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容

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容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养成教育。长此以往,儿童才可以养成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的习惯,进而成长为一名有教养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引导和纠正,使其形成对良好道德观念的初步认知。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一般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教育儿童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

教学导读

在区角活动中,龙龙小朋友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解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说:“龙龙抢玩具,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小家伙告诉老师:“我都喊他哥哥了,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

几位家长带着孩子在一起玩,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大宝,把你的糖果给小朋友吃点。”大宝赶紧把双手藏到背后,连连往后退几步说:“不给!不给!”妈妈生气地说:“真是个自私的孩子。”一边很尴尬地朝朋友笑笑。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有的父母说,这个故事早就过时了,谦让的孩子就是傻孩子,老实的孩子以后容易吃亏。所以,有家长教育孩子“人不打我,我不打人;人若打我,我必还击”等。

请您思考:

1.龙龙的行为在幼儿园比较常见,如果您是龙龙的老师,您会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2.大宝不舍得把好东西分给小朋友,真的是“自私”吗?幼儿阶段孩子有没有道德感?

3.你如何评价“孔融让梨”的故事?你对某些家长的“老实吃亏”的观点如何评价?

学习目标

1.懂得什么是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了解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容。

2.能清楚地认识到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理性分析、正确处理幼儿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相关事件。

(一)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含义

胎儿在母体内孕育,仍然属于生物人范畴,一旦呱呱坠地,就开始向社会人过渡。儿童不断接受来自成人世界的教育和影响,知道了“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并能按照准则做出合乎规范的行为,这就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养成教育。

(二)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做了损人利己的事情,常常会被骂为“缺德”、“不是人”、“畜生”等,这足以说明道德对人之为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感、不受良好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其行为就无异于动物。道德感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因为它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作用。

1.于他人——与人为善,和谐交往

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儿童的道德社会化首先是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待人接物等。一个智商很高但情商不足,即使被人称作“天才”、“神童”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不善与人交往,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有缺憾的人。儿童学会与人交往,会使自己受人欢迎从而拥有更多的朋友。有道德感的人与人交往会传递善意的信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和被别人尊重的人,在人与人交往中会更加理性面对和解决问题。

★拓展阅读

道德交往的黄金法则

佛教:“如果你自己觉得会受到伤害,就不要那样去伤害别人。”

基督教:“你希望别人为你做的事,先为别人去做。”

儒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印度教:“全部的责任是:那些会令你痛苦的事不要对别人去做。”

伊斯兰教:“只有把自己的愿望当作兄弟的愿望的人才是一个信徒。”

耆那教:“无论是快乐还是苦难,欢笑还是悲叹,我们在对待他人时都要和对待自己一样。”

犹太教:“你不喜欢的不要对别人去做,这才是法则,其他的都是评注。”

2.于个人——自我修炼,涵养心性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非常稳固,终生都会起作用。好习惯受用终生,坏习惯则贻害一生。例如:在教学中,有一位小朋友在游戏时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奖励他一个小礼物。过了一会儿,这个小朋友开始顽皮,老师把小礼物收了回来,孩子受不了此打击,觉得很委屈,边哭边打老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脆弱,任性、固执表现得尤为突出,若不及时进行教育就会形成偏执、自我等不良性格,对其以后成长和发展不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比如小朋友摔倒了没人去扶、玩具扔了一地没人主动去捡,久而久之幼儿变得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使幼儿从小就积累经验,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长此以往,儿童才可以养成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的习惯,进而成长为一名有教养的孩子。

★拓展阅读

爱心增长课

有个医生,到英国南部一所小学去拜访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又看见一个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

医生带着一脸的惊讶,问老同学:“怎么你们这里有这么多残疾儿童?”老同学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学校的爱心增长课。为了使这些幼稚的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疾苦与不幸,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每个人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聋日、一个病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这天,他们的眼睛就要被包起来,什么都不能看。然后我们再分派别的孩子去帮助他们。这就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于是医生来到一个蒙着眼睛的小女孩面前,亲切地问:“你看不见东西,不觉得难受吗?”“开始的时候,是有些难受,但想想那些终生都看不见东西的人,自己就觉得太幸运了。”接着,小女孩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瘸日之后,我的爱心增长了10倍。因为给需要帮助者献上爱心,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摘自2005年1月29日《团结报》)

3.于国家——遵守公德,做合格公民

道德启蒙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需要的满足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多地放在“吃喝”上,而少了精神的培养。爱国对他们来讲就是一句空话。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问他们“长大后干什么”,很多孩子回答“当经理”、“当董事长”、“当警察”。“当经理、董事长有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警察有枪,坏人就不敢欺负。”

爱国教育应从小开展,让儿童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珍惜现在的生活。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例如: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在1999年5月6日接待了一位来访的美国心理学家。孩子们围住这位来自美国的教授,提了同一个问题:“你们美国为什么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这位专家看到了各班幼儿布置的新闻角,听到了孩子们措辞严厉的质问,感到非常震惊!可见,幼儿园应该将一些爱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生活中,不仅是可能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三)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必要性

3—6岁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道德的发展往往是从对是非的认识开始的。幼儿在3岁左右就形成了初步的是非判断,在成人的影响下知道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家长和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引导和纠正,使其形成对良好道德观念的初步认知。

儿童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不适时进行引导,有可能会导致中小学时期的偷盗行为、攻击性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等,加之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会导致青少年犯罪等不堪设想的后果。

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一般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教育儿童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1]

