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徽商的儒学渊源

徽商的儒学渊源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徽州地区四周封闭而又环境优美,被视为理想的避难场所,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因战乱而南迁人口的重要栖息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它处在万山之中,崇山峻岭,环峙而立,形成自然的地理屏障。其次是休宁的迁徙情况。

徽州的世家大族多是“中原衣冠”,民国《歙县志·舆地志·风土》描述了徽州宗族迁徙状况:“邑中各姓以程、汪为最古,族亦最繁,忠壮、越国公之遗泽长矣。其余各大族,半皆由北迁南,略举其时,则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又半皆官于此土,爱其山水清嘉,遂久居之,以长子孙焉。”中原地区的封建士大夫和仕宦迁徙徽州的动因可以分为躲避战乱、留念山水、居官任职三个方面[1]。这些中原士族迁徙徽州后,既继承了封建士大夫和仕宦的儒学渊源,又“阀阅之家也不惮为贾”[2],从而形成徽州望族。

一、躲避战乱

徽州地区四周封闭而又环境优美,被视为理想的避难场所,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因战乱而南迁人口的重要栖息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单元,它处在万山之中,崇山峻岭,环峙而立,形成自然的地理屏障。徽州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和少量山间盆地,各县的境域、镇域和村域的划分,同样具有山岭环峙的特征。徽州境内水系纵横,湖泊、河流密集。主要以新安江为主,还有阊江、乐安江、水阳江、青弋江等水系;练江、率水、丰乐水等支流。徽州的整体地理形势是:陆路“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即山为城,因溪为隍。……自睦至歙皆为鸟道,萦纡两旁,峭壁仅通单车”[3]。从水路而出,“则东涉浙江,其滩之险有三百六十;西同彭蠡,基滩之险有八十四”[4]。山水形胜,风光绮丽。“山峭历而水清激,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之襟带也。”[5]这种封闭而又景致优美的地理环境,为徽州人提供了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较为稳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长期以来都是人安其业、兵燹罕至、耕读相伴、不习干戈。在四世纪初晋末的“永嘉南渡”、九世纪末唐朝的“黄巢之乱”、十二世纪初北宋的“靖康之变”的三次朝廷更迭战乱中,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徙徽州,经过与当地古山越人的冲突和融合,徽州形成了一个以中原汉人为主的移民社会

随着晋永嘉之乱,中原大族、缙绅冠带、田客等纷纷避难迁徙,其中大部分南迁至古代吴越地域。这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促使中原移民很快定居下来。《新安名族志》记载,汪氏宗族于“建安二年(197年),因中原大乱,南渡江,孙策表授会稽令,遂家于歙,(汪文和)是为新安汪氏始迁之祖”[6]。另外,程氏宗族“当永嘉之乱,佐琅琊王起建业,为新安太守,有美政,民请留之,赐第于郡西之黄墩,遂世居焉”[7]。西晋永嘉间(307—312年),余祥“迁睦之遂安,改迁(歙县)余岸”[8],大概也是为了逃避战乱。永嘉末,中原大乱,晋征西大将军俞纵从河涧“始迁新安”。随后,俞晃“仕至龙图侍郎,居歙草市”。唐广明后,俞晃后裔俞昌“由歙迁婺源长田。厥后,子孙散居郡邑”[9]

新安大族,多聚族而居,但随着人口繁衍,宗族原系不得不分离、脱落形成支系,逐渐发展成新的村落。据歙县《潭渡黄氏族谱》记载,歙县黄氏始祖自晋元帝时(317—322年)来新安,死后其子孙因“庐墓于此,遂家焉。后子孙繁衍,其地更名黄墩”[10],之后宗族兴盛,原系不断分化出支系,形成三十五处黄氏村落,其中祁门左田派最为兴盛,歙县黄屯次之,各派皆以黄墩为源流。汪氏后裔也是四方发展,分布在徽州六县,成为徽州大姓,据《汪王庙考实》记载:“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王(汪,指唐朝人汪华)后也。”[11]

唐朝末期黄巢起义,为了逃避战争,中原地区的封建士大夫和仕宦纷纷逃往徽州地区。《新安志》记载:“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12]

首先是歙县的迁徙情况。乾符间(874—879年),周钦任庐州刺史,“因巢乱有武功忠节”。其子为了逃避黄巢起义的打击,从庐川(今安徽合肥市)迁歙县黄墩。歙县长陔毕氏,先世居偃师县(今河南堰师市),累世簪缨。唐咸通间(860—873年),毕师远袭父职为永州司马。乾符四年(877年),毕师调到歙州,官中散大夫,“后因黄巢兵乱,遂居长陔”。广明间(880年),严陵(今浙江桐庐县西)人陈禧为了“避黄巢乱”,迁休宁陈村(又名藤溪)。唐末,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查师诣,“从九江匡山药炉源徙宣城,转徙黄墩,官至游击将军、折冲都尉。一世曰昌十,唐吉王长史。三世曰文徽,历官工部尚书,迁休宁;弟文征官至歙观察使,居婺源”。查师诣从九江迁宣城,又迁歙县黄墩,也可能是为了躲避“黄巢之乱”。歙县岩镇吕氏是太公望之后。广明元年(880年),吕从善“避巢乱,由金陵始迁歙之堨田”。宋宣和二年(1120年),吕仲明“避方腊乱,徙居岩镇西南山”。歙县呈坎罗氏,先世居住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唐末,罗秋隐、罗文昌堂兄弟二人“避巢乱,始迁歙之呈坎”。

