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度通约性

高度通约性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力量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遭受的挫折,使得它开始反思自身的弱点和控制对象——人类的弱点,从而结束了垄断资本主义要求高度同一的强硬统治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范围比以往有所增加,明显的趋势的是服务行业作为商品种类比例上升。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中,特别是在商品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越人们需求的前

资本力量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遭受的挫折,使得它开始反思自身的弱点和控制对象——人类的弱点,从而结束了垄断资本主义要求高度同一的强硬统治时代。就资本力量而言,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增长。与此目的无关的领域扩张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高度民主自由的局面,各国共产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一定的席位,甚至出现了通过选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55]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从敌对冷漠转向合作交往。资本力量表面上的控制力全面退缩,使得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工作时间更短,假期增多,社会保障使得对物质依赖感大大减弱。资本力量为了消除人们的抵抗情绪,尽量把自己从主宰者伪装成人类的附属物。人类的主体意识增加了,好像异化现象已经不存在了。资本力量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精神产品按物质价值进行归类,而文化变成了精神的休闲和按摩,“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就是美国文化,美国不断生产出来的娱乐文化在当今世界占支配地位”。[56]而资本力量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合理性,不惜和基督教扯上关系,因为上帝提倡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57]资本逐利的行为符合人类的天性,而且财富只有在作为资本去纯粹的逐利时,才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仅当财富诱使人无所事事,沉溺于罪恶的人生享乐时,它在道德上方是邪恶的;仅当人为了日后的穷奢极欲,高枕无忧的生活而追求财富时,它才是不正当的。但是,倘若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需的。”[58]资本力量表面上的控制力的收缩,给自己的统治地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人类获得了多元化的生存空间和选择自由,其实已经被单极的资本逻辑所决定。

我们回顾一下力量的本性:力量表现自己本性的方式必然会是分散开来,设定为形形色色持存的存在者。所以资本力量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商品种类的丰富和生存选择权的增加。而因为力量本性的单一,持存的存在者的存在形式外在于它的本性,从而必然地要扬弃这些存在形式返回到自身。所以这些多元化选择实际蕴涵着一种共通之处,即它们始终要回到力量的本性中去。多元化就意味着通约性的存在,多元化程度越加深,则越需要更强通约性,当代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选择,意味着进入了一个高度通约性的时代。

商品生产是资本增殖运动的内涵逻辑,资本力量通过迫使劳动者将力量对象化固定在商品之内,从而达到使异化力量得到增长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如何有效率地对象化,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的首要目标,即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数量越多越能获得高额利润,而在市场饱和之后数量越多意味着利润率越低。于是科学技术和各种奇思异想的创新使得各种物质商品琳琅满目地充斥着货架,现代社会商品的多元化是刺激消费点扩大利润的有效手段,虽然有些样式的商品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可接受的范围。甚至,商品的多元化成了人类可认识世界的范围,资本力量的伪造品成了自然物,商品多元化成了资本力量实现本性的极限,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异化统治的领域。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范围比以往有所增加,明显的趋势的是服务行业作为商品种类比例上升。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不管其表象如何,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机制——它生产交流、服务的人际关系。它生产社交性”。商品式的服务使得服务的内容被异化了,“因为这种新设社交性、这种‘灿烂的’关切、这种热情的‘气氛’恰恰不再含有任何自发性”。[59]资本力量的生产机制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行为”投入货币的冰水中。家政服务使得人类原始的生存操劳体验也丧失了,甚至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女性为家庭所付出的劳务也应该算在GDP之中。这些伟大的经济学家必然会开创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因为按照这种逻辑,女性在和她们的丈夫过完性生活之后应当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增加经济总量。商品多元化趋势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萨米尔·阿明说:“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是第一个以普及化价值为基础的社会体系:一切社会生产,比如劳动和人力资源,都开始成了商品。”[60]劳动成为商品是资本力量得以增殖的奥秘所在,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有过详细论述。人力资源成为商品是现代社会的新观念,它意味着人类所有潜能和天赋、历史经验的积累,以及肌肉力量,都被彻底商品化了。马克思论述劳动成为商品,是指在工作时间内一定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而人力资源则彻底地将人看成资本力量增殖运动中的一环,相当于“完全劳动力”的概念。与劳动者相对照,资本家的概念也有所变化,资本家严格来说也是人力资源,是资本力量用一定的代价雇佣来为自己如何更好地增殖提供决策的。资本家的身份从资本力量的掌握者变成了资本力量的代理,甚至,法律的归属关系也不能决定资本家和资本的主奴关系,因为资本家“用财富追求享乐是罪恶的”,用财富履行职业道德去追求财富才是正当的。资本力量完全控制了资本家,商品生产的多元化的极端就是一切资源和人力的商品化,不仅包括劳动者,连资本家本身也成了商品。因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61]资本力量越是把更多的东西变成商品,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通约性就越大。因为这些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它们的联系用货币就可以完成。所以,商品的多元化意味着价值的单一化,高度多元化的商品预示着高度通约性社会的到来。

