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语言倭化的危害

教师语言倭化的危害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框架之中,教师任何一点言语伤害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倭化却严重破坏着这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语言上的倭化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与恶化,这种不良影响还会扩散到周围的同学,造成生生关系的冲突和对立。而教师对学生语言上的倭化往往是在一个班级里面,甚至是在更大的公共场合里面,带有公开性和传染性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倭化是师生矛盾冲突的外显化,已经僭越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合理限度,蜕变成为一种致使学生遭受精神折磨和心理虐待的教师言语道德失范行为,这无疑“是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的践踏,是对师生相互关怀的阻隔,是对师生成全生命的扼杀,更是学校的一种失德行为”[3]。教师在语言上倭化学生,不但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消极负面影响,而且会导致校园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甚至还会引发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

(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师生关系框架中处于主动状态,掌握着事态发展的主导权,属于强势群体;而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经常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处于被动状态,属于弱势群体一方。在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框架之中,教师任何一点言语伤害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教师语言倭化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和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害怕老师、讨厌老师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另一方面,教师语言倭化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消极、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敏感脆弱等消极情绪和心理阴影,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学生健康成长。

(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和恶化

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倡导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以“平等、自由、爱和尊重、对话”为内涵的人际关系,这也就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和热爱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尊重、平等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倭化却严重破坏着这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公然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挖苦、讽刺、蔑视、嘲笑、恐吓、诽谤等侮辱歧视性语言时,学生会降低对教师的好感度和信任度,并对教师产生仇视、厌恶、敌对情绪,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三)造成生生关系的冲突和对立

教师对学生语言上的倭化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与恶化,这种不良影响还会扩散到周围的同学,造成生生关系的冲突和对立。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示范对模仿具有一定的作用,不管这种“示范”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教师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而教师对学生语言上的倭化往往是在一个班级里面,甚至是在更大的公共场合里面,带有公开性和传染性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对某一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同学相互之间的看法和态度。学生的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判断是与非的辨别能力尚弱,一旦与其他同学出现冲突与矛盾,很可能如法炮制,模仿教师的侮辱歧视性语言来攻击该同学,这就极易导致同学间感情出现隔阂甚至破裂,进而引发生生关系淡化直至恶化,致使整个班集体处于紧张的氛围中。

(四)引发潜在的社会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教师语言倭化会对学生造成长期性人格影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形成‘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另一种是形成‘攻击性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4]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人格特点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特征,极易受到教师不妥当的言语伤害,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方面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顺畅地解决这些矛盾,就会出现逃学、攻击性行为、自杀犯罪等极端行为,从而引发潜在的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