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的体质及调养

中国人的体质及调养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中医学者经过长期研究总结出了人类的主要体质。其中,在我国,体质为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的人约占1/3。此种体质的人多畏寒喜暖,不喜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暖。可酌情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等中药调节。

我国中医学者经过长期研究总结出了人类的主要体质。其中,在我国,体质为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的人约占1/3。不同的体质要相应地选用不同的养生方法,通过正确适当的养生,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延长人的自然寿命。

1.平和体质

(1)体质特点:身体感觉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不爱生病。

(2)调养方法: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也不刻意节食,不吃过冷也不吃过热食品。饮食平衡,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厚重油腻及辛辣物。多运动,但不要锻炼过度。总之,生活各方面都做到“中庸”些。

2.阴虚体质 由于普通人的日常饮食中缺乏阴性食物,造成人群中大部分人阴虚,特别是男性更容易阴虚,因为男性本身从阳,加之日常饮食阳性食物居多,阴补少耗多。

(1)体质特点:阴虚则火旺,体质特点也很明显。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烦躁、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喜冷饮、脉细数、舌红苔少。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色黯红(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调养方法:滋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此体质的人性情多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在精神方面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原则。此体质的人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在饮食方面,应滋阴潜阳,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锻炼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3.阳虚体质 女性多见,因为女性本身从阴,加之食少,阳气补充不及时或不足,造成阳虚。

(1)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无华、平素畏寒喜暖、手脚发凉、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唇白、常自汗、脉沉无力、舌淡胖边有齿印,性格沉静内向。易患寒证,症状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水肿、小便不利;或腰酸冷痛;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2)调养方法: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应温补脾肾。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此种体质的人多畏寒喜暖,不喜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暖。在饮食方面,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以及具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季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1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可以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灸足三里、关元。可酌情服金匮肾气丸。

4.阳盛体质 男性多见,原因如阴虚中所述。故阳盛者多同时伴有阴虚。

(1)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易燥,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熏臭。易患热证,症状可见高热,脉洪数有力,大渴,喜冷饮等。

(2)调养方法:阳盛之人易发怒,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情绪,用理性克制愤怒的冲动。饮食方面应清淡,多食滋阴降火之品,忌辛辣燥热的食物,如牛肉、狗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而多食水果、蔬菜。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忌酗酒

5.气虚体质

(1)体质特点:形体消瘦,也可能偏胖,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言语无力,面色苍白,常自汗,动则尤甚,心悸怔忡,精神疲惫,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苔白,脉虚弱,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抵抗力差易感冒,患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如胃下垂或脱肛、子宫脱垂等。

(2)调养方法:要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肺、肾皆当补之。饮食上可常食益气食物,如粳米、山药、小麦、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肉、青鱼、鲢鱼、豆类、桂圆、蜂蜜等。锻炼宜选择柔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常自汗、易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6.血虚体质 气虚日久就会导致血虚,两者往往并存,即气血虚。

(1)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肌肤干燥,唇色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肢端发麻,舌淡白、脉细数无力。

(2)调养方法:要补血养血,因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故心、肝、脾皆当补之。饮食上可多食补血食物,如龙眼肉、何首乌、黄精、熟地黄、黑木耳、菠菜、胡萝卜、肝、乌鸡、甲鱼、海参等。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7.血瘀体质

(1)体质特点:面色晦暗,眼眶暗黑,眼睛常有红丝,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易出血,如刷牙时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烦躁健忘。女性多有痛经、经闭、崩漏等。

(2)调养方法:血瘀体质的人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苦闷、忧郁则加重血瘀倾向。运动方面要多做有益于血脉流通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以助气血运行。饮食上可多食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海带、紫菜、桃仁、油菜、慈菇、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少食肥肉,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8.气郁体质

(1)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暗或萎黄,平素胸闷不舒,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喜无故叹气,舌淡红,苔白,脉弦。其他特点还有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如有异物;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泻利不爽;或因气上冲逆,头痛眩晕。

(2)调养方法:此体质的人性格内向,常处于抑郁状态,故平素要调摄情志。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饮食方面可多食一些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香橼等。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可少量饮酒,以通利血脉,提高情绪。可酌情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等中药调节。

9.痰湿体质

(1)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腹部松软,嗜食肥甘,皮肤出油多汗,神倦嗜睡,身重懒动,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白腻。其他特点还有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泻;或四肢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关节疼痛、肌肤麻木;妇女白带过多。

(2)调养方法: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饮食需清淡,多食葱、蒜、海菜、冬瓜、萝卜、芥末等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及甜糯油腻食物,且勿过饱。酒类不宜多饮。可服用化痰祛湿的中药方剂。

10.湿热体质

(1)体质特点: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口有异味,粪便黏滞不爽,尿液黄涩。

(2)调养方法:饮食宜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烟酒。不要熬夜和过于劳累。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等。

11.特禀体质(过敏体质)

(1)体质特点:即对花粉或某种物品过敏者,在中医上被称为特禀体质。

(2)调养方法: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以及发物与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