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蓝辛石井协定》

《蓝辛石井协定》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日本胁迫中国政府,希望就《二十一条》中的第五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不过,日本人拒不承认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事情。只要寻得合适的时机,日本人将立即威胁中国政府,迫使政府当局同意《二十一条》的第五号条款。此事件暴露了陆徵祥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优柔寡断与妥协退让,因此他辞去了中国外交总长的职务。芮恩施是美国驻华大使,中国学生运动曾一度受到他的鼓舞。

这时,中国首都坐落于北京。我第一次去北京时,恰逢日本与中国政府就《二十一条》的相关内容进行谈判。当时,日本胁迫中国政府,希望就《二十一条》中的第五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芮恩施博士此时是驻华大使,居住在北京大使馆里。他作为一名教授,起初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主要教授政治学。虽然芮恩施的祖籍是德国,但是他作为美国人,充满了满腔的爱国情怀。由于芮恩施是德国血统的缘故,常常遭人背后议论。他一度劝说中国与日本和德国抗战到底,为此招致了一些人的谴责。但是,与那些非议他的美国人相比,芮恩施更是一位忠贞的爱国志士。

在北京的那段时日里,马灯旅馆是我的落脚处。一次,夜半时分,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我急着推开门,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轻小伙子。一眨眼工夫,我就想起这个人来,他叫董显光。先前我在密苏里大学教学,担任讲师,教授新闻学。那时,他是我的学生。董显光曾在美国留学,海归之后,来到北京,并加入了《北京日报》这个报社,在这个较小的英文报社里担任编辑一职。察觉到董显光激动的神情,我连忙带他到屋里,邀他坐下,询问他为何如此兴奋。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从一战之后日本人的各种活动谈起。在中国,日本人先是霸占了青岛——那时青岛受德国人的管制——而后将侵略势力渗透到山东省。董显光说道:1915年,日本人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迫使袁世凯签署了《二十一条》。这时,中国人对此甚是愤怒。日本人还向中国政府下达最后一次通牒:倘若中国政府不答应《二十一条》的有关条款,迫不得已之时,我们将从本土调遣部队,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全中国,那时可不要怪我们没提前与你们商量。日本驻华大使郑重地说道:《二十一条》只涉及中国和日本,与他国无关。无论任何状况出现,中日两国都要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国家透露,尤其是英美等国。日本大使说着说着,情绪更加激动,竟然将手杖狠狠地掷在谈判桌上,向袁世凯示威说,如果中日《二十一条》及相关事件被传出去,日本人不会坐视不管,而会将他拉下大总统的宝座。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日本人屡屡以威胁相逼,《二十一条》的相关内容还是被传出去了。对于日本政府的行径,英美两国政府予以严厉的谴责,展示了强有力的抗争。《二十一条》的第五号条款规定: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通过此项条款,日本可以牢牢地控制中国。后来,迫于诸方的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暂时的让步,中日《二十一条》的第五号条款最终被撤销。不过,日本人拒不承认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事情。如此一来,日本人曾经企图使中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而在政治、军事和财政上控制中国的阴谋没有得逞。

“1915年和1916年,日本人曾经两度提及《二十一条》,在中国人看来,日本人只不过是打着妥协的幌子等待更成熟的时机罢了。”董显光说道。只要寻得合适的时机,日本人将立即威胁中国政府,迫使政府当局同意《二十一条》的第五号条款。日本人认为:时下的美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干涉别国事务的程度,因此日本要趁机抓紧在中国的侵略活动,以便谋得更多的利益。

在向我叙述日本在华行径的过程中,董显光愈发显得兴奋了,尤其是当他提及在拜访我的这天下午,日本驻华大使加藤会见陆徵祥,向陆徵祥表示:就第五号条款,倘若中国不做出让步,日本将以武力解决此事。这时,陆徵祥是中国外交部长。加藤说着说着,情绪不加控制了,竟然拍着桌子,恐吓陆徵祥道:你不得张扬出去,否则……

