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死·尊贵·长久

生死·尊贵·长久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说,只要一个人小心生活,不闯入致死的险境,一定不会随便送命。所以,死与生的选择,多数由个人自己把握。老庄智慧试图点明,人在必死的事实中,可以开发“不死”而长寿的局势,安顿生命。“所”是道根德根之所,这样有所,生命即可长久,等同长寿。第四层劝人守住生命的“所”。老子说,人生最要“不失其所”;庄子则强调人生

生死由己

人知必死,所以奋力争取成功及做好人,给自己生命添上意义和光彩。这是知命。

反过来看,一个人如果懒散终日,或者自暴自弃,一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生命如果无聊至不能容忍的地步,他甚至会自杀,可以说是糊涂了。

这些道理是人皆深知的,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可行方法,也就是智慧。

老子说“出生入死”,人生是一段来和去的历程,由生而来,往死亡而去。在其间,老子有这样的反思:“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老子·五十章》)。

这是颇有趣的描述,即是说,一个人能享长寿,有十分之三的机会;短命的机会,同是十分之三。此外,主体自己闯入死路,其机会同样是十分之三。

我们不执着于用数学推测去了解老子的看法,可以欣赏到,他把生死之权放在人的手中,很是积极。他说,只要一个人小心生活,不闯入致死的险境,一定不会随便送命。举例说,你不走入深山,不会被猛兽吃掉;你不到战场去采访新闻,不会给流弹杀死;你不为了补养而每天吃鸡炖参茸,不会患严重的高血压。所以,死与生的选择,多数由个人自己把握。

老子劝人有目的有规律地过活,不争强好胜,不强求长寿,只要驰安避危,是不会误入死境的,即“无死地”。

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他进一步说:“有大德的人,火不能烧死他,水不能淹死他……(因为)他明了安危的情形,宁静地顺应祸福,谨慎自己的行为,所以这些东西伤不到他。”

庄子说:“死生亦大矣。”反映中国民间相信,人的生死是一个大关,最难勘破,亦无可逃避。老庄智慧试图点明,人在必死的事实中,可以开发“不死”而长寿的局势,安顿生命。

时机选择

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从古到今,庄子这几句话说明了人们“生”的无奈和困局。一个人明知生命短促,却又追求无涯的心知,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值得,因为,人生还有其他多姿多彩的事情可以去做。

“心知”会生起执着,而且因为好胜而与他人锋刃相见,争名夺利,无以或释。庄子描述这样的人生取向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用白话说:一个人为了“不知所以而忙”的事而劳碌,又为了不知“归路”而在迷惘中终结生命,是悲哀的,最后会是无言的结局(殆而已矣)。

现代人如果取得心灵解放,心不执着于生,就可以自然自在地活,可以说“不失其所”。“所”是道根德根之所,这样有所,生命即可长久,等同长寿。

老子教我们长寿的方法,在三十三章里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几句话意义深长,分别有四个层次,阐释如下。

知人知天

第一层是知人和自知。前者不过是聪明,后者是清明。知人靠观察;自知靠内省,包括排除情欲,克己灭私。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他人的优劣善恶行为,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过失,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自我防卫”(selfdefence mechanism),凡事先保住自己。

聪明是好的,但是,民间亦有言“聪明自受聪明误”。一个人看到别人的优点,可能羡慕或自卑;看到他人的劣点,可能自傲或沾沾自喜。所以,知人愈多,自己的损失也愈多,容易失去心理平衡(psychological balance)。这样的人“自我中心”(individualistic),凡事以自己的利益或感受为先。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出于种种文化社会原因,多数美国人都倾向这一特点。

自知是一种反照的功夫,时常问自己是否做得最好,或者尽了最大的努力。聪明像蜡烛火光,愈烧愈短;内省像镜子,愈照愈清明。明白自己的优劣、文化根源和特色,明白志愿和进退关键,就可以适当地自我修炼,学习做人的最好方法,求取至善至美。

在当前“一个世界”的时代格局中,一个人要明白自己已经不容易,要认识各种不同语言、种族、文化背景、利益动机及意图的人,更是生活中的最大课题,必须慎重学习。

自胜胜人

第二层是胜人和自胜。这是今天人们最需要明白和解决的问题。我每天都碰到年轻父母为了自己子女的教育而忧而忙,把未满周岁的婴儿送到各种学习设施里,迫他们多学、快学。我问他们为何这样劳力劳心,得到的回答全是一样的:“这世界充满竞争,你不多下苦功夫,就会输给别人。”

