量的消耗。这期间如果在吃饭时多用上几片姜,就能增加食欲,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盛夏季节,细菌和病毒异常活跃,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绿茶沸水冲泡后饮用,就能起到防治胃肠病的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菌效果明显。

夏季夜晚,有人贪凉露宿,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喝点姜汤,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十五)夏日脾胃需清补

医学家认为,夏季食补应该“清补”。因为夏天气温高,细菌十分活跃,一些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容易变质,加上人的食欲较差,故采取“清补”较为适宜。“清补”一般以寒性的食物为主,可选食绿豆、牡蛎、蟹、猪肾、兔肉、鸭肉、鸡蛋、蜂蜜、菠菜、豆芽、芹菜、萝卜、苋菜、竹笋、黄瓜、茄子、荸荠、西瓜、梨、柑等,既能清热解暑,又可摄取营养、健体强身。夏季暑湿较盛,脾虚者可选具有健脾补胃、化除湿邪的食品,特别是补而不腻之品为宜,如赤小豆、薏苡仁等。

医学家认为,夏季清补,宜食用清淡之品,但要注意过食生冷食品使腹中受寒,导致腹胀、呕吐、下痢等胃肠疾患。中医学认为胃喜暖而恶寒,“凡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天积阴在内,暖时尤宜”。因此,年老体弱、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及幼儿,在炎热的盛夏,切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多地饮用清凉饮料、冷冻食品,谨防损伤脾胃而患病。

(十六)长夏防湿补脾胃

中医称夏末秋初为长夏,其气候特点是多湿而易伤脾胃。《理虚元鉴》特别告诫说:“长夏防湿。”这个季节多雨潮湿,水气上升,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当热环境中空气湿度较大时,有碍于机体蒸发散热,而高温条件下蒸发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空气中大量水分使机体难以通过水分蒸发而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常常表现出纳少便溏、胸闷、心悸、精神萎靡、全身乏力。

脾喜燥而恶湿,湿邪伤人,最容易伤人脾胃。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可见脘腹胀满、食欲缺乏、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口甜苔腻脉濡等症。若影响到脾气升降失司,还能出现水液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也可见到下肢肿胀。因此,长夏季节最好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饮食也不应过凉,因为寒凉饮食最能伤脾的阳气,造成脾阳不足。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瓜果蔬菜生吃一定要洗净,应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常用清热利湿食物以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最为理想。

由于长夏阴雨连绵,人们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湿困脾胃的表现,如头重如裹、倦怠、身重、嗜睡等症,严重者还能伤及脾阳,造成呕吐腹泻、脘腹冷痛、大便稀薄。因此,长夏一定要避免湿邪侵袭,做到居室空气流通、清爽、干燥,外出带伞、及时避雨;若涉水淋雨,回家后要立即服用姜糖水。有头重、身热不扬等症状者,可服藿香正气水。

(十七)情志对胃肠病的影响

情志,中医称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情志对于脾胃系统有着明显的影响与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构成致病因素。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脾胃系统气机调畅,纳食、运化与传导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反之,情志太过或不及,就会对脾胃产生不利影响,而成为致病因素。早在《论语》中就有“曾子衔哀,七日不食”的记载,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病的影响。

七情中,以忧与思对脾胃影响较大,凡因忧思过度,忧则气郁,思则脾结,久则肝郁脾结,气机壅滞,可致脘胁胀满,饮食不思,食则乏味,甚或纳呆食少,脘腹胀满,传导失常,大便不爽,或泄泻等病症。久则可因化源不足,脏腑失养,而变生诸证。

七情之中,除忧思之外,凡过惊、过怒、过恐、过悲等,都可致病。恐则气乱,怒则气逆,悲则气缓,持续不懈,则可致脾胃气机动乱,甚或升降失常,出现嗳气、反酸、呃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而厌食、拒食等病症。

基础实验研究证实,人们情绪愉快时,胃黏膜分泌增加,血管充盈,胃壁运动增强;当悲伤沮丧时,胃黏膜分泌功能降低,血管不充盈,胃壁运动减弱;怨恨时,胃黏膜分泌量增加,血管进一步充盈,胃壁运动更加增强,最终产生消化性疾病。所以对情绪引起的胃炎,除调整情绪外,适当用点调整情绪的药物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现代身心医学理论认为,大脑就是“司令部”,如果长期情绪低落或压力过大,心情抑郁,导致整日担心胃病发生,害怕癌变,这些心理压力就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失衡,破坏了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最终影响到胃的正常功能活动,引起胃炎的发生或复发。国内有专家报道,80%的胃病与情绪变化有关。

国外位于新奥尔良的奥切斯勒诊所发表了一篇论文表明在500名连续接受肠胃疾病治疗的患者中,有74%的人都患有情绪性疾病。而在20世纪中叶,耶鲁大学门诊部的一篇论文中也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76%患有情绪性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