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地崇巫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

陈地崇巫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地文化具有崇巫尚祭和神秘浪漫的特点,其构成既有因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导致的文化因素,也有因陈立国等重大事件的影响所导致的文化因素,同时其特点的形成还受到春秋时期列国间普遍发达的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其地文化较中原各国更原始。陈文化的特点深刻地影响到《陈风》的主题和风格。陈氏之问,恰恰说明陈地文化因受重大事件影响而转型的事实。

一、陈地崇巫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

陈地文化具有崇巫尚祭和神秘浪漫的特点,其构成既有因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导致的文化因素,也有因陈立国等重大事件的影响所导致的文化因素,同时其特点的形成还受到春秋时期列国间普遍发达的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

1.陈所处地域及其对陈文化的影响

陈人妫姓,为帝舜之后,其族为周人重要盟友。周初武王以长女大姬配妫满为妻,并封于陈,是为胡公,建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93]。陈地处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结合部,东面是群舒。据《世本》,群舒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名,在今舒城、庐江县境及其附近。还有宗,在今舒城、庐江间;桐亦为群舒之属。这些小共同体在当时仍保持部落组织形式,从出土舒器来看,多动物形器,形象稚气可掬,无狰狞之气,具拙朴之美,氏族社会的原始色彩相当浓厚[94]。其地文化较中原各国更原始。

陈的南面是淮水诸夷族。夷族属少昊系统,其文化有游牧文化特征,崇尚武力。综观西周一代,诸夷与周始终处于叛与服的动态关系中。在政治文化上也与中原有较大差异。

陈的西面邻楚。两周之交,陈成为楚人争霸中原的前沿阵地,后为楚所灭。故陈文化受楚文化影响很深。综上所述,陈实际是中原文化与夷族文化的交汇区,故在文化习俗方面表现出崇巫信鬼、轻灵剽利的特点。陈文化的特点深刻地影响到《陈风》的主题和风格。

2.陈立国之史事与陈地文化

从西周与东夷的关系可以看出大姬封陈的政治背景。东夷是东方诸夷的统称,包括淮、岱地区的很多个小的部族,他们都是太暤、少暤的苗裔。商人崛起于东方,与东夷同系,文化相似,关系亲近。但据甲骨文记载,双方亦屡次刀兵相见。“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吕氏春秋·古乐篇》);“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对东夷的战争甚至成为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周武王克商后,东方诸夷仍然是心腹大患。许倬云认为:“当时姬周本身的人口,只有六七万人,后来逐渐扩张,受周人支配的人口只在黄土平原的边缘,其人口密度未必能与繁盛殷富的殷商本土及四周地区相比。总之周人仍只是少数,却必须设法控制东部平原的广土众民。”[95]武王为此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成,用戾于今。呜呼,予忧兹难。”(《逸周书·度邑》)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周边地区,尤其是东夷地区。周初主要分封同姓子弟和伐纣功臣于成周、卫、鲁、晋、燕、齐等战略要地。作为周的屏障,并把殷都附近的殷遗迁移到上述地区,以分散其力量,防止不测。对于归顺于周的东夷旧部及其首领之后,则采取怀柔政策,利用他的部族首领的威信,安抚他们。虞舜之后的封于陈而备“三恪”之一,就是如此。史载陈地本太昊伏羲之墟,也是与东夷同系的殷商的方国之一。从军事防御看,陈国地处淮水流域,在颍水北岸,它和颍水南岸、汝水北岸的蔡国一起构成周人防御淮夷的屏障之一,并具有牵制楚越的作用[96]。因此春秋战国时还是兵家必争之地。陈的军事地位决定了周对陈的政策,又因为伏羲、虞舜同为东夷族首领,具有政治上的影响。因此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地,并把长女大姬许配给胡公[97]。其用意是想通过婚姻关系起到稳定夷邦的作用。《国语·鲁语》载仲尼论楛矢云:“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从中可以看出武王封大姬的良苦用心。《国语·周语中》载襄王将以狄人之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由之利内则福,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其无乃阶祸乎?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显然,大姬封陈是周人出于“内利”的考虑。