(一)教幼儿求真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适当引导,就能转化为求知欲。如果进一步发展,当幼儿的求知欲超越了寻求答案的层面,上升为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与发展的秘密时,求知就转变为求真。可见,求真是一种品格,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对幼儿而言,求真的过程就是自己去探索、发现,进而获得求真的意志品质。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观察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有层次、比较久地看。幼儿的观察具有局限性。他们的视角新鲜、奇特,观察漫无目标,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观察时秩序紊乱、主次不分,容易放弃目标,这些缺陷使得他们观察不得要领而达不到观察要求。成人常常忽视或不耐烦陪着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干脆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孩子,让他们去重复、记诵和临摹,结果幼儿的观察始终不得要领,观察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

正确的观察是求真的基础。教孩子认真观察,就是教孩子有目的、有层次地看,看得持久、分明,看出事物的特征,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出事物存在的理由。例如: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比较猴子与猩猩、孔雀与天鹅之间的区别;给孩子看图片、讲故事时,启发孩子自己从图片中看出人物、动物、场所及其含义;让孩子学画画时,要求孩子在动笔前先观察,描述出所画动物的特征;等等。

2.解放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想象是对事物变化无穷的可能性的假设。发展想象力是幼儿保持求真动机、丰富求真内容、强化求真目标的重要因素。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时期,因此不容错过。

幼儿想象力最显著的特征是自由自在,不受常规约束。幼儿的想象往往脱离现实基础,陷于空想,十分幼稚、荒唐,然而这却是创造的源泉。缺乏想象力的人将来也难以创新。对于幼儿的想象,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和评判。幼儿求真教育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的想象力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解放”出来的;幼儿的创造力是“维护”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太多的“不敢”、“不能”、“不可以”的限制,使孩子慢慢失去了创造性。因此,教师、家长应该为幼儿想象力的解放创造机会和条件。比如,给幼儿讲故事时留下结尾让他们自己去假设;对孩子偶尔冒出的“荒唐”念头,既不漠然视之,也不解释、纠正、训斥,而是陪他们去查询,帮他们去想象。甚至幼儿有时吹牛、说谎,也是在进行某种想象。幼儿有时确实搞不清楚想象与实际的界限,比如,他说“我爸爸有一把枪”,他实际上从未听爸爸说起过,也从未看到过这把枪,但他不是在说谎,而是想象他爸爸应该有一把枪,所以夜晚出门不害怕。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鉴别幼儿这种“美丽的谎言”,并加以保护。当孩子抱着洋娃娃说“她摔痛了,她在哭”,我们一般知道这是想象,如果随便将它与撒谎的品质扯在一起,无异于在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对幼儿无恶意的“说谎话”、“吹大牛”,教师、家长应多持理解、宽容的态度。

★拓展阅读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三、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们有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表达是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幼儿求真教育的重要内容。表达需要认真思考和判断,不少教师和家长为了节省时间,或者避免麻烦,常常代替儿童对事物做出判断,或者用“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等来简单地提问孩子,抑或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挥孩子干这个、做那个。于是,幼儿独立判断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从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谨小慎微地被大人牵着鼻子走,最终形成“依赖型人格”。这样的孩子必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丧失了求真的精神。

求真教育是要让孩子在是非面前自己去“说”,尽管他们的判断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是荒谬的,但只要是他“自作主张”,“实事求是”地表达,他就具有了一种求真的精神。

4.督促孩子坚持做

坚持是一种宝贵的品质,督促孩子坚持做,就是教孩子在求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的注意力缺乏稳定性,这使得他们很容易转换目标,三心二意。如果不能加以克服,很难养成求真的品质。因此,对幼儿的求真教育应努力提高孩子的专注性和自制力。要督促孩子坚持做,首先要给孩子做的机会,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做;其次是督促孩子不半途而废。

(1)给孩子机会做。很多教师和家长出于各种原因,常常剥夺孩子动手做的机会。一是孩子不会做,成人代替。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和老师就一勺一勺喂;孩子不会系鞋带、扣扣子,家长和老师帮着系;二是怕危险不让孩子做,比如孩子尝试玩剪刀、棍子,家长为了安全不让孩子玩;三是为了赶时间不让孩子做,如家长上班怕迟到,看到孩子慢吞吞穿衣服,就抢过来替孩子穿上……这就无意间剥夺了孩子体验和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放弃了做的愿望。

(2)督促孩子不半途而废。孩子的兴趣容易转移,坚持长时间做某件事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所以家长只有自己坚持,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习惯成自然,家长和教师不应在孩子的眼泪、委屈面前轻易放弃原则。反复要求,反复进行,形成自然,儿童的意志和品质便能得到发展。

★知识链接

习惯养成期

习惯养成期指每一个新习惯要保持下去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是21天,也就是坚持3周时间,一种新习惯才能被接纳,大脑才能将新习惯视为日常活动。另外,偶尔一次未能坚持并不代表计划失败,可以向后顺延1日。但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坚持连贯的21天还是最好的方法。

(二)教幼儿行善

教人行善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一致认同的观点,教育幼儿知善行善也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1.教孩子爱己、爱人、爱国家