我们这一代人陷入一种好胜的情结,胜了便快乐,输了便沮丧。但是,很少人问要胜什么,以及为何要胜。也很少人知道,输了不等同失败,因为多数竞争都只有一个或少数人得胜,多数人会输。同时,胜不等同强,而输亦非是弱。所以,老子说,胜人者有力,就像刘翔是有力之人,可以在跨栏赛跑中多次获取冠军;但是,自胜者强,即如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欲求,脚踏实地去经营圆满快乐家庭人生的人,都是强人。他们不一定富有,但一定富足。

知足常乐

第三层是人们今天最需要修炼实行的。如今,大家都高唱平等自由,却眼巴巴地看着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就连学校也划分为许多等级。社会的强权就更明显了,有权有势之辈可以公开横行,或者贪污攫取巨款。无权无势者只能借着“民主”的招牌叫喊反对,或者怨天尤人,郁郁不乐。这也是很大的情结,解不开,心无宁静,社会亦无安定。

中国民间说“知足常乐”,是做人的至高智慧。假如人生百载是为了快乐度日和安乐终生,那么,每个人都应该认真修炼“知足”的功夫了。

今天的消费主义把“人造欲望”变为人们的“自然欲望”,由好利营货者运用心理的制约刺激方法向大众“贩卖”,不讲道德,只求暴利。

自然欲望是可以克服的,人造欲望则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势如排山倒海,叫人不容易应付。所以,今天社会“众人熙熙,皆以利来,众人攘攘,皆以利往”,迫人劳役其中,因为落败而归家无路。

心灵的归家是容易的。你问自己,我是强者吗?如果答案是:我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要做好人;我有工作又敬业乐业;我有家庭又尽心养育后代而传承文化;我感到快乐心足,不求豪宅高薪,不要借势凌人,却乐于助人;我又不担忧生死,因为我做人有分寸,没有亏欠或害人的行为,也不怨天尤人……那你可以肯定自己是强者了。你可以于生命自然终结之时,接受死亡,因为心满意足,而且给世界留下一点宝贵的什么东西,可以不朽。

“有志”是决心达成目的。“强行”是“勤而行之”,为了目的而忠诚奋斗。老子在四十一章里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用白话来说,有志向的人看见生命的宝贵德行,会勤力去实行;没有志向的人听了道德之言,则会大笑说:“有没有搞错呀,这种话太迂腐落后了。”大笑一轮以后,就去追求物欲的享受了。你站在哪一行列呢?只有自己回答,而且接受自己。

心归之所

第四层劝人守住生命的“所”。正因为万物由道而生,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的居所是道。守道可以长久,因为你做的事情会长存下去,不因死亡而终结。死亡是不可避开的真实,但是人的身体死去,精神可以长存,像文化里的某部分,或者子女的人格和价值观,不会跟随个人的死亡而消失无踪的。富贵寿考,这就是寿的真实意义。

老子说,人生最要“不失其所”;庄子则强调人生要“有家可归”。两者说的无异,只是老子来去都说道,讲高超理论,而庄子则比较“务实”,教人怎样归家。

庄子说:“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庄子·人间世》)人体的“我”是有限的,但是心灵的“我”则可以无限开拓,为生命开创出路。如果心有冲虚的修养,虽然由物所束缚,亦可游心自得,无心自在。所以,他又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

用白话解读,即是:人出生到世上,是偶然而然的机缘。人离世而去,是必然的终程。一个人在世,仅能“安时”地好自为之。面对死亡,亦要顺其自然,不必存好恶哀乐之心,而要好像看花开花落一样的平静,解开生老病死的困苦。如果心无好恶之情,生死间即可来去自如了。

庄子的智慧传到日本,被开发成日本文化中的关于生死的“樱花哲理”。日本人酷爱樱花,它盛开时艳丽灿烂,衰谢时纷纷飘在微风之中,构成绮丽盈空的画面,叫人于惋惜中深感大自然不能抗拒的规律。

与天地并生

庄子不是一个空谈家,他的言论都是生活的写照。实在,他对生死并无具体的解答,只是抛出两个问题。他在《齐物论》中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意思是:我怎知人们那么喜爱活着不是一种迷惑呢?我怎知人们那么怕死不是一个走失在家外的小孩找不到回家之路呢?

