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适龄青年女职工婚恋状况调查

上海适龄青年女职工婚恋状况调查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里姑娘们乐此不疲地灭灯、网络上“经适女”迫不及待亮相、公园里父母争先恐后为女征婚,全民都热衷于“剩女话题”,可适龄青年女职工的婚恋状况究竟如何?本报针对22至35岁女职工的抽样调查显示:逾四成无恋情。本次受调者均为22至35岁的适龄青年女职工,其中27岁以上女性占到45.02%,而27岁,则被普遍认为是“剩女”群体的“门槛”。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对本市青年女职工的婚恋状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5.上海适龄青年女职工婚恋状况调查

■逾四成受访女青工缘何落单

■逾四成受访青年女职工“落单”

■男性与女性眼中的最佳婚龄相差四五岁

恋爱需要智慧 态度决定幸福

■婚恋难题也是社会课题

头版时评

逾四成受访女青工缘何落单

□ 李阳

电视里姑娘们乐此不疲地灭灯、网络上“经适女”迫不及待亮相、公园里父母争先恐后为女征婚,全民都热衷于“剩女话题”,可适龄青年女职工的婚恋状况究竟如何?本报针对22至35岁女职工的抽样调查显示:逾四成无恋情。这组数据确实让人

不能轻松。

婚恋难,原因千千万,但不能忽视的是,爱是一种本能,恋爱却是一种能力。光感受不表达是缺乏沟通的能力,光索取不给予是缺乏付出的能力,光抱怨不体谅是缺乏理解的能力,光责备不原谅是缺乏宽容的能力,光逃避不面对是缺乏承担的能力。由此看来,恋爱是门技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可以学习,也需要学习。希望幸福的青年男女,不妨都学一学如何爱与被爱。

婚姻不是保赚不赔的投资,幸福永远需要用心经营,用手创造。“择偶配置表”越来越长,可这成不了幸福的保障,因为高配并不一定高质,物质终究代替不了爱情。对象不求十全十美,但要能同甘共苦;生活不须锦衣玉食,但应相互扶持。婚姻的路上没有一劳永逸,再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敌不过情感的短板,收获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用心。

婚恋是个人的私事,又是社会的公事。结婚就是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住行教娱医一样都逃不脱。住房价格高企让许多人不得不“算计”,劳动地位受歧视也会让人没底气,婚恋的成本、职业的稳定性、劳动地位的平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二人合力就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家庭,是一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实现个人的婚姻梦想,也是一个个最具体、最现实的“中国梦”。

逾四成受访青年女职工“落单”

□ 李阳 徐晗 陆烨 徐文斌

点开搜索引擎,百度一下“剩女”,显示有4940余万条记录。适龄女青年的婚恋问题已从深闺里的悄悄话,逐渐变为最易击中公众兴趣点的热门话题。上海适龄青年女职工的婚恋状况究竟如何?本报就此进行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深度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近5000份,对60余位单身女青年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受访女青年七成未婚父母最着急

本次受调者均为22至35岁的适龄青年女职工,其中27岁以上女性占到45.02%,而27岁,则被普遍认为是“剩女”群体的“门槛”。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对本市青年女职工的婚恋状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四成姑娘形单影只

上海适龄未婚女职工究竟有多少?我们的问卷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在受调者中,已婚者占比不足三成,为29.17%,逾七成受调青年女职工未婚,“处于恋爱中”,“单身状态”(未婚且无恋情)者分别占比30.19%和40.64%。超四成女青年“落单”,究竟是什么概念?

