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大哥攻占布拉格

老大哥攻占布拉格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入侵时,苏军为了迅速控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企图夺占机场。8月20日晚上11时,一架苏联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上空,伪称机械发生故障,请求紧急迫降。他的一系列举措,使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了被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的局面。于是同意华约在6月中旬进行军事演习。一架苏联民用客机抵达布拉格的鲁齐内机场的上空。

1968年5月,即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3个月,“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们——苏、德、波、匈、捷5国,联合在捷境内举行“波希米亚森林”军事演习。苏军借机向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集结兵力和军用物资,熟悉作战地域。这次演习的主要活动地区,就是后来苏军的入侵地带;演习中使用的部队,就是后来入侵的先头部队。入侵时,苏军为了迅速控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企图夺占机场。8月20日晚上11时,一架苏联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上空,伪称机械发生故障,请求紧急迫降。机场按国际惯例允许其“迫降”后,从飞机上突然出现由70名伞兵组成的先遣分队,迅速占领了机场,威逼工作人员照常工作,为其后续部队着陆服务。这一卑鄙做法,也算是一种“假道”的手段。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得慢慢叙来。

本世纪60年代,地球上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曰“社会主义阵营”,其领头的“大哥”是世界霸主苏联;二曰“资本主义阵营”,其领头的“大哥”是另一个世界霸主美国。

东欧有一个小国,名曰捷克斯洛伐克,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个小兄弟。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了出来。从此,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就把苏联看作自己的“大哥”,处处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但是,进入60年代以来,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发现自己国家经济越来越差,工业总产值不断下降,到了1967年,经济已陷入严重困境,人民强烈不满,迫切要求政府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两派,一派反对改革,一派主张改革。而且,“改革派”与“保守派”越来越对立。

1968年1月5日晚上9时,一个令“社会主义阵营”吃惊的消息从捷克斯洛伐克电台传来,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接替了老领袖安东尼·诺沃提尼为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他先频频出访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向这些国家解释改革的设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此同时,他在国内大量提拔使用改革派人物,撤换亲苏分子,并放松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他的一系列举措,使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了被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的局面。4月,杜布切克又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的《行动纲领》,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改变苏联的经济模式,争取独立自主,寻找一条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苏联却对此绝对不能容忍。

为什么呢?因为东欧是苏联的屏障,捷克斯洛伐克又处于欧洲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捷克斯洛伐克还有发达的重工业和丰富的铀矿等战略资源,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必然会对其它的“小兄弟”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分裂华约。于是,苏联开始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

1968年5月9日,苏联封锁了捷波边境。13日,苏联提出要在捷境西部驻军1个师,理由是以便“共同对付”西德。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知道苏联不怀好意,于是,找个借口拒绝了。但苏联人并不死心,又提出在捷境内搞一次演习,主要内容是“参谋人员训练”。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这回不好拒绝了,因为华沙条约组织国家有约在先,再说布拉格方面认为一次“参谋人员训练”,能动多少人马?于是同意华约在6月中旬进行军事演习。

苏联人一得到允许演习的消息,马上将先头部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而这时还没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意苏军开进的时间。

6月上旬,波兰、匈牙利和东德的部队也跟着开了进来。于是,在7月里,运输坦克的车辆、空军部队以及披着伪装的通讯部队车辆,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苏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许多要点,连捷克斯洛伐克军事当局都不允许过问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有苦说不出,终日提心吊胆,眼巴巴地盼望演习早日结束。

7月初,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演习于6月的最后一天已经正式结束,但苏军还赖着不走。原来,苏军把附近好房都征用了,一些军官甚至把老婆孩子也带来了。他们控制了军用机场,巨型安东诺夫式运输机不断起降,调来大批人员和装备,还带来了广播电台和电子干扰设备。这使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更加紧张。

7月10日,杜布切克打电话给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毫不客气地要求苏联迅速撤兵,威胁说苏方若不撤兵的话,“两国间保持着的友好关系就会全部遭到破坏”。这个威胁确实起了作用。苏联立即纠集“小兄弟”们“集体行动”。7月中旬,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东德联合给捷克斯洛伐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们不能同意让敌对势力把你们的国家从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拉开,这已经不仅仅是你们的事了,这是我们华沙条约国的共同事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接到这封措词强烈的信,立即逐条进行批驳,要求这5个国家不要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捷克斯洛伐克是正义的。

勃列日涅夫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1968年8月3日晚,捷克斯洛伐克与5个华沙条约国的首脑在布拉迪斯拉发城堡的大厅里集会。会上,苏联一反常态,答应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撤走最后一批苏军,并举行了隆重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苏联施放的和平烟幕,“老大哥”早就下了狠心,要给他的小兄弟一点颜色看一看。

8月18日至19日,苏联得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于20日召开紧急会议,彻底清除政治局内的亲苏分子的消息,即于20日作出了对捷出兵的决定。8月20日同一天,捷共正在开会,讨论于9月9日召开“14大”的具体事项,由于意见不统一,会议一直开到了深夜。

就在8月20日晚11时,苏联开始军事行动了。一架苏联民用客机抵达布拉格的鲁齐内机场的上空。捷克斯洛伐克航空主管机关部门事先得到通知,说是这架飞机的飞行计划只是经过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上空,并不在此降落。但苏联飞机经过布拉格几分钟后,开始向鲁齐内机场发出信号:由于飞机发生故障,请求准许紧急降落。

