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抚顺棚改之后的“新机遇”考量

抚顺棚改之后的“新机遇”考量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忽然之间,抚顺市棚改工程已经跨过3年接近尾声,就在24.5万人沉浸在平房迁入高楼的喜悦中时,棚改之后的各种“新机遇”开始逐一显现。棚改结束,但棚改赋予一座城市多个方面的意义却并未结束。这正是此次全国棚改工作会议与众不同的安排。这也意味着,棚改正为抚顺市的城市转型提供着必要的条件。但在此次棚改结束之后,棚改新区内出现的新岗位为孙昭云提供了就业的可能。9月6日,她被告知前往抚顺市总工会进行面试。

□首席记者 穆云平

忽然之间,抚顺市棚改工程已经跨过3年接近尾声,就在24.5万人沉浸在平房迁入高楼的喜悦中时,棚改之后的各种“新机遇”开始逐一显现。

这是包括居民就业、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地缘知名度等关乎一座城市转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棚改结束,但棚改赋予一座城市多个方面的意义却并未结束。

“新机遇”考量着抚顺市,抚顺市也正迈步在“新机遇”之中!

抚顺市新名片

2007年9月13日8时30分,当来自全国33个省市的建设、房产、土地等领域的107名专家、官员代表齐聚抚顺友谊宾馆时,即将召开的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议使所有人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等到的并不是进入会议室就座,抑或领导在主席台发言,出现在每个人眼前的是远处宾馆正门口缓缓驶来的编号达到“10号”的银白色面包车车队。

这正是此次全国棚改工作会议与众不同的安排。伴随着一份13页的会议指南发放至每个人手中,各地的代表们才恍然大悟——会议将前往几个已经结束的棚改新区“流动召开”!

此后的一上午时间,代表们乘车横跨整个抚顺市,往返于“新地棚改新区”、“莫地棚改新区”、“虎西棚改新区”、“刘山棚改新区”,以及“北厚棚改新区”之间,在面包车车队滚滚的车轮中,所有人除了对抚顺市棚改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还不可避免地加深了对抚顺这座城市的亲切感。

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正是此次会务组工作人员的苦心孤诣,来自他们的介绍是,此次抚顺市承办全国棚改工作会议,除了要向全国推广棚改经验以及进行棚改交流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棚改增强抚顺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

抚顺市政府部门的良苦用心并非来得毫无缘由。因为抚顺市曾经雄厚的煤炭资源、饶有特色的满族风情、具有教育意义的雷锋纪念馆等人类文明的灯塔,正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枯竭或者褪色,无法提起外人的兴致,于是制作新的城市名片开始成为抚顺市政府部门当务之急。

按照抚顺市政府部门一名领导的说法,制作一张拿得出手的城市名片,是每一座有志于发展的城市必须面临的问题,“知名度的高与低,关乎着城市能否进一步发展,也关乎着城市中居民生活的好与坏……”

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抚顺市显然没有寻找到能够与新名片相匹配的名字,但伴随着3年以来棚改工作的如火如荼、圆满成功,抚顺市终于豁然开朗。

据抚顺市房产局副局长刘启刚介绍,抚顺市棚户区改造不仅在辽宁省,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走在了前列,抚顺棚改曾先后吸引了中央、省、市百余家媒体的集中报道,网络上关于抚顺成功棚改的文章更是铺天盖地,棚改已经成为了抚顺市最大的亮点,对于提高抚顺市的知名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棚改新区就是抚顺市最新的观光区,棚改就是抚顺市最新的名片!”

