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文化苦旅”到“文化使者”

从“文化苦旅”到“文化使者”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禧之旅”早已尘埃落定,秋雨先生再一次搭上了凤凰卫视的特别专车,开始了其“行走文学”的第二站——欧洲之旅。余秋雨可谓在20世纪90年代风光无限,由其倡导的“文化散文”更是令无数才子佳人叹为观止。集荣耀和光环于一身的余秋雨成为文化界的代言人毋庸置疑。作为文化代言人的余秋雨,其实不安分的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文学道路是一条漫长的文化苦旅,但愿余秋雨在文学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余秋雨又出书了,美其名曰:《行者无疆》。

“千禧之旅”早已尘埃落定,秋雨先生再一次搭上了凤凰卫视的特别专车,开始了其“行走文学”的第二站——欧洲之旅。“餐风宿露”中的余秋雨倚马千言,斐然成章,继《千年一叹》之后,又一部大作意欲文坛折桂。

欧洲之旅中,秋雨先生的足迹踏上了欧洲26个国家的90多个城市。从风光旖旎的亚平宁半岛,到诗情画意的莱茵河畔,再到积雪皑皑的北欧冰岛,不仅聆听了舒曼的悠扬音旋,也思辨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同样感受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秋雨先生倥偬的脚步向你倾诉了欧罗巴洲的文化历史、沉浮与兴衰;用其匠心独具的敏锐视角回忆和憧憬了欧洲的过去与未来,同时也抒发和展望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与宏远前景。

余秋雨可谓在20世纪90年代风光无限,由其倡导的“文化散文”更是令无数才子佳人叹为观止。集荣耀和光环于一身的余秋雨成为文化界的代言人毋庸置疑。我不想再提及余杰的文章《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和《我们有罪,我们忏悔》中对余秋雨的批判。灵魂缺席也好,“文革”余孽也好,不忏悔的“才子加流氓”也好。木已成舟,对余秋雨在荒时暴月中犯下的过错,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作为旁观者,我只关注这位文化代言人的创作与发展潜质。

秋雨先生以“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的凌云健笔,创作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作品。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新书,一时声名鹊起。作品中对历史遗迹的探询与感慨,对民族文化的反省与思考,对知识分子的拷问与鞭策,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扎实的文学功底。文笔流畅自然,词藻华丽优美,思想博大精深,往往会给读者美的享受。他在《文化苦旅》的序言中写道:“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余秋雨前期的创作成绩值得首肯。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余秋雨两次旅行后结集出版的《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瑕瑜互见。瑜的地方,自不必说;瑕的地方,也一目了然。语言表达上的苍白无力,思想体现上的缺乏创新,创作模式上的雷同一致,正如他匆匆游记一般浅尝辄止。也许是功成名就后的沉醉,也许是长途奔波后的劳累,也许是商业炒作背后的无奈。作为文化代言人的余秋雨,其实不安分的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艺术的永恒魅力就在于此。摩罗文章中曾提到:“我发现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缺陷和所受的凌辱,普遍缺乏自觉意识和反思能力。”是的,只有很好的把握自己,才能更好地耕耘收获。其实,被人关注就是一种收获。文学道路是一条漫长的文化苦旅,但愿余秋雨在文学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