教孩子会爱,主要包括爱祖国、爱父母、爱邻人、爱自己。

“爱祖国”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是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幼儿可接受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种活动中、在环境创设中、在随机教育中,让幼儿萌发爱国之情。据说在美国,许多人家门前竖有旗杆,每逢重大节日便见国旗飘扬。一群日本儿童来北京旅游,他们的老师带他们到天安门广场去数长安街上跑着的日本造小汽车。相形之下,我们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只是升国旗,在课堂上讲民族英雄故事,看锦绣中华图片,未免显得太空泛,缺少创造性。尤其是现在,动画片是外国的,家里的电器是外国的,商场里诱人的饮料和糖果是外国的,甚至孩子们学唱的儿歌也是外国的。例如,很多幼儿园教小朋友唱儿歌《小白去吃肯德基》: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拉拉小天线,转转小频道,没劲没劲真没劲,关掉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跑到肯德基,汉堡呀汉堡,薯条呀薯条,鸡翅膀呀鸡翅膀,可乐呀可乐,吃不完啊吃不完,打包带回家。这类儿歌虽然朗朗上口,也配合有幼儿动作,看起来似乎动静结合,甚至有国际化味道,但是,在幼儿的心目中也同样强化了西方文化因素。因此,这种外来文化侵蚀不可忽视。

这种危险的现象让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新的文化殖民主义。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去旅游,教孩子读唐诗、学围棋、练书法,陪孩子看中国地图,数“中国制造”,这不仅是一种智力开发,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爱国教育。

“爱父母”同样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教孩子学会经常地表达对父母的爱,这种爱不在于教他们听话、懂事、帮父母做几件事,而在于教他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意。比如:指导幼儿主动了解父母的生日、童年,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了解父母生养自己的时间、地点及其过程中的辛苦、紧张与欢乐,了解父母为自己取名的过程,对自己的期望,等等。幼儿对这样的话题十分感兴趣,在这种了解的过程中,增加了对父母的亲近、关心和责任。

“爱邻人”指爱除父母外生活在周围的人。教孩子爱英雄固然必要,但教孩子爱周围现实的人更加重要,只有爱的愿望落实在具体的对象上,如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等,爱的能力才能展示,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加强。

“爱自己”是教幼儿懂得自己是整个生活的一部分,教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定时定量进餐,不贪吃零食,会根据冷热适时添减衣服等;家长要训练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有意安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孩子讲道理、不任性,不能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引导孩子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教孩子学会欣赏笑话、幽默,鼓励和倾听孩子讲述自己的内心活动,陪孩子做有趣的游戏;等等。

2.教孩子学会分享、合作与利他

当今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摩天大楼、单元房独门独户、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人为创造了幼儿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如何使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学会处理集体与个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拓展阅读

让诺贝尔奖得主难忘的幼儿园教育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热爱蓝天,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热爱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都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成人的价值观如“舍己为人”、“先人后己”、“见义勇为”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对于未成熟的幼儿,更不应该用这样的价值观要求他们。但是这些价值观所体现的利他品质应该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让幼儿逐渐懂得在何种情境下需要利他,何种情境下不需要。要学会自我保护,如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3.教孩子知礼、懂礼、行礼

教幼儿知礼、懂礼、行礼,比教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更为急迫、更为重要。幼儿礼貌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礼貌用语、文明举止、懂礼仪规矩、守社会公德等。

(1)教孩子讲礼貌用语。“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十个字虽简单,却集中了礼貌用语所要表达的全部含义——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谦让。要训练幼儿经常、主动地使用这些用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教孩子礼貌举止。不当众挖鼻孔、吐口水、做鬼脸;吃饭时不双臂横张、脚跷在凳子上;走路时不摇摇晃晃,横冲直撞;等等。这些行为一开始可能是偶然的、不经意的“小动作”,倘若教师、家长不予注意,不予指正,“小动作”会成为固定的习惯,本人不易察觉,也难以改掉。

(3)教孩子知礼仪规矩。比如,来客人时,给客人让座,不在客人面前撒娇、无理取闹地“人来疯”;到别人家做客,不随便要东西,不去爬床、翻抽屉;大人谈话时,不在一边随便插嘴;聚餐时,不用手抓菜,不霸着自己喜欢的菜一个人吃,不对着饭桌打喷嚏;即使是熟人,也不可跟着大人叫别人的绰号,更不能骂人、讲脏话;等等。

(三)教儿童爱美

教幼儿爱美就是努力满足孩子对美的渴望,用美的东西环绕他、熏陶他,激励他去发现美和创造美。美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与真、善相联系,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形象,人们在识别美与丑、是与非、高尚与卑下的过程中创造美好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也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教幼儿爱美也是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教孩子爱护自然美

教孩子爱护自然美是教他们懂得美化环境的意义,珍惜人们为美化环境付出的劳动,培养幼儿自觉爱护自然环境的习惯。提倡节约,制止浪费,使幼儿懂得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与人类是一个共同体。

2.教孩子接受艺术美

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是人爱美、求美、创造美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对幼儿进行艺术美的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开发幼儿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高尚的趣味,提高人格修养的品位。所以,艺术教育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现在不少家长不遗余力地陪着孩子奔走于棋琴书画学习班之间,这并不等于幼儿接受了良好的艺术熏陶,艺术教育更多地加入了功利成分。在这种艺术教育环境下,幼儿也许可以获得一些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奇特的想象、灵敏的反应以及动作的协调自控等,也可以练就一些心理素质,如自信、镇定、耐心、坚强等,但未必能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给幼儿以艺术熏陶,一是要让幼儿产生发自内心的美感,体验艺术美给他带来的生活乐趣。二是要给幼儿创造艺术氛围。儿童学不学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机会、有条件领略艺术的美。三是教幼儿不单纯为学艺而学艺,学艺不为了好玩,更不是为了功名、为了生计。掌握技巧、参加比赛、上台表演只是手段和过程,学艺的目的是在学艺的过程中激起美的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形成美的品德。

