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

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研读《南史》和《北史》。他认为“《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比《旧唐书》更好些”。毛泽东翻阅的《南史》,天头处有不少批语。毛泽东相当注意刘裕的政治行为。刘宋王朝因有檀道济,以其战绩威胁北魏,而得以安全。

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

《南史》是“二十四史”里毛泽东最喜欢读的一部史书。他认为《南史》写得不错。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研读《南史》和《北史》。他认为“《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比《旧唐书》更好些”(《毛泽东读史》第28页)。大概是因为《旧唐书》成书仓促,注重史料,写得有些粗糙,毛泽东经过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认为《南史》比《旧唐书》更好些。

1975年5月30日,毛泽东让芦荻读《晋书》、《南史》、《北史》中的若干章节。他说:“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各国中统一历史最长的大国。中国也有过几次分裂,但总是短暂的。这说明中国的各族人民,热爱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分裂不得人心。”(《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他认为:“《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就是倾向统一的。他的父亲李大师也是搞历史的,也是这种观点。这父子俩的观点,在李延寿所写的《序传》中说得十分明白。”(《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曾两次指示芦荻要细读《三国志》、《晋书》、《南史》和《北史》,特别提及了《南史》和《北史》,说它们倾向统一。

毛泽东翻阅的《南史》,天头处有不少批语。其中有《宋高祖本纪》、《宋太祖本纪》、《梁高祖本纪》、《王镇恶传》、《臧质传》、《王弘传》、《王僧虔传》、《袁img1传》、《孔靖传》、《范晔传》、《刘湛传》、《曹景宗传》、《韦叡传》、《陈庆之传》和《贺琛传》。此处所涉及的都是南朝前两朝(宋、梁)的本纪和列传。

评点刘裕将将“使贪”

毛泽东对刘宋王朝,着重点评了刘裕(宋武帝)、刘义隆(宋文帝)两帝。

刘裕是毛泽东比较注意的一个开国皇帝。

刘裕出身于城市贫民,由小军官逐步打出江山。毛泽东对刘裕在实战中获得的军事经验很感兴趣。《南史·宋高祖本纪》记述,刘裕在控制朝政后,北伐南燕。南燕主慕容超不听将军公孙五楼的建议,即派重兵守卫入燕要塞大岘口(山东沂水县北沂山),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以致让刘裕大军顺利闯入,就地取粮。毛泽东写了批语:“守大岘亦无用。”(《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3页)意思是虽有地利之险,也没有用。以刘裕的军事才智,攻入大岘口,志在必得,岂能凭闭守能保全乎!

刘裕亦善于用将。他起用王猛之孙王镇恶为将,灭了后秦。王镇恶有勇有谋,攻进后秦都城长安。但王镇恶贪婪爱财。《南史·王镇恶传》说,晋军攻进长安后,“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帝以其功大,不问。时有白帝,言镇恶藏姚泓伪辇,有异志,帝使觇之,知镇恶剔取饰辇金银,弃辇于垣侧,帝乃安”。毛泽东读后,在天头上批语:“使贪。”(《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6页)两字批语正点出刘裕的心理。有才能的将军,只要不僭越、没有野心,多贪污、多劫掠,反而令人放心呢。

毛泽东相当注意刘裕的政治行为。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刘裕率大军北伐,以此树立威信,名正言顺地代晋称帝。翌年十一月,刘裕攻下长安,灭后秦。喜讯传来,留守建康(江苏南京)的大臣刘穆之却没有紧跟其后。早在刘裕攻占洛阳时,因建康未送来九锡,刘裕急了,就派王弘回建康示意,刘穆之方才领会,后因自己缺乏政治敏锐性,害怕受处罚,吓出了病,当刘裕攻下长安时,刘穆之却病逝了。毛泽东读《南史·王弘传》,认为刘穆之心怀恐惧,未完成刘裕的重托,类似于曹操时代的荀彧。荀彧也不懂得曹操的内心意图,竟一本正经地阻止曹操受“九锡”,为曹操挟嫌记恨,无奈自杀。因都是出自权臣谋取“九锡”的故事,所以毛泽东在天头上写有批语:“略似荀彧。”(《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0页)毛泽东从一个侧面点评了刘裕急切代晋的心理行为。

刘义隆遥制兵略的“弊法”

