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吟“指”啸钟家庄

龙吟“指”啸钟家庄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留营东街挂战钟的地方,取名东钟家庄,西面挂钟的地方取名西钟家庄。东钟家庄就是现在的钟家庄。一直以来,钟家庄村民都执着地相信,这就是他们村村名的来历。钟家庄的老物件,就是现在村里的这通碑。钟家庄村名的另一个来历,就和庙有关。这个人就是钟家庄的书记刘建民。刘建民,祖籍保定唐县,1960年随着父亲落户到钟家庄,毕业于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







追根溯源,钟家庄村名为何跟韩信有关?华丽转身,贫困村怎样摇身为致富模范?以人为本,旗舰村怎样与时俱进谋发展?


如果一个人愿为天下先,我们必定佩服他的勇气;如果一个村庄敢为天下先,我们除了佩服这个村庄领头人的魄力之外,一定还想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石家庄就有一个这样的村庄,被时代的浪潮推上了改革的风口浪尖,第一个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由村集体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更直观地说,改造以后,这个村的村民变成了股民,满股每人每年能分红四千元,达到退休年龄的村民,每月也能领到两千三百多元钱的退休金。一个村庄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也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这个村子就是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钟家庄村。

从友谊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北行100米左右,就到了钟家庄的地界。林立的高楼,整洁的街道,悠闲健身的老人,诉说着这里小康般的居民生活。

⊙ 钟家庄村


村名寓意钟文化


这个村子,南北有三条大街:钟鸣街、钟神街和钟州街;东西有十六条路,每条路的名字也有一个钟字,比如钟旺路。从街名和路名当中,单取中间的一个字,就能组成一副对联。上联:益民新才金福通天;下联:兴旺发达康乐长荣;横批:鸣神州。

通过街名和路名,可以看出这个村子最朴素的愿望和浓郁的文化情缘。如此的崇尚钟,钟情这个“钟”字,这和钟家庄的文化根源是分不开的。钟家庄这个村子,有着浓厚的钟文化,这个村的村名来历,就跟钟有着很深的渊源。

大家都知道韩信背水之战的故事,但是在钟家庄村流传的版本里,多了一个神秘的主角,就是钟。相传,公元204年,韩信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赵国,驻扎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当晚月明星稀,万物俱寂,赵军营里鼾声四起。但是在韩信的汉军营里,却在秘密地进行军事调遣。韩信制定了一套出奇制胜的方略,他精选了两千骑兵,人手一面汉军红旗,抄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以抱犊寨为核心,一路驻扎在山体东面二十里,另一路驻扎在山体西南二十里,大概位置就是现在钟家庄、留营和鹿泉市界附近。两地各备一口大钟,等到先锋军引诱赵军离开营寨、追击汉军的时候,两路人马迅速占领赵军营寨,插上汉军旗帜,从侧后方断敌后路。同时,韩信派一万多人在绵蔓河岸,背水列阵。

赵军果然倾全力猛攻背水阵,战斗十分激烈。此时,突然听到军营东面也就是钟家庄一带响起了钟声,西面也随之应和。赵军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寨早已是红旗招展,钟声振聋发聩,赵军阵脚顿乱,全军覆没。

⊙ 村落分布图

随后,韩信听取贤士的建议,让部分年长有功的将士留在战前伏兵的地方安家屯耕,取名留营。留营东街挂战钟的地方,取名东钟家庄,西面挂钟的地方取名西钟家庄。清朝光绪年间《获鹿县志》留营社的地图上,就明确标着留营和东钟家庄两个村子。

东钟家庄就是现在的钟家庄。一直以来,钟家庄村民都执着地相信,这就是他们村村名的来历。所以村中一直崇尚钟文化,村里的街道名称中,遍及钟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社火指啸写民俗


另外,韩信背水之战的传说,给村里留下的除了钟文化,还有武社火和指啸。

社火是民间一种传统祭祀、庆典活动,武社火是古代战争在民间的沉淀和缩影,练武术是武社火上最重要的表演形式。很多地方都有红红火火的武社火活动,远到河南登封,近到井陉县的桃林坪村,都有武社火。先前,钟家庄村每年一进农历十月就开始练习,凡是男孩子多的人家,都要出一个人到老祖堂练武社火。