其次是休宁的迁徙情况。休宁杭溪张氏先世居住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名人辈出。张氏后裔几经迁徙,最后定居杭州。唐末,张舟“避巢乱,迁歙黄墩”。其子再迁徙至杭溪。休宁小贺姚氏原是陕西人。乾符间(874—879年),姚氏后裔“避黄巢乱,解官居此”。休宁县江潭吴氏,“先世居鄱阳,有讳逸者复徙浮梁之白水。广明间,黄巢乱,逸妻程氏小婆挈子曰宣者”,从浮梁急忙迁徙至江潭。休宁大溪吴氏先世居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市),后人吴裕为“避黄巢乱”,从平江迁居大溪。休宁汪溪金氏,先世“系出金天氏之后”。广明间,金博道为“避黄巢乱,自桐庐迁居休宁之杉坑。四世竦公徙居梅结。九世松青三公徙居汪溪”。休宁凤湖刘氏原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唐末,刘依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出守江南,因乱遂家休宁,后子孙散居县前、凤湖等处”。休宁长丰吴氏先世吴芮为秦鄱阳令,“得民心,号鄱君。汉高帝封长沙王,居饶”。唐末,吴宗为了逃避黄巢起义的打击,由饶州(今江西鄱阳县)迁到长丰。休宁龙源赵氏,“其先陇西人”。中和间(881—884年),赵思为了“避乱”,迁至龙源。休宁隆阜戴氏,原“世居亳州。晋尚书曰济、中书侍郎曰夔,从琅琊王渡江,居金陵小蔓村”。唐末,戴氏后裔为“避黄巢乱,迁歙黄墩”。南唐时,戴护官至兵马使。戴护的儿子戴寿,“拜武翼郎,擢中书舍人”。戴寿的儿子戴安,“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守饶,卒谥忠恭,赐葬乐平瑯梹山”。戴安儿子戴奢,始迁隆阜。

再次是祁门的迁徙情况。祁门孚溪李氏,“出唐宗室昭王之季子,曰祥,避黄巢乱,始家于歙。祥生伸皋,仕宋江西寨将。生三子:曰德鹏,赠银青光禄大夫,分居祁门新田,即孚溪祖也;曰德鸾,官至散骑常侍,居婺源严田;曰德鸿,居浮梁界田,时称‘三田李氏’”。祁门康氏,先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后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唐末,康先“避乱居歙之黄墩,未几复迁浮梁化鹏乡”。康先之子康新“始迁祁门武山乡尤昌里之康村”。祁门苦竹港王氏,“先(世)琅琊人”。唐末,王璧始迁苦竹港。乾符中(874—879年),王璧“与婿郑传倡义集众,保障州里。刺史陶雅屡奏其功,历补军职,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王璧生有九子,“皆显于南唐。子孙散居郡邑”。

最后是婺源的迁徙情况。婺源县阙里朱氏原系姑苏(今江苏苏州市)人,唐末,朱师古“避巢乱,由姑苏始迁歙之黄墩”。天佑中(904—907年),制置茶院府君朱瑰奉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婺源,民赖以安,子孙因家弦高镇,即今阙里也”。婺源石墅陈氏,唐僖宗时期,陈秀“避广明乱,自桐庐迁歙之黄墩”。传二世曰贵,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始迁婺源石墅。婺源武口王氏,先祖“世居太原”。王仲舒为唐朝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史,其子王弘家迁至宣州(今安徽宣州市)莲舡塘,孙子王翔“因避寇于歙之黄墩,再迁婺源及武口,号‘云谷居士’”。婺源施村施氏,先“世居兖之淄畲林。厥后,曰讐迁吴兴县”。唐朝通明殿朝请大夫施矗,“避巢乱迁歙黄墩,继迁浮梁榔木田”。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十世孙施敏由浮梁榔木田迁至婺源施村。婺源桃溪潘氏,“先世闽之三山人”。广明间,潘逢辰因“黄巢乱,避地黄墩,后迁桃溪”。休宁屯溪潘氏一世祖潘逢旦,同兄潘逢辰“避乱,由闽居歙黄墩。其子孟和公迁浮梁落马桥”。八世孙潘汝成“始迁屯溪居焉”。婺源山头里齐村齐氏,系“出姜姓伯益之后。周封太公望于齐,因以为氏”。乾符六年(879年)。齐亮“始居歙之黄墩,御黄巢乱有功,封兰公,迁饶之德兴”。八世孙齐公绰“官至工部尚书,始迁山头里齐村”。[13]

