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方程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衍射看成反射是布拉格方程的基础,但反射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衍射的方式。布拉格方程在解决衍射方向时是极其简单而明确的。还要注意,布拉格方程只是获得X射线衍射的必要条件,而并非是充分条件。在使用布拉格方程时并不直接赋予n值,而是采用另一种方式。布拉格方程的表达形式简单,能够说明d,λ及θ三个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因而应用非常广泛。布拉格方程的用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当一束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首先被电子散射,每个电子都是一个新的辐射波源,向空中辐射出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一个原子系统中,所有电子散射波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由原子中心发出的。因此,可以把晶体中每个原子都看成是一个散射波源。由于这些散射波的干涉作用,使得空间某方向上的波始终保持互相叠加,在这些方向上可以观测到衍射线,而在另外一些方向上的波始终是互相抵消的,没有出现衍射线。

8.2.1 布拉格方程的推导

晶体可看成由平行的原子面组成,晶体衍射线则是原子面的衍射叠加效应,也可视为原子面对X射线的反射,这是导出布拉格方程的基础。

考虑同一晶面组二层原子的散射线叠加条件。假设图8-12中一束平行单色X射线,以θ角分别入射到晶面AA和BB原子层的M2与M1位置上,在对称侧R1R2部位可能观察散射线强度。如果入射线在L1L2位置的周相相同,若要使经晶面散射并到达R1R2后的周相也相同,这就要求路程L1M1R1与L2M2R2之差等于X射线波长的整数倍。这时与可见光的镜面反射类似。

图8-12 二层原子的X射线反射

由于X射线具有穿透性,不仅可照射到晶体表面上,而且可以照射到晶体内部的原子面上,这些原子面都要参与对X射线的散射。假设图8-12中入射线L1和L2分别照射到BB层的M1和AA层的M2位置,经两层原子反射后分别到达R1和R2位置。可以证明,路程L2M2R2与L1M1R1之差为Δs=L1M1R1-L2M2R2=2dsinθ。当路程差Δs=2dsinθ为射线的半个波长时,两晶面散射波的周相差为π,此时两散射波互相抵消为零。当路程差Δs=2dsinθ为射线波长λ的整倍数n时,两晶面散射波的周相差为2nπ,此时两散射波叠加后互相加强。因此,在反射方向上两晶面散射线互相加强的条件为

2dsinθ=nλ(8-13)

上式就是著名的布拉格方程。式中d为晶面间距,θ为入射线(或反射线)与晶面之夹角,即布拉格角,n为整数即反射的级数,λ为辐射线波长。入射线与衍射线之间的夹角则为2θ。

将衍射看成反射是布拉格方程的基础,但反射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衍射的方式。X射线的晶面反射与可见光的镜面反射有所不同,镜面可以任意角度反射可见光,但X射线只有在满足布拉格方程的θ角时才能发生反射,因此这种反射也称选择反射。

布拉格方程在解决衍射方向时是极其简单而明确的。波长为λ的X射线,以θ角投射到晶间距为d的晶面系列时,有可能在晶面的反射方向上产生反射(衍射)线,其条件为相邻晶面反射线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

推导布拉格方程时,默认的假设包括:①原子不做热振动,按理想空间方式排列;②原子中的电子皆集中在原子核中心,简化为一个几何点;③晶体中包含无穷多个晶面,即晶体尺寸为无限大;④入射X射线严格平行,且是严格的单一波长。还要注意,布拉格方程只是获得X射线衍射的必要条件,而并非是充分条件。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涉及这些问题。

8.2.2 布拉格方程的讨论

由于布拉格方程是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的最重要关系式,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布拉格方程的物理含义,下面将就某些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1)反射级数

图8-13 二级反射

布拉格公式中n为反射级数。从相邻的两个平行晶面反射出的X射线束,其波程差用波长去量度,所得的整数在数值上就等于n。在使用布拉格方程时并不直接赋予n值,而是采用另一种方式。如图8-13所示,假定X射线照射到晶体的(100)面,且刚好能发生二级反射,此时相邻晶面反射线光程差为两个波长,则相应的布拉格方程为

2d100sinθ=2λ(8-14)

设想在每两个(100)面中间均插入一个原子分布与之完全相同的面。此时面族中最近原点的晶面在图中竖直轴上的截距变为1/2,故该面族的指数可写作(200)。考虑到面间距已为原先的一半,而此时相邻晶面反射线的光程差只有一个波长,故相当于(200)晶面发生了一级反射,相应的布拉格方程可写成

