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颍上县三中乡土教材》序言

《颍上县三中乡土教材》序言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淮北颍上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次在陕西华山参加研讨会,遇到了颍上三中的校长席祥先生,也算是半个老乡了,非常高兴,交谈甚欢。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颍上县三中乡土教材》序言

安徽淮北颍上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然条件优越,建城历史悠久。大约在5000年前,这里的先人已摆脱“逐水草而居”的渔牧生活,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原始部落。夏代,禹定天下为九州,这里属豫州。

早在30多前,我就对颍上有所耳闻。当时我还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求学,班内有位女生叫徐慧芬,她是68届的老高中生,她当年是在八里河插队的上海知青,大讲那里的湖光山色、秀丽风景等,让我们萌生羡慕之心。现在,那里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所在地八里河镇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境保护的全球500佳。

我于1969年元月赴淮北泗县山头镇插队,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对淮北地区怀有深厚的情感。佛云:空桑不三宿,三宿必留情。这次在陕西华山参加研讨会,遇到了颍上三中的校长席祥先生,也算是半个老乡了,非常高兴,交谈甚欢。席祥先生是一位思路开阔、热情向上、有所作为的校长。这次他来信约我为学校的乡土教材写序,尽管杂务缠身,我还是乐意写序的。

几年前,我曾去合肥市,得知在包河公园的包公墓道内,悬挂着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其中就有颍上县人宋廷柱“尝粪忧心”的故事。据记载,宋廷柱任孱陵县令时,“到任旬日,忽心跳汗流,即弃官回乡。时母病也,医曰:欲知吉凶只有尝粪,味苦则佳。娄(宋廷柱原名庾黔娄)尝之味甘,心甚忧之,每夜跪拜北辰求佑。无奈母数日而卒,廷柱守孝三年,其孝行传于四海”。

据说宋廷柱孝顺母亲,清朝嘉庆皇帝御赐孝廉衔,建孝子坊。清统治者很有心机,入主中原后,假如仍用“忠义”来治国,必然招致明代遗民大规模的反抗,他们采用以“孝”来安邦,百事“孝”为先,自然也被汉人所认同,从此天下可以无忧矣。到了乾隆时期,大清皇朝政权已经巩固,又重新倡导“忠孝节义”,鞭笞“贰臣”,打击那些由明降清的官吏,让其遗臭万年,教育天下士人效忠大清皇朝。孝道仍然是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嘉庆六年(1801)御赐宋廷柱六品顶戴,并亲笔御赐宋氏家训:“宋廷柱孝子有坊,依仁作里,维孝传家。”两边还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就有了颍上城内的宋学花门娄,人称“天下第一孝坊”。宋家花门娄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遭遇过特大洪水、地震、日本人轰炸、“文革”破坏等磨难,现在仍依稀可见。我很想去颍上看看这座古文化遗存,体察博大精深的中华孝文化。

说到颍上,有一位贤大夫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管仲(前723—前645),是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管仲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下,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卿,可谓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便使这个边陲小国民富国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使齐国日益昌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设各级官吏管理,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收,适当征发力役,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筹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特许在庶民中选士等,执政四十余年而善终。这是非常了不起,是颍上人的智慧,也是颍上人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可以从管仲思想中获得许多宝贵的教益。

我因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曾去山东齐鲁大地考察,还登临古老的齐长城,对管仲治国方略非常敬佩。那里出了一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功高盖世,无与伦比,其学说对人的道德修养大有启迪,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巨大。从时间上来说,管仲是孔子的前辈;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孔子实际上只继承了管仲思想的十分之一二,管仲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继承和发扬了管仲的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思想

但是孔子没有认同管仲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孔子重视让老百姓“仓廪实”“衣食足”,但不认为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最重要的事情,他甚至鄙视立志务农的人,这可能就是孔子思想的局限性。管仲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经验,也有治理国家的理论总结,他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也被后人称为“儒道法思想的先驱”。

中华历代的文人骚客,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曾巩、晏殊、梅尧臣、周邦彦,明清时代的屠隆、王世贞、黄仲则等,或在颍州为官,或颍州寓居,他们为颍州留下了诸多华美诗篇,成为颍州的宝贵精神财富,自然成为乡土教材的重要内容。

颍上可以讲的东西实在太多,文化积淀太深了。我们开展传统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就是要发掘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文化。我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裂的危险。

有的青年人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说,一些外国人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情有可原,一些中国孩子也这样认为就很可悲了。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科研课题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推进公民读写能力为基点,以促进语文教学为目标,团结业内外人士,共同推进这项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忽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忽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设,中国人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文化的发展依赖经济实力的支持,同时文化也可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2007年5月23日写于访美前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