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富庶故里李家庄

富庶故里李家庄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李家庄这个村名,最初其实叫作东村,改为李家庄是明朝末年的事了,而这改村名的人也是大有来头。皇帝为了嘉奖李标,把他的老家东村改名为现在的李家庄。李标为使国家长治久安,使朝廷上下安定,敢于直言谏君;为保护忠良正直的大臣,不怕丢官免职。恼怒的崇祯帝对李标的奏请根本不予理睬,他无视袁崇焕巩固山海关城防、苦心经营的功绩,将袁崇焕处以剐刑,妻子儿女也流放千里。李渭在任期间,恰遇重庆洪灾。由于安阳境内的漳







当朝首辅,因何与一朝皇帝争执不休?清官廉吏,又与红薯种植有着怎样的渊源?花甲老人,为何不辞辛苦续写家谱


李家庄位于高邑县城东北隅,坐落在古驿道旁,紧邻伍百村、南陈庄、大夫庄。这里地沃粮丰,物产丰富,英才辈出,有着“高邑第一村”之称。


皇帝御封李家庄


说起李家庄这个村名,最初其实叫作东村,改为李家庄是明朝末年的事了,而这改村名的人也是大有来头。村里的老人们讲,这个改村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皇帝。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为何能得到皇帝的御笔亲封呢?原因就是李家庄历史上的名人——明末的内阁首辅李标。

李标,字汝立,号建霞,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性情耿直,为官清正,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并敢于直言谏君,为官期间为朝廷办了很多大事,可谓功勋卓著。皇帝为了嘉奖李标,把他的老家东村改名为现在的李家庄。得到皇帝如此嘉奖的李标,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更加恪尽职守,为皇帝分忧,为百姓解难。

⊙ 李标像


李标谏君写忠正


李标为官时,正值明朝晚期。当时朝内党派林立,朝臣们或依附阉党,或自命清流称东林,或纽于地缘勾结为齐党、浙党、宣党等。各派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倾轧、攻击。很多大臣不思朝政,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朝廷上下非常混乱,已然是“国势日衰、腐朽日盛、终至不可收拾”。

李标厌恶党派纷争,他意识到,内乱必受外欺,于是向皇上提出“要以和平为国家培元气”。李标虽然中立无党,但在魏忠贤阉党陷害赵南星的过程中,李标还是受到牵连,列名《东林同志录》,最后不得不以病辞官回乡。

后来,崇祯皇帝即位,果断翦除了阉党魏忠贤及“客魏”团伙,李标才被复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升任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之职,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但是崇祯帝生性猜忌,总是怀疑朝内有余党,于是“寄耳目于厂卫”,安插了很多眼线耳目,对朝臣暗地监视。面对这种情况,李标向皇上奏曰:“人臣不可以党事君,人君亦不可以党疑臣。当详核人品,辨别忠奸,然后举措得当。若堂上戈矛妄起,宫中横分畛域、恐非国家之福。”

李标为使国家长治久安,使朝廷上下安定,敢于直言谏君;为保护忠良正直的大臣,不怕丢官免职。每当有大臣受诬、受陷害时,李标总会挺身而出,为其力辩,有时甚至顶撞皇上。他正气凛然,深受朝臣尊崇。《明史》中称赞他“克保令名”,“每事持大体,以风节显”。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二十五日,辽东的宁远发生兵变。

辽东宁远的士兵,过去取得过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在袁崇焕的指挥下,有着光荣的历史。而如今的他们生计维艰、饱受盘剥又奏告无门,忍无可忍,最终歃血会盟,激愤哗变。

对于这次兵变,崇祯皇帝只看到了结果,而没有分析兵变的真正原因,执意要处罚袁崇焕等人。其实,兵变时袁崇焕虽已委任兵部尚书兼右副督御史,督师蓟、辽,但还没有到任。崇祯皇帝召集大臣讨论此事,其实诸大臣都心知肚明,这次兵变的原因是奸臣从中作梗,朝廷四个月没有发军饷,致使官兵激愤,与袁崇焕根本没有关系,但是谁也不敢作声。这时,只有李标敢于站出来说:“虽说宁远兵变影响恶劣,但自袁崇焕到任数月后,布置得当,攻防有节,整个辽东局势有利于大明。还闻黄泥洼大捷,确应予嘉奖,以振士气,以安民心。”李标一番话听得众臣点头称是,崇祯皇帝也只好作罢:“此事容后再议”。

然而,奸臣周延儒、梁廷栋看出皇上已疑忌袁崇焕,便密上奏折,诬陷袁崇焕犯有擅杀副将毛文龙、与敌议和、引敌谋反三大罪状,并把此事在朝内宣扬得沸沸扬扬,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听信了谗言的崇祯帝,一道圣旨把袁崇焕关进了大牢。

李标深知袁崇焕是被奸臣所害,在朝堂之上竭力为袁崇焕辩护。奸臣温体仁对皇上说:“御史罗万爵、毛羽健与袁崇焕书信往来密切,讨论的都是朝廷大事,都是袁崇焕死党。”李标反驳道:“皇上,罗万爵、毛羽健与袁崇焕讨论的都是平辽方略,何罪之有?”不等李标把话说完,崇祯帝就打断了他:“大敌当前,袁崇焕不请示朝廷,擅杀守边大将军,这不是大罪吗?”

