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乱世中的人性》序言

《乱世中的人性》序言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常高兴地拜读了好友蒋建平兄的新著《乱世中的人性》,这是一部描写唐五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著作,史料翔实,观点新颖,取舍得当,见解独到,文笔流畅,读之印象深刻。《百家姓》中赵钱孙李,钱氏排名第二。两宋时,中举钱氏达300多人,官宦仕人达千余人。民国十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中收入钱姓达282人。仅无锡一地钱氏后裔中,两院院士就有7人之多,钱氏对中华文化贡献巨大,值得后人为之骄傲。

《乱世中的人性》序言

非常高兴地拜读了好友蒋建平兄的新著《乱世中的人性》,这是一部描写唐五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著作,史料翔实,观点新颖,取舍得当,见解独到,文笔流畅,读之印象深刻。

《乱世中的人性》由六篇单独文章构成,分别是:《“不倒翁”冯道》《吴越国王钱镠和他的子孙们》《无赖当上皇帝的传奇经历——朱温》《半截子英雄——李存勖》《倏然飘落的一代将星——郭崇韬》《“风流学士”陶谷》。所选人物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鲁迅先生的诗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特征。

安史之乱后,大唐气数已尽,进入藩镇割据的时代,尔后演绎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代是个乱世,乱世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由于它彻底摧毁了原有的秩序体系,重新建构的空间和机会出现了。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制度解体,昔日的等级、门第观念不再被人们所特别看重,这就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作家李国文先生说得好:“中国文明史的每一次倒退,都是这些破坏力大、报复心强、作恶绝不手软的勇敢者所制造的‘杰作’。”

我年轻时就对五代史颇感兴趣,最早是读蔡东藩的《历朝通俗通义》,其中《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都仔细读过,受益匪浅。蔡东藩从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完成一部中华通史,由于其写作年代正处于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时期,文句显得半文不白,读起来疙疙瘩瘩,我甚至闪过重写《历朝通俗通义》的念头,但由于志大才疏,孤陋寡闻,念头一闪而过了。1986年,浙江萧山邀请我参加蔡东藩10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同时受邀的上海学者还有著名历史学家吴泽教授,他曾为这套《历朝通俗通义》的再版写过总序。主办方热情邀请我俩题词,记得我当时引用了鲁迅评价司马迁《史记》的话“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来赞美蔡东藩先生。回沪后,我还吟成绝句一首,表达了对蔡先生的敬佩之情。《七绝·纪念蔡东藩先生》云:

“箪瓢乐趣有谁知?褒贬兴亡亦我师。

多少英雄浪淘尽,先生文采尚行时。”

我对五代史一些人物、事件的一知半解,基本上来自宋散文大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这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还写了一手漂亮的书法,我敬仰欧阳修的学识和人品,信赖并接纳他的观点。其实,当时已有薛居正等主编的《五代史》,欧阳修为什么要别出心裁,重新编出一部体例和写法不一样的新的五代史呢?《宋史·欧阳修传》对此作了简约的说明:“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这部史书不是奉朝廷之意修撰,而是私家所撰。欧阳修道:“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他作史的目的是为了抨击这些他认为没有“廉耻”的现象,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目的。

欧阳修是看不起五代时五朝为官、号称“不倒翁”的冯道的,对冯道极力贬损,认为他没有人臣之伦、廉耻之心,称“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对冯道的反感,主要是针对他的所谓“大节”。当然,历史上也是有不同声音的,如大改革家王安石、明代思想家李贽对冯道就有所肯定。尽管如此,我一直看不起冯道,因为欧阳修的观点已先入为主了。此次静下心来品读建平兄心平气和的叙述和实事求是的评析,我对冯道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平心而论,面对无道的君主,冯道为时势所迫,以苍生为重,实属不易,我们不能采取简单方式,一棍子将其打倒。

关于吴越国王钱镠之事,我想多说几句,不仅因为他是钱氏的先祖,更重要的是他对江浙的安定、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今年春天,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台湾名流钱复时,引用了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此话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建平兄所描述的钱王比较客观真实,可以称为信史也。

吴越国王钱镠是值得后人景仰的先贤。西子湖畔有钱王祠,我去那里祭过祖,也到临安钱王陵敬过香。《吴越备史》称钱镠头脑始终清醒,不贪图一时之利,不跟在别人后面妄自称帝。当时,蜀、吴、汉和闽等割据势力纷纷自立为帝,这些人都派出使者建议钱镠也称帝改元,过一把当皇帝的瘾。钱镠觉得好笑:这些人自己坐在火炉上,还想要我陪他们一起坐,我怎么可能图一时之利,跟着这些人一起做傻事呢?对这些人的建议,他一概不予采纳。这些人反而更敬重钱镠了,将他当作父兄。这足以说明他的远见卓识。

