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往农事诗研究的三个视角

以往农事诗研究的三个视角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而言之,这些研究可以说重点地阐发了周代农事诗的史料价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以往对周代农事诗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对其进行了民俗学的研究。近现代学者也有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诗经》农事诗的,但大体不出古人范围。对农事诗的文学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外围问题,诸如主题的归纳和揭示方面,而较少涉及其诗体形式。

一、以往农事诗研究的三个视角

第一,农事诗研究的历史学视角。这从汉代郑玄开始,到近现代学者而集大成。郑玄是礼学大家,以礼、诗互证,对周代农业制度多有发明。受其启示,近现代史学研究者多将农事诗视为史料。如通过农事诗中所反映的农业生产的状况对周代土地制度、生产关系、农业生产的状况、农夫的生活状况的归纳,《七月》、《甫田》等诗就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郭沫若《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范文澜《中国通史》均据农事诗来判断周代社会的性质。孙作云的《从诗经中所见的西周封建社会》一文通过农事诗中的材料证明西周的土地制度有“公田”和“私田”之分,他认为“公田”是领主的自营地,“私田”即农奴的份地。并以此为线索指出“藉”就是力役地租,借民力以耕藉田就是剥削力役地租;“助”就是农奴助耕领主的土地,是同一事实的另一面。除此而外,杨宽、赵光贤等史学家还在借助周代农事诗探讨周代农业耕作技术和农业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总而言之,这些研究可以说重点地阐发了周代农事诗的史料价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

第二,农事诗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以往对周代农事诗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对其进行了民俗学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事诗篇所体现的民俗事象和民俗生活揭示方面,尤其是对《七月》一诗所反映的与农业和农事祭祀有关的早周民情风俗的揭示。清人崔述《丰镐考信录》指出:“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古朴,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然则此诗当为大王以前豳之旧诗,盖周公述之以戒成王而后世因误为周公所作耳。”清人牛运震《诗志》也说:“《七月》似风俗书。”《七月》的环状结构在叙事中平添几多回环往复之感,有意侧重春秋两季,体现着农业社会中的心理时间感受,也使其显得更富诗意。这样,全诗八章,重叠而出,一年之中,但凡耕作、女功、蚕桑、田猎、授衣、营建、酿酒、祭祀等事项的安排,无不在诗人的感受中井然有序地得到呈现。姚际恒评《七月》云:

此篇首章言衣食之原,前段言衣,后段言食。二章至五章终前段言衣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言食之意……二章从春日鸟鸣,写女之采桑……鸟语虫鸣,草木荣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4]

《七月》似“月令”,又似风俗书,前者表现的是自然时间,后者则侧重于人对自然时序的心理感受。姚氏之评,可谓切中其实。其实《诗经》作为元典,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对其进行民俗学视角的审视,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的沟通之门,使人如入桃花源中,别开生面。近现代学者也有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诗经》农事诗的,但大体不出古人范围。

第三,农事诗研究的文学视角。对农事诗的文学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外围问题,诸如主题的归纳和揭示方面,而较少涉及其诗体形式。汉代以来对其主题的揭示均比较近真,如《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及明清诸家研诗者对《七月》、《大田》、《甫田》、《噫嘻》、《丰年》等农事诗诗旨的解说都比较合乎实际。现代学者的研究,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论著对农事诗的解说大多带有庸俗社会学的倾向,动辄以阶级论解诗,多牵强附会,与之前研究相比,是一种倒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