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更多的人留在了这里

更多的人留在了这里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料此时,丈夫因忍受不了这里的艰苦工作和生活想离开共青城。这些留下来的人,已经不只是首钢人或者唐钢人的狭隘概念,而是名副其实的首钢京唐公司人,是这座海上钢城开拓奠基的主导力量。那时的钢城基地还是满眼风沙,一想到要在这里建设现代化的钢城,他就激动不已。然而,搬迁也使这位正处在谈婚论嫁年龄的年轻人遭遇了情感上的失落。许多来自首钢和唐钢的干部职工都在这里买了房子。

凡是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人们的人生经历和心灵曲线大体相同,中外概莫能外。

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大影院曾经放映过一部前苏联著名的电影《共青城》。讲述的是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的青年志愿者,主动要求到远东黑龙江边的原始森林中建设新兴城市的故事:娜塔莎从斯大林格勒乘车到建设工地寻找自己的丈夫——工程师弗拉基米尔。不料此时,丈夫因忍受不了这里的艰苦工作和生活想离开共青城。于是她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为此双方分开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经过共青团领导安德烈的教育,弗拉基米尔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又与爱人重归于好,共同投入了建设新城市的洪流中。

还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翻译出版过由前苏联女作家凯特玲斯卡娅创作的一部很有名的长篇小说《勇敢》。描写的也是在头几个五年计划时期,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全国许多城市的年轻志愿者,来到远东荒僻的大森林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无数困难,建设崭新城市的故事。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开拓了第一条道路,建设了第一批厂房。那是多么忘我、纯真、热情的年轻时代啊!什么事都是破天荒地第一次遇到。这些人一方面在创造着新生活,一方面也在改造着自己。有的人害怕困难,开了小差;有的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弥补了自己的过失,回到同志们中间来;有的人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与大家一起成长,最终成为一代新人。

如今,在首钢京唐公司也发生着类似的故事,只是结果不同。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不是靠理想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但是,没有理想也不可能开创伟大的事业。就业难是当前最困扰社会的问题之一。能在这里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既是养家糊口的需要,也是创造价值的机会。想走的人必然早晚要走,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留下来。这些留下来的人,已经不只是首钢人或者唐钢人的狭隘概念,而是名副其实的首钢京唐公司人,是这座海上钢城开拓奠基的主导力量。在这里找到工作,找到爱情,找到家庭,找到未来的一切。

还是让我们讲述一个年轻的钢铁工人走与留的故事吧!

他叫黄俊杰,是首钢京唐公司炼铁部的见习作业长。

他1982年出生在湖北省大冶市一个小山村里。父亲教过十年书,母亲是农民。2000年考取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系,2004年6月毕业,8月进入首钢炼铁厂四号高炉担任操作工。他原来毕业后准备去宝钢或者武钢,但最终命运之神却把他安排进了首钢。对于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这里的确是锻炼自己的舞台。他在四号高炉工作了四年,经历了四个师傅。第一个师傅,调到首秦公司担任炉长;第二个师傅,调到迁钢担任炼铁工段长;第三个师傅,调到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第四个师傅,先是调到二号高炉,该高炉停产后又被调往迁钢。他刚到四号高炉工作时,大学生特别少,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后来参加了有关工艺的技术改造,与工友们一起钻研探讨,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成了地地道道的首钢人。四号高炉原来设计炉龄是十二年,实际上已经使用了十五年,属于超期服役。他赶上了四号高炉的停产,参与了高炉停产的具体操作。

2006年10月,正是秋风荡漾的时光,他作为四号高炉的团支部书记,带领团委委员们第一次到曹妃甸参观。那时的钢城基地还是满眼风沙,一想到要在这里建设现代化的钢城,他就激动不已。2008年1月,他被调到了首钢京唐公司炼铁部一号高炉工地,参与炉内的砌筑施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为自己能有机会亲身参与中国最大的高炉建设而感到自豪。原来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的四号高炉有两个出铁口,而首钢京唐公司的一号高炉却有三个出铁口,交叉出铁。2009年5月21日开炉,22日晚9时出铁。这是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夜晚,在场的人群一片沸腾,纷纷互相祝贺。

然而,搬迁也使这位正处在谈婚论嫁年龄的年轻人遭遇了情感上的失落。2004年他在厂区认识了一位正在北京读大专的姑娘。姑娘是山东青岛人,学的是会计专业,初识时还在上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对于这门亲事,她的父母一直持反对态度,希望她回老家。她毕业后在北京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通过父母的关系在家乡得到安置,离开北京回到了父母身边。于是,他们长达三年的恋爱以分手告终。