钱镠王制订了“保境安民”“事奉中原,岁岁朝贡”的政策,关起门来搞建设,治理水土,修筑海塘,疏浚内湖,数十年后,吴越之地蔚为气象。吴越王在上林湖越窑生产的秘色瓷,艳冠天下,成为中华瓷业的巅峰之作,我写《寻访中华名窑》时去上林湖实地考察过。钱王自宝大元年(924)遣使向唐朝进贡时起,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王纳土归宋为止,有明确记载的进贡达12次之多,仅宋朝建立后的十余年间,就向宋廷贡越窑秘色青瓷达17万件之多。钱镠晚年有一次与僚属们谈起杭州城的变化,众人盛赞杭城邑屋繁会,江山雕丽,湖海形胜,为天下稀有,此皆大王数十年精心治理之力也。钱镠却很清醒,他说:“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

钱镠王的决策,让吴越百姓免于战祸,也荫及子孙。钱王后裔得以平安生息,耕读传家。《百家姓》中赵钱孙李,钱氏排名第二。两宋时,中举钱氏达300多人,官宦仕人达千余人。民国十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中收入钱姓达282人。如今,钱氏占全国人口总数2.2%,涌现出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以及国学大师钱玄同、钱穆、钱钟书等。仅无锡一地钱氏后裔中,两院院士就有7人之多,钱氏对中华文化贡献巨大,值得后人为之骄傲。

在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社会的残酷竞争中,流氓、强盗和恶棍有时会成为胜利者,如朱温篡夺皇位,这是历史的悲哀。明末史学家王夫之认为,“朱温起于群盗,凶狡如蛇虺,无尺寸之功于唐,而夺其三百年磐石之社稷”。我们只有揭露痛疽,鞭笞暴君的罪恶,才能够引起后世之人的警戒。建平兄写得很是出彩,良苦用心可见矣。

李存勖在极盛时,几乎雄霸天下,打遍全国无敌手,天下所有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抗争,但他最后却身死国灭,亡于“数十伶人”之手,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沉痛。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对李存勖最后结局发出的感慨至今仍在我耳边响起:“《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郭崇韬是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对李克用和李从袭父子忠贞不贰,屡建奇功,西平蜀地,更是功高盖世。然而,大祸将临,他没有制约与他作对的宦官,反而死于宦官之手。他以郭子仪的子孙自居,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大将,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崇韬这样妄自攀比祖宗,说明他缺乏近忧与远虑。

陶谷是“文人无行”的典型,却在乱世中得势一时。赵匡胤深知陶谷其人,对其猥琐的人品是很清楚的,极为鄙视。此人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朝中大臣对他都很反感。《宋史》对陶谷的评论是:“其多忌好名……人多笑之。”

清人王闿运认为,中国历史上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一批人物。“世道愈乱,贤士愈积。”我们今天剖析这类人从无赖、强盗和恶棍到封建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演变过程或者说传奇经历,不能护短,更不能掩饰乃至粉饰他对国家、民族所犯下的恶行,要给后人以警示。

蒋建平兄是资深媒体人,供职于上海电视台,主编、策划的系列报道《跨国公司在上海》《股市风云录》《上海一百万人再就业》《香港经济——迎接香港回归专题报道》等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很大,并在全国和上海市的节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他撰写的电视片《“乐凯”对“柯达”说不》的文稿,被作为范文入选由我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大全》一书,该书于1998年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建平兄不满足只扛好摄影机,业余时间,青灯黄卷,孜孜不倦地攻读史学,还写了不少文章。在《文汇报》“学林”版、《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等媒体上,他发表了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论文、文史随笔等数百万字,如《宋徽宗与道教》《伪楚皇帝张邦昌》《胡姬酒肆与崔莺莺》《古代户口制度始于何时》等,许多篇章已编入被评为全国优秀读物的《千古之谜》丛书。他撰写的《大明三百年》《大宋王朝之谜》和《盛世风云——探秘大唐帝国》等专著,受到读者好评。

建平兄为人厚道,做事认真,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的新著《乱世中的人性》实现了我年轻时的梦想——用清新的文字,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过去的人物走进现代人的心里,并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这样那样的启示。建平兄做了一件大好事,可喜可贺!

2009年8月16日于无闲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