一个事实是,在目前的抚顺政府门户网站上,关于棚改的信息排列在了最显著的位置。3年来棚改工程的成功进行,使得抚顺市正开始被更多人熟识、更多人了解,这同时成为了抚顺市进行城市转型的一个最佳契机。

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

近一年来,设立在抚顺市临江路上的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里忙碌异常,作为对土地变化极其敏感的政府部门,抚顺市棚改工程的顺利实施、接近尾声也吸引着其中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2007年9月14日,记者在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采访,土地利用处工作人员张浩向记者提供了近阶段以来的工作成果——《棚户区改造一、二期腾空土地调查情况的汇报》。

在这份《汇报》中记者看到,抚顺市棚改工程一、二期结束后,市内将腾空地块36块,面积达471.81公顷。按照张浩的介绍,这些腾空出来的土地,全部是棚改工程后从平房迁至楼房的居民空出来的,“在现在土地资源异常宝贵的时候,这些土地的意义将非常重大……”

张浩所说的意义,实际上是指腾空出来的土地将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工业园区建设。这也意味着,棚改正为抚顺市的城市转型提供着必要的条件。

在位于市政府15楼的抚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们已经为抚顺市在城市转型方面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进行着宏观的预测:“抚顺市由于产业结构中工业一直畸重发展,地区产业链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潜伏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棚改腾空出的土地为抚顺市的城市转型创造了条件,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抚顺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城市的发展战略,综合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大量闲置土地,在城区规划6个工业园区,作为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加快实现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城市的转变。”

抚顺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聂抚生的具体解释是:抚顺市在以前是属于具有地下资源却不具备空地进行加工生产的城市,现在棚改之后腾出了大量的土地,就可以倚靠这些土地进行招商,完成既具有地下资源又有能力加工生产的城市转型。

抚顺市新抚区华山工业园的建设与招商,就是抚顺市开始城市转型的一个标志。华山地区原有棚户区居民4000余户,棚改之后,居民们迁徙到了其他新区的楼房,腾空出土地64公顷。2007年9月14日记者在华山地区采访时,看到这里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工业园区,招商来的企业正在其中抢修厂房,另有一些工厂已经开始试生产。

工业园区负责人王立达告诉记者,这片园区目前已经招商24户企业,涉及塑料机电一体化、轻化工等产业,项目总投资预计为3.36亿元。

按照王立达的介绍,对于这些园区,政府采取的方法是,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排水、电力等),之后按照市价把土地出让给企业,借此发展新抚区的工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在土地上面赚一分钱,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将是新抚区经济提升的一个增长点,来自税收方面的进益对于地方财政具有重大意义。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来自王立达的统计,抚顺市新抚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将提供出至少3500个就业岗位,这同时将成为缓解抚顺市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实际上,类似的就业渠道在棚改新区建成以后,正如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

2007年9月11日,家住抚顺市东洲区东洲街道办事处宏大社区的孙昭云开始正式上班。这个年已46岁、8年前在抚顺市东洲区电力配件厂下岗的妇女,由于城市就业岗位有限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但在此次棚改结束之后,棚改新区内出现的新岗位为孙昭云提供了就业的可能。当时还是8月末,孙昭云所在的街道突然张贴出一张招工告示:抚顺市总工会为了确保棚改回迁居民生活方便,拟订在9个棚改新区分别成立惠民超市,现招聘超市营业人员若干……

在向社区咨询以后,孙昭云来到街道填写了一份应聘表格。9月6日,她被告知前往抚顺市总工会进行面试。由于当时面试者过多,所以面试结果在4天后才发布出来。孙昭云如愿得到就业机会。

对于此次惠民超市的成立,抚顺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白玉洁告诉记者,实际上就是总工会和劳动局为了缓解抚顺市就业压力而特意设置的,“一方面棚改新区的居民确实存在买东西不方便而要求成立超市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就业压力,政府何乐不为呢……”

白玉洁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是,9个惠民超市向全抚顺市提供的就业岗位是62个,岗位的待遇是扣除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之后,月工资391元。

像惠民超市一样在棚改新区出现的岗位还有很多。

在抚顺市东洲区虎西新区,由于社区需要,虎西物业管理所增设出105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涉及维修、巡查、清扫保洁、协管等多个工种。东洲区虎西物业管理所主任刘宏丰告诉记者,由于小区日常维护与管理的需要,这些岗位必不可少,“于是管理所经过劳动部门批准,面向全社会开放这些岗位……”

据了解,虎西物业管理所的就业岗位也全部带有劳动部门所要求缴纳的三险。

对于棚改新区建成后缓解抚顺市就业压力的现实,抚顺市就业局综合处负责人刘震告诉记者,目前抚顺市集中的就业点就在这里。他提供出的一组数据是:2005—2007年,抚顺市棚改新区建成后就业人员达到31197人,范围主要是棚改新区出现的“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服”(家政、配送、医疗),“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同时棚改腾空土地上建设了5个创业市场,可以安置13000人就业。