3.教孩子懂得服饰美

父母对童装的选择会影响幼儿对美的认识,时髦、新奇、昂贵、整洁、得体等不同价值选择会影响儿童的审美观。年轻的妈妈喜欢让孩子穿得时尚、新奇。蕾丝边衣服、紧身裤、长筒靴、露脐装等,这样以成人眼光来给幼儿着装是不科学的。幼儿的穿着打扮应该整洁、大方,富有个性。在修饰上,也应自然本色,不给幼儿涂胭脂、抹口红、挂项链、戴戒指(尽管是一些仿制的小玩意儿),否则会给孩子一种误导,认为美只是一种装饰。

因此,幼儿人格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幼儿求真、求善、求美教育的内容实际上是互相包含、无法分离的。对幼儿进行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教育,既要讲道理、教知识,又应做游戏,还需严格的行为训练,说、做、练相辅相成。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众人行为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拓展阅读

从 众

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星斗,许多人站在车站站台上等待即将到来的火车。此时,一个人仰着脖子晃动着脑袋往天上寻看,在一旁的人好奇地以为他看到了人造卫星、流星或不明飞行物,也跟着向天空东张西望。其实,这个人只是脖颈酸痛,他是在做放松活动,并非观察天空。那些跟着仰望天空的人实际上是被从众效应左右了。

假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个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无车辆行驶。这时候,有一个人不顾红灯而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了。这就是“从众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使人们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消极的从众效应则会使人们互相壮胆干坏事——如看到别人乱穿马路,不少人也跟着走捷径。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榜样的特点、行为性质和示范方式等影响着认同。

3.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念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的价值行动时,就会感到愉快和满意;当出现与自己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就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质就形成了。

(一)外部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民主、信任、宽容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过分严厉或放任则容易使孩子产生敌对行为。

★阅读资料

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一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继而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而厮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有关研究,行为越轨儿童大多数与这类父母有关。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导致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别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民主型父母不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欣赏、协助和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担当起监护人的责任,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更多的是采用专制和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体、各种榜样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价值选择。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儿童道德社会化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积极和消极并存。“媒介中的社会角色为幼儿提供了榜样,幼儿在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各种行为规范,有助于培养幼儿助人、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同时,“爱情、暴力、江湖仇杀,甚至其中有些不真实、不健康的内容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2]

3.同辈群体

随着幼儿生活交往范围的扩展,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和社会,结交更多的小朋友等,幼儿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所归属的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1.认知失衡

当幼儿的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感,个体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平衡。

2.态度定式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的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和态度支配着个体对事物的预料或评价。

3.道德认知

道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对规范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此外,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因素也对品德的形成和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和公正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涉及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先看一个案例:

约翰和亨利的故事

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个盘子,盘内有15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个杯子。

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他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一)自我中心阶段(0—3岁)

这一阶段属于道德萌芽时期,幼儿行为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他自身并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都只为达到成人的满意或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而做。比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愿遵守。他们并没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幼儿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

这一阶段的幼儿认为亨利和约翰都不存在道德问题。他们没有道德是非观念,其行为无所谓道德和不道德,成人不可以用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行为。

(二)权威阶段(3—7岁)

人们见到的日常生活情境有: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是权威,常常自豪地以“我爸爸说了”、“我妈妈说了”来教育小朋友。上了幼儿园,教师是权威,幼儿常常以“老师说了,撒谎不是好孩子”来批评大人。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价值观标准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主要特点表现如下。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具有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一方面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另一方面表现出来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规则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当看到妈妈没有说实话的时候,他会认为妈妈不是个“诚实”的孩子。

因此,基于幼儿该年龄段的道德发展水平,成人在教育时,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孩子规则很重要,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变通。

★拓展阅读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2.根据行为后果判断行为好坏,无视主观动机

例如:上述案例中,幼儿认为约翰的行为比亨利更糟糕,因为约翰打碎的杯子比亨利打碎的杯子多,而不考虑他们为什么会打碎杯子。

3.判断行为绝对化

例如:小A在骗子面前撒了谎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幼儿坚持认为小A不是诚实的孩子,因而也不是好孩子。幼儿对事情是非好坏的判断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

4.赞成严厉惩罚,认为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行为

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当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时,孩子回答说:“是因为他偷了糖。”这一阶段的孩子认为惩罚就是一种报应,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该阶段的幼儿以权威、后果来判断事情的好坏,因此,成人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权威对幼儿的影响。教育孩子,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此外,可逆性阶段(8—10岁)和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在此不做详述。

科尔伯格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3]。其中前习俗水平与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的孩子大致相当。该阶段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这一水平又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例如:幼儿会认为偷东西不好,因为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这一阶段的幼儿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因为恐惧惩罚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例如,儿童认为朋友遇到困难要不要帮助,要看朋友对自己好不好。如果朋友对自己好,就帮助;如果朋友对自己不好就不帮助。这一阶段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是好,不利就不好。

弗洛伊德的道德发展理论从其人格发展理论入手,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一)本我遵循本能的冲动,我行我素,目中无人

本我是个性发展中最原始的部分,人生而有之,是不知道价值、毫无道德可言的。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在本我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带有很强的冲动性,渴望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

刚出生的婴儿所表现的行为就是本我的体现,吃、喝、拉、撒、哭、闹等行为均与道德无关,纯粹出于本能的需要。

(二)自我是社会本能与外界的动态平衡,躲避成人的监督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人在与外部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意识。自我与本我相互联系,自我对本我进行控制和调节。