2d200sinθ=λ,2(d100/2)sinθ=λ(8-15)

式中,相当于将式(8-14)中右侧λ前面的2移到了左边,即可以将(100)晶面二级反射看成(200)晶面的一级反射。

一般的说法是,把(hkl)晶面的n级反射,看作是n(hkl)晶面的一级反射。如果(hkl)的面间距是d,则n(hkl)的面间距是d/n。于是布拉格方程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2dsinθ=λ(8-16)

这种形式的布拉格方程在使用上极为方便,可认为反射级数永远等于1,因为反射级数n实际上已包含在d之中。也就是(hkl)晶面的n级反射,可看成来自某虚拟晶面的1级反射。

2)干涉面指数

晶面(hkl)的n级反射面n(hkl)用符号(HKL)表示,称为反射面或干涉面。其中,H=nh,K=nk,及L=nl。指数(hkl)表示晶体中实际存在的晶面,而(HKL)只是为了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虚拟晶面。干涉面的面指数称为干涉指数,一般有公约数n。当n=1时,干涉指数即为晶面指数。对于立方晶系,晶面间距dhkl与晶面指数的关系为dhkl=a/,并且干涉面间距d HKL与干涉指数的关系与此相似,即d HKL=a/。在X射线结构分析中,如无特别声明,所用的面间距一般是指干涉面间距。

3)布拉格角θ

布拉格角θ是入射线或反射线与衍射晶面的夹角,可以表征衍射的方向。如果将布拉格方程改写为sinθ=λ/2d,则可表达出两个概念:首先,对于固定的波长λ,晶面d值相同时只能在相同情况下获得反射,因此,当采用单色X射线照射多晶体时,各相同d值晶面的反射线将有着确定的衍射方向;其次,对于固定的波长λ,d值减小的同时则θ角增大,这就是说间距较小的晶面,其布拉格角必然较大。

4)射线波长λ

考虑到|sinθ|≤1,这就使得在衍射中的反射级数n或干涉面的间距d将会受到限制。当面间距d一定时,λ减小的同时则n值可以增大,说明对同一种晶面,当采用短波单色X射线照射时,可以获得多级数的反射效果。

从干涉面角度去分析亦有类似现象,由于在晶体中干涉面划取是无限的,但并非所有的干涉面均参与衍射,衍射条件为d≥λ/2。这说明,只有间距大于或等于X射线半波长的那些干涉面才能参与反射。很明显,当采用短波X射线照射时,能够参与反射的干涉晶面将会增多。

5)有关应用

布拉格方程的表达形式简单,能够说明d,λ及θ三个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因而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知道其中的二个参数,就可通过布拉格方程求出其余的一个参数。在不同应用场合下,一些参数可能表现为常量或变量。

布拉格方程的用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去照射未知试样,通过测量衍射角来求得试样中的晶面间距d值,这就是结构分析,属于常规衍射分析的范畴。另一方面则是利用一种已知面间距的晶体,来反射从未知试样发射出来的X射线,通过测量衍射角求得X射线波长λ值,这就是X射线光谱学或称波谱分析,它不但可进行光谱结构研究,还可确定试样的组成元素。

8.2.3 倒易空间中的衍射条件

布拉格方程,实际是衍射条件的代数方程式。下面将利用倒易点阵的概念,推导出倒易空间中衍射条件的矢量方程式。图8-14示出了入射方向上单位矢量S0和衍射方向上单位矢量S,图中矢量(S-S0)垂直于衍射晶面(hkl)。根据倒易点阵理论可知,倒易矢量ghkl也垂直于衍射晶面(hkl),因此存在关系(S-S0)∥ghkl,可写成如下等式:

图8-14 入射单位矢量与反射单位矢量

S-S0=cghkl(8-17)

式中,c为常数。将上式左右两边分别取绝对值,即|S-S0|=2sinθ和|cghkl|=c/dhkl,从而求出常数c=2dhklsinθ。根据布拉格方程,必定是c=λ,代入式(8-17)得到

(S-S0)/λ=ghkl(8-18)

上式就是衍射条件的矢量方程式,等式左边包含衍射单位矢量与入射单位矢量的差,右边为衍射晶面的倒易矢量。

式(8-18)非常重要,它将入射方向及衍射方向(正空间)与衍射晶面倒易矢量(倒易空间)联系在一起,是利用倒易点阵处理衍射问题的基础,可为我们提供许多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