当时,董显光是一名编辑。那天下午,加藤一离开中国大使馆,一个秘书就致电董显光,并一股脑地将发生在当天下午的事情说给董显光听。为了海外人士可以及时获知这些消息,秘书请求董显光想方设法与英美记者取得联系,并将这些消息传达到海外。我用打印机将当天下午发生的事情打印出来,以备后用,并与董显光相约次日清晨在美国大使馆碰面。次日清早,我们会见了芮恩施,并向他讲述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听了我们的慷慨陈词,芮恩施说道:“倘若中国不把消息公开,日本人极有可能再度把第五项条款拿到台面上谈判,同时会拒不承认最后通牒的事件。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中国有必要将那些消息公布于众,这也许是最好的自保办法。芮恩施回忆说:1915年,他将《二十一条》条款的相关内容传达给国务院,换来的却是美联社的苛刻训责,缘由是依照日本外交部的指令,日本驻美大使对条约的相关内容拒不承认。”芮恩施又说:“那时,美联社痛斥其驻京特使,说他的消息纯属无中生有。美联社驻京特使于是给总部打电报,请求离职。迫于压力,美联社最终将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传达给美国的各个报社。后来,诸多报社相继刊载了关于这条消息的新闻,日本的丑恶行径得以曝光。”

当时,我访问了美国的驻华使者。在这之后,我将此条消息连同一篇誊写的手稿以电报的形式发往上海,并指出:手稿需要交给克罗。当时的美国公共宣传委员会成立不久,克罗是其代表。收到我的电报后,克罗将消息迅速地发往华盛顿。这样一来,那些驻京津地区的报社、通讯部的使者们相继收到总部的公文,要求他们核实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的相关事宜。与1915年的情况相比,这次的情况好了许多,这是因为十多位美国记者的电报足以证明美国国务院收到的官方消息属实。芝加哥一家报社发电报给我,请求我给它发一些相关事件的信息。从董显光那里,没有谁比我获得的资料多。因此,与其他人相比,我更有资质做这件事情,而且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一天之后,在天津、沈阳、济南地区,日军发起示威运动,如此,新闻报道有了新的进展。这天下午,北京的外国记者云集日本使馆,会见日本驻华大使加藤,并向他了解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的相关事宜。出乎意料的是,加藤不仅拒不承认,还说这件事子虚乌有,纯属中国人造谣。

此事件暴露了陆徵祥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优柔寡断与妥协退让,因此他辞去了中国外交总长的职务。后来,他远离本土,辗转比利时,在当地加入了天主教修道院,成为一名天主教教徒。

在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进程中,中国学生运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愧为先驱。芮恩施是美国驻华大使,中国学生运动曾一度受到他的鼓舞。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揭开了中国学生运动的序幕,他们不仅上街组织募捐活动,还向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急电:坚持拒签和约。北京大学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北京各个学校学生的支持,他们举行游行示威。事情发展到后来,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的同情和支持,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

芮恩施是位不同寻常的政治家。在中国,他的演说一开始就很受人们的欢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目标的阐释就是成功的一例。作为一名政治家,芮恩施享有声望。受他宣传的影响,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年轻人中生根发芽了。这群年轻人既包括知识分子、留学生,也包括从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受芮恩施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进一步提高。在知识分子宣传芮恩施的思想理论的过程中,中国舆论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如此看来,中国政府在一战中的立场间接地受芮恩施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之所以加入协约国作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芮恩施的宣传。在芮恩施看来,倘若中国向日本低头,日本将会从政治、军事上控制中国。他甚至会认为美国没有到了可以强大得控制局势,进而背叛协约国,投靠德国的程度。鉴于此,无论日德如何向中国施压,无论德国搞什么恶意的宣传活动,芮恩施都抵住压力,不遗余力地鼓舞中国政府和人民,期望政府和人民坚定立场,坚决反抗,并予以有力的回击。

当时,芮恩施对美国国务院和总统提议,请求美国支援中国的正义战争。美国政府当局同意了他的提议,并表示将配合中方的对敌作战。然而,当中国处于战争状态之时,美国却置身事外,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美国政府当局食言的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芮恩施的外交活动受挫,中美关系遭受重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提出了十四项原则;不过,它并没有真正的施行,这招致了中国人的不满。自此以后,芮恩施的外交工作困难重重。在中国人看来,威尔逊总统的十四项原则本应该使中国享有独立而完整的主权。而事实上,在中国,它只是一纸空文。

在芮恩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1917年11月,美日《蓝辛石井协定》签订,芮恩施遭到生平以来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当时,华府电讯道:美国国务卿蓝辛和日本大使石井男爵就中日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美日《蓝辛石井协定》。在协议中,美国不仅认可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山东省的特权,还摒弃了其在华一贯施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日本从而取得在华贸易垄断权。在此之前,美日双方曾经就此协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商议。由于芮恩施一无所知,当中国政府问及此协定的目的与意义何在时,他一脸茫然,无以应对。然而,日本驻华大使却左右逢源,貌似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将日文版本的《蓝辛石井协定》送抵中国报社,要求报社撰稿发表,于是关于这项协定的新闻相继出现在中国各报纸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闻都是对日文稿新闻的翻译。自此,在中国人心目中,美国不再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使者,而是日本侵华的纵容者。