美国和日本是独身女性较多的两个国家,根据2007年的一项统计,当年美国的适龄未婚女性比例高达49%。而日本的“剩女”比例也一直“领跑”发达国家。1975年到2005年的30年间,日本25岁到29岁区间内的单身女性比例从20%升至59%。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副会长徐天立认为:“40%的单身比例已经不低了。通常来看,适龄单身女性比例控制在1/3的范围内是比较正常的,而以我们的工作经验来看,这一比例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梅园婚恋交友中心高级婚恋顾问楼琼莉也表示:“确实在婚介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加难以配对,特别是在大型的交友活动中,女性参与人数远远多于男性,30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占相当比例。”

父母比女儿更着急

“晚婚晚育”是一个有着浓厚中国特色的词语,根据法律规定,女性23岁以后结婚就达到了“晚婚”的标准。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个年纪才刚刚告别“睡在上铺的姐妹”,于是便有了“还没毕业就‘晚’了”的戏谑。不过在调查中,却发现单身女性自己普遍淡定,最着急的还是父母。

调查显示,单身女性中60.2%的人表示“不焦虑,对象可以慢慢找”,逾23%的人甚至感觉“还小,不急着找”,只有16.02%的单身女职工“非常焦虑”。不过不焦虑不代表没压力,受访女青年普遍反映最大的压力来源还是父母。近1/3的受调者将“父母催促家庭压力大”作为婚恋压力的首要选项。而在导致单身的原因中,68.47%的单身女性认为是“交友圈子太小”。记者在调查中,更发现职业特点也导致各行业女职工婚恋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4大行业调查

IT业:“IT女”很孤单

在针对IT业的婚恋问题调查中,有一个广为人知、名号响亮的范本——“张江难”。点开“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会联合会”的微博首页,置顶的是园区第五次红娘茶话会的视频资料。张江工会联合会副主席朱晓明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调研资料,资料显示,截至去年6月,张江园区共有员工273541人,本科学历以上员工119845人,35岁以下青年占70%以上,其中未婚者近65%。

“女青年的婚恋问题比男青年更加严峻。”朱晓明向记者介绍,张江的职工群体有着工作勤奋但拙于表达;收入丰厚但不会消费;智商颇高但想法简单的典型特征。沟通能力弱成为男女青年婚恋难的共性问题,而女职工的选择面则更为狭窄。

在记者针对张江女职工的问卷调查显示,受调的女职工中80%单身,而其中74%的人将“交友圈子小”作为婚恋难的罪魁祸首。

“交友圈小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朱晓明进一步向记者说明,虽然张江园区聚集了20多万职工,但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编程等领域男职工比例要远大于女职工,这从专业领域上将男女职工分隔开。加之园区位置偏远、沟通能力较弱、公共交流平台缺乏等因素,女职工的交友圈实际上局限于以企业甚至以部门为单位的极小范围内。

医务:“白衣天使”也恨嫁

依据2013年1月9日,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公布的《上海市2012年度婚姻登记统计情况专报》显示,2012年度本市办理国内结婚登记职业分类中,医护工作者仅有2471对(夫妻中任何一方为医护工作者均统计在内),名列全市倒数第二。人们印象中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却也和“恨嫁”扯上了关系。

“我们医院有多忙?忙到没时间相亲。”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张护士今年30岁了,她认为过于忙碌的工作是造成自己至今单身的重要原因。她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大多需要倒三班,休息时间不固定,由于倒班原因,她和一般的上班族休息时间是不一样的,“别人是周六周日有空,而我却正好上班,有时为了相亲,还要麻烦同事换班。”

铁路:“高姐”淡定不愁嫁

天上的“空姐”和地上的“高姐”是交通运输行业中最为靓丽的两道风景线,在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中,空姐被位列“最不受欢迎的结婚对象职业”榜单之中。不过,“高姐”们却并不愁嫁。

记者在对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高铁乘务员和列车长的抽样问卷调查中发现,受调者单身占比不到三成,而单身者中也无一人因单身而感到焦虑。

“‘两点一线’的稳定工作让我们谈恋爱比较容易。”京沪高铁列车长冯龙珠这么解释道。25岁的小冯虽然还是单身,不过她丝毫不着急。她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上海客运段的高铁女列车长平均年龄只有25岁左右,车队常年往返于京沪之间,而且她们享受的是“做二休三”或“做二休二”的班次。更加规律的作息时间,更加宽裕的业余生活,使得“高姐”这份工作显得相对固定而且有保障。而且30岁前,一些“高姐”还可以选择调整到铁路系统的非一线岗位,这也给她们的婚恋提供了便利。“谈恋爱时间更多了,还能跳出车厢拓展交友圈,乘务员嫁给铁路系统职工的例子也不少的。”

