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建设,必有成效”

“努力建设,必有成效”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笔者在查寻史量才的有关史料时,发现1934年第一卷第二期《中国社会》上有史量才一篇短文《大学生应各归乡村》。为大学生计各归故乡,努力建设,必有成效。他们在《中国社会》上刊发“大学生职业运动特辑”“向各方征文,并发刊特辑”,史量才的《大学生应各归乡村》便是其中一家之言。鼓励大学生“各归乡村”,担负起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重任,则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路。

最近,笔者在查寻史量才的有关史料时,发现1934年第一卷第二期《中国社会》上有史量才一篇短文《大学生应各归乡村》。全文如下:敬复者:承询对大学生失业问题之意见,布答如右:大学生失业,由于毕业后均在都市,夫大学生各有本乡,苟毕业后能各归本乡,事其所事,决不致于多数失业。即如江宁实验县一县,现以各项事业,均在猛晋,故所用大学生已有50余人,且其生活并不过苦。唯现兹多数学生均在都会谋事,遂致都市间无可安插,而乡间之有需于学术致用者,又患无人才,此供求之不相应也。为大学生计各归故乡,努力建设,必有成效。且聚乡邑以成国家,以成整个社会。苟能人人致力于乡邑,是亦足以促进整个国家于大治也,更何患于失业。此致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会 史量才启

当年,有个“大学生职业运动大同盟”组织,他们豪气干云地发表宣言,表示:“应对社会职务尽忠,追求社会国家的需要……或使投荒西北,或令深入农村,任何艰苦皆所不辞”。他们在《中国社会》上刊发“大学生职业运动特辑”“向各方征文,并发刊特辑”,史量才的《大学生应各归乡村》便是其中一家之言。

当时的农村三万万农民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普及,他们因袭传统观念,凭借列祖列宗传下的“靠天活命”耕作法,几千年不变。政府也曾为兴办农村教育,高唱过“复兴农村”“归田运动”“到农村去!”的口号,可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去。30年代的有识之士无不认为,其时要务就是要拯救农村,改革农村,对农民灌注科学知识,以科学方法让农村接受洗礼。鼓励大学生“各归乡村”,担负起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重任,则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路。

(《党史信息报》,2009年2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