迷惑不是坏事,走失了回不到家也非坏事,两者都是生命困局,都需要解开,然后得到心灵安顿。

庄子死了妻子,鼓盆而歌,庆祝她归家。有朋友责骂他太过分了,无情尚可原谅,尽情欢呼高歌就不可原谅了。

庄子回应说:“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即是说,死是回家,与四季同行,回到大自然的大屋里酣睡。若我为此而哭得呼天抢地,不是太不知生死之命了吗?所以我止哀顺变。

庄子在同一篇中写了另一个故事,说一个名叫子来的人躺着快要死了,他的妻子守着他悲哭饮泣,有一位朋友来探病,看了呵斥友妻不要惊扰垂死的人,因为他正在转化之中,正在从此一形体转到另一形体的路上,若有惊扰,可能走不过去了,更为悲惨。

庄子相信,人要突破人生两个大关,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信念,步向不生不死的精神境界。他谦虚地说:“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庄子·大宗师》)

老子主张把养神与养体结合为一,既要保持身体健康,又要有自强自胜的志气。生命的最佳状态是和谐快乐,由乐天知命的心态充实。一个人不论为何而劳碌一生,等到终结时能够感到归家的安慰,十分重要。

大丈夫骨气

怎样才能求得心理和谐平静呢?老子的回答是:“知足常乐。”他进一步告诉人们,用知足之心对待生命中的得失成败及名利权位,可以放下精神包袱。如果用感恩之心去处理人际关系,欣赏生活之美,减少对名利和物质的争逐,那么,人可以感到独立和高贵,焕发生的信心和活力,抗拒死亡的阴影。

老子认为,做人应该有“大丈夫”的骨气,一种不甘落后而奋发图强的精神。它不怕挫折失败,不耻卑微贫穷,只用虚静之心主理生命,信心十足。老子自己淡泊人生,做完他自觉可以(不是应该)做的事情以后,悄然骑牛西去归家。

对于身处动荡多变而困难重重现实生活的我们来说,效法自然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我们不强求名利和过分的物质享受。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采用俭朴的生活模式,教子女认识富贵和富足都在人心,不靠财物的多寡。

现代人不能骑牛西去,一走了之,现代人的状况亦与古时大不相同。但是知人知天的道理恒久不变,当我们接受生命的“有”与“无”,认识到有无不是正反对立的,而是相对地存在,就不会执着于竞逐争胜,可以平静安宁了。

有耶无耶

老子给我们留下珍贵的养生方法,最重要的是保持身心平衡,自然自在。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长期的心灵安顿不但使我们工作有效和家庭幸福,而且令我们健康长寿,是一种独立于生命长短的精神升华。

现代生活违反自然的地方很多,其错误把人类和地球生态引向灭亡,证据明显,不需多说。我必须说的是,这些错误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而且是很容易避免或改变的,一切都在心中。我们不改,实是愚蠢。

庄子说生也有涯;有人说一天可比一百天,两者都真实,因为生活品质优美而合道,使人觉得尊贵,每一秒钟都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个人感到无聊,每天晚上都去卡拉OK大叫一轮,完了仍然觉得心灵空虚,而且埋怨收费太贵、设备又不够先进等等,这样的时光使心灵无所归安,就谈不上享受了。

1998年,我于一个偶然机会在多伦多遇上一对来自上海的中年夫妇,他们请我到家里闲谈。那是一间坐落在York Mills 的独立洋房,面积五千多平方尺,前面花园,后面树林,往下是山谷,十分幽美。屋内的设备更是应有尽有,全是自动化的,家具和窗帘都是由设计师布置的。主人打开宽大的衣柜,挂满了名牌衣裙。另外还有一个鞋柜,里头装着一排排整齐的女鞋,我估计有近百双。最突出的是一个手袋柜,六格里放着16只名牌手袋,每只价值千元以上。

闲谈中,我了解到主人是四年前移民到此的,在这房子住了三年多,他们刚来的时候住过半年酒店。

我赞美他们的环境,竟发现他们对生活有许多不满。第一是他们不很懂英文,许多生活琐事都不方便。第二是无聊,日间男的用电话做生意,女的闷在一旁。我问她拥有这样多的衣服和手袋,外出是否很不容易选择?

“没有,”她爽快地回答,“因为我们外出都只是到餐馆吃饭,又不认识人,穿便服最好。”

“你们俩人住这么大的屋子,会不会觉得有点空的感觉?”我试问。

“正是。有时觉得鬼影幢幢的,日间这整条街都空无一人,真不知加拿大人缩到哪儿去了。而且,屋大需要清洁,您知道这边不容易请到做粗工的人?”

“是的,”我同情地回应,“我倒希望有这么一个幽静的环境,每天散散步,整理花园,听听音乐,然后享受自然自在的安静生活。”

“我们最初也这样想,”男主人说,“所以买下这幢房子。我太太很喜欢种花。可惜她种的花都不健康生长,而且劳动多了也会厌倦。我们现在正想搬家。”

“哦,不知搬去哪里?”