北宋末年发生了“靖康之变”,为了逃避女真贵族的侵略,又有许多封建士大夫和仕宦迁徙至徽州地区[14]。据《新安名族志》记载,休宁县韩家巷韩氏,“出唐昌黎愈公之后,本居上党”。宋淳熙间(1174—1189年),“天下苦于金胡之乱,朝迁暮徙;当时民在北地者,咸以江南为乐土”。韩炜时任池阳教授,其子韩实“由父宦邸道经休邑,见徽于万山,休邑人烟辏集,无异京华,乃留于城北居之”。其后裔“业盛家肥,人以韩家巷为名”。徽州郡城杨氏,其“先庐州合肥人”。宋绍兴元年(1131年),杨通“除授徽州路司户参军,太守洪适重其才,在任六载卒”。其子杨清“欲扶柩还,以国祚南迁,北土未宁,不敢行,遂家焉。世居于徽治之北偏,即今之上北街也”。婺源孙氏“迄唐始祖迁新安休宁,宋淳熙初隐于湖溪,览山川之胜,遂摄居也”[15]。婺源俞氏“自宋绍兴丁已由歙之黄墩,迁居于婺源龙胜,又自明成化戊子迁居龙溪”[16]。祁门倪氏“为唐大司马康民后,以功成告退,卜居伊川[17]。北方南迁的大族定居于此,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徽州山清水秀和封闭安宁的自然环境,迎合了当时南迁的北方士族们躲避战祸、退隐仕林和寄情山水的心理。

二、留念山水

明嘉靖以前,徽州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李白有诗《清溪行》曰:“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这在众多的地方志和宗谱中也都有记载。徽州古村落或背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依山傍水,而且开窗见山,槛外是水,家家户户都有山水相伴。正如当时诗人所描述的“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傍槛流”,“山禽拂席起,溪水入庭流”[18]。黟县的屏山村东西两侧都是山,村居沿着南北向的溪水弯曲有序地排列,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小溪、小桥结合,构成典型的江南村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黟县的宏村就是一个以山水出名的古村落。它背依古木参天的雷岗山,面临蜿蜒而至的牛泉河,由风水师何可达规划而成。通过筑坝抬高牛泉河的水位,引水入村,以九曲十八弯流经街巷和人家,成为天然自来水。村中心开挖的一个月塘,如一面明镜,将周围的宗祠建筑映衬得格外引人注目。村头的南湖,景色更胜,远有起伏的青山,近有浓荫的古树,粉墙黛瓦,鹅鸭悠游。宏村因其独特的山水组景而被国内外旅游者称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之一”。徽州村落园林早在宋代就开始营造,融新安绘画、诗歌、雕刻等地方文化于一炉,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村落“水口园林”文化,至今尚存西干园、果园、檀干园、竹山书院、半舫圃、婆罗园等处。清代诗人方西酬在《新安竹枝词》描述:“故家乔木识楩楠,水口浓郁写蔚蓝,更着红亭供眺听,行人错认百花潭。”歙县唐模村“镜亭”上的一幅长联,最能反映徽州古村落生活空间的意境追求:“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弛,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此外,歙县的唐模村、潜口村、呈坎村,黟县的西递村、碧山村,休宁的临溪村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水的特色,或有溪水穿村而过,或傍村而过,或引水入村,实现了“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聚落空间体系。

从汉代以来,许多封建士大夫和仕宦因向往徽州地区的山水秀美而迁徙至此[19]。首先看歙县和祁门的迁徙情况。歙县新民桥姚氏,原是江西新建人。唐初,姚源清“以职业抵新安,经道绩溪,见其山水秀丽,携家居之。创一僧院,颜曰新建,示不忘本也”。北宋末年,姚四二“隐于歙之南昌溪麻榨巷口”。宋元之际,姚骥之子“始迁东关新民桥”[20]。歙县棠坞洪氏,“先世居歙东乡淳安之茶源小溪”。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洪进义“游新安”,见棠坞“山水秀而民居少,遂居焉”[21]。祁门张村张氏,先祖“居陈留”。后裔从陈留迁襄国,再迁吴郡,三迁金华。唐麟德间(664—665年),张弘道中进士,“由御史出判饶州,逸居新安赤山镇,即祁门也”。开元间(713—741年),其孙张志和中进士,官至金吾仓曹参军,庐母墓于巴西之润田,今名“张村”。“后隐居江湖,号‘烟波钓徒’,著《玄真子集》十二卷,《大易》十五卷,《沧浪渔父词》等书传世”[22]。祁门白塔蒋氏,原是河南义兴(今河南汲县)人。唐初,右屯卫兵曹参军蒋俨出任高丽大使,“由秦汉故道古黟武亭岭泉水窟,见山川佳丽”,十分向往;贞观末,偕子蒋远迁居白塔[23]。祁门乌门廖氏,“其先闽人”。唐广明间(880年),金部郎廖嵩同郑畋、朱革“讨黄巢乱,道经新安,见山水清奇,意有属焉。嵩性爱鸟,尝养二乌,甚训出入,灵验人事。后辞职归隐,每潜祝乌,栖山为家。乃随乌至祁西,遂栖不去,因家焉,故名其地曰乌门”[24]