幼儿常常想做出冲动的行为,又会受到成人规则的约束,常常偷偷摸摸地行动,或者在成人面前表现得很乖巧听话,没有成人在的时候为所欲为。

(三)超我是自我控制的最高境界,在无人状态下也遵守规则

由于自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本我,于是在幼儿期又出现了人格结构中的超我。成人不断给幼儿提出一些要求,幼儿逐渐习得外部环境和成人给予的规则和价值判断标准,在成人和社会的表扬与批评中,纠正自己的行为和认识,使人格逐渐社会化。

超我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对自我进行监督,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的监督作用通过自我理想和良心得以实现,自我理想通过奖励的方式得以形成。当儿童的表现与父母的道德标准相吻合时,父母就给予肯定和奖励,这些标准就逐渐构成儿童的自我理想。

良心规定了自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儿童的表现与父母所鄙弃的道德观念一致时,父母就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心灵上受到责备。良心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在父母不在眼前时也能让道德规范起作用,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果个体行为违反了超我的意向,就会感到自责和内疚的心理压力。

由上可知,幼儿道德发展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

(1)幼儿更多的是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来做道德判断。

(2)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3)幼儿具备初步的道德规范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场合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4)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受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即幼儿处于皮亚杰所称的道德他律阶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或加以改变。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榜样等因素决定儿童的道德行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两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抗诱惑力和观察学习[4]。

抗诱惑力,即在具有诱惑力的情境之下,个人能依据社会规范的禁忌对自己的愿望、冲动等行为倾向有所抑制,使自己在行动上不致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的行为反应进行修正的过程。

(一)幼儿期的自制力、自律性和忍耐性对一生的成功很重要

班杜拉根据自己的实验,提出“抗诱惑力”这一概念,认为自控力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拓展阅读

延迟满足实验

20世纪60年代,在Walter Mischel的策划和组织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在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块好吃的棉花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只能吃一块棉花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力的棉花糖。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棉花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20分钟后再吃棉花糖,是“延迟者”。

对这个实验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追踪研究。在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研究者对他们的家长及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的那些孩子,结果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棉花糖而等待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由此可见,自律对一生的成功都很重要。

(二)榜样示范是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

观察学习也叫模仿学习,主要模仿的对象是对个体有巨大影响的人。班杜拉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玩偶实验,进而提出榜样示范对儿童道德形成的重要性。

★拓展阅读

波波玩偶实验

研究者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像成人那么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然后,让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果汁与糖果);让另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责打(打一耳光)和训斥(斥之为“暴徒”)。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然后把这些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洋娃娃,在10分钟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结果表明,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受惩罚的一组儿童,同控制组儿童相比,在玩洋娃娃时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反之,看到“榜样人物”攻击性行为受到奖励的一组儿童,在自由玩洋娃娃时模仿攻击性行为的现象相当严重。

班杜拉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观察者因看到别人(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他本人间接引起相应行为的欲望增强;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作用,从而抑制相应的行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行为、语言和态度等多方面的,因此在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施加影响时,成人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应当以身作则。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拓展阅读

口头劝说与榜样行为的差别性实验

研究者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

这一实验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杂技师训练狗表演节目,通常是当狗做出正确动作时,奖励一块肉,反之,则不给肉吃或给予棒打,逐渐让狗习得正确动作。这种方法即利用了强化原理。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强化理论讨论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斯金纳根据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及儿童道德学习,指出了奖惩对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

★知识链接

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即增加积极刺激。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教师用奖励小红花的方式鼓励小朋友保持好的习惯。

负强化即去掉一个消极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不断重复。

1.适度的奖赏有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

运用赏罚的办法培养品德,当行为合乎道德标准时给予奖赏,以期同样情景重现时能出现同样的行为。开始的时候这种方法是通过外部控制来约束儿童行为,使儿童逐渐成为习惯,达到自我控制水平。奖惩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强化物。

日常生活中奖励方式经常被使用,如孩子哭闹,家长可以让孩子不哭闹就可以得到一些糖果奖励,这时孩子会停止哭闹行为。孩子做出一种成人认可的行为,则可以得到成人的表扬、奖励、拥抱等奖励,会促使孩子该行为再次发生从而不断巩固。

2.适度的惩罚可以帮助幼儿改变不良行为

惩罚既可以是给予孩子一些不良的刺激,也可以是剥夺其得到的奖励,目的是使孩子有痛苦感,从而改变不良行为。例如:在家长给予糖果的前提下孩子还在继续哭闹,可以剥夺其拥有的积极刺激——拿走糖果,从而使孩子不再哭闹。再例如:孩子有咬手指的坏习惯,当咬手指行为发生时,家长用力打孩子的小手令其产生痛苦感从而将“咬手指—痛苦”建立一种联系,孩子为避免痛苦进而放弃咬手指。

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第一,尽量以奖励为主。第二,采用惩罚时要慎重,因为惩罚会让幼儿产生不愉快、悲观或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会发生对抗的消极行为,因此要讲究方式。奖励要及时,不能拖延时间过久,但及时并非随时。不定期、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会效果会更好。第三,奖惩还要因人制宜,同样的奖励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灵活多样。

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实现与社会要求或预期相一致的过程。[5]儿童情绪社会化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情绪社会化研究有不同的视角。[6]

(一)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

1.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具有统一性

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是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都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不同,情绪社会化的程度与道德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内容上看,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交叠、兼容,道德发展是情绪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行为规则与价值观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核心体现,因而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体情绪社会化是在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生活方式、交往技能等社会经验体系,不断建构和完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系统,并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应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等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必备的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在个体情绪社会化的每一阶段,社会对个体都有相应的道德发展要求。由此可见,个体情绪社会化与个体道德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快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习得