机场上的交通管制官用无线电立即答复同意,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是不能不答应的,即使有疑问的话。可是这架飞机一降落,就直接开到机场新房子的玻璃门前,从飞机上跳下来的不是旅客,而是一群挥动着枪枝的苏军突击队员。机场的警卫人员和工作人员顿时大吃一惊,还没等作出反应,就被解除了武装。这个机场甚至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警报,就落到了“兄弟般的”敌人手中。

接着,又一架苏联民航飞机降落。从这架飞机里走出来的是穿着便装的苏军军官,他们一下飞机,就直接奔向苏联大使馆,同后来成为苏联一号领导人的契尔年科大使及克格勒人员汇合。

控制机场指挥塔的苏联突击队员,开始指挥装载着坦克的苏军第24战术空军集团军的安——12运输机降落,每隔一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降落,苏军在加紧运兵。苏军也按这种方式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它机场。

鲁齐内机场距市中心只有近10公里的距离,苏军先头部队在苏联大使人员的引导下,开始向重要的目标奔去——横跨伏尔塔瓦河的桥梁、斯沃博达总统在赫拉德尼堡的官邸、捷共中央大厦、政府主要各部的大楼、邮政局、布拉格广播电台、特定的军事设施等等。

在地面,苏军巴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的24个师开动了。这24个师中,苏军出动了16个师,波兰出动了3个师,东德出动了2个师,匈牙利出动了2个师,保加利亚出动了1个师。这支20万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捷克斯洛伐克。

就在8月21日这天的凌晨,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领导人,都遭到了苏军的绑架,事情的经过,外人是难以想象的。8月21日凌晨,杜布切克正同其他领导人研究着局势,苏军的3辆坦克开到了布拉格中央大厦前面。杜布切克、总理切尔尼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及党的高级干部克里格尔和西蒙,被苏军押上了坦克,送到鲁齐内机场。随后,被一架安东诺夫型飞机带走,向北方一直飞了两个小时后,飞机在波兰的一个机场降落。这个机场的头目将杜布切克一行5人关进了一个小木屋,不让他们洗脸,也不让他们刮胡子,就这样将他们关了48小时,3天后,他们又被苏军的汽车送到了另一个机场,搭乘另一架飞机在乌克兰降落。之后又飞往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来到早已等候在此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面前。勃列日涅夫对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破口大骂。接着,他又把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递到杜布切克的鼻子面前,让杜布切克签字。杜布切克拿过来一看,原来是一份逼迫他把许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领导人清除出去的名单。

杜布切克十分气愤:“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苏联人看逼迫不行,就提出进行谈判。8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斯沃博达被邀请到克里姆林宫,但这位总统强硬地表示,只要在会谈前杜布切克和其他被绑架的人没有获释并同他一起参加会谈,他就同苏联人无话可谈。这位总统可够强硬了,为什么?原来苏联人对他还是有点尊重的,因为他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在他70大寿的时候,苏联人还特意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成为苏联授予最高奖赏的少数外国人之一。

勃列日涅夫只好让步,他同意了这位72岁的总统的要求。但苏联人早已下定了决心,谈判只不过是装装样子。在谈判桌上,苏联人根本不把杜布切克等人放在眼里,他们只把斯沃博达作为对手。勃列日涅夫拿出布迪斯拉发会谈以来杜布切克政权“违约”的详细清单,宣称这是杜布切克从最初就没有“尊重协议”的意愿的证据。他进一步威胁道:“假如在48小时以内还没有把适当的新政府组织起来的话,我们根据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自己的请求,只要进一步公布它们作为两个共和国参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可以马上接管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人害怕了,他们这一个国家历史上已多次被瓜分,在三十年代又饱受纳粹德国的压迫,好不容易才过上了几天安定日子,绝不能让人民再受苦了。所以,迫于苏联人的压力,斯沃博达总统终于屈辱地答应了苏联人的条件:第一,对苏军入侵后提前秘密召开的捷共非常代表大会宣布无效;第二,选择新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解散一切具有反苏性质的政治团体;第三,实行党对新闻、广播的严格控制;第四,捷克斯洛伐克对西德的政策,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都应与华沙条约国的统一政策全面配合;第五,捷克斯洛伐克立即停止与南斯拉夫及罗马尼亚两国的任何联合行动;第六,苏军长期驻在捷克斯洛伐克,直至“局势正常化”。……

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闪电般的占领,虽然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大胜利,但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却是全盘的失败。苏联原准备在完成军事占领之后,扶持一个亲苏的傀儡政府,但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人站出来,要求苏军进行干涉。捷克斯洛伐克人正在武装起来,进行政治斗争,甚至连一些原来苏军估计会支持华沙条约国进行干涉的人,也气愤地跑到了反对派一边。那些苏联人最信得过的人,在民族感情空前高涨的情况下,也不敢站出来代表苏联接管政权。他们只有隐藏起来,不作声,否则,他们就会有生命危险。克里姆林宫对此也久久不能明白。

8月27日,斯沃博达总统和其他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一起回到祖国。他们就像一群被刚刚释放的犯人,精疲力尽,灰心丧气。从此以后,他们必须看苏联人的眼色行事了。至此,“布拉格之春”被彻底地扼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