教育:普教高教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教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幼教、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在教学要求、岗位特点上有着鲜明的区别,同时在婚恋状况上也差异明显,其中高学历成了最为主要的“分水岭”。

今年27岁的林依来自山东,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选择留校当老师。“27岁在上海不算什么。可当我回到老家,就成了亲朋好友眼中的‘轻量级剩女’了。”今年回家过年,一想到比自己小两岁的嫂子已经是个两岁孩子的妈时,林依不免也有些焦虑。去年,带着好奇和期待,林依也参加了一场市教育工会组织的联谊活动,可是放眼现场几乎都是比自己大不少的女教师。

林依认为,造成大学女教师婚恋难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交圈相对单纯,工作、生活主要在校园中,接触人群以学生为主,较难结识新朋友;二是自身教育程度较高,会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大学老师硕士学历是基本的,要上讲台通常需要博士学历。”

在记者对15名上外单身女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12人将自己的单身原因归结为“交友圈子小”。林依抱怨说:“身边男教师本来就少,同年龄段的男青年则更愿意找比自己年轻的女孩子。我们活生生就被‘孤立’了起来。”

男性与女性眼中的最佳婚龄相差四五岁

你认为男女的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少?从事什么职业的男性(女性)最受青睐?你能接受男友的收入比自己低吗?你认为如何认识另一半最靠谱?相亲路上碰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步入剩女之列,愿意降低标准“凑合”吗?针对这些婚恋中时常面对的问题,本报深度调查的有趣结果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上海青年男女当下的婚恋观。

女性最佳婚龄:小伙说24姑娘说28

你认为:女性的最佳婚龄是几岁?男性的最佳婚龄又是几岁?

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本报日前进行的调查中,男、女的作答给出了令人诧异的答案,两性对于男女最佳婚龄的认知竟然有4到5岁的差距,即:男性认为女性最佳婚龄是24.27岁,而女性认为自身的最佳婚龄是28.02岁;女性认为男性的最佳婚龄是32.03岁,男性认为自身的最佳婚龄是27.11岁。换句通俗的话说,当27岁的男孩子想结婚的时候,24岁的女孩子并不愿意迈入婚姻的殿堂,而当28岁女性着急嫁人之时,她们心中在年龄上的理想对象可能依旧希望寻找24岁左右的小姑娘,并已然稀少。这一差距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的青年女性的择偶之路越走越窄。

邓铭或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金茂上班、月薪过万、中层骨干……邓铭的身上贴着不少让人羡慕的白领标签。每天穿着修身的职业装,踩着六七厘米高的高跟鞋,穿梭金茂大厦高高的楼层之中,邓铭工作稳定而忙碌,一年前她还升任部门副主任。在许多人看来,30岁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剩女”,危机感应该很强。曾几何时,受到闺蜜幸福婚姻的影响,她也有着自己对于白马王子的“完美定义”,并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寻找完美对象:年薪20万以上、本地户籍、备有婚房、年纪一定要比自己大三岁及以上。

前几年,邓铭身边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很多,可是左挑右选,邓铭始终未找到理想的白马王子。随着时光飞逝,给邓铭介绍对象的人渐渐减少,焦急的她开始适当放宽自己对于男性物质上的要求,却始终坚守“年纪一定要比自己大三岁及以上”这一标准。然而,随着她年龄的增长,符合她年龄条件的单身男性也越来越少。在相亲中,邓铭也曾遇到过一个还不错的相亲对象。“他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我也挺中意他的,出去吃过几次饭,不过最终他拒绝了我。理由是,性格不是很合适。”邓铭说,当她接到介绍人的电话后,听到男方回绝她的理由时一度觉得很莫名,“我明明和他聊天聊得很开心,怎么就性格不合适了呢?”