对于这次失恋,他开始很失落,后来也逐渐想开了。

“分手就分手吧,我们都是大人了,想开了,也看开了!我们南方人思维开阔,不一定固守家乡,所以我来到了首钢!至于找对象,只要合适,哪里的都可以。要么在京唐公司找,要么在北京找,要么回老家找。只要合适,哪里的都行!等待机会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他谈的更多的还是他所在的一号特大型高炉:“我在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的四号高炉工作,容积只有两千一百立方米。现在到首钢京唐公司炼铁部一号特大型高炉工作,容积是五千五百立方米,大了两倍多。我是作业长,负责安全、生产和设备,不仅我自己有一种自豪感,就连我的大学同学们也都很羡慕!懂得冶金行业的人都知道,从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考虑,钢铁企业必须向大港靠近,这是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设备和技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没想过的,现在有了;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现在接触过了;在一号特大型高炉上,可以看到中国炼铁技术的一个较高的技术平台和向世界展示的最好窗口,所以我对首钢京唐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过去在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工作时,远在家乡的父母都来过,他还专门带家人去游览了天安门和八达岭。尽管他在北京没有家,但是每到周末还是要回到北京。在岛上除了上班就是上班,几乎没处去,更谈不上消费。可是一回到北京,除了聊天、逛街就是购物。

仅仅是黄俊杰吗?

不!

无论是在迁钢、首秦,还是在曹妃甸,我见过许多从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来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干部和职工。随着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钢铁主业陆续停产,好多的工人失去了原本非常熟悉的工作岗位,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抚养。如果提前退休或者买断工龄,干了一辈子钢铁,到社会上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为了获得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只能前往“一业多地”。尽管炼铁的还是炼铁,炼钢的还是炼钢,但是环境不同了,工艺不同了,技术等级不同了。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岗位安置,而是使命的提升和跨越

这里是“渤海家园”——首钢京唐公司在唐海县城新建的住宅区。许多来自首钢和唐钢的干部职工都在这里买了房子。有的来自首钢的中年女职工,因为孩子还小,就索性在这里安下家,把老人接过来一起住,帮助照看孩子。这里成了他们新的家园。

他叫张新国,是来自首钢的职工,也是“渤海家园”的新住户。他的家原本住在北京石景山区的金顶街,到老厂上班只需要乘坐三站公交车。父亲是首钢工人,是首钢劳模,连爱人、哥哥、姐姐、姐夫也都是首钢人。名副其实的两代首钢人,真真正正的钢铁家族。

1958年,首钢第一炉炙热的钢水就诞生在他父亲工作的车间里。尽管那时他还小,但清楚地记得父亲有一天下班回来特别高兴,一进门就让母亲炒几个菜,再打几两白酒,说有特大喜讯要宣布。他好奇地追问,父亲就是不说。直到全家人都到齐了,父亲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包得很精心的小红布包,十分自豪地打开,原来是厂里刚颁发的一个带有钢花溅出钢包图样的奖章,上面写着“石景山钢铁厂劳动模范”。

1982年,他接班到首钢工作,在第三炼钢厂当炉前工。由于工作出色,后来也成了首钢劳动模范。1990、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1992年获得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1994年被评为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1997年荣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1年荣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首钢视察,他作为代表受到总理接见并与总理一起共进午餐。2008年迎接第二十九届夏季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作为全国劳模参加了奥运会火炬的传递仪式。

尽管开始到曹妃甸时,父亲还有点儿舍不得,可他到底还是来了:“要说百分之百地愿意去曹妃甸,那是瞎话!谁不愿意天天守着家门口,回家就能见到老婆孩子!可是自己炼了大半辈子钢,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技能,能获得新的工作岗位不容易啊!孩子正在上大学,男人要承担起家庭重担!”

2005年10月22日,首钢京唐公司成立。他是第一批建设者,他的职务是炼钢部脱磷区主任助理。2008年6月,他第一次乘坐北京通往曹妃甸的班车,开始了“周日上岛,周五回京”的双城生活。当时曹妃甸新厂正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投入建设,实际上就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工地。当时主要是构建主体厂房,各种生活设施还来不及配套完善,文化娱乐设施更是谈不上。后来新的钢铁基地建成了,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炼钢脱磷区巡视一圈。围绕着炼钢转炉有八个工作平台,最高有五十九米,相当于二十层楼高,整个算下来一天要走一千多级台阶。

厂前公寓建成了,光他们这个作业区就有一百三十多人住在这里。因为距离唐海县城有三十多公里,业余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一些员工晚上下班以后没事干,就凑在一起喝酒,偶尔还会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后来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相继有了网吧、游泳馆、体育馆和篮球场,成了年轻人的活动场所,中年人却很少去。为了摆脱单调枯燥的苦恼,他特意创办了个“劳模茶室”。所谓“劳模茶室”,是工友们赐予的称呼,实际上就是在厂前公寓自己所居住的房间里,摆上张桌子,备上茶床、紫砂壶和闻香杯。其中红茶、龙井铁观音茶叶都是他从北京一包一包带来的。

“劳模茶室”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了三大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工友们在业余时间有了一个休息和聊天的地方。

“以前在北京老厂上班的时候,儿子就在身边,习惯了。刚到这里的时候,晚上睡觉总感觉儿子就在旁边……”

“我儿子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我可得提前请假,到时候开车接送,不管考得怎样,咱的后勤工作得跟上去!”

