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所同然,公共向度

心所同然,公共向度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0]董仲舒所说的天理是指人心所向,与孟子所说的“心所同然”具有一致性,具有公共向度。孟子的公共理性思想为了实现“公共”的向度,从“心所同然”的方法上去寻找一种共同的心理基础,使公共向度成为可能,实现公共价值。

孟子人性本善论到良知学说,逐渐从人性上对公共价值观念的仁义的确立给出了合法性依据,使公共价值成为可能,找到了确立人本身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差异,要想达到“公共”的向度,仅仅依赖本善之性和良知还不能说明公共价值具有可能性,需要解决人人心理上的“公共”问题,孟子在这一方面提出“心所同然”的心理基础,逐渐将人性在逻辑上迈向“公共”向度,实际上走向公共理性。

孟子抓住了公共向度的关键是人心的共同趋向。在社会上,人共同关注的东西是什么? 共同关注的价值观念不是物质基础,而是精神基础,这就是人人希望社会和谐安定、公平正义,这一愿望又何以能够实现呢?人们为此希望社会人人有仁义,这是人心所向。王阳明说: “此心同,此理同,苟知用力于此,虽百虑殊途,同归一致。”[37]人心共同所向,以此为导向可以实现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是“善”与“良知”,即是道德共识,有这一道德共识可以建立一种公共价值观念,一方面大家共同遵守,另一方面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这具有普世伦理的色彩,具有趋同性。万俊人教授说:“普世伦理的基本主题是人类的基本道德生活及其普遍价值规范。人类的基本道德生活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综合系统。这一综合性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终极信仰的超越层次、社会实践的交往层次和个人心性的内在人格层次。”[38]正是基于一个公共的、共同的心理向度,孟子提出“心所同然”的解决方案,使公共理性中的公共价值成为可能。

孟子所说的“心所同然者”即是心向同一方向思考、理向同一方向发展。孟子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39]人心都相互认同的、大家都这么想的就是“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同理同就是“理”。董仲舒说: “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40]董仲舒所说的天理是指人心所向,与孟子所说的“心所同然”具有一致性,具有公共向度。程颢说: “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41]天理主宰一切,天理逐渐带上了一定的宗教性。这种宗教性实质上来源于人的共同心理基础,他还说: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42]。说明天理是万物的主宰,是一个人格化的实体,具有神性,与宗教性具有一致性,正如程颐所说: “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43]。天理是“心之所同然”的继续延伸。

“心之所同然者”最终归结为善良之心、良知之心,儒家认为这种心是人心共同所向,“至善”之心是人的本心,天下人达成了共识,都希望社会人人都具有善心。这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同理同,来源于良知相同,即使一时心有不善,但良心是善的。王阳明说: “是故率是道心而发之于父子也无不亲; 发之于君臣也无不义; 发之于夫妇、长幼、朋友也无不别、无不序、无不信; 是谓中节之和,天下之达道也。放四海而皆准,亘古今而不穷; 天下之人同此心,同此性,同此达道也。”[44]人人都期望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本善之心,即“良知”和“道心”,这一个本心可以演化成为人们的共识,最终形成道德共识。因为人人都这么想,人人都会为这种公共价值观去践行,则具有了共同的心理基础。价值理想具有一致性,即是公共价值具有一致性,通过社会化则可以演化为一种公共价值。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先生认为可以寻求到一种普世伦理,尽管有很大的难度,他说: “人类不仅有可能达成某种程度和范围的道德共识,而且事实上已经共享过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道德价值观念”[45]。普世伦理的心理基础是“心所同然”,即是善德、良知。

孟子的公共理性思想为了实现“公共”的向度,从“心所同然”的方法上去寻找一种共同的心理基础,使公共向度成为可能,实现公共价值。正是这种共识,使公共价值观念“仁义”成为可能,使人性本善论和良知学说得到有效的支撑,至此,孟子的人性论在逻辑上得到了较好的证明。

[1] 林毓生: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2011年,第57页。

[2] 《白虎通义·爵》,陈立《白虎通义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7页。

[3] 《尚书·周书·周官》,《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36页。

[4]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53页。

[5] 《论语·阳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5页。

[6] 《论语·阳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7页。

[7] 《论语·颜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38页。

[8] 《论语·子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88页。

[9] 《论语·阳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页。

[10] 《论语·阳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页。

[11]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5页。

[12]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页。

[13]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5页。

[14] 余英时: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第271页。

[15]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9页。

[16]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7页。

[17]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24页。

[18] 《孟子·告子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45页。

[19] 《原君》,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0]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8页。

[21] 《荀子·性恶》,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34页。

[22]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卷一百二十九,《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第752页。

[23] 张立文: 《新人学导论——中国传统人学的省察》,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3页。

[24]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3~294页。

[25] 《春秋繁露·仁义法》,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254页。

[26]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 1992年,第268页。

[27] 《周易·说卦》,《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28] 《大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29] 《大学章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30] 《四书训义》,王船山《船山全书》第七册,岳麓书社,1996年,第44页。

[31]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3页。

[32] 《传习录下》,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33] 《传习录上》,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页。

[34] 《大学二·经下》,卷第十五,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08页。

[35]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36]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页。

[37] 《文录一》,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3页。

[38] 万俊人: 《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39]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0页。

[40] 《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 1992年,第220页。

[41] 《明道先生语一》,《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一》,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32页。

[42] 《二先生语二上》,《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一》,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30页。

[43] 《伊川先生语四》,《河南程氏遗书第十八》,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15页。

[44] 《文录四》,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6~257页。

[45] 万俊人: 《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