在抚顺市就业局提交给上级部门的《2007年上半年就业工作总结》里面,对于棚改和就业之间的总结是:棚改带动就业达1万余人,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2340个……全市就业压力得到了缓解……

环境改善、消费增长……

抚顺市棚改工作的成功、圆满结束,除了上述积极意义之外,更多方面的良性影响也在逐渐显现。

抚顺市环保局曾进行专门调查,他们发现,改造之前的棚户区曾是全市各种流行性疾病、多发性疾病最集中的区域,原因之一就是居民的生活环境太差。“室内低矮潮湿、昏暗无光;室外污水横流、脏乱不堪。”抚顺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张敬革说。

但在棚改之后,伴随着居民迁出曾经居住的平房,这些致病因素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由于棚改过程中拆除平房,那些曾经致使抚顺市大面积污染的7万余个平房的烟囱也随之拔除。环保部门的统计是,这将每年减少居民燃煤2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3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500吨,减少炉渣排放量15万吨……

与之相对应的,是市民彻底告别了这些污染对人体的伤害,棚改成为了抚顺市对环境污染进行逆向治理的一个典范!

棚改工程同时还刺激了抚顺市的生产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据了解,抚顺市此次棚改工程,共耗费钢材5.1万吨、水泥38.4万吨、红砖4.7亿块、沙子78.3万立方米、石料49.3万立方米……来自抚顺市房产局的统计结果是,在目前抚顺市已经投入的27亿元棚改资金中,有7亿元资金用于购买上述建筑原材料。“这无疑带动和刺激了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消费!”市房产局副局长刘启刚说。

9月14日,记者通过介绍见到了曾从事沙石生意的老板刘正兴。他告诉记者,之前由于棚改工程,他确实是赚了一笔钱,“数目比较可观!”但他同时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准备转行,“现在市民都上楼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肯定会增加……”

刘正兴预想的美好前景包括:可以从事家政服务,或者承揽装修业务,还可以在棚改新区里搞个大一点儿的门市,或者……“总之抚顺市通过这次棚改,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处处都是发展的好机会,处处充满着机遇,问题就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把握住!”

刘正兴表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也对抚顺市的未来充满信心!”

(原载于《华商晨报》2007年9月19日)

采访手记

5万字背后的步履足迹

关于抚顺棚户区改造的新闻报道,刊发的时间跨度长达1年半,分成三个阶段(2006年4月、2006年10月、2007年9月),共刊发9篇文章,前前后后我总计写了5万余字。

这5万余字,围绕着的主题只有一个:抚顺棚户区改造。

更确切地说,在动身采访之前,有关“抚顺棚户区改造”的主题就已经被确立——它是一次主题先行的命题式采访。

这种采访,对于怀抱着新闻理想的职业记者来说,是很容易轻视、不屑一顾的。

于是,在2006年3月中旬的那个下午动身前往抚顺时,我的内心是轻松的。至少,我没有像往常历次采访那样“枕戈待旦”。我还记得曾和摄影记者开玩笑说,要在3天内搞定这个选题。3天,这并不是深度新闻应该有的采访节奏。

紧迫感是在到达抚顺之后的第二天席卷而来的:与当地政府部门接触后,我被告知,这个采访,当地政府部门是欢迎的。但是,他们却提供不出任何文字性材料(政府工作人员也在搜集、整理),更提供不出准备好的采访对象……

对于那些常年撰写“主题性报道”的记者们来说,这样的“告知”一定是陌生的、不近人情的,以至于当报社总部向我下达“棚户区改造的新闻报道已经被报社提上了日程”的通知时,我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了!