在个体道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处于感性体验水平,他们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等信息的接收和习得,都以情绪互动为初始线索,并在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例如:当儿童看到其他儿童因摔跤而哭泣时,最初可能会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觉得好玩,但是妈妈对此表现出明显的否定性表情,并过去亲切安慰那个哭泣的孩子,儿童就会重新认识该情境与自己的关系,并了解到同情别人是该情境中受赞赏的情绪反应尽管儿童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在以后的相似情境中,儿童有可能慢慢学着去安慰并帮助摔倒的孩子。这正是德育所需要的教育结果。

因此,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照料者会在照料过程中,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一系列对待事物的态度、评价行为的标准、约束行为的纪律,并根据儿童的情绪活动与之匹配的程度予以及时奖惩加以强化。这样,儿童在努力使自己的情绪活动不断符合照料者要求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和习得一系列有关对错、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信息和道德行为方式。随着儿童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的情绪社会化中的道德色彩越来越浓。“母婴依恋”问题即反映了母亲的情绪对婴儿的道德感的影响。

★小知识

母婴依恋

母婴依恋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表现为婴儿努力寻求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接触或不愿与母亲分离的情绪。良好的母婴依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母亲一方。婴儿饥渴时母亲能及时满足;婴儿遇到危险时母亲能及时帮助。母亲善于理解婴儿的各种要求,婴儿就会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婴儿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这种早期的情绪依恋为婴儿在成人后同他人交往的基本的信任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研究证明,缺乏母婴依恋感的儿童常常表现出胆小、自卑和孤独,做事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愿主动探索新事物,难于与他人建立友谊或友好相处。而母婴依恋正常的儿童,具有安全感,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信任感,易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各种新事物。

图3-1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图3-1)也说明了那些童年时期缺乏母婴依恋的母猴,自己做了母亲后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即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不仅缺乏母爱,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由于母婴依恋的状况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发展以及对待外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会通过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产生长期性的影响。

(三)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

随着儿童交往范围的扩大,情绪社会化的道德色彩逐渐增加。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常常因发生争执而受到成人的批评和小朋友的排斥。正是这种交往中的挫折促使儿童更多地接受社会规范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年长的儿童更趋向于通过担负更多的社交责任和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来应付交往中出现的矛盾,用有利于达到目标而不破坏人际关系的方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另有研究表明,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儿童,通常是那些在面临交往矛盾和问题时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的儿童,而且这些受欢迎的儿童在以后的同伴交往中,大都倾向于成为交往问题的有效处理者、协调者。随着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四)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的教育引导

在儿童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儿童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的方向、方式与水平。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教育者应特别重视以下3个方面的教育引导。

(1)提供积极的社会性参照。社会性参照是指儿童在环境信息不确定时,参照教育者或照料者的情绪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幼儿园里,当儿童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发生行为冲突或面对陌生情境时,老师的情绪状态(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他们判断正误、辨别好坏、体验奖惩、确定行止的主要参照对象。因此,教育者在与儿童相互作用时,要注意提供积极的社会性参照,这对于增强儿童的道德意识、丰富儿童的情绪体验、促进儿童的行为调节以及帮助儿童掌握行为标准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直接的价值引导。由于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很依赖老师,对老师有天然的亲和倾向,因而老师对某些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直接推崇和引导,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和道德发展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力,不仅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对待外界和他人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而且有助于儿童避开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有害事物和危险因素。当然,这种教育引导必须同时对儿童提出相应的期望和要求,并依据其行为结果以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加以强化。

(3)注意言传身教。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很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不是来自于专门的教育,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模仿。同样,儿童所认同的对象、喜好的行为,很多也不是来自于老师的直接教导,而往往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观察经验。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如果老师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首先能做到,就会增强儿童的效仿倾向;如果老师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又是另一套,或者对人对事标准不一,就会降低教育效果,甚至导致儿童的心理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

(一)提高学前儿童道德认知水平

1.讲美德故事,体验人性的善良

家长或教师应有意识地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比如给幼儿讲美德故事,以不断强化幼儿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向往,使他们知善行善。

2.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提升幼儿道德认知

给孩子们讲一些道德两难的故事,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该不该告诉老师

下午放学后,只有荣荣一人还留在教室里做功课。当他离开教室关窗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块玻璃。按学校规定打碎玻璃要加倍赔偿,并且要在全班接受老师的点名批评,但如果荣荣不告诉老师谁也不知道这件事。

你认为荣荣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为什么?会有什么后果吗?

对幼儿的回答赋分:

自己以后做事小心,没有什么后果。(1—2分)

还是讲出来好,万一查出来就会被动。(3分)

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应当讲出来,不然心里不踏实。(4分)

应当自觉做诚实的人,如果一次不诚实,以后也会不诚实。(5分)

(以上测试故事及评分标准由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设计)

教师经常采用道德故事进行训练,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道德社会化,还可以控制儿童的非规范行为。[7]

3.借助儿童熟知的日常生活小故事进行理性分析和引导

理性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儿童能否做出道德选择,需要在道德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分析和判断即为儿童的道德理性。理性不是单纯靠说教形成的,更多应借助生活中的故事来进行训练。

小故事

有一天老师检查小朋友讲故事的好坏,小红讲完故事后,老师表扬了她,并夸她聪明。这时小刚对其他的小朋友说:“她讲的什么啊,你看她长得那么难看又那么胖。”

提问:

小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刚这时心里感到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如果你像小刚一样说小红,你会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小红觉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

你刚才说小刚这样做不对,那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如果小红真的讲得不好,小刚这样说她对不对,为什么?

