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德者必有言者不必有言者不必有勇

有德者必有言者不必有言者不必有勇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毋必”就是不绝对肯定。孔子在这里,目的是鼓励后生,要在年轻的时候努力进取,有所作为,不可老大徒伤悲。孔子回答得多绝妙!所以孔子教育子贡“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亦是不讲是非的,好人坏人都说讨厌你,何恶?推举人要重实绩,不能以言而论而以偏概全,不能让工于言辞却无实绩的巧言者当道。孔子在教学中时时以这“毋必”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的学生。

事物无绝对化。“毋必”就是不绝对肯定。不绝对肯定,也就包含着不绝对否定。教师要学会思辨,教学中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第九》)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们呢?但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不值得敬服了。”这就是“毋必”:不绝对肯定,也不绝对否定。孔子在这里,目的是鼓励后生,要在年轻的时候努力进取,有所作为,不可老大徒伤悲。同时,告诉人们,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有什么本事,而年轻人什么都不行。受人尊重,不在年纪大小。“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强”,这就是辩证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老骥伏枥,夕阳无限。有的人经过自身的努力,到了老年也是有所作为,所以也是值得佩服的。至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是指老大亦不进取的人,自然也就“斯亦不足畏也已。”这样的人,确乎还很多很多。

孔子教育学生学会思辨,遇事不绝对否定,也不绝对肯定,在一部《论语》中处处可见,试举几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子贡问:“全乡都喜欢的人,如何呢?”孔子说:“未必可以。”子贡又问:“全乡都憎恶的人,如何呢?”孔子说:“未必可以。不如全乡中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孔子回答得多绝妙!人分善恶。“乡人皆好之”,是不讲是非的人,好人坏人都说你好,何好?所以孔子教育子贡“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亦是不讲是非的,好人坏人都说讨厌你,何恶?好人恶之不可,坏人恶之亦不可。所以,正确的态度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就有了是非标准。这样,你就成了真正的善人,成了一个真正能分清是非曲直的人。这样的观点,孔子还反复论述过,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孔子讲得多绝妙!这些思辨的格言警句,让人为之一振!这里讲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有德之人,肯定会有好的言论而流芳后世,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孙子,甚至孔子的一些贤德弟子,如颜回、子贡、曾参、子夏、子张、子游、子思等都是“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有两种情况,“不必者”,有的有言者是有德的,在历史上不乏其人;有的有言者是无德的,那种“巧言令色”的人,往往是无德的,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孔子还说过:“君子当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可是小人当中从来没有仁德的人。”仁者是君子,但君子不一定是仁者,君子和仁者是有区别的;而小人怀利,连君子都不是,何谈仁者?同样,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而勇敢者未必有仁,其一,可能是仁者,他们是“舍生取义”之人;其二,可能不是仁者,有的是匹夫之勇,有的是凭一时义气之勇,有的是害国、害民、害己之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是孔子察人处世的经典名言,很有辩证意味。推举人要重实绩,不能以言而论而以偏概全,不能让工于言辞却无实绩的巧言者当道。像冉雍这样的人,有仁德而不“佞”,就应当放到领导岗位上去。人,不是天生的圣人,都可能有缺点,但这样的人,如子路,总会有好的言论,而且往往会把言论和行动结合起来,所以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放弃了他有益的建言。不要听无德之人的漂亮话,也不要丢弃有缺点之人的好话。孔子在教学中时时以这“毋必”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的学生。

再举两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第一》)

这些“毋必”的教诲,令人警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