需求的多元化并不完全是商品多元化的结果。就是说,商品种类繁多的情况并不扩大人们去选择的意愿。需求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要取决于主体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心理意愿,而商品的多元化只是表明可选择权的增加。那么,为了使这些商品成为人所需要的有价值物,资本主义生产机制就必须源源不断地生产人们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了资本积累压抑人们的需求;在大工业时代,批量的商品生产使得资本主义只须在纯粹数量意义上增加人们的需求程度。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中,特别是在商品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越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刺激疲软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尽可能使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资本主义在扩大人们的需求种类的问题上绞尽脑汁,品牌、时尚、地域主义、民族主义,甚至是完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变态心理,都被大张旗鼓地宣称为符合人类天性的需求。广告是一种资本主义扩大需求的大规模生产机制,广告是“产品丰富的幻影,但更是无动机潜在奇迹不断重复的保证”,它“改变其作为经济约束方案的形象,并维持其作为游戏、庆祝、漫画式教诲、无私社会服务的虚构形象,由此自然而然地演绎而来。甚至会有限度地对消费者玩弄挑衅、说反话的把戏”。[62]广告煽动着攀比、嫉妒、自私的占有欲等阴暗心理,因为仅靠健康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已经不能实现需求多元化的目标了。广告充分调动起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各种需求,并一一加以夸张式的放大。豪华别墅和跑车是男士自我实现的最高价值,而女性精致和敏感的天赋,天然地与物品达成某种亲密关系。即使明知道这是“商品美学制造出来的假性需求”,但是仍然明知故犯。《第凡内早餐》的女主人公郝莉一边吃面包、一边看着陈列柜中的第凡内项链,她总是希望面前有拆不完的礼盒,希望同那银餐具和鳄鱼皮夹的好闻气味在一起。[63]在需求多元化的生产中,使人们心理发生转变,从被动的物化转向主动的物化。生存安全感缺乏也能造成巨大的需求,例如国内前些年发生的抢盐风波。商场是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的集中场所,通过炫目的光彩、甜美的声音和诱人的香水刺激人们的新需求。超市将商品摆放在人们唾手可得的地方,通过降价和划卡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人们发现,他们买回许多商品不是因为正常生活需要,而是因为价格低于价值的市场理性判断。但因为人不可能成为“完全理性人”,所以经济学家们研究怎么利用这些非理性弱点刺激消费,比如人在得利时的保守心态和失利时的冒险心态。现在资本力量的增殖中大部分都是由消费来推动的,所以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宣称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并不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或资本主义质的变化。消费社会和生产社会遵循着相同的资本逻辑,消费社会实际上就是生产社会的变体。马尔库塞说:“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它有效地窒息了那些要求解放的需求——也是从可容忍的、报偿性的和舒适的东西中解放出来——同时它维护和开脱富裕社会的破坏力和压制性功能。”[64]消费社会中需求的多元化隐含着一种对真正需求的排斥,一种人类要求自由和解放的需求的排斥。在这个意义上说,消费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实际上是对需求的压制,这些各式各样的需求实际都是虚假的需求、违背人性的需求。它们实际上都是那个唯一的资本力量增殖自身需求的繁衍体,需求的多元化程度越高,那个资本需求代替人的真正需求成为单一需求的可能性越大。需求的高度通约化同时也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需求的非现实性。

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的原因是经济扩张要求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然而现在全球化却另有其意,全球化意味着信息高速传递后带来的物理空间的缩小。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信息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说信息本身就是生产力。在经济活动的总量中,信息、电信和视听这三者已经占到了全球产品总值的8%~10%,超过了汽车工业所占的比重。信息带来人类理解世界方式的变革,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65]维纳对信息本质的观点构成卡尔·波普(K.R.Popper)基本同时的“三个世界”理论之一。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位一体,共同改变了原有世界的图景。[66]信息高速传递的后果,不是信息之间的相互泯灭、趋向单一化,而是在这种传递中产生更多的信息。信息的多元化使得信息逐渐积累下来成为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积累进程异常快速,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大爆炸”。对信息的渴求来源于人类思想本能,“思想需要通过不断地赋予数据以意义来使它所处的环境有意义。因此,精神生活便是对原始语义空虚恐惧(horror vacui semantici)的成功反攻:无意义(用非存在论者的话便是‘尚未有意义’)的混沌威胁着要把自我撕成碎片,要把它淹死在自我视为虚无的异化的他者的深渊”。[67]但信息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接收方面无所适从,逐渐陷入了被隔绝的自我封闭状态。异化状态造成了一种现代意义的悖论:人们接收的信息知识越多,他们就越无知。信息的多元化构成的赛博空间——虚拟世界加深了人类异化状态。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力取决于一大堆信息数据,代表着人类精神敏感度的退化。正如广告等大众媒介肆意宣传而突显的信息泛滥,资本主义社会信息高速流通的背后掩藏着一种垄断,一种对真实世界信息接收的垄断。它已成为资本力量控制人类力量的一种新工具。资本主义信息多元化的动力取决于资本力量增殖过程中必须加快生产运转周期、提高利润率的基本要求,其实质也是资本力量本性的一种外化,只不过这种外化设定的存在者并不具备物质形态。信息的多元化同样意味着通约性,貌似完全不同的信息表达着同一个意思:如何使人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资本力量统治的世界。