“在家里老是和媳妇吵架,到这里可好了,想吵架都找不着人!”

第二个功能,是工友间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聊一聊。

一位工友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受到领导的批评,还扣发了当月奖金,一时难以接受,就与主任拍桌子争吵起来。下班后张新国就与这位工友喝茶聊了大半夜,缓解了对方的郁闷情绪……

第三个功能,就是大家可以凑在一起,为破解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出点子。

你能相信吗?有不少好的炼钢操作方法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其中一个好点子,就是“炼纯净钢的操作方法”。炼钢生产出来的钢水中,一般都含有磷、硫、硅等有害元素。通过这个好点子,不仅使炼钢出来的钢水有害元素大大降低,光磷的含量就可以控制在百分之零点零三五以下,同时还可以将一些过去的废弃钢材充分回收利用,使每吨钢的生产成本比过去降低二十元。这项高效化、低成本“全三脱”生产洁净钢水工艺技术成果,后来通过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家验收。炼钢作业部脱磷区主任闫占辉激动地说,不要小看了每吨降低二十元的成本,炼钢部月产钢七十五万吨,“劳模茶室”产生出来的这项新工艺一年创造出的效益就可以达到一点八亿元,了不得啊!

为了有个落脚之处,他也在渤海家园小区购买了一套六十平方米的住宅。有了这套房子,他虽然身居异地,却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他在北京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八十三岁的老父亲和八十一岁的老母亲。尽管这里有了安身之所,可还是时不时地得乘坐班车返回北京看望老人。两位老人一周见不到儿子,心里就发慌。他回去以后就和两位老人聊天吃饭,尽可能地尽一个儿子的孝心。

他今年五十岁,在首钢工作三十一年了。前二十六年是在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第三炼钢厂度过的。由于该厂面临停产,全厂一千多名干部职工中有七百来名干部职工被分配到“一业多地”;后五年他是在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度过的。他喜欢用日常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诠释自己的事业:“炼钢好比炒菜,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放酱油,都是有讲究的!换一道菜,操作的方法也得随之改变。只不过我们是在炼钢,把作料变成了水、氧气和石灰等工业原料,成品是各种钢材!”

还有一个中年女职工叫林平,在首钢京唐公司炼钢部负责工会工作,丈夫也是首钢人。所在的单位停产时,她才四十岁。单位有安置政策,其中一条是可以买断工龄。因为太年轻了,两口子一商量觉得买断不合适,就都答应到曹妃甸新厂上班。他们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儿,正在上初二,到外地上班以后照顾不了,只得委托爷爷、奶奶照管。他们也在渤海家园小区买了一套九十平方米的房子,没有想过升值,只想在女儿放假的时候,可以接过来在自己的房子里温馨地团聚。每到周末她都匆匆地吃过午饭,收拾行囊,特意换件漂亮的衣服,归心似箭地准备回北京。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尽快见到自己的女儿。

现在在渤海家园小区居住的首钢京唐公司的家属越来越多。小区的文化设施也比以前好多了,不仅可以接收到当地闭路电视播放的综艺、教育两个频道的节目,还可以收到首钢京唐公司专门制作的新闻、专题和文娱节目。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有滋有味起来。

2013年的春节期间,我曾经收到首钢京唐公司朋友发来的一条短信:

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

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

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

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好的地方去;

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文凭的地方去;

90年代,到美国去,到法加去,到一切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

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

10年代,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

失业的地方去;

今天哪里去,到京唐去,到曹妃甸去,到“三高四个一流”

的地方去……

是啊,从第一座简易木板房、第一条道路、第一座厂房、第一列火车、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第一块板材到第一座厂前公寓、第一批生活小区,首钢京唐公司的干部职工们不仅完成了工作环境的转变,也实现了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些可尊可敬、可亲可爱的人们就是这样,在改变着钢铁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战胜着自己,完善着自己,丰富着自己。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

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有些来自首钢的中年职工,由于积劳成疾,突发疾病,永远长眠在了这座海上钢城里,把青春和热血融入了历史的印迹之中。这些英年早逝的干部职工,有的白天还在上班,仅一夜之间就再也没有醒来,没有能够再看见第二天的绚丽朝霞和火红的太阳。他们原本是北京人,却为了搬迁调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他们的亲人接到晴天霹雳般的噩耗,急匆匆地从北京赶到这里的时候,都把悲痛欲绝的泪水洒在了异地他乡。他们匆匆地走了,却留下了家失栋梁、孤独无助的父母、爱人和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