再看休宁、黟县和婺源的迁徙情况。休宁唐田孙氏,原系山东青州人。唐末,孙万登任金吾上将军,从岭南道节度使康承训“平蛮”凯旋,“道经海宁(即休宁),爱风土之胜,遂家黎阳乡之唐田;今坑口、草市、埜山、阳湖、溪东、梅林、栈山、浯田、高桥、黄村、汊田,皆出此派”[25]。休宁富寮吴氏,“其先季札之后”。唐代,吴孟丞“神异不凡,有武略,乐隐不仕,始迁于此。厥后,子孙蕃衍,其黄冈高桥、墦溪、黟之横冈,皆出此派”[26]。黟县欧村欧阳氏,先祖欧阳景达仕齐,“世居长沙”。南宋时期,欧阳文一“就试临安不第,经徽之黟邑榔木岭,乐其山水佳丽,遂卜居焉,因名欧村”[27]。婺源庐源詹氏,“以其源为九江庐山之源,故名也”。南朝陈时,詹初仕东阳郡。“因郡废弃官不仕”,隋大业间(605—617年),始迁庐源,“慕黄石公、夏黄公隐居之义,号‘黄隐’”[28]。婺源马家巷马氏,“先世居鄱之乐平”。宋宣和间(1119—1125年),马咸“仕至龙图直秘阁,知遂宁府,因谏蔡京有忌,辞职隐于婺源北亭山下,因家焉”[29]。徽州峰峦叠翠,烟云缭绕,似人间仙境,自然也是官宦乐于隐居的佳境了。

徽州宗族大多居住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聚居的环境是:“岭霞东蔚,涧水西流;虎阜前蹲,罗峰遥峙;天马踊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左环右挹,外密中宽。”在这里,胡氏宗族“孝悌力田、育子贻孙者,三十有余世;诗书学右、安居乐业者,七百五十年。序伏腊之豆觞,守高曾之规矩。流长源远,本大叶繁”[30]。歙县托山程氏宗族所居地是:“山谷环聚,田土膏腴,八垄森列如拱,源头活水如带,远眺则黄山、松萝、金竺、天马,近俯则南塘北野,驼石印墩,咸若有天造地设于其间。又其后有三台山之秀,巨石仙踪之奇,屏列拥护,若负户然。”程氏始迁祖程时谦曰:“是可为子孙不拔之基矣。昔太王迁岐,姬周始王。今卜居此,吾后其昌乎?”[31]金山洪氏宗族聚居环境是:“山磅礴而深秀,水澄沏而潆洄,土出沃衍,风俗敦朴。”洪氏始迁祖洪显恩“避喧就肃,择胜寻幽,始居于此。既而子孙日盛,遂甲一乡”[32]。桂溪项氏宗族聚居地是:“西南诸山,林壑深茂;前后文笔峰,曾峦拥翠,溪流环绕。”[33]绩溪盘川王氏宗族聚居地是:“狮山拱峙,澄水潆洄,古木参天,良田盈野。”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氏宗族“族众繁衍,合村而居,敬业乐群,雍雍睦睦”[34]

三、居官任职

在徽州居官任职的封建士大夫往往会携家徙居徽州[35],康熙《徽州府志》解释说:“有爱其山水幽奇,遂解印终身不返;亦有乐其高山万仞,爰弃官以家其间者矣。”[36]

歙县是徽州府所在地,居官任职的官员最多。歙县的鲍、程、黄、凌、佘、谢氏宗族在不同时期迁徙而来。歙县棠樾鲍氏,“其先青州人”,“永嘉末,青州大乱,子孙避兵江南”。东晋咸和间(326—334年),鲍弘“任新安郡守,因占籍郡城西门,继于郡西十五里牌营建别墅”[37]。北宋中期,鲍荣“始开书园于棠樾”,曾孙鲍居美“遂自西门挈家居焉”。以后,子孙繁衍,散处歙县蜀源、岩镇、新馆等村镇,形成29派[38]。歙县黄墩程氏,先世初“望安定”,再“望广平”。汉末,程普“从孙氏定江东,破曹操,赐第于建业,为都亭侯”。其后程元谭“当永嘉之乱,佐琅琊王都建业,为新安太守,有善政,民请留之,赐第于郡西之黄墩,遂世居焉”。十三世程灵洗,“当侯景之乱,起兵保州里,受封重安县公,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土人德之,庙祀于黄墩,宋号其庙曰世忠”。程氏宗族子弟散居徽州各地,徽州有“一程二汪”之说[39]。歙县黄墩黄氏,先祖“世望江夏。晋有讳积者,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积生寻,庐于墓,遂家焉,改曰黄墩”[40]。歙县黄家坞黄氏,“其先湖广麻城人”,宋朝,黄珀中解元。天圣七年(1029年),“知歙州,遂家焉”[41]。歙县沙溪凌氏,先世凌公绩为孙吴将军,“世居余杭”。唐显庆间(656—660年),凌安任歙州判,卒于官。夫人汪氏携遗孤凌万一“扶枢葬城北里湖园,遂迁沙溪”[42]。歙县岩镇佘氏,先祖“封于淆,后为雁门郡姓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佘潜于湖南桃源县入仕途,授歙县令,遂留居岩镇[43]。歙县谢村谢氏,先祖“望于陈留”。谢裒仕晋,永嘉之乱从元帝“渡江而南”。十三世孙谢杰“仕隋,为歙州教授,由会稽始家歙之中鹄乡,今姓其地曰谢村”[44]