李标虽受到崇祯帝的呵斥,但压不住心中的义愤,说道:“皇上曾授袁崇焕尚方宝剑,并允他先斩后奏,便宜行事,欺君之罪、擅杀之罪说不通啊!”崇祯帝大怒道:“授了尚方宝剑,允了先斩后奏,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那要朕何用!”

恼怒的崇祯帝对李标的奏请根本不予理睬,他无视袁崇焕巩固山海关城防、苦心经营的功绩,将袁崇焕处以剐刑,妻子儿女也流放千里。可怜这位守边大将、一代忠良将才,含冤而死,骨肉碎尽。

在袁崇焕被处死的第二天,有人给李标送来一张纸,上面写有袁崇焕在狱中得知自己将被处以极刑后,写下的一首绝句:

一生事业终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当李标读到最后一句“忠魂依旧守辽东”时,不由得哽咽难语,涕泪俱下。回到府中,他研墨展纸,步袁韵,亦成一七绝:

⊙ 袁崇焕像

一生事业终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疾首痛心朝野望,谁能赤胆守大明?

字里行间充满对袁崇焕的敬重、惋惜和怀念之情,也透露出失望、悲观的情绪。

对崇祯帝在执政中的错误政策,李标多次上疏劝导,要求施行德政、仁政。就在他几次要求归乡时,还念念不忘这些事情。在辞别皇帝的《于陛辞疏》中,李标言道:“犹以宽政结人心。门户之祸,已历四朝。借朝廷之耳目,快自己之肺肠,人才尽而国势隋之。士大夫宜各捐方偶之私,圣明力持泾渭之辨。”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言语皆深切时弊。

为了感念李标的功绩,在清光绪十四年四月,当时的高邑县知事丁崇雅为李标竖起了一块“故里碑”。


李渭种薯谋福泽


李家庄李氏家族的家谱上,传承有序地记载着李氏家族的一世至二十二世。李标在整个李氏家族中排第七世。

这本家谱中记载:李氏家族是由始祖,也就是李福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长子县迁居高邑东村即李家庄来的。李氏的前三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第四代的李举,读书刻苦,这才改写了李氏家族的历史,开启了一个名宦世家的文明史。李氏家族到了十七世的时候,族众不过七百人,但却有进士四人,举人五人,秀才(庠生、岁贡、拔贡、禀生、监生等)一百四十多人,科名之盛,可见一斑。

这个家族家风醇厚,书香绵延。自七世祖李标之后,家风依然,到了李标曾孙这一代,又出了一位廉吏。

这个人就是李渭。李渭并非少年得志,属于大器晚成。他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才中了进士,那时候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后又到刑部主事,在三十九岁的时候才出任湖南岳阳的岳州知府。

当时,雍正皇帝为整饬吏治,急需了解下情,特准李渭为其耳目,可以直接向皇帝密折奏事。结果李渭因为密报百姓真情,遭到一些地方官员记恨,被“弹劾”罢了官。后来皇帝想起用他,又赶上他母亲病逝需服丧三年。服丧期满,才到四川嘉定(今乐山)出任知府。

⊙ 万金渠水闸

李渭在任期间,恰遇重庆洪灾。李渭亲自勘察灾情、开仓赈济,救活许多百姓。后因其政绩授予他彰德(今安阳)知府,在当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在任期间,李渭带领民众疏浚万金渠,修建水闸,使千余顷农田得以灌溉。由于安阳境内的漳河隔断南北交通,李渭捐资在安阳的丰乐镇修建大桥,使漳河两岸变通途。至今,这座桥依旧巍然屹立。

因李渭政绩卓著,于雍正八年(1730年)升为山东省的盐运使,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盐务局局长兼交通厅厅长。

当时,有些官吏上疏要求增加盐税,声称是为了给朝廷增加收入。而李渭觉得山东连年灾害,民不聊生,如果增加盐税,盐商肯定会涨价,于民不利,更有损于朝廷声望,所以坚决反对增税,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奏折递交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看完所有关于盐税的折子后,采纳了李渭的意见,否定了其他上书要求增加盐税的折子。

在李渭任盐运使的第五年,山东发生了一次非常大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饥饿的灾民吃草根树皮充饥,身体好些的挺了过来,有些则被活活饿死,一时间,方圆百里饿殍遍野。灾年之下,地方官吏居然为了一己之利把灾情向朝廷隐瞒下来。李渭知道后既伤心又气愤,亲自写了折子向雍正皇帝陈述灾情,并且把地方官吏无所作为隐瞒灾情的行为一并说了出来,力主从速赈济。雍正皇帝看后大为震怒,立即拨付赈济钱粮到山东,并把那些无为的地方官撤了职。雍正十三年(1735年),李渭升至山东按察使,继任山东布政使。

