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人学解读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人学解读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解读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启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大学生成为真正社会人的过程。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时代特征。在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作为引导个人社会本质的实现,其实质上是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必定会受到来自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影响。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和重心。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形而上的形象,是多样性和实践丰富性的现实存在。[2]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实践论和人的发展论。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有利于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明确方向。

(一)人的本质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本质的研究。马克思从三个层面完整和全面地阐释了人的本质。首先,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最根本的属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同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离开了人的劳动属性,人就不能成其为人。其次,马克思从社会群体层次上论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3],进一步从人的社会属性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最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还体现为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个性,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有属性,表明了个体的存在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解读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启示。在人的劳动属性方面,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应当根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预期实效;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通过联结一定的社会关系,以符合特定社会的人的发展要求为目标,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做出判断并加以引导;在人的主体性方面,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应当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价值,承认差异,注重多元,区分层次,关注不同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健康成才。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具体任务。在人的一切属性中,人的特殊的社会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区别于人类自身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时候,只有真正融入其中,把特定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才是人的本质社会性的实现,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大学生成为真正社会人的过程。

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时代特征。人的本质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的本质的历史性特点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时代特征:一是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等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具体任务会与当前的社会关系相适应、相匹配。二是社会关系的绝对变动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必须与时俱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会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具体要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人的本质的阶级性决定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立场方向。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和个体都会从其所处的相应社会关系中获得与之匹配的本质规定,任何人都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4],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仅具有一般社会性,还呈现出阶级性。大学生的社会关系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作为引导个人社会本质的实现,其实质上是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必定会受到来自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影响。

(二)人的实践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方法选择

人的实践论是蕴涵于马克思哲学之中的具有自我批判与超越精神的重要人学理论,它以人的生存为基础,以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为主旨,把人的研究置于生活境遇之中,使人真正走向自己,回归人的实践的属人本性,合理地说明了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了社会对人的生成和人对社会的生成的内在统一。[5]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阐释。第一,人的实践活动是人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生物属性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人所特有的生物属性。第二,人的实践活动,使人上升为自为的、理性的存在物,使其本质上与动物相区别,形成了人之为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第三,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世界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使人上升为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物,形成了人之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本性,为人的自由发展开拓了无限的可能。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对象化的特征,是一种对象化活动。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于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客观世界,是对对象的一种扬弃和再塑造,把活动对象作为一种与人相对立的客体存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正是以人作为实践对象或工作对象的一项专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自主地、全面地、持续地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和现存的自我,成为不断超越现实世界和现存自我的真正的人。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间接性和中介性,是一种工具性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所体现的人对自然的根本改造关系,是一种通过活动工具所体现的间接关系。工具作为人的创造性智慧的外化形式,是人取之于自然并对其加工、改造、制作的自然客体。“手段是一个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犁是比犁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更尊贵些。工具保存下来,而直接的享受则会消逝并忘却。”[6]工具的使用和制造,标志着作为人类社会基础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开始。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虽然体现着活动主体自我存在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实践活动就不仅表现为活动主体与对象性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利益的需求方和价值观倾向的问题。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工具性也就表现在需要道德实践活动主体面对不同的利益方做出明确的价值抉择,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有机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活动。马克思说,人们由于他们的需要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会发生社会关系。这样,人的实践活动就自然地与以提升人的本身使命为目的的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相结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也是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交往,建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感悟和认同社会道德规范,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道德体系,同时达到自身的完善和丰富。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由性和自觉性的特征,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始终把社会道德水平的进步和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作为自觉意识和改造对象,并且总是依据实践目的和社会与个体道德状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社会道德水平和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步进化和提高。但是,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与其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两者之间总会存在一定差距,弥合这个差距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和实践活动的有效互动。

(三)人的发展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使命价值

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体系。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三是人的自由发展或自由个性的形成。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意义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这表征着每一个人都有权去发掘他应有的类特征,获得人的基本规定性。这是因为,一方面人可以按照人的方式实现对对象的全面占有,并使人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发挥且日趋完善,从多层面、全方位地确认自身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是借助自身活动能力的增大,实现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和相对完整性,从多层多面活动形式中运用和积聚自身创造力量。[7]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也是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和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受到来自特定时期的社会道德准则的教化,促使大学生业已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发生转变,在自觉自为的接受和内化过程中完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素质,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二层意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这表征着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要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均匀地发展自身全部的特征,必须合理建构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8]在这些关系中,一方面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在学习和反思过程中不断获得客体对象的相关特征,从而使自身和自身的内在关系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另一方面,在个人与他人的广泛交往和联系过程中,通过交流经验并达成共识,彼此不断丰富自己,双方共同得到提高并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控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成为彼此的共同关系。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正是在这种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强调主体间的交往互动,通过相互交融和彼此互补,构成一个布局广泛且民主平等的主体人际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三层意义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发展的自由性和个性化。一方面表明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人,也是自己与自身社会结合的主人,还可以成为自身的主人。另一方面则是表明个人有别于他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特殊性。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承认差异,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与个性化绝非两个对立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既是参与社会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寻求社会与个性共同发展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正是在个人自由发展的状态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鼓励个性潜质的发掘,允许自由个性的彰显,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个人。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揭示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基本规律,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的本质理论解决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根基问题,人的实践理论解决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方法问题,人的发展理论解决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方向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