再看歙县的吕、仇、闵、陆、宋、田、江氏宗族的迁徙情况。歙县向杲吕氏,“其先河东人”。唐德宗朝(780—804年),吕谓“以殿中侍御史言事贬歙州司马”。吕谓之子吕温“娶歙向杲程梦文女,后举进士。累官尚书侍郎,谪刺衡州,卒于官”。元和十年(815年),吕温之子吕适“奉母归宁,依母党程氏,遂居向杲”[45]。歙县王充仇氏,先世“居朔庭”。元初,仇悬“为嘉议大夫、徽州路总管,官于徽,有惠政,民咸祝之,后卒于官。诸子遂择地,奉公葬于歙西三十里陈塘寺之侧,遂定居于王充”[46]。歙县岩镇闵氏,先祖“居齐鲁间,汉末避乱,南迁浔鄱”,南朝梁大通初,闵纮“举贤良,为歙邑令,由浔阳因家于歙”。唐元和间(806—820年),十世孙闵玉,“迁居岩镇”[47]。歙县贵溪陆氏,先世“为吴郡人”。唐代,陆贽官至翰林学士。其后裔陆傪中进士,“授兵曹,以事调歙州,遂家焉,重迁今贵溪”[48]。歙县上丰宋氏,“其先当涂人”。南宋建炎间(1127—1130年),宋平“使金死节”。其子宋贶荫补将仕郎、新安尉,“遂家焉”,“墓在歙儒学后,昔有定光堂为其祠宇”。九世孙宋元又迁至上丰[49]。歙县东关田氏,元世祖时(1260—1294年),田秀实“仕徽州路总管府知事,有官勋,进阶经历,郡民德之,遂留家焉”[50]。徽州萧江氏,本姓萧,“郡号兰陵”。唐广明间(880年),宰相萧遘仲子萧帧为护军兵马使,“伐巢贼有功,封柱国上将军,镇守江南,驻兵于歙黄墩,谋复唐业不克,遂指江为誓,易姓江焉”。江帧后裔散居歙县峻街、黄墩、溪南、江村、江家山;休宁石佛;婺源旃坑、长田、碧山;绩溪县城等地[51]

携家到休宁和绩溪县任职的官员也不少,后来多定居徽州。休宁倪干倪氏,“其先宣城人”。晋朝,倪玄鉴“仕琅琊王管记参军,始迁新安”。后裔倪注“姑迁休宁赤丘,子孙蕃盛,遂名其地曰倪干”[52]。休宁陪郭叶氏,先祖“世居湖州苕溪”,“望于南阳”。南唐时(937—975年),叶尚或“为新安教授”,遂家休宁陪郭[53]。休宁南门夏氏,祖籍会稽。唐乾符间(874—879年),“黄巢寇宣州,入浙东,土民逃窜”。夏元康由“知苏州改歙州刺史,募兵拒之。随遇草寇毕鹞、查高、范珠、陈儒等继至,又率兵力战获免。居岁余,又报董昌潜据于越。公叹曰:‘遭此时世末,如之何矣!’遂还政,因家于休宁之南门”[54]。休宁博村范氏,先祖“居河内”。贞元十年(794年),范传正中武进士,“历官歙州刺史,转苏、湖二州,进宣歙观察使。元和末,拜光禄卿,不赴,隐居”休宁博村[55]。休宁率口何氏,“其先袁州人”。南唐时,何令达“仕国子司业”,弟令通“为国师”。显德间(958—960年),何令通“因谏牛头山不利,谪休宁”。侄何润“随叔令通居焉”[56]。绩溪双古井葛氏,“先世居句容”。唐天祐间(904—907年),葛晋任绩溪簿,“因家杨溪”。宋淳熙间(1174—1189年),葛宗喻“任桐庐学录”,始迁绩溪县城积庆坊双古井[57]。绩溪冯村冯氏,“其先青州人”。唐贞元中,冯蘩“尹歙,卒于官”,少子冯定“因家歙之吴辉”。其后裔冯延普“迁绩北白沙街,即今濠寨巡司冯村铺后是也”。冯显孙“儒雅善诗,以居濒官道,避元季兵寇经掠之扰,去西北二里许,负山居焉,因名冯村”[58]。绩溪八都市里孔氏,为孔子的后裔。宋建炎间(1127—1130年),孔端朝“为黟县令,遂家歙之城南。传八世曰克焕,为学正,偕弟克炜、克新、克文,依产因迁”八都市里[59]