4.借助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教育活动设计或课堂教学是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活动值得借鉴。

毕姆小姐的学校

一位中等年纪、很有威信、和蔼可亲、通达透彻、被称为毕姆小姐的在花园般的学校里通过别具匠心的安排,实施一种巧妙的教育方法。在她所开办的学校里并不进行大量的教学,来这里就学的儿童所上的正式课程并不是很多,不外乎一些必需的实用课程,而且也只限于最单纯的内容,也就是加、减、乘、除和作文练习之类。至于其余的课程,不是由老师读一些书籍给他们听,便是教他们看图识物……只要求他们专心听讲、遵守秩序就可以了。这所学校具有独创性的地方在于其宗旨,即教人如何懂事——教授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为了使学生幼稚的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疾苦与不幸,必须使他们实际参加进去。所以一个学期当中,每个孩子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聋日、一个病日和一个哑日。这意味着他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别人扶持,而别的孩子也被分派去帮助他们,引领他们。[8]

这种体验式教学对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道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一种道德规范,每个人接受它的方式也不一样。空洞的课堂教学,对于成人来说尚且很难接受,何况儿童。让儿童能够亲身经历一回,让他们深入身体有缺陷的人群中,做一回这样的人,用多种感官去体验、探索社会,获得真切的感受,使儿童更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不幸与困境、坚强与不屈,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道德感,使他们乐于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他们,也让儿童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美好的生活。

★小资料

美国教师的一堂《灰姑娘》课(节选)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小朋友讲一讲这个故事。故事很快讲完了,老师对孩子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1.最喜欢谁和最不喜欢谁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孩子们很快总结出来: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2.继母和姐姐自私但不是坏人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亲生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不是坏人,她们只是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3.我们需要很多的朋友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4.你们会比伟大的作家更棒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虽是一堂小学的课程,但对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灰姑娘》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也讲过很多遍,这位美国老师的教学案例值得中国教师反省。这位美国老师充分利用了教育引导的策略,给儿童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让教师及时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对于道德引导起着很大的作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向儿童灌输社会的价值观,而是引导儿童自己思考、判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只要是合乎社会规范的,都是值得肯定的。个体对道德的认知存在不同,教师积极地提问、引导、启发,使儿童获得多种理解,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对善恶的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儿童听故事、讨论故事、接受或批判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成人给予儿童表达的机会,肯定他们的观点,并潜移默化地将社会化的道德标准渗透到儿童的认识中。

(二)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

人人都有交朋友、觅知音的归属需要,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接纳,成为受欢迎、受尊重的一员。儿童也不例外。应该让儿童逐渐懂得人际交往是一个双向活动,既要让别人了解自己,也要主动了解别人;既要让别人适应自己,也要积极适应别人;既要让自己感到愉快,也要努力愉悦别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随着儿童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情绪,彼此之间有共同的感受,是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相互悦纳的一种有效方法;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尽如人意,能否和谐相处,主要取决于自己——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会使自己以友善、宽容的态度待人;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善于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在别人产生消极情绪时又能予以谅解,会使更多的人向你走来。如此这般,儿童在情绪社会化的同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家长或教师要敏感地体察幼儿的感受,尊重、信任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同情心,以此为基础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等善良的品质;保护幼儿的羞愧感和内疚感,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力。对幼儿的消极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不应采取简单的比较法或上纲上线进行批评,而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使幼儿感到自己只是在某个具体行为上不符合社会要求,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来克服不良行为。更重要的还要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如在家庭生活中让幼儿学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在幼儿园要注重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要注意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合理运用评价,强化好的行为,抑制不良行为。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完成的。幼儿园作为一个培养技能和道德的社会机构,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儿童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成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担负着传授生活技能、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社会责任。社会环境在指导社会生活、传播社会文化、倡导社会认同、扮演社会角色、促进儿童社会化上有主要的作用。这三者都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只有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紧密协调配合下,才能促进并巩固儿童道德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家庭教育

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心、爱护,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家长的言谈举止无不影响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家长还应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多了解一些幼儿心理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教育幼儿的本领,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增长知识。

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电视剧毫无遮拦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缺乏自制力以及对电视剧的选择能力,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家长采取不准孩子看或遮住孩子的眼睛、调换频道等简单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正确引导。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一起讨论,也可向孩子介绍有关电视剧的主题和背景,为他们讲解不易看懂的情节,也帮助孩子剔除糟粕和吸收精华,让孩子自己体会主人翁的好思想和精神操守,使他们的思想情操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二)媒体有选择性地播放适合年幼儿童的节目,以增加儿童的自然和人文知识

媒体应积极向儿童推荐一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反映祖国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伟大建设成就的电视剧。我国的电视艺术虽然比国外晚20多年,但是诸多艺术工作者取长补短,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和技术手段上不断探索,也产生了一大批艺术作品。在儿童选择电视节目时向他们推荐知识型节目,如《中华之最》、《话说长江》以及各地风光片,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或向孩子推荐中外名著,诸如《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简·爱》等,或是陶冶型的电视剧,使电视剧能够真正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幼儿园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以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当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扣扣子,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随机进行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看见、亲耳倾听,容易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

2.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来创造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诱发幼儿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可在走廊的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辟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使他们在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它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因此当在生活中与弱小者如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为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媒介,对儿童道德社会化起着引导作用。[9]游戏能帮助幼儿实现移情体验。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适当的教育与训练,能使幼儿逐渐学会辨别较复杂的感情。游戏则给儿童提供了大量的想象的机会。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儿童进一步体会他人的感受,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游戏的假象性、象征性及愉快的情绪体验,常常使幼儿发自内心地对人宽宏大量。