指啸,就是把手指放到嘴里,吹出声音。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以指夹吹之,然后有声谓之啸指。”指啸始于秦汉,盛于魏晋,相传,诸葛亮、柳宗元都是吹奏好手。据说当年韩信背水之战时,骑兵们就是通过吹指啸来指挥马匹的。

对于武社火和指啸这两种民俗,村里有很多人记忆深刻。钟家庄《英华瞭望》期刊总编段秀灵说:“我小的时候最盼得就是过年看社火。大家从老祖堂起驾,一边走一边耍,都画着脸谱,扮成关公啊,张飞啊。老祖堂当家的念哪个招式,大家就练哪个招式,场面非常热闹。”

河北民间艺术家司双印说:“指啸是中国的传统技艺,我之所以会吹,渊源还是钟家庄韩信背水之战的故事。现在会吹指啸的人越来越少,我真心希望能把这种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钟家庄,了解钟家庄的指啸艺术。”

很多人对渐渐淡去的民风民俗有着很深的惋惜和不舍,这种感情,或许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凝聚力在现代人身上的直观体现。钟家庄村还有一样东西体现了独特的文化空间,那便是村里的庙宇。

真武庙、观音庙、龙王庙,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庙宇,钟家庄都有。当年村里有“一堂八庙”,一个是用来祭祖的老祖堂,还有送子老母庙、五道庙、关公庙、二神庙等八座庙。前面几座庙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二神庙。

村里的老人说,二神庙供奉的是专门给神仙跑腿的人。求神仙办事,也不忘再求告一下神仙的秘书,所以就有了这个二神庙。

现在,这些庙宇都消失了。但是依然有一个老物件,提醒后人当年庙宇文化的存在和兴盛。

钟家庄的老物件,就是现在村里的这通碑。这块碑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刻立的,上面刻着《新立观音堂碑记》。我们可以看到碑首写的是:新立钟家庄观音堂万人碑记。万人捐资重建,观音庙在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

钟家庄村名的另一个来历,就和庙有关。传说,因为村里东西两头各有一座庙,庙里都有一口大钟,村子被夹在中间,所以叫“中夹庄”,后来演变成了钟家庄。


改革春风吹进村


钟家庄和很多平原村庄一样,村里人遵循着耕者最本分的职责,面朝黄土,勤奋耕耘,日子过得与世无争。当时,村里唯一的一个手工产品业就是一家盆窑。因为它的存在,也给村里的一些住户提供了些许便利。村里盖不起院墙的人家,干脆就直接用这个盆窑里的旧钢瓦管堆成围墙。村里人的日子过得确实比较紧张。到解放前,这个村子也只有七十多户,三百多口人。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被记载在它的历史簿上。

⊙ 《新立观音堂碑记》碑

钟家庄村开始希望改变现状,终于,机会来了。

1978年12月18日,让整个中国脱胎换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短短五天的会议成为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转折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宣言书,似一股春风吹散了整个中国上空的阴霾,也似一湖春水,涤荡了钟家庄老百姓的心。

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一直想改变现状的钟家庄人,心潮开始澎湃。

“确实需要改了!”钟家庄一户人家的窗户里,飘出这样一句沉重的叹息。这家的灯,已经一连好几天彻夜不息了。“怎样大胆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一连串的问题在这家主人的大脑里飞快地旋转,他失眠了。这个人就是钟家庄的书记刘建民。

刘建民,祖籍保定唐县,1960年随着父亲落户到钟家庄,毕业于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开了刘建民的思想,他一直苦苦思索怎么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不能再让大家靠做小买卖、卖耕地过活了。当时,刘建民看到省外贸从保定迁到石家庄以后,到周围村里找职工宿舍,便看中了这个商机,他想如果能建个旅馆租给他们的职工住,这不是能给村里创收吗?于是,他下决心建钟家庄旅馆。当时村集体的积蓄就两千多块钱,没有资金怎么办呢?刘建民决定在全村集资。最后,钟家庄旅馆在1979年11月份动工,1980年10月份竣工,竣工后马上投入使用,两个月就收入了六万块钱。这对于钟家庄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尝到推行服务业甜头的钟家庄村民,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84年,钟家庄村民集体筹资创办了第一个产品企业——英华塑料制品厂,成立了村级管理企业机构——英华事业公司。村里有了钱,每人每月都能领到六块钱的退休金了。六块钱,现在看来确实是个小数字,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钟家庄的历史上,这已经是前无古人的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多少挥汗如雨的老农们,在伸伸腰的间歇里,梦寐以求的未来啊!钟家庄的村民们,根本不敢相信,这个美梦能实现得这么快。