还有官员在黟县、婺源和祁门居家任职。黟县城西隅余氏,其先“居浙江衢州西安县”。宋代,宰辅余端礼之子余荣,出“任徽州府太守。因籍居歙之黄墩”,其后裔,迁徙至休宁蓝田,再迁徙黟县八都。元末,“罗寇扰攘”。余荫甫“保障乡里,邑侯礼聘至庭,委以安抚事宜。市民赖之”。遂迁徙至黟县城西东二隅,“拓地以居,构有环山楼、一经堂,以示不忘先世耕读之意”[60]。婺源官源洪氏,“其先淮阳人”、“世望敦煌”。唐德宗时期(780—804年),洪察“为监察御史”。其孙经纶“为河北黜陟使,议罢方镇兵,左迁宣歙观察使”。“固官侨寓于徽,遂家婺源官源,徽之洪氏此始焉。”[61]婺源东关陈家巷陈氏,“先世居颍川,出汉太丘公后”。晋建兴中,陈伯眕“渡江居曲阿”。唐广明中,陈琚“避乱南迁,分居饶之德兴”。南宋嘉熙间(1237—1240年),陈一清任婺源幕,因家于东关集贤坊陈家巷[62]。婺源城东门孙氏,“先(世)青州人”。宋代,孙文质“荐为池州副使,以征讨功授宣武节度使,来镇新安,摄州事,始家婺源东门,卒谥宣义公,敕葬塘村,生四子,并显于时”[63]。婺源崇化坊杜氏,其先江西德兴人。宋淳熙七年(1180年),杜中“任婺源教授,迁知州,附籍于兹,遂家焉”[64]。婺源环溪吴氏,“其先季札之裔,世居苏州吴江县”,唐天宝间(742—755年),吴透“授休宁令,因居休之金竹”。传六世曰吴允升,“始迁婺源浙源环溪”[65]。祁门南门周氏,“其先道州人”。宋乾德间(963—967年),周继忠“讨寇有功,授祁门令,遂家于此。历官阁门舍人,累迁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巡抚潼川等处。卒于官,敕葬邑西高塘,立祠于眉山之麓”[66]。祁门锦溪仰氏,先祖“世家洛阳”,后“迁居庐陵之无为”。唐贞观中,仰元凤拜兵部尚书。厥后,仰敬“为歙州教授,民歙之古溪”。宋咸平间(998—1003年),仰恢为清江尉,由歙县古溪迁祁门锦溪[67]。祁门胥山饶氏,“其先平阳人”。饶斌“为渔阳太守,迁居大梁”。宋代,饶伟官居左朝散大夫。厥后,饶烈“为武陵别驾,卒于官”。家人“留居武陵”。宣和中,饶弘毅“仕歙州文学,因侨居祁西,后复徙胥山,望为武陵郡”[68]

中原士族迁徙到徽州,多以篁(黄)墩为基地,程氏为中心,不同程度地维系了600余年。唐、五代徙入徽州的48个氏族中,竟有41.66%曾聚居在篁墩,篁墩因此成了人杂五方的人文荟萃之地。从东晋到唐末,程氏对维系这种形式起着支柱性的作用,程氏祖孙相继显名于东晋、南朝者达270年之久,对徙入的中原士族有荫护之力,因此篁墩成为许多中原士族迁入徽州的前期栖止地,再由此相机深入徽州腹地[69]

四、徽州望族

徽州宗族之间有地位高下之分,那些地位高、受人尊崇的宗族被称为望族。望族在文献记载中又被称为甲族、大族、大姓、名族、世家、巨族等。《新安大族志》共列81个姓氏,《新安名族志》共列84个姓氏,《休宁名族志》共列53个姓氏[70]。唐力行认为,徽州人心目中的望族应该具备以下条件[71]:一是历史悠久。许承尧曾在《新安月潭朱氏族谱·序》中说:“洎清龚自珍作徽州府氏族表,以为徽之大姓实甲通国,则自嘉庆时逆溯得三十世以上者为甲族,列举十五族而朱居一焉。”也就是要“逆溯得三十世以上者为甲族”。二是代有官宦。胡晓在《新安名族志·序》中还说:“巨室名族,或晋唐封勋,或宦游宣化,觅形胜而居者,但多也。”休宁曹嗣轩在《刻名族志通知帖》中也说:“三台九鼎之贵悉载,一官半职之荣亦书。”三是儒学传家。这些望族在地方上立言、立德,有崇高地位。胡晓在《新安名族志·序》中强调:“言乎才德,则或信义征于乡闾,或友爱达于中外,或恬退著述,或忠孝赫烈。至于州里之镇定,六州之保障,诸儒之大成,宗庙血食,千载不磨,又名族之杰出者。”曹嗣轩在《新安休宁名族志》人物入选标准中,首先是居于高官者,其次分为文苑、学林、儒硕、隐逸、忠义、守节、殉节、贞烈、孝子、乡善、笃行等,其意与胡晓同。四是素封之家。胡晓在《新安名族志·序》中说:“言乎世次,则尊卑有定,族居则闾阎辐辏,商贾则云合通津。”望族几乎都有族人在外经商。曹嗣轩在《新安休宁名族志》卷一中述及汪氏时作了这样的判断:“凤湖汪氏,世以诗礼承家,文人高士,抱节明经,代不乏人。有以计然致富者,有以盐筴起家者,连檐比屋,皆称素封……诚望族也。”素封的标准是“富等千户侯,名重素封”[72],不仅要有钱,而且要有德,即儒商。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绝大多数是“中原衣冠”。在宗族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望族既继承了儒家文化的血脉,又“阀阅之家也不惮为贾”,下文以小溪项氏和江村江氏为例,加以说明。