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应称之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詹明信受经济学家恩斯特·曼德尔的启发,对资本主义作出了如下划分:第一个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垄断式资本主义”,第三个阶段是“跨国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就是以后现代意识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根据詹明信的归纳,后现代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1)缺乏深度。当前社会以“形象”(image)及“摹拟体”为主导的新文化形式,给人以“无深度感”。(2)浅薄的历史感。学者跟“公众历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少。(3)“精神分裂”式的文化语言。受拉康以语言结构分析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方法影响,在一些表现时间经验为主的艺术形式中产生了新的语法结构和句型关系。(4)具有情感的“强度”。明显地受到康德论述的“崇高”的形式美学的影响。[68]后现代文化更表现出鲜明的个人主义特征,经历过“二战”洗礼的知识分子普遍地对现代文化中的“同一性”产生恐惧心理,认为要摆脱形而上学的桎梏就必须恢复个体的思想自由。后现代文化试图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来建构理论,既有“现代性的完成”、又有“现代性的失败”的论调,基点在于对启蒙运动以后的“现代性”理解是否准确。对此萨米尔·阿明针对性地说:“现代性永远有待完成,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而现代性的成就显而易见,单靠负面效应就归结为现代性的失败,正好证明后现代文化是一种缺乏深度的论调。“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消极的空想(与号召人们行动起来改造世界的建设性空想相反)。它表达的始终是屈从现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要求这样一种意愿,总试图以‘人道’的方式——空想——来管理资本主义制度”。[69]理论上,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并不简单意味着文化种类的繁多,而是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所以后现代文化同时也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隐性的深处实际上仍然受资本力量的扩张逻辑的影响。这种表面的繁荣和多元的自由是资本力量有意识地收缩统治权的结果。资本力量用这种方式来消解人们的抵抗意识,进而完成潜意识的文化心理渗透。这也是为什么后现代文化缺乏对自身的批判力的原因,因为资本力量有意识地放任其多元化的结果,是后现代文化在这种漫无边际的自由中找不到任何赖以评判的标准。所以后现代文化只能流于浅薄的“自说自话”式的个人情感表达,且这种不规则的表达难以被公众理解,所以缺乏历史性。难以被“他者”所理解,所以主体之间出现了认知障碍。甚至难以被自己理解,所以主体自身“精神分裂”。后现代的多元文化受资本逻辑的控制仍然会表现出高度通约性,这种特性有意无意地总会出现在现实当中。马尔库塞论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现状:技术的发展使高层文化与现实同一起来,工业社会使高层文化失效,现实超越并否定了高层文化,使它成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中心成了商业中心或市政中心的合适场所。[70]后现代文化打破了文化等机制的古典状态,多元文化实际上一直会处于同一平面上。物质文化就是一种平面文化。这种张扬个性自由的后现代文化背后站立着高度通约性的商业价值,它深思熟虑的高明表达不过是商业文化的点缀,一种资本主义物质欲望得到满足后的闲暇状态和不安于舒适生活的无病呻吟。

通约性是所有力量衍生体的本质属性,因为它必然地被规定于力量返回自身的本性之中。现代资本力量将世界历史和人类生活都无一例外地投入到复杂的多元化之中,因而它必然地需要高度通约性作为回归单一性的准备。德勒兹和瓜塔里这样描述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了一个世界性定律,一种‘从每个限制性条件和契约中洋溢出来的普遍的世界性能量’,一种流动的、可转换的物质‘年生产总值’。”[71]通约性不仅代表着资本力量能够扬弃自己的外化形式并实现本质,也代表着资本力量的对以往所有力量的征服和占有,那些自然力、自发性人力以及一切前资本主义力量构成的习俗和社会规则,在资本力量高度通约性的面前都被击得粉碎。资本力量将这些力量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轨道上来,资本力量有能力建立一套新秩序和社会规则。高度通约性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不仅包括以上提到的商品、需求、信息和文化四个方面,也包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并且,这些方面相互之间通过高度通约性的连接而变成了暂时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