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会组织党建工作

协会组织党建工作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宁县辖5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69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目前,该协会会员已达40多人,其中党员21人。目前,全县在“支部+协会”中担任职务的村支部书记有28人,村支部成员在协会中担任职务的有66人,有党员769人参加协会。农民党员干部群众把现代远程教育形象地称为“天网”。2005年至2007年,永宁县委组织部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支部+协会+网络”:农民得实惠

永宁县辖5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69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全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家(已注册32家),采用“支部+协会+网络”运作模式26家,共有会员4394人(协会会员中有村组干部316人,党员769人),有28名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协会主要领导职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乡镇“农民网吧”5个,村信息服务点62个,温棚基地、协会及“农家店”信息服务点20个,配备计算机174台,打印机82台,网络电视(IPTV)机顶盒60个。

“支部+协会+网络”党建工作新模式,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民群众致富步伐,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党组织领办、创办协会,依托协会带动和服务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积极领办和创办适合本村产业特色的各类协会,并建立了“支部+协会+网络”工作机制,使支部、协会、远程教育和“农民网吧”等工作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杨和镇党委领办了设施园艺种植协会,望洪镇党委领办了蔬菜种植协会、葡萄种植协会等。在建立协会过程中,县委注意引导基层党组织注重在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协会,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上新台阶;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建立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在优势产业上建立协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在农民最需要服务的项目上建立协会,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突出的地方建立协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望远镇上河村党支部创办了良种繁育协会,村书记李虎任会长,村主任蔡永祥、村委会成员李建民等为副会长,他们直接参与协会活动,并适时组织村民及协会会员到远程教育接受播放点(上河小学)进行培训,联系区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县种子公司等单位,为他们繁育水稻新品种,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树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威信。目前,该协会会员已达40多人,其中党员21人。李俊镇金塔村温棚蔬菜、望洪镇西和村温棚林果等协会积极聘请原县农技中心研究员杨进宝、县农技中心主任寇大勇、县设施园艺研究所所长迟永伟等专业技术人员做顾问,而由协会自己培养出来的“土专家”李安宁、刘林等,也积极活跃在农村田间地头。正是因为有了村党支部的直接领导、科研人员的参与和远程教育培训,协会成员才能了解市场、面向市场、掌握市场,并从中获取相关农业信息,降低市场风险,为协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援助。

坚持党管协会,为协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和服务。坚持党管协会与坚持协会自主开展活动结合起来,既注重加强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和指导,认真解决协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协会的发展壮大提供组织保证,又要求党组织按章办事,坚持做到出谋划策而不直接决策,组织引导而不发号施令,主动服务而不越权干预,切实保证协会自主地发挥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乡镇、村党组织积极为协会推荐人才,帮助协会选配负责人。胜利乡党委为做大做强果品蔬菜产业,成立果品蔬菜协会后将董洋推荐到协会中担任会长职务,村支部书记高勤任副会长,在村党支部的影响下,董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全县在“支部+协会”中担任职务的村支部书记有28人,村支部成员在协会中担任职务的有66人,有党员769人参加协会。党组织在协会发展中,根据产业经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到课堂进行授课或到现场向广大会员讲解技术要领及疾病的防治,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和会员学习相关科技知识,采取制作课件、网络下载、播放影碟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协会发展中,积极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活动,使一大批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使一大批符合入党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