小溪项氏因避乱定居徽州,后又不断往外迁徙[73]。项氏原姓姬,传说为尧帝后裔,居住于今河南省项城县槐坊府一带,周朝时受封项国,即以国为姓。东晋初年,项胜南下任越州观察使。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为避永嘉之乱,项胜带着他的父亲项俊,从临淮迁居浙江睦州寿昌县吴村。未久,由吴村迁居青溪县(今淳安县)敦福乡轩翥里,奉项俊为睦州项氏始祖。睦州十三世项景耀曾任新安郡太守。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黄巢兵乱,宗族沦没无存,惟永公之子四人,兄弟四迁”。项永为睦州二十四世,其次子项泉偕其子项琏迁歙州州城(今徽城镇)。项琏之子项绍是一位学者,习诗书,明道义,讲学歙州,以德业推重一时。吴越王慕其贤厚,高俸征聘,项绍三辞不受。清泰三年(936年),由州城迁隐歙南仁爱乡涌泉里之桂溪,又名小溪。项绍因爱桂溪山川灵秀,遂为家。他营室辟道,缮梁建塾,支派繁衍,被奉为桂溪项氏始祖。小溪项氏第八世开始向外迁徙,八世项念二迁桂山,为桂山派。十世项森迁白石山,为白石山派。十二世项中迁路口。明末,二十二世项一振(恒甫)徙家钱塘;项时缓迁淮。二十三世项国辉为职方,其子项起汉为参将,起汉“奉职方公居(扬州)庙子湾,卖药自给……职方死,流寓江都”,遂为江都人。清代中叶,小溪项氏已大量外迁,府内各县、省内邻近府县及江西、浙江、江苏等省皆为迁徙地,仅嘉庆《桂溪项氏族谱》纂修时访江苏府县,小溪项氏各门派族人就达数百个。

小溪项氏源于士儒之后,因文名世,因商富族,人才辈出,为古歙望族。小溪项氏明清两代先后有12人考中文、武进士,足证文风之昌盛。下门二十二世项士俊,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武进士;白石派二十三世项煜,吴县籍,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上门二十五世项人龙,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下门二十四世项对尧,顺治三年(1646年)武进士;上门二十六世顶时亨,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下门二十五世项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武进士;白石派二十四世项亦銮,吴县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中门二十六世项樟,阜宁籍,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项廷标,雍正十一年(1793年)武进士;中门二十七世项兆龙,阜宁籍,乾隆五十八年武进士;项名达,钱塘籍,道光六年(1827年)进士;项晋荣,钱塘籍,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其中项樟与项兆龙为父子。

小溪项氏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二十二世项竹石“家累世敦朴,力农桑,习勤俭节,以故庐田代代增益,而未尝轻有所弃,然至竹石公始以业盐而益大,三吴二浙所在有焉”。竹石后人鉴塘、小塘,“俱隶国学,专攻举子业,不问家人生产”。后鉴塘任某县县簿,廉洁操守,不仅无俸予家,反携家中资财以供官用,致家道中落不如从前,家道中落之后,小塘三子九韶、九成、九叙皆弃举业,一意经商恢复家业。十数年间,“尽恢竹石公之业,而且过之”。下门二十四世项宪(字景元,号耐庵),为清康熙年间两淮著名盐商巨贾。时歙人刑部尚书徐乾学曾“发本银十万两,交盐商项景元于扬州贸易”。康熙南巡时亲临项宪扬州家宅,项宪晚年回归故里,“独修郡学,费万缗”,在郡学内建东南邹鲁石坊。项宪长子项纶(字经士,号柏亭),考授内阁中书,累官典训馆主政。后舍官管理扬州项家盐业,每逢朝廷大事,均“奉公效力”,“复输尽诚”,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加十二级授一品光禄大夫。夫人洪氏为一品大人。并追赠其父项宪、祖父项时瑞、曾祖父项德旻为一品光禄大夫,世称“四世一品”。项宪次子项(字书存,号澹斋),平生崇本乐善,襄其父修郡学,建石坊,又修义学、开义路、筑义冢、建宗祠,累计耗资数百万。项雅好博古,刊刻《水经注》、《隶变》等书50余种,校印精善,艺林宝之。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上门二十九世项士瀛、项士濂、项士溥、项士灏、项士浚为“朝廷之大典,幸公效职”,均获授官衔,小溪人称之为“五子登科”。

唐宋之际,济阳江姓后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地区辗转流徙到徽州,他们或是因为逃避战乱,或是仕宦此地而留念新安大好山水[74]。据黟县《济阳江氏宗谱》记载,济阳江源出于嬴姓,乃伯益之后。徽州济阳江姓村落大致有歙县江村、岑山、婺源谢坑江村、黟县江村等。谢坑济阳江氏宗族自居此地之后,家族兴旺发达,人文鼎盛,簪缨代出。江潜、江沄兄弟都“仕宋”,并任尚书,其子文卿、朝卿“承恩直阁”。江檐“仕吏部侍郎”[75]。由谢坑江村分支出来的有两派,他们分别迁往花园罗云、虎溪(旧名虎阐)两处。花园派则又有分支迁往洪椿下湖和水路两个村落,虎溪派也有分支迁往澄源。黟县江村在经历两宋时期的发展后,宗族逐渐壮大,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为寻找更多的生活资源而纷纷外迁。南宋进士司牧州郡江一鹗,“有别墅在麻田,后人因迁居焉”;江寅简“致仕后隐居里田”,“迁庞村者为复寿公,迁林村者为七胜公,迁墩头者为寄鲁公,溪头一派又庞村所分也”,共有6支,黟县江村为其始居地,皆为卓公之后[76]。歙县江村济阳江氏宗族始迁祖是江汝刚,江汝刚“性宽仁,具才干”,宋天圣年间进士,“擢中散大夫,判歙州军事”。任满后,因爱新安大好山水,遂“卜居歙北七里橙子培,子姓蕃衍,以姓名村”[77]。从他算起,歙县江氏宗族繁衍到第十代以后,已经形成15个支派,他们分别是真公派、英公派、翼公派、祖公派、祺公派、桂一公派、桂二公派、桂三公派、晋公派、嘉公派、士盛公派、士旦公派、士昌公派、士勤公派和松公派。自宋代始祖江汝刚迁居以来,已近千年;繁荣时期,江村“烟户三千余,地分三付,村西曰里村,村东曰外村,村中曰介塘,总号江村”[78]