李渭不仅是一位清正廉洁、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在任期间,他还干了一件在北方农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现在的石家庄人爱吃红薯,就与这件事有关。红薯原产自美洲,明朝时才由经商贸易的商人带至中国。中国北方的百姓对于这种作物一无所知,直到清乾隆年间红薯被引植到北方,人们才逐渐认识了这种作物。而在北方引植红薯,则与我们这位清官李渭有关。

李渭在山东任职期间,天灾不断,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一遇荒年就颗粒无收,苦不堪言。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而不能替他们解难,李渭十分焦急,像是有千万根针戳在心上。正在李渭因此事苦苦思索时,好友黄可润带给他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黄可润,福建人,是当时的直隶无极县令。当时他想从家乡福建引种红薯这种作物,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正在沮丧中的李渭。

李渭之前并不知道红薯是什么样的作物,在查阅书籍了解了红薯的属性后,发现红薯这种作物产量高、适应能力强,有较强的抗灾能力,节省肥、水,认为如果能够在北方种植红薯,再遇荒年便可缓解灾情了。没过多久,李渭就从福建引种红薯,结合山东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种植成功,并编写了《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向全省颁布,“以种薯为救荒第一义,加强储藏,以备凶荒”。

红薯被引种到山东后,受到很多百姓的喜爱,很快便广泛种植,为缓解当时的灾情、克服饥荒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无极知县黄可润又派人到山东向李渭学习红薯繁育技术,回到无极广泛引种。至此,红薯这种农作物成功地引种到了北方的土地上。直到如今,河北、山东等地的人民,享受着红薯的美味,都得益于高邑人李渭和无极县令黄可润的这份历史功德。

⊙ 红薯

除了以上政绩,李渭为官还敢于担当。他在山东废除了邻居担保人代赔逃户债务的旧例,解除了不少无辜贫民的债务。

乾隆十九年(1754年),李渭病逝,终年七十岁。

除了李标这样的明末首辅和李渭这样的清廉官吏,高邑李家庄的李氏家族还有一门十三进士的荣耀,在明清之际可谓是风光无限。

据李氏家族后人介绍,李家的祖坟建于明朝,当时占地一百余亩,规模宏大,上百座高大的神道碑和威严的石像生位列两旁,特别壮观。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已经不似当年的宏大规模。虽然李家的祖坟规模不似过去宏大,但是李家后人对祖先的那种情感是不变的。每逢过年、清明、祖先寿诞,李家后人都会一起来这里祭奠和缅怀先人。


续写家谱传祖风


李家后人缅怀先祖的同时,也不忘将先祖的家风遗志传承下去。李家家谱上面赫然写着:发荣从晋,钟秀在高,世继昌盛,光裕永昭。简单的十六字,不仅道出了李氏家族的家族脉络,还饱含了李氏祖先对后世子孙的期许和愿望。为了让后人不忘记李氏家族的祖训,自李家十五世,便从这十六字祖训中的“发”字开始,以字入名,按辈排序,要世世代代将祖训传承下去。

现在所能见到的这本家谱,是在1993年续修的,这一版家谱距离上一版已时隔百年。上一版家谱是在清光绪乙酉年间(公元1885年)修订的,记述有李氏家族一世到十七世,而现在这本家谱中,已经续写至了二十二世。续写这本家谱的,就是李氏第十六世孙李荣贵。

李荣贵老人是现在李家庄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李氏后人。说起这本家谱,现今九十三岁的李荣贵老人依旧打开话匣子开怀畅谈。说到续修李氏家谱的原因,李荣贵老人言道:“当时我就觉得家谱很长时间都没有修过了,再这样下去,有些支脉就断掉了,联系不上了。我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这个任务,现在我让他们(他的后辈们)再修一次。我是不行了,老了!”李荣贵老人表示,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再续一次家谱,因为现在距离1993年又已经过了二十年。虽然老人现在已无法亲自进行续写家谱的工作,但他还是积极参与,续写家谱的重担已由老人亲自交到了后辈的手中。他们郑重地接受并履行着老人的愿望,立志继续将这件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做好。

李家庄的李氏后人们不仅关注自己家族的事情,还积极参与村庄的建设。从老村长李晋森、老书记李钟勤,到现在的村书记李晋广,无不积极谋划,推动村庄的发展。1978年由老书记李钟力参与谋划出了村庄发展的规划蓝图,1986年村庄规划正式开始实施,现在这个规划蓝图在新书记李晋广的手中已经基本完成。可以说,李家庄的发展浸透着李氏家族几代人的心力。

现今,李家庄已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村内环境得到了综合治理。在村委会旁,一座崭新的卫生室落成,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看病问诊。此外,村里人的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古老的霸王拳,在新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老人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扭起了欢腾的大秧歌。

这正是:

高邑名村李家庄,廉吏世家写辉煌。

李标首辅精忠志,李渭种薯甜又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