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济慈的“高度想像力”与闻一多的诗歌应富于“幻想力”

济慈的“高度想像力”与闻一多的诗歌应富于“幻想力”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稍有不同的是,闻一多在进行诗歌批评时,较多使用的是“幻想力”的概念。应该说闻一多所说的幻想力其实就是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想像力。闻一多对诗歌作了深入分析后,得出新诗缺乏想像力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语言文字本身的缺憾。以上从四个方面将济慈与闻一多作了对比,由此可得出结论,闻一多的诗学观部分地与济慈的相似,是毫无疑问的。

四、诗美实现的手段:济慈的“高度想像力”与闻一多的诗歌应富于“幻想力”

济慈多次提到想象这一概念,他认为“高度的想像力”是具有美感的诗歌所应拥有的,是实现美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创造力是诗歌的北极星,犹如幻想是它的帆,想象是它的舵一样”,[21]借助飞腾的想像力,用诗人迅捷的文笔展示美感、情感,形成对读者强烈动人的冲击力,这才是高超的艺术。

稍有不同的是,闻一多在进行诗歌批评时,较多使用的是“幻想力”的概念。在白话文写作初期,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平白粗浅、缺乏诗歌应有的审美意义的问题,为此闻一多尖锐地指出新诗人除了极少数以外,都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从心理学角度看,想象包括幻想。应该说闻一多所说的幻想力其实就是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想像力。

闻一多对诗歌作了深入分析后,得出新诗缺乏想像力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语言文字本身的缺憾。尽管历代诗歌也十分重视“神思”,强调它对诗歌的作用,但从语言的角度,闻一多认为传统诗歌的想像力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他指出:与西文相比,汉语的叠音过多,形容词状词过多。古典诗歌的创作往往过分关注意境而相对轻视意象,这造成传统诗歌意象缺乏,或者仅仅是粗率简单的意象,而“繁密而具体”[22]意象的欠缺是诗歌想像力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新诗发展初期又过分追求音节,就相当于把新诗往自己薄弱处推进。“幻想在中国文学里素来似乎很薄弱。新文学——新诗里尤其缺乏这种质素,所以读起来淡而寡味。”[23]第二,是新诗“平民化”运动带来的副作用所致。“做诗永远是一个创造和庄严的动作”,[24]诗歌应是个抬高的东西,如果硬把它往下拉,也即创作俞平伯所讲“诗的进化的还原论”的民众化的艺术,甚至不惜以牺牲繁密的思想为代价,只能抛弃诗歌的想像力,降低诗歌境界。第三,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不良倾向。他看到白话新诗创作的普遍现象:或者完全摆脱古典诗歌,走向所谓现代新诗;或者比照古诗词的音节讲究形式。对于前者,往往在解放一切束缚的同时,把诗歌的灵魂——情感和幻想也给弃置了;而对于后者,却很少能超出前人的境界,还总为形式所累,妨碍了内容的自由发挥,约束了驰骋的想像力。这些致使早期白话新诗孱于想像力的问题在闻一多的《〈冬夜〉评论》中分别一一作了分析。

有鉴于此,闻一多在诗坛大力倡导“诗歌应是做出来的”[25],强调诗歌的格律、韵脚等艺术手段,对诗歌的平民化却表示质疑;在创作实践上通过各种方法来突出诗歌想像力。他自己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比喻,建立众多的意象,以此来激发读者的想像力。《红烛》中许多诗篇都有这个特点,《剑匣》的意象之繁、比喻之奇、色彩之艳可为其中之首。诗中如激战中的骁将、四面楚歌的项羽、堡垒似的绝岛、明艳的田塍、寥廓的海洋、沙岸……一系列或具动感引人遐想、或具静态富于美感的意象,本身蕴涵着许多的具体情节和内涵,又赋予真实可感鲜明的形象,由它们组合起来的诗歌便具备了更深广的涵义,能触动读者丰富的联想,并积极参与审美再创造过程。诗中比喻运用十分妥帖、巧妙而合理,却又不落俗套。如把日益蔓延的闲惰之情比做芜蔓,给本是平常抽象的语言平添了动态的美,并为诗情的继续作了铺垫:下文“一旦芜蔓还要开出花来呢”,就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其他的比喻也都能起到相似的作用。该诗的色彩浓艳也是一大特色,明媚的田间、海树珊瑚、葱翠的干戚、彩石、白面的太乙、粉红的荷花瓣、象牙雕的白石、墨玉和金丝镶成的香炉、猫眼儿刻出的袅袅篆烟……几乎倾世间所有颜料,绘出多姿多样的图画,诗人的想像力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以上从四个方面将济慈与闻一多作了对比,由此可得出结论,闻一多的诗学观部分地与济慈的相似,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闻一多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针对文坛现状所提的看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拉大作者与诗歌的距离,淡化诗人主观意识对诗歌的影响,固然有利于表达客观事实,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冲淡了诗人的感情色彩,使得诗歌缺少一种由于忧郁、病弱、颓废而形成的犷悍气息,而这种气息恰恰是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由于闻一多一些诗歌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跟读者也拉开了距离,其诗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不如《女神》等作品的原因,恐怕也在于此。

总的来说,闻一多诗学理论走的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的道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使其比同时代的新诗人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而且可贵的是,闻一多的诗学理论不是简单地西化,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又使得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如何坚持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探索之路上,较别人走得更为深远。

【注释】

[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123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7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118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4]傅修延译:《济慈书信集》,6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5]屠岸译:《济慈诗选》,14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屠岸译:《济慈诗选》,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7]闻黎明:《闻一多传》,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8]屠岸译:《济慈诗选》,5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9]闻一多:《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底呼声》,《闻一多全集》第2卷,15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0]闻一多:《名誉谈》,《闻一多全集》第2卷,24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1]傅修延译:《济慈书信集》,59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2]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24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3]刘烜:《闻一多评传》,11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4]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62~74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5]屠岸译:《济慈诗选》,47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6]屠岸译:《济慈诗选》,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7]屠岸译:《济慈诗选》,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8]闻一多:《致梁实秋、吴景超》,《闻一多全集》第12卷,128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9]闻一多:《戏剧的歧途》,《闻一多全集》第2卷,148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0]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141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1]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20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2]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6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3]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6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4]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82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5]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11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