女性择偶:公务员最受青睐

工作稳定、职业体面、收入有保障,每年全国百余万人报考公务员,这“三大利好”的吸引力不可小觑,而这也同样吸引了沪上的年轻姑娘们。在本报的这次调查中,在回答“你理想伴侣的职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5.75%的受访青年女职工选择了“公务员”,30.86%的受访者选择了“金融业”,30.69%的人选择了“IT业”。与女性相同,男性青年职工在选择理想伴侣职业时同样青睐“公务员”。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男青年最青睐的伴侣职业中,“公务员”以29.68%的得票数跻身前三名,而第一、第二名分别为“白领”(32.7%)和中小学教师(31.35%)。

九成多女性希望对象薪金比自己高

你愿意接受一个收入比自己低的伴侣吗?无论是已经在职场上取得一定成绩的职业女性还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大多对此连连摇头。在本报的这次调查中,92.07%女性希望伴侣收入高于自己。在剩余不多的能接受“女强男弱”的女性中,仅有18.39%的人接受伴侣的经济收入不如自己。值得关注的是,受访的平均收入最低的女外来务工者群体,对于“女强男弱”的模式反而较为接受,有六成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伴侣收入低于自己。

从毕业到社会打拼的这些年,30岁出头的Cici一个人独闯江湖,从销售助理蜕变成销售总监,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鲜花与掌声。“不少人提出有房有车的硬指标,我倒觉得房子、车子可以通过打拼得到,但是个人能力一定要好。除了物质,我反而更崇尚精神,要有共同语言,有一样的人生目标,那样才能劲往一处使。”Cici说,虽然自己对房、车没有具体的要求,不过她却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男方的收入一定要比她高。对于这点,她的理由是:“可能我思想还是偏传统一些,总希望自己的丈夫比自己优秀,女强男弱的思想于我而言,有些超前,我可能还是接受不了。”

相亲仍是交友主渠道、沟通能力差成男女通病

到了适婚年龄,身边还没有“伴儿”的女性,被长辈安排参加各类相亲在所难免。本报的网络调查也证实了这点,相比于男性,女性更乐于“相亲”,48.57%受访女性就有过相亲经历,29.01%的女性认为依靠亲友介绍交友最靠谱。而在本报记者的直面访谈中,发现通过介绍认识从而走向婚姻的女性占到了受访比例的八成。而在这条“大众化”的择偶道路上,沟通障碍似乎成为80后独生子女的一种通病,分别进入男、女受访者的单身三大主因行列。

从大学实习开始算起,唐惠在张江高科里已经待了8年了。29岁对于一个软件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黄金年龄”,不过对于一个出了校门就一次恋爱都没谈过的大姑娘来说,这又是一个让人着急的年纪。小唐的第一个“相亲”对象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收入稳定长相端正,第一印象完全OK,只是整个见面过程中几乎都是男方在侃侃而谈。表面看似不错的氛围,内里却是尴尬不断。“我告诉对方,目前正在做一个怎么样的软件,谁知对方居然冷冷地回了我一句,这样的软件就算开发出来了也没有市场的。”我听完之后,整个人愣住了,对方却全然不知自己说话有些过分,还在继续夸夸而谈。事后,介绍人告诉小唐,对方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对她没有恶意。但小唐接受不了,相亲也就不了了之了。

86%的女性宁做“剩女”也不愿“凑 合”

年龄越大是不是在恋爱问题上越不讲究?至少从问卷分析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在择偶标准上相当一部分女青年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只有1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降低标准”。34岁的媒体人Emma就是一个典型的宁缺毋滥的代表。

不是什么外貌协会,也并非要大富大贵的生活,较之那些非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姑娘,Emma对于另一半的物质、收入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也没有啥硬性指标,但却格外讲究与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的感觉。一句缘分未到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人,也成了她解释自己单身的万金油。

恋爱需要智慧 态度决定幸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享受爱情的甜蜜和婚姻的幸福,是完美人生应有的重要内容。然而,通往爱情和婚姻之路却并非总是坦途。数年前,冯小刚贺岁电影《大腕》中那句经典台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令无数观众为之捧腹。而现实中,它却成了不少人选择婚姻时的心态写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白富美和高富帅无可厚非,可外在和物质并不等同于幸福,态度和智慧才是开启幸福大门的钥匙。