⊙ 刘建民(右一)与段秀灵(左二)

1986年,钟家庄的村镇规划开始实施,家家户户由原来的土坯砖房摇身变成了二层楼。现在的钟家庄,依然留有一些二层楼,就是1986年钟家庄村第一批规划建成的居民楼。现在看上去,它们虽然显得有些破旧,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居民楼却是石家庄的第一家。

正对着二层楼,一座极富现代气息的高层拔地而起。新旧楼房的对比,彰显着钟家庄村二十多年的变化。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钟家庄村对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和迅速出击。而后,钟家庄村又创下了一项省级第一。

钟家庄村创下的这个第一,跟它前期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989年,村里通过集体投资创建了英华钛设备制造厂;1990年,建起了英华公司仓库;1991年,与省丝绸公司合作,建起了变形丝厂和英华进口汽车修理厂,还陆续创建了加油站、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正当发展势头强劲的时候,钟家庄村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风。


股份改造奔小康


1993年,中共中央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但是对于这一点,钟家庄的领导团体还没有非常透彻地理解,只是在摸索中前行。到了1997年,人们都在电视机前感受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时,在村书记刘建民的心里,还在考虑着怎样进行村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的问题。

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石家庄郊区推行股份合作制情况调查》的文件,当时,全国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试验。1992年4月,石家庄郊区被选中作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而石家庄郊区又选中了钟家庄村作为试点。

当时,钟家庄村对集体改造已经做了一些探索。1993年开始就在企业职工中探索企业股份制;1996年还特地到广东学习,开始探索搞社区股份制工作。郊区的区委、区政府认为把这个任务交给钟家庄,他们能够完成,并且还能完成得很好。1998年,钟家庄正式完成了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改制成了河北英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河北省历史上第一个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村子。钟家庄股份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厅还特意发出通报,让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借鉴。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2002年,村里给符合条件的村民办了集体转工手续,还投资四百万元入了国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真正使村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02年12月28日,在筹备新年的喜悦里,钟家庄村委会也正式转变成了钟家庄社区居委会。

走进钟家庄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我们能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在这里,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医疗、计生、社保等二十多项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服务态度,使钟家庄赢得了很多奖励和荣誉。

2006年,钟家庄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社区称号;2011年被石家庄市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社区;2012年获得石家庄市社区文化大PK金奖社区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也增强了,所以村里就办起了“钟家庄社区业余艺术团”。现在,它成了新华区响当当的名号。

钟家庄社区业余艺术团团长杜爱友说:“我们村的艺术团可不是一天两天发展出来的。当初成立的时候,就只有一个老年健身队。现在我们有老年歌唱队、青年舞蹈队、儿童表演队、民乐队,一共一百多号人。”2006年,艺术团参加省青年舞蹈大赛并且夺得了银奖。从2007年到2009年,艺术团连续参加了三届巾帼风采大赛,夺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钟家庄村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步健全着村里的文化体系,除了丰富的民俗活动,2006年,村里还创办了自己的特刊《英华瞭望》。随手翻开其中一期,有这样一个小版块——《好消息》:2006年6月,补发所有退休人员2005年度取暖费,每人四百二十元;洗理费,从2005年1月份开始,每月增发六元。就是这样一则小消息,向我们展现了钟家庄对村民的关心,这种关心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特刊的字里行间荡漾着的,都是村民的幸福感。

钟家庄的今天,是农村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村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个实例。钟家庄新的居民区已经在修建之中,明年这个时候,或许他们就能搬出先前的二层楼,住上更新更宽敞的楼房了。

然而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村里新的领导班子敏锐地捕捉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前段时间视察深圳时所展现出来的领导策略:“改革要有新开拓”。总书记的话不仅强调创新,更是改革精神的回归,即如何真正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国富”不是目的,“民富”才是根本,这种思想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钟家庄村领导集体致力探索的方向。时代还在发展,钟家庄定能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开拓创新,创造更幸福的未来。

这正是:

敢为人先钟家庄,股份改造革新忙。

锐意进取今胜昔,继往开来创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