(一)混龄游戏发展幼儿的谦让、乐于助人的品德

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学习,能较好地促进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责任意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互助合作,使每个儿童都能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和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对于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更好地融入社会意义重大。

在混龄游戏环境中,年龄较大的儿童往往表现得很出色,担负起大哥哥、大姐姐的责任,他们在游戏中关注的主体不再仅仅是自己,而是弟弟、妹妹,他们学会了谦让、负责和团结,学会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而年龄较小的孩子有了哥哥、姐姐的帮助,就变得大胆,敢于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在游戏中得到关爱和重视。混龄教学使儿童学会了团结、关爱,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意义,克服了胆怯、自私,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区域游戏赋予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活动

1.区域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区域活动犹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区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可以为幼儿设计和布置各类活动区,既考虑适合性和兴趣性,让孩子愿意玩、乐于玩,又注意层次性和教育性,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在区域游戏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提高相互交往、共同合作的能力。建筑区是孩子们最喜欢、最能彼此交往的场所,也是交往中发生矛盾最多的地方,因此从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及商量用语开始,帮助幼儿建立融洽的交往氛围。

2.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引导、帮助幼儿自己解决矛盾

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在孩子心中玩具该由谁来玩是有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中越来越明显。正是在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4岁以后,幼儿与同伴间的游戏进一步增加,但竞争意识也更加强烈。相互间吵架是常事,但吵完后又和好如初。这种争吵现象不时发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幼儿逐渐形成善于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3.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玩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们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懂得合作的方法与策略,在游戏中学会合作。逐渐地,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增添“负责人”的情节,每个区域的负责人既是榜样与带头人,又要帮助参与该游戏幼儿解决问题,等等。

(三)民间游戏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

1.民间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民间体育游戏中有许多需要多人配合方可完成的内容,如“划船”、“打敌人”、“推小车”等。参与游戏活动的幼儿,在游戏中就要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随时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游戏规则,并适时进行纠正,学会关注他人、关注自己,提高合作意识。

2.民间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关心他人

民间体育游戏竞争性强,同伴协作性更强,让幼儿在游戏中必须学会抑制自己的个性缺点如自私、急躁、软弱等来适应游戏,同时还要处于他人地位理解他人,改正以往爱推卸责任、只顾自己情绪和利益的不良习性。具有模仿性的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模仿他人的同时又学会了关爱他人。

3.民间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形成道德认识,增强幼儿的公德意识

民间体育比较多的是集体游戏,重视交往。而幼儿就通过与同伴交往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自我意识,形成道德认识。幼儿在游戏中可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好的或不好的结果,思考自己的不足,知道自我控制并会改变问题行为。久而久之,幼儿通过自己去感觉、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改正,懂得要遵规守纪方能被他人、被社会接受。

(四)角色游戏重在使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幼儿在交往中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了任性、霸道的个性。同时,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幼儿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幼儿时期,由于思维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转换“社会视觉”的能力,而角色游戏是以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为基本特征,扮演角色就必须从思想上尽量摆脱自我,以所扮演的角色自居,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例如:在活动室里,教师可设立娃娃家、医院、商店、饮食店、菜市场等区域,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如:“娃娃”与“爸爸”、“妈妈”、“客人”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孩子们你来我往,既能保持愉快的情绪,又能增添交往的兴趣。

角色游戏能很好地促使幼儿之间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懂得怎样接待客人、招待顾客、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用语等,使幼儿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同时,角色游戏也容易将那些胆小懦弱的幼儿带动起来参与活动,使他们克服胆小、不爱活动的弱点。

(五)分享活动有利于促进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然而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明显,经常出现独霸玩具的现象,为了培养他们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可以开展“好东西要与大家分享”的活动,请小朋友各自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相互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并相互交换着玩。这样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往机会,使幼儿明白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而自己也会得到快乐这个道理。

此外,教师的榜样示范、表扬和鼓励有助于幼儿道德发展。教师在幼儿的眼中具有绝对权威,教师对工作的态度、精神风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由于幼儿的道德判断还处于他律阶段,具有喜欢模仿和情绪不稳定等特点。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随机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模仿好人做好事,以达到纠正过错行为的目的。教师要对幼儿经常进行表扬和鼓励,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尊心、进取心,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其道德认知,对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本章小结

1.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教儿童求真、行善、爱美,一般过程为:依从、认同、内化。父母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辈群体是外部影响因素,认知失衡、态度定式、道德认知是内部影响因素。

2.关于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些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儿童道德社会化提供了实践依据。

3.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根据道德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入手来进行;另一种是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问题与讨论

1.你如何看待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求真、行善、爱美?

2.从儿童道德社会化理论研究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学前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你认为当今儿童道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资料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晏开利.人之初——中国儿童德育探究[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3.李福春.案例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规律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9(10).

4.唐静,刘兼伽.提问引导方法在德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美国教师讲解《灰姑娘》的启示[J].中国德育,2008(11).

5.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李伯黍,等.中国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4).

7.方富熹,M·凯勒,等.东西方儿童对友谊关系中的道德推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学报,2002(1).

8.顾海根,岑国祯,李伯黍.行为责任判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

9.李旭平.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0(5).

10.关颖.父母道德人格——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J].道德与文明,1995(1).

[1]晏开利.人之初——中国儿童德育探究[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69-96.

[2]段成静,路晨.大众媒介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5]http://www.gdyjw.cn/lilun/show.php

[6]熊文琴.儿童情绪社会化发展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杨卫.道德社会化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J].青年研究,1992(9).

[8]李福春.案例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规律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9(10).

[9]鲍倩倩.创造性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