史记·陈杞世家》云:“胡公满者,虞舜之后也……舜即传天下,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氏之时或失或续,至周武王克殷乃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舜祀,是为胡公。”可见到胡公,已经败落到不能奉行祖祀的地步。胡公的封陈,只是由于他的家世出身还有可以为周人利用的缘故。《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二十四年冬陈与楚联盟伐郑,故郑灭陈。子产数陈之罪云:“(陈)则我周之自出……,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敝邑大懼不竞而耻大姬。”可见到春秋时在人们心目陈的始封与大姬有关,以至于陈与楚联盟会使大姬受辱于上天。《国语·周语中》亦云:“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也有同样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大姬在陈的地位。

由东夷族的风俗可以推知周初大姬“尊贵,用史巫”、“专政”的真相。孔颖达《毛诗正义》云:

诗称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枌栩之下,是有大姬歌舞之遗风也。《志》又云“妇人尊贵,好祭祀”。不言无子。郑知无子者以其好巫好祭,明为无子,祷求。故言无子……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对此提出疑问说:“大姬生承圣化,出配胡公,何以留连巫觋?且陈之士民,何以不从君化而独化于夫人,数百年不变?”陈氏之问,恰恰说明陈地文化因受重大事件影响而转型的事实。魏源也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其《诗古微·陈曹答问》云:

巫祝列于周官,楚俗又尚巫鬼,大姬封陈,近邻楚地,因其旧俗,无子祈祷,特等姜嫄之禋祀,尚殊郑、卫之淫风。陈亡灵公非以巫觋,故《陈风》十篇,其七皆刺君荒淫,而刺巫觋歌舞惟首二篇,岂谓一国所尚惟兹一事?且大姒不能化管、蔡,而惟疑大姬不能坊民乎?[98]

魏氏所云,几近事实。陈国地处淮水流域,与东方淮夷部族关系密切。“先秦文献中的东夷,专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那些非华夏的方国和部落,即分布在今山东、苏北、淮北地区。他们的文化直接继承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99]。从地下发掘和文献记载看,东夷文化习俗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共同的鸟图腾崇拜;二是妇女在部族中地位很高。殷墟卜辞中以“妇某”为形式的人名很多,如妇姘、妇好、妇鼠、妇白、妇姪等,铜器铭文中也有类似现象,就是最好的说明[100]。《宛丘》、《东门之枌》中主持巫舞及仪式的都是女巫,也能说明上述现象。这是母权制度的遗俗。淮夷部族本就好祭祀鬼神,加上陈与楚相邻,所以陈国的风俗巫鬼本为渊源有自,与东夷部族的传统习俗有关,并不能归咎于大姬。如此,则《汉书·地理志》所说之“妇人(大姬)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的真相可以明确:所谓“妇人(大姬)尊贵”一方面是大姬为周武王元女、胡公之妻,另一方面是陈俗尊重妇女所致。

所谓“好祭祀,用史巫”,是大姬任用史巫,因利乘便,借史巫在陈国当地的威望达到控制陈国国政的目的。在笃信巫鬼的部族中,祭祀鬼神是一族的大事,因此主持祭祀和扮演神灵的史巫也具有绝对的权威。大姬的任用史巫,正如周武王的任用异邦土著,是政治上的策略。“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101]。因此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伯禽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周公听了评价说:“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大姬用史巫治陈,正是贯彻了周公的思想。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六引黄佐云:“大姬好巫祷本于忠信以通神明之德,岂非肃肃之化哉,但流俗曰至于匪彝尔。”[102]也是这个意思。

大姬任用巫史的另一用意是为了祈求生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杜预注云:

陈,周之出者,盖大姬于后生子,……祷而得子,故弥信巫觋也。

祀以求子是当时各地盛行的风俗,在陈地则更受重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宛丘》、《东门之枌》两诗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容后文再论。

总之,站在周的立场上看,大姬“尊贵、好祭祀、用史巫”,体现了周初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大姬初到陈国,“因其旧俗”,国人归之,以其为国母而尊贵之,稍久即形成较高的威信,国人反而唯其命是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