从这一刻开始,我彻底打消了“3天搞定这个选题”的想法。因为在我面前,有一个事实已经明确:这并不是一次循规蹈矩的“命题式采访”。它需要的是采访上的突破,采访过程中发现的眼睛,采访结束后精致的写作……

离开政府部门以后,我开始为这次与众不同的“命题式采访”规划蓝图。当时要亟待解决的,是寻找到能够浓缩棚户区改造的典型地点、典型人物,以至于我不得不和同事包乘出租车,在更加熟悉地形的当地的哥的带领下,把脚步迈向抚顺市每一个角落。

3天后,我终于寻找到了文章中的“主角”——青草沟!

这里面还有一个段子:3天时间里,我至少换乘了10辆出租车,直到最后一个的哥对我说:“我家现在住的地方就要改造了啊,那地方老破了,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看看……”

至此,一部壮丽的史诗开始刊登在《华商晨报》上面。之所以用“史诗”这个词,是因为进入青草沟以后,我就意识到,这里的喜怒哀乐,一定会有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就像2012年的巴萨对决皇马,球迷们不希望错过观看而留有遗憾。

我相信青草沟有这种魔力。

我的自信,来自于半个月时间里在青草沟发现的一幕幕,更来自于发现这一幕幕时所运用的采访方式:每天清晨6点,我和同事都会迎着朝阳准时抵达青草沟,之后在这片面积达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徒步采访,直到天边升起了半弯月。

半个月来,青草沟里的3704户人家家门全都被我们敲开过,居住在里面的8518名居民,多数人都接受过我们的采访。青草沟的街头巷陌,我们反反复复不知走过了多少个来回,青草沟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我的足迹……

最后呈现在报纸上的,是经过采访之后筛选出的最典型、最鲜活的人物:郭景荣、张凤兰、陈志捷、刘辉、黄善庆……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最具代表性的故事:75岁的郭景荣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儿”,王玉兰如何在清晨的家门口炸油条,夏鸿祥卖豆浆时怎么样高嗓门地吆喝……

这就是作为棚户区的青草沟在改造以前的样子。

正是因为在采访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我与这里的人、这里的事儿、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当2006年10月份青草沟棚户区改造行将结束时,我接到了他们“报喜”的电话,于是第二次来到青草沟,采写了报道《青草沟的半年十三天》。

这一次,我见到的依旧是熟悉的人,但却是与先前相比发生了沧海桑田变化的不同的生活。

采访结束后,我与他们相约,等棚户区改造彻底结束了,他们搬上新楼时,我会第三次来采访。

我被他们的生活所打动,他们被我的诚意所征服。

我记得,在这次采访离开前,我们把酒言欢,畅想2007年。

一年以后,我兑现了约定,《再访“青草沟”》成为了拼接起这组系列报道的最重要板块。

至此,抚顺棚户区改造的全程得以呈现出完整的图景。

今天重新回顾当年的整个采访经过,一份心得是,即使是“命题式采访”,即使是“主题性报道”,只要具有发现的眼睛,具有真诚的态度,只要能持续不断地予以关注,它仍旧可以摄人心魄,可以成长为壮丽的“史诗”。当然,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一定要保有着类似于“徒步采访”的执着和坚韧,心存“把足迹和步履,深入到每一家每一户”的决心和耐心。(穆云平,原名许蔚冰)

1984年6月27日,沈大高速公路正式开工。

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是:当时从全省到国家对这一“七五”重点建设项目的一致提法均为:高等级汽车公路。高速公路概念被人为性地模糊处理。

这和当时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相类似,“摸索”、“试验”与“改变”的决策进程在一种“不得不”的客观现实面前充满着“勇气”与“智慧”色彩。

与冒险成正比的是,沈大高速公路建设之初的“省级行为”最终演化为“国家行为”,从而开启了整个中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序幕。

当时的“89沈阳会议”便是开启这一序幕的标志性符号,直至今天,交通系统内部仍把这次会议称为中国交通史上的“遵义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向全中国回答了一个问题,”辽宁省交通厅原厅长连承智说,“在社会主义中国同样需要高速公路!”

今天,我们再次把视角投向这条“神州第一路”,以回眸的历史责任感从中解析大时代变革中的决策艺术,考量生产力解放的有效路径,回答“一条路与一个时代”的历史性话题。

正如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所言:“沈大高速公路的全方位探索在今天同样有着决策启示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