在离任国务卿之后,蓝辛编著了一本书,揭开了《蓝辛石井协定》签订的真实面目。此书揭露了一战期间协约国是如何采取外交行动,以及外交行动的用意何在。人们对此协定的隐情不禁瞠目结舌,尤其是一战前美国的做法。

《蓝辛石井协定》的黑幕是这样的:为了防止日本远离协约国,投靠同盟国与德国站到一条战线上,背着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和意大利与日本秘密签订了一项条约,条约规定:日本永久取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太平洋中的德国岛屿归日本人长期经营。山东省及这些岛屿都是日本在一战中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协约国的外交使者之所以不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开此事,是由于他们担心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日本加入同盟国,与德国并肩作战,还极有可能使美国退出战争。后来,英国外交团长格雷说:他之前对威尔逊总统提及过此密约的事情。倘若格雷的确提及过,那么威尔逊总统肯定没有明白密约的用意及内在。即便事情真的如上所述,在长期经营中国山东和太平洋的德国岛屿方面,日本也已经牢牢抓住了欧洲协约国的把柄。如果战后日本在和会上将密约的事件公开,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反对,这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唯一担心的事。

蓝辛向外透露说,1917年11月,日本大使石井打着亲善的幌子,抵达华盛顿,就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权利问题与他进行交流。当石井要求美国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特殊权利时,他目瞪口呆了。蓝辛谈道,当时他回绝了石井的提议,由于美国施行维护中国主权独立与完整的政策,日本的提议显然违背了此政策。然而,石井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打消这个念头,他很快将视线转移。与蓝辛会面后,石井直接辗转纽约。在纽约,石井召见了美国诸多财经巨头,试图凭借财经巨头的影响力去改变美国政府的决策。因为石井意识到:美国的战争经费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些财经巨头。当时,石井劝说这些财经巨头道:倘若美国不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的权利地位,将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这是日本不想看到的。说到这里,石井不再继续说了,他不断地摇头,神情非常严厉。我这样认为,倘若他当时在北京的话,应该是猛烈地拍着桌子,声色俱厉地说着。

当天晚上,威尔逊总统收到一个来电,此来电的归属地是纽约,而且是经白宫总统的专线传来的。次日,蓝辛收到与石井签署认可日本在华和西太平洋特殊权利的协议的指令,这个指令来自威尔逊总统。蓝辛认为如果按照上级的意思行事,实在是有违良心,但是又不能不执行命令。绞尽脑汁之后,蓝辛想出了一个方法,即在协议里穿插一个限定词——接壤处,这个词是一个含糊不清的外交新词。这样一来,协议便只在中日的领土接壤处有效,削弱了协议的效力。

蓝辛指出,他巧用限定词的做法只是为了限定协议。当时,日本占领了朝鲜,由于仅有南满与朝鲜接壤,因而这个协议只在南满才有效力。那时,欧洲协约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已经与日本签好了秘密协议。不过,蓝辛一点儿也不知情。石井与蓝辛签协议时,没准石井的公文包里夹着诸多欧洲协约国的协议。美国对亚洲的一贯政策是维护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倘若将所有的协议拿出来看,签订此次协议的做法有违美国在亚洲的一贯主张。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在此之后,俄国将秘密协定的事情公布于众。秘密协议的公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仅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裂缝,还间接地影响了一战后美国的决策。一战后,美国不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不批准国际联盟的盟约。

由于其想法一度受挫,芮恩施备受打击,加之中美关系严峻,1919年,他不再就任美国驻华大使,转而担任中国政府的顾问。在任职期间,芮恩施劝说美国商人和金融家来华投资,为中美关系的好转作出了贡献。那时,吴佩孚将军在河南省,芮恩施不辞辛苦地前去拜访这位军阀将领。由于一度受挫,芮恩施压力倍增,加之旅途的奔波,致使他热病缠身。后来,芮恩施被人送入上海医院,在那里疗养。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恢复正常。1924年1月,芮恩施与世长辞了。

在华盛顿会议之后,美国参议院全票否决了《蓝辛石井协定》的最后一章。不过,令议员们纠结的是,当石井打着亲善的幌子,抵达华盛顿,与蓝辛协商签署《蓝辛石井协定》时,他们曾邀请石井到参议院,石井在那里进行了演讲,宣扬了日本的民主政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