主动发挥“天网”“地网”功能,为“支部+协会+网络”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持和服务。2003年7月,永宁县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县,项目于2004年12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验收。2005年3月以来,依托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优势,在各乡镇、村开展了农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农民党员干部群众把现代远程教育形象地称为“天网”。为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落实,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1231”工程的意见》,组织农民党员干部和专业户,利用节假日和夜晚到设在各中小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卫星教学收视点,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在多媒体教室和“农民网吧”利用互联网查询发布市场信息。由于措施到位,学习方式灵活,节目信息传输快,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协会会员参学积极性非常高。杨和镇东全村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能力提高上,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及该村温棚葡萄协会种植协会会员到远程教育培训点学习农业实用技术,2006年全村共落实温棚种植葡萄3000间,2007年又将此项目进一步扩大,落实大地鲜食葡萄种植360余亩,全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可提高300余元。同时,村党支部书记马希斌也从远程教育中学到的实用技术发展家庭养殖业和温棚种植业,目前他家奶牛存栏5头,有日光温棚3栋,家庭年收入6万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养殖业和温棚种植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200多名农民党员、协会会员参加了教育培训,有200多名党员、协会会员通过学习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带头人和远程教育示范户,全县共建立远程教育示范基地30个。2005年至2007年,永宁县委组织部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为了不断满足农民党员群众对网络信息的渴求,近年来,永宁县还积极争取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专项建设资金100万元,在李俊、望洪等乡镇建立农民信息服务站,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农民党员和群众形象地把信息服务站点称为“农民网吧”“地网”。“农民网吧”由县政府免费提供设备、线路,乡镇提供房屋,网吧业主提供服务。在保障为农户提供免费服务前提下,利用剩余资源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解决自身运行中人员工资、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用等问题。望洪镇东和村党员王金武,过去种植草莓受传统因素的影响,草莓产量一直不理想,一亩地产量3000公斤,通过参加村支部组织的远程教育知识讲座和自己隔三岔五在网上查询草莓种植信息,经过实际运用,草莓种植密度明显增强,今年他的草莓亩产可以达到6000多公斤,产值从一亩两万多元,变成四五万元,远程教育和网络信息给他的草莓种植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飞跃。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将支部、协会、网络建在产业基地上,建在产业链上。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对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永宁县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积极调整和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逐步建立以党支部为主体,党小组为骨干,党员、协会会员为基础的村级党组织构架,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2006年建成的杨和镇旺全村千亩万间果蔬设施基地,既是农民致富增收基地,又是党员群众培训基地。为充分发挥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科技水平,该产业基地在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及时成立了党支部,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设施园艺种植协会。

“支部+协会+网络”党建新模式,既是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探索,也是新形势下解决好、服务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它必将成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永宁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新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聚集非公领域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等社会新阶层的重要组织,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近年来,银川市委坚持把推动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织部分,从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增强了工作主动性,推动了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按照“集中、统一”原则,创新管理体制,为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市委成立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按照新社会组织从业性质,在市工商局、司法局、建设局分别成立了个体私营协会、律师协会、出租车行业协会党委,在市工商联成立了市民营企业党委,成立了市教育、卫生和经济党工委;各县(市)区党委也相应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实行了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民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

按照“务实、有效”原则,灵活设置党组织,努力提高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扩大组织覆盖面:单建,联建。“单建”,即对规模比较大、有3名以上相对比较稳定的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单独成立党组织。“联建”,即对规模比较小、党员人数不稳定、不具备单建条件的,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由两个或多个新社会组织联合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工作覆盖面:挂靠,选派党建联络员。挂靠,即对规模比较小、只有个别党员的新社会组织,依托登记或备案机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街道社区、乡(镇)村等单位的党组织,对新社会组织作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对其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对没有党员的新社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党建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一时没有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的新社会组织,采取直接指派或任命,待条件成熟后再选举产生。做好流动党员“归队”工作。针对新社会组织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强,部分党员不愿主动亮身份等情况,开展了“流动党员调查登记”和党员“双找”活动,使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党员及时归队,壮大了新社会组织党员队伍。鼓励引导无职党员到新社会组织工作。2007年6月,全市第一个“党建月”活动期间,市委组织部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两新”组织无职党员就业招聘会。目前,这项活动已经制度化,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按照“服务发展,引导规范”原则,找准党建工作“着力点”,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几年来,银川市委采取措施,推动党建工作和促进业务建设相结合。在市委的引导帮助下,国龙医院党支部提出“支部要成为培育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孵化器,党员要率先成为业务上的标兵,并成为推动全体医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高的催化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国龙医院各科室的党小组长都成为了业务上的尖子和科室的负责人,带动全院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营管理者、员工和党员三认同、三满意,营造了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同时,市委注重把党建工作和组织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党员身体力行,争当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市个体私营协会党组织组织个体工商户经常举办“诚信文化”教育活动,经常开展“诚信楷模”评比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银川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党支部把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列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适时开展“温馨人生”讨论和演讲活动,定期组织教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培育了员工高尚的生活情趣和坚强的团队精神。银川市委还注意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党员主动联系和帮助群众,争做群众工作的热心人。永宁县蔬菜协会党支部带头示范,并通过一个党员带动一个农户和田间服务党小组、技术服务党小组、销售服务党小组的一条龙服务,有力推动了大多数群众参与,实现了蔬菜业的规模化、多样化和品牌化经营。另外,市委还注意引导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和谐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党员维护员工利益和业主利益,争做稳定和谐的促进者。

