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之崛起

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之崛起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在历史上所扮演的是“助人君明教化”的角色,是地道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践行者,这是史学家的普遍看法,有史为证。到了宋朝,儒学以自身思考的深邃与成熟,取得了朝野的双重认可,此后元明清皆以儒家思想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建立有道之国是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理想,虽然有先王之道、君王之道、圣人之道之别,但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者都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天下有道”责任的主动承担者。

第一节 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之崛起

一、儒家是助君教化者

儒家在历史上所扮演的是“助人君明教化”的角色,是地道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践行者,这是史学家的普遍看法,有史为证。《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隋书·经籍志》说得更清楚,“儒者,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由此可见,儒家是以张扬三王文明为宗、以推行仁义为本、以助君教化为务、以道德为尚的一种思想潮流与教育力量,他们宣明先王之教,起了“家至户说”的作用,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学者也是这样认定的。许慎说:“儒,柔也,术士之称。”郑玄认为:“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扬雄则说:“通天地人曰儒。”可见所谓“儒”,不仅具有“通天地人”的内在知识,更有“能安人,能服人”的社会能量,不是单纯的知识人,而是到处力行社会思想道德教化的思想学派。

二、儒家思想从“显学”走向“独尊”

儒家思想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去世后,其门徒都以孔子为尊,以“六经”为宗,以孔子思想为旗帜,在宣扬孔子思想过程中,都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创造,结果是儒一分为八。据《韩非子·显学》所述,“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这反映了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反响之热烈,其中子思、孟子荀子所理解与阐述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影响最大。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通过激烈的思想竞争,取得了“显学”的社会地位,即被认定为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学问,说明已为社会所接受。到了汉朝,汉武帝出于其建立大一统中华的政治雄心,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针,赋予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公元136年设五经博士标志着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确立,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治国安民的思想武器,抹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魏晋隋唐,儒家学说吸收了道、释、法思想,其内涵得到了改造与丰富。韩愈道统论的提出,复归于理性,坚挺了社会主导思想地位。到了宋朝,儒学以自身思考的深邃与成熟,取得了朝野的双重认可,此后元明清皆以儒家思想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

三、儒家志在营建有道之世

儒家思想产生于“礼乐崩坏”的时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转型期,统治者都需要从士阶层中寻找自身的支撑力量。儒家认为,面对天下大乱,最需要的不是靠军事才能征战列国,而是以富有人性化的思想教育去赢得民心,最需要的不是用暴力手段去霸天下,而是以非暴力教化而王天下,大力倡导以“和”为宗、以“中”为本、以“导”为式、以“诚”为始、以“化”为的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其核心思想是结束“礼乐崩坏”的状态,营建近者悦远者来的“天下有道”社会。《论语·季氏》中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有道,则社会思想稳定,人心安然;天下无道,则社会思想混乱,众议汹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意思是说,天下有道,我孔丘何必去改变它呢!建立有道之国是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理想,虽然有先王之道、君王之道、圣人之道之别,但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者都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天下有道”责任的主动承担者。儒家信誓旦旦,主动承担弘“道”的时代责任,决心根治“天下无道”的社会痼疾,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儒家所追求的有道之世、有道之邦,即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是民众的政治向往、士人的理想社会、君王的道德规范,不仅为全社会所认同,“使儒学传习旋转,影响扩散至夷夏”(《史记·儒林列传》),成为时代的“显学”,也为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反映了儒家思想理论教育的顽强生命力。

但历史上也有些微词,《史记》说它“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甚至讥之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儒家思想追求秩序,害怕变革,其主旨是避免世乱无序,因此也容易陷入保守性的误区。到战国时,韩非子已明确指出儒家思想的缺陷,“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言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韩非子·显学》)。对上古崇拜而对现实研究不透,不免有些疏离现实之缺憾。

孔、孟、荀三人历史语境不同,孔处春秋,孟、荀处战国,所以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有明显区别,孔子主“仁”,孟子主“义”,荀子主“礼”,因各有所主,所以本章分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