歙县江村商业兴旺,“以富户填实京师”[79]。早在徽商尚未崛起之前,便已有一些人外出经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元末明初,江村人江元就曾外出经商,并获利颇丰。当时明太祖入徽州,“日久饷缺,元年已九十余矣,谒军门。退曰:‘此真主也’,助银十万,以资接济。事平,以功授博士”[80]。江偕寿也是明初江村的一位富商,“多才能,善会计,富甲郡邑”[81]。洪武初期,皇帝征集天下富户建设京都南京,偕寿应征,“分建旱两门及大街廊房,工费数十万”[82]。这是史料记载最早的江氏商人,但此时江氏商人从整体上还未崛起,直至明代中叶以后,江村人经商之风始盛,而且有的家庭已经开始世代经商。例如,明代中叶江村人江详,“家故贫乏,不惮劳苦,早夜经营,年五十家业始起,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83]。江滽“家故贫窭,勤于操作,以赤手起家。寓淮西南圩头,致资二十余万。田地万亩,牛羊犬马称是,家奴数十指,富甲一时”[84]。江希武“尝客彭泽”经商,非常富有,“有负公重赀者,念其贫,不责其偿”[85]。江若蓂曾“客无为州”,开设“典铺”[86],子江希贤“弱冠偕诸伯仲绍祖父业,贾北关溪滨,资日饶裕”[87];孙世俊,“承父资生殖”,“一意服贾,拮据不怠,少恢先业,初于北关溪上列廛,旋治典于家”[88];孙世传也“以食指浩繁,巩计然之术,经营悉当”[89]。江以深“贾天长铜城镇,生殖日饶”[90]。江应文“尝游燕京”,在经商获得财富之后,与当时“名公钜卿欢相结纳”[91]。江沛“侨居徐州,交纳四方贤士大夫”[92]。江天启家“世业鹾淮扬,时称巨贾”[93]

清代,江村江氏商业发展逐渐达到顶峰,尤以盐业为盛。清初,江氏后人江之鳌,祖上世代业贾淮阴。明末农民战争期间,生业毁于一旦。他“栉风沐雨,晨夕不怠,家声遂以大振,前人未竟之业,悉为补葺而增修焉”[94]。江国茂为明代江氏后人江希贤之孙,清初,他“弃儒服理盐筴业”[95],开始重操祖辈旧业,虽未取得经营上的成功,但为后代做出了表率。其子江演则克承父志,“托迹淮海间”,“再游邗上”[96],终于“以盐筴起家”[97]。江廷祥,“弃帖括,习计然之术。名振淮、鲁”[98]。到了康乾时期,江村江氏商业发展达到了顶峰,尤以盐业为盛,甚至出现了江承瑜、江春两代皆为两淮盐业商总。江承瑜为盐商江演之子,年少开始协佐其父处理盐务。雍正三年(1725年),“择家道殷实者,点三十人为总商,承瑜以其财力雄厚,点为总商。未久,总商设置有所改变,两淮设四大总商,十二小总商”[99],江承瑜又以资引多成为四大总商之一,每年运销盐引15万引。江承瑜死后,其子江春“练达多能,熟悉盐法,司鹾政者咸引重,俾综商务,勤慎急公”[100]。因此“嗣为商总,身系两淮盛衰者垂五十年”[101]。江春任总商时,乾隆皇帝“六巡江南,两幸山左”,江春则“祗候供张。胥由擘画”[102],为迎驾效犬马之劳,因此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多次受到赏赐。如“面赐佩带”、“赐金器玩并御书‘怡性堂’额”、“赐锡杖”等,备受殊荣。还与其族兄江进被特诏进京参加“千叟会”,一时有“布衣上交天子”的盛誉[103]。江春把江氏的事业和荣誉推向了顶峰。在扬州一带,江氏商人势力很大。“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故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诸氏,扬州莫不有之。”[104]“两淮八大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各姓代兴”[105],江村江姓也属于其中之一。在杭州江氏商人所居街巷,被称作“小江村”[106]。可见势力之大。

歙县江村人才辈出,科第发达,仕宦众多。明朝时期,江村有举人15人,进士7人;清朝时期,江村有举人42人,进士19人[107]。不仅如此,江村人著书者也很多,有著作家70人及其著作161种[108],可见江村文风之盛。江村商人非常重视教育,明清两代江村共捐建书院、会馆4座,它们分别是聚星会馆、瑞企文会、蟾扶文会和飞布书院。事实证明,江村人的良苦用心已经获得了回报。有清一代,江村“名流代出”。江廷祥的两个儿子都“连掇高科、莅任开府”[109]。江嘉谟“诸弟侄俱得成名入仕”[110]。江恂“官芜湖道,工诗画,收藏金石书画,甲于江南”。其子江德量是“乾隆庚子(1780年)榜眼,官御史”[111]。江昉、江立,“时称‘二江’,为厉攀榭高足”[112]。江立“官巡抚,工诗文”,其弟江蕃、江苾“工诗歌,熟于盐筴”,侄士相、士栻、士梅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