婚姻和幸福是一种选择

仅靠物质支撑的婚姻成了一座危房

6年前,27岁的琪琪在诸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当时以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成功人士远嫁海外。但这场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她就摘掉了无名指上的戒指,只身回到上海。聊起这段失败的婚姻,琪琪感触良多。

婚后,琪琪放弃了上海稳定的工作,远赴加拿大。平时除了买汰烧、读语言学校,还去餐厅打工。“终于告别了长距离恋爱,婚后总想先过过二人世界,但他却拼命催我生孩子。因为我不答应,他甚至对我经济制裁,不给我生活费、不跟我说话。我在那里人生地不熟,只有他一个亲人,全方位的冷战让我不敢相信这竟然是我的丈夫。”琪琪说,当时前夫已近40岁,求子心切。而自己则在这样的情势下也绝不愿妥协。双方各置棋盘,谁都不肯让步,最终导致关系破裂。“说实话,我们的感情基础不深,恋爱时就没见几次,我看重他的实力,他看上我的美貌。婚后彼此都认为应该对方让步,再加上我最看重的经济条件已成为抗衡乃至制裁的资本,于是离婚就成了最终的必然。”

时过境迁,如今的琪琪对幸福的理解有了新的定义。幸运的是,一场聚会让她认识了现在的先生。“我们都是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人,失败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追求和珍惜的吧,现在的丈夫没有大房子,收入也不是很高,但我们彼此都愿意为对方着想,彼此疼惜,日子过得很幸福,也很有动力,我相信,我们一起努力,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学会取舍剩斗士遇到真命天子

“娜娜的老公事业才刚起步,工资就那么一点儿,婚后两个人还要一起还房贷,过得比婚前还要辛苦;澄澄那么漂亮,老公却一脸抱歉,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半年前,看着那些正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闺蜜,杨丽觉得惋惜不已。“那时候的我,总是坚持妈妈说的,不要让自己吃苦。所以,也觉得身边的好友都嫁得委屈了,她们值得找到更好的人。”而杨丽对自己的相亲对象,同样百般数落。这个有过九次相亲经历的剩斗士,前八次都以失败告终,她总将自己的落单归结于遇人不淑。

好友的苦口婆心,让杨丽开始反省自己的偏执。在第九次相亲时,不再固守着那些硬件要求。“他身高不达标,体重还有点偏胖,只有一套小房子,别说上海牌照了,连驾照都没有。要是以前,第一时间就淘汰了。可当我想到好友说择偶应该适当地放宽要求时,就想再给彼此一个机会,多接触几次。结果感觉还真的不错,我们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现在的我很幸福。”就这样,杨丽和她的第九位相亲对象牵手了。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他们正计划在年内完婚。谈起自己的这个准老公,杨丽一脸的幸福。

共同打拼让幸福更踏实

心甘情愿为爱背债百万

走向“裸婚”之前,众人一致的劝说,让佳佳也曾想打退堂鼓。但最终爱情战胜了现实,她踏上了与老公还贷的道路。

来自哈尔滨的佳佳亭亭玉立,出落得很标致,是众人公认的美女。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她和老公一见钟情,短短半年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都说恋爱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尽管老公是上海人,但和父母同挤在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婚房根本无从谈起。因为住房,这段感情经受了一次不小的考验。

婚后与公婆同住显然不现实,买房就成了两人唯一的出路。“我打算一步到位,如果买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扣掉首付,我们需要还贷一百万。”佳佳说,结婚前,一想到未来二三十年,每月都要节衣缩食还贷款,自己就会头皮发麻,这意味着自己的生活水准将直线下降。“很多朋友都劝我和他分手,觉得以我的条件找个有房无贷的不成问题。但是我们真的很相爱,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背债结婚。”