“就在附近,是一幢新大厦的两层顶楼,风景很美,可以望到湖面,又有独立电梯上落,而且连窗帘也是自动开关的。”

“真好,”我自然地反应,“也许届时你们可以结交一些朋友,使生活更为热闹有趣。”

“谢谢,可惜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住那大厦的多数是上层社会的退休老人。况且,我们不觉得属于这个地方,住了四年仍然心无所属,没有亲切的感觉。”

泛泛之交,偶然闲谈,并不代表什么。我说这故事,主要因为像这样一对华人夫妇,在北美洲的大城市中,为数不算太少。他们不需奋斗便享受着可观的财富,但是,生活和工作的知识都相当贫乏,虽然拥有充足的物质,却没有长久的满足。最可惜可悲的,是心无所住,亦不觉得自由尊贵,精神不能归乡。

在中国各地,处于另一端的人为数甚众。他们全力奋斗,勉力维持生活。但是,他们的身心都紧连着土地,每有一点好吃的都精心地烹调,细心地咀嚼,称心地品尝,衷心地感恩,吃完以后有丰厚的欢欣与安宁。至少,这些人不会觉得无聊或心无所属,他们也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去过问“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问题,只顾有生有知。

我们对照上述两类人的生命,并不企图比较谁好谁坏,或者谁上谁下。至于前者心无所住,是环境使然,还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有而不有,可说是“无知”吧?

天地悠悠,老庄智慧给了我们宝贵的提点。他生活在数千年前的小中国,我们生活在今天的大世界,只要用心镜观照世界和生命,可以见到生死的真理和真实,选择平和安顿之路。

一条大道

现代人想快乐尊贵,唯一要做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发现、创造、品赏和爱护“大美”,来提升自己人格品德和审美情趣。

《老子·十章》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即是说,只有洗清心体,使思想清明而舍弃私心贪念,简朴生活,顺应自然,才能获得世间的美和乐。对此,《庄子·天地》有一段值得现代人追随的论说: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

做到“天、德、仁、大、宽、富、纪、立、备、完”,就等同发挥了立功济世的远大心志,驰向高贵人生,归往万物与自然,成就独立、自由又快乐的人生。

这种人生生时尊贵快乐,死后亦富足长久,因为有事业功绩或慎终追远的子孙,代代相传。

个人感悟

不论宇宙多么广大,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悟,紧贴心中。我于1960年认识国际著名作家韩素音(2012年逝世),与她在南洋大学共事。我们在文学院的桌子相连,她每星期一到校半天,大家有机会谈天及互相了解。

素音出生在四川客家人的大家庭,终生都珍视她的身份,一面是根源深扎于传承中国文化特性和爱乡爱国的客家人情怀,一面是作为欧亚混血儿的身份。她后来住在瑞士,95岁时,仍然十分活跃地工作,关心人类福祉。

她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百年的动荡局面,出入在战火中。她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后来又于伦敦大学读完医学,在行医和写作的同时,亲身参与中国的社会斗争,成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革命家的好朋友,无时不把握着中国的时代脉搏。这些经验全部被写在她的小说里,包括七部反映不同时期的自传、两部毛泽东传记、一本周恩来传记、多本小说和大量专题文章。

她又因为两段与外国人的婚姻,分别住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她的一段为时数月的恋爱被好莱坞拍为电影,风靡一时。该影片在香港被译为《生死恋》,它的主题曲“Love is a Many Splandored Thing”至今仍然是许多人喜爱的“热曲”,旋律和歌词都闪耀着阳光与生命。然而,素音不喜欢美国,美国也曾禁止她入境。不过,她后来做了“中美友好协会”的牵引人,又说服了巴黎市议会,让她给周恩来早年住过的房子门边,挂上浮雕做纪念。

这样一位轰轰烈烈活着的世纪老人怎样对待死亡呢?她在《凤凰的收获》(Phoenix Harvest)里这样写道:

当平静可亲的死亡迎我而来,它将会丰富我的爱的库藏。我将会与它结为良伴。我怎能忘记已逝者给我的恩赐呢?周恩来、陈毅和龚澎——他们给我心灵的悠悠私语是何等壮大。无人为一己而生。那是野兽的作为。人类都是为他人而生的,还有子孙的昌盛。这就是我毕生力求做到的。

比较素音的青年时代,今天的世界已经门户敞开,加上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人类已经处于“一个世界”,不少人都自然成为“世界公民”。这些人身体穿梭于异国空间,对自己的身份不禁时常感到迷惘,更遑论“归乡有所”。对此,素音在一本感悟作品中坦言告诉人们:“世界是我的广厦,我的根源在中国”。

这对于多数中国人(炎黄子孙)——不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