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易通”难通

“易通”难通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易通”两词前还常有“超强”、“超薄”、“劲霸”等促销词语。)不能否认,对于急求从未知到已知单词对等换码的某些职场人士,“易通”之类在某种情况下也许可以救急。不知道此类谬误与“易通”类普及且使用不当,是否也有一定关系?总之,学语言的人对于词典的功用宜有一个持平的看法和期望值,特别不能盲从花哨的“易通”一类。须知,“易通”难通。
“易通”难通_余墨二集

“易通”难通

我在台上讲课,底下的学生差不多人手捧持一个名叫什么“易通”、“精灵”、“掌中宝”之类的电子词典,勤摁键盘查检生词来弄懂老师在说些什么。“易通”两词前还常有“超强”、“超薄”、“劲霸”等促销词语。听其他老师说,他们上课时,情形也差不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陪同某VIP出访时,代表团里的每个成员曾收到一份“易通”类礼品,输入一个英文词,小小屏幕上即刻跃出汉语对应词;反过来从汉语到英语,效果亦然;再摁一下Auto-pronounce(自动发音),耳边便有浑厚的男中音把词读出,感觉自然是便捷加新鲜,不禁感叹多媒体时代真的来临了!

多用几次以后发现,那汉语释义怎么都似曾相识啊?后来偶然看到一则电视广告才恍然大悟,那“易通”产品原来是基于鄙人曾经参与编写的《新英汉词典》,加上一种中小型百科全书,也不认真整合,经过电子打包,便炮制上市了。无怪乎,电视广告片中整理行装那人,把本《新英汉词典》往边上一丢,举起“易通”产品准备塞进旅行袋,对着观众一脸谄笑着说:“带上它就足够啦!”(这其实是美国人所谓的“negative advertising”,是不合法的。)

不能否认,对于急求从未知到已知单词对等换码的某些职场人士,“易通”之类在某种情况下也许可以救急。今天电子词典技术日臻先进,可以看到一些同传译员随身携带的装备已从手持式的初级玩意儿,转到机读或更成熟的在线式笔记本。诚然,经过电子化,信息被储入数据库,又附带各种检索索引,再跟多种媒体甚至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扩展而成链接,电子词典比之于传统的纸质词典所拥有的优越性,从长远来看,确是显而易见的:便捷、信息一目了然、适于人机互动,等等。但是本文提到的“易通”一类产品大多商业营利的目的性过强,移入源单一,马虎一些的甚至对源文本的讹误也照单全收,除释义换码外,将语法和语用信息大多弃之不顾,用于征义的例证随意存取,有的干脆付之阙如;此外,这类手持电子词典多数兼具游戏机、通讯录、记事簿等功能,在好奇又躁动年龄的用户手里,主要是一种当下快餐文化的消费品,没听说过有谁利用“易通”学通了英文的。

只求单词机械对等还有流弊。境外有人讽刺说中国虽是个学英语的“超级大国”,但来此一看,不管是交通指示牌,还是店招和菜单,常见荒诞大错,令人捧腹。如把“平时禁入”中的“平时”译作“peacetime”(实应作“unless in case of emergency”——此例发现在首都机场,照片刊于境外报纸);把“日本料理”译作“Japanese arrangement”(应作cuisine);把粤语“云吞”译作“cloud swallow”;更有离谱的把“一次性商品柜台”译作“one-time sex goods counter”!凡此种种,说得严重一点,是会影响到中国的“软实力”的。不知道此类谬误与“易通”类普及且使用不当,是否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仅仅依靠词典——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是难以扩大词汇量的,遑论藉此学好英语。所以,从古到今,从头至尾阅读词典的必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个别奇人,像英国的麦考莱、柯勒律治等文人之精读约翰逊博士的《英语词典》,像蹲大狱时恶补文化的美国民权人士Malcolm X,像复旦已故的葛传椝先生——据说他通读《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并去信编者福勒指谬(见附录)。

总之,学语言的人对于词典的功用宜有一个持平的看法和期望值,特别不能盲从花哨的“易通”一类。须知,“易通”难通。

(原载2007年1月30日《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