每月工资八千,没结婚前,佳佳买东西一向大手大脚,从不担心钱不够花。但婚后,凡是买个300元以上的东西,她都要犹豫上半天。索幸,老公很体贴佳佳,常常主动帮她分担家务,在婆媳问题上,也是常常充当着“润滑剂”。佳佳说,最让她感动的是,老公说了这么一句话:“妈,你媳妇不嫌我穷,比起她愿意和我受苦背这100万,我分担点家务又算得了什么。”

白手起家我们幸福着自豪着

时针指向晚上7点,通常这个时间,很多人家都已经开始吃饭,不过赵胄依然等待丈夫到家。不管有多忙,每周五,小两口一定会一起下厨做顿晚饭,这是他们婚后的甜蜜约定,三年来一直如此。

赵胄今年28岁,在上海的一个小康之家长大,丈夫姓程,苏州人,大她两岁。在家里她总叫他“老程”,他就叫她“小赵”。不像其他受访者的忸怩,天性爽朗的小赵很愿意说说她和“老程”的恋爱史,“我们就是典型的裸婚族。”

老程是赵胄的大学学长,他们的爱情是典型的校园恋爱。“虽然恋爱是甜蜜的,不过结婚的事情还是考虑了很久。”小赵坦言,因为丈夫是外地人,在上海没有房产,这在父母眼中就是没有根基。“当时我们刚刚工作,都没钱。父母觉得从小把我当掌上明珠地富养,偏偏我找了一个穷小子。我是牛脾气,他们拗不过我。后来我爸说,他们贴钱给我们买房子,但老程一口就回绝了。”

看着妻子愿意为自己吃苦,老程一直很努力工作,婚后没多久就被升为主管,现在也已经做到了总监的位置。“说实话,刚开始挺苦的,为了存钱买房,买个鸡蛋还要赶着超市促销,平时都吃便利店便宜的盒饭。但事实证明,我找的是绩优股,就连我爸妈现在也对他赞不绝口。”

婚恋难题也是社会课题

成家和立业是青年人的两项基本需求。当“剩女”问题成为都市女性的一种困扰,其就不仅仅关乎适龄青年女职工的幸福,更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成了需要全社会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婚恋成本倒逼青年晚婚

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

我曾经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对“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作判断时,56%的回答者都持反对态度,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地区,反对的比例也越高。这也就是说,彼此仅仅拥有爱情会被多数人认为是“空中楼阁”。那么,这“其他方面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拥有稳定居所”、“高薪体面的职业”等等一定名列其中。

随着女性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提高,很多女青年也并不单单寄希望于男方来获得稳定的家庭经济基础,因此选择先事业后成家的女性可能会越来越多,晚婚晚育一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我们在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已经延续了千百年,要从中跳脱出来谈何容易。

我建议,适婚女性择偶时,视野可以尝试着放宽。不要只想着找比自己年龄、收入、社会地位都高的男性。十全十美的对象不存在,互相包容、一起耕耘的爱情也是幸福。而我们的男同胞们也应当摒弃必须“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学会接受“男女平等”,甚至是“女强男弱”的社会状态,接纳多元化的婚配模式。只有全社会对传统的婚恋观念和婚恋模式不断改变,才能有助于青年女性尽早结束单身,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嬗变的时代更需积极的婚恋观引导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副会长徐天立

近两年来,由民政局牵头,我们协会组织过多场大型相亲交友活动,也参与过每年一届的婚恋博览会。可见,政府机构在推动青年婚恋上一直很积极。但“剩女现象”依旧是个难题,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是一个嬗变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互碰撞,更需要对适龄青年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建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年轻人追求幸福生活本来无可厚非,但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和资本的,也会受到方方面面社会因素的限制,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生活方式。

目前,在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注册的婚介机构有130余家。近几年来,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传统“阿姨妈妈”式的小婚介正在逐步被淘汰,更专业、更细致的“婚姻顾问”模式正在兴起,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相比传统的婚介形式,婚姻顾问往往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资质,在为青年男女进行匹配介绍外,还能够适时引导他们树立更健康的婚恋观。相信这也将是我们婚介机构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