按照“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原则,建立提高党务工作者社会地位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推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稳步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银川市委已建立完善了激励制度,把新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界别,在推荐各级各类代表和“评先树优”时,对其中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给予合理的比例分配。建立完善了培训、教育制度,把新社会组织的党务、业务培训、教育纳入全市社会工作者培训规划,组织各类培训班工作时,予以统筹安排。建立完善了党建经费支持制度,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支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新社会组织要从管理费中列支部分资金,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以及各业务主管单位、行政挂靠单位有帮助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解决经费不足的义务。建立完善了党务工作者经济待遇和解雇报备制度,规定新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书记享有与中层以上业务或管理人员同等的经济待遇;解雇党务干部,须事先向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说明原因,征求意见。所有这些,都为党组织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培育了有生力量,创造了良好条件,对加强和改进宁夏新社会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党代表任期制试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探索新实践

从2007年9月开始,贺兰县委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于12月初启动了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县委以加强组织为关键,以配套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开展活动为平台,以发挥作用为核心,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党代表任期制工作机制。

为了做好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贺兰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规划、统筹协调工作,解决推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县委组织部的内设机构和党代表日常联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联络和管理工作。县委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支部、党员和广大群众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办法(试行)》,配套制定了《贺兰县党代表学习培训制度》等五项制度,增强了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使党代表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切合实际。针对党代表文化素养层次不同、从事职业多样、履责能力差异较大等实际情况,县委将全县240名党代表划分为9个代表团,以代表团为单位,组织党代表参加各种培训。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以会带训、“走出去”实地观摩、“请进来”专题辅导和蹲点等方式,提高代表的履职意识、履职能力。同时,贺兰县委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努力保障代表权利,为党代表履行职责搭建有效载体。在县委召开全委会、常委会等重要会议和研究重大事项时,邀请有关方面的党代表列席会议,并安排党代表发言,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党代表开展调研、视察和观摩等活动。县委先后组织代表对县重点项目、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专项督查。各代表团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县委还适时向党代表印发有关文件,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情况,尽最大努力保障了党代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区别于人大提案、政协议案,贺兰县把党代表的提案、提议统称为建议案。并出台文件规定,对党代表的建议案,由党代表任期制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向代表团或党代表个人做出书面答复。

党代表任期制的推行,增强了党代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部分党代表诚恳地说:“过去,大家都觉得党代会代表是‘一次性’的,举完手就作废;现在,我们能及时了解县里的事情,可以参与许多问题的讨论,能够向领导当面反映我们的意见和看法,觉得自己有了分量。”同时,提高了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贺兰县一名常委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总习惯于几个人关起门来做决策,认为这就是民主集中制。事实上,通过半年来党代表任期制的实践体会,我们对民主的认识更深了。没有党员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民主很可能流于形式,出现决策失误也就在所难免。”2008年3月,贺兰县委决定在经济桥村、洪西村等6个村建活动示范阵地,并拟定了地点和具体设施。但在与县、乡两级党代表沟通时,代表们认为拟建的村活动示范阵地“有形象,但不实惠、不方便,去的人不会多,有可能成为新摆设”。有关部门听取了党代表的建议,重新对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决定另选地址。活动示范阵地建成后发挥了好的作用,得到了周围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党代表任期制也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党群关系更加融洽。一名社区退休职工讲,他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一个子女照顾,想了好多办法都没有把子女调到身边。最后,他找到了一位居委会的党代表,通过她向县有关部门反映,很快得到了落实。

贺兰县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只是一个开端,还需进一步探索,但它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任期制运行机制,推进党内民主不断成熟,为和谐社会建设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原载于《共产党人》200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