刘裕第三子宋文帝刘义隆是个不学无术、刚愎自用的庸主。

刘义隆志大才疏,屡次北伐。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刘义隆首次组织北伐,损失惨重,后因名将檀道济救援,方转败为胜。刘宋王朝因有檀道济,以其战绩威胁北魏,而得以安全。毛泽东在读《宋书·宗室刘道怜传》,见有元嘉九年诏旨,列有征甫大将军、江州刺史檀道济名字,在该页天头上加以批语:“此时檀道济尚未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5页)

元嘉十三年,刘义隆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檀道济,自毁长城。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发动几十万大军北伐,但组织仓促,战略失误,而刘义隆却自我感觉良好,遥控千里之外的前线作战。毛泽东在读到《南史·宋太祖本纪》中“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战日时,咸听成旨”句时,指出刘义隆不懂军事,在天头上批语:“赵宋祖此弊法。”(《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3页)又指出,后来北宋皇帝也循以此种指挥法,所以每战必败。

这次北伐惨败,使北魏大军得以占领长江北岸。此时此刻,刘义隆始有悔悟:“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毛泽东也评述了刘义隆不懂政务,任凭大臣互相倾轧。刘湛和殷景仁原是好朋友,经殷景仁推荐刘湛调到了建康,日后刘湛却怀疑刘义隆更信任殷景仁,认为是殷景仁在皇帝那里说了他的坏话,于是猜忌渐生。毛泽东读到此段文字,引用《诗经·大雅·桑柔》中的一句诗作批语:“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4页)意思是什么人挑起祸端,如今要成为灾祸了。

殷景仁也得悉刘湛为了对付他,竟与刘义隆之弟、宰相刘义康勾搭,煽动刘义康谋夺皇位。殷景仁也向刘义隆密报,说刘湛和刘义康行为不轨。毛泽东读《南史·刘湛传》,就刘湛“驱煽义康,陵轹朝廷。上意虽内离,而接遇不改”等处天头写有批语:“殷景仁与文帝密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5页)点出了刘义隆乃一国之主,却偏听偏信,不但未能查明情况,为两人消嫌解仇,反而听从了殷景仁的片面之言,把自己的兄弟也搭进去了。这是一个头脑简单、刚愎自用的庸主。

臧质豪杰之士

毛泽东读《南史》,对《臧质传》很感兴趣。臧质是刘义隆的将领。毛泽东读其传,在四处作了点评。

一是臧质在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奉命解救汝南之国,击退北魏拓跋焘主力。

二是元嘉二十八年,臧质孤军守盱眙,拓跋焘率十万大军围攻,屡攻屡败,屡败屡攻。拓跋焘向臧质索酒,臧质为刺激他,故意在酒坛里装了人尿送去。拓跋焘更为恼怒。毛泽东在此文字旁加了密圈,并写批语:“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6页)臧质还给拓跋焘皇帝写信,骂他自来“送死”,又给魏军将士送信说:谁能杀了拓跋焘,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拓跋焘气极了,立誓要攻下盱眙,活捉臧质,但攻坚战相持三十余天,魏军死伤超过半数,拓跋焘只得撤走。

三是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杀死,臧质参加了刘骏(刘义隆第三子)、江陵王刘义宣(刘义隆第六子)对刘劭的讨伐,并生擒刘劭。臧质为刘骏称帝(孝武帝)立了大功。

四是臧质自恃才气非凡,不愿顺从刘骏,欲拥立刘义宣为帝。刘骏得悉后,派王玄谟等人把守梁山洲两岸。臧质向刘义宣建议:现在应速去占领南州(安徽当涂),王玄谟等在梁山洲必然不敢妄动,我去攻占建康,这是获胜的最佳策略。但刘义宣没有采纳,最终导致失败。臧质也只得逃至浔阳(江西九江),率家人躲进湖中,追兵搜捕。他跳入湖中,将荷叶盖在头上,用鼻孔出气,但仍被追兵发现,杀死。

毛泽东对臧质有褒有贬,写有批语道:“臧质豪杰之士,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质之言,因以致败,惜哉。”(《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8页)

毛泽东认为臧质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对臧质向刘义宣的建议,逐字加了旁圈,对他的建议受阻以及臧质逃至浔阳等文字处,也用红铅笔画有着重线。但对臧质过于自负,“自谓人才足为一世英杰”处,也画有着重线,并写有批语:“此是妄想。”(《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8页)

对于《南史》中评论臧质为“好乱”。毛泽东亦不同意,在“好乱之所致乎”这六字边,用红铅笔加了着重线,并逐字画了六个大叉。

“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

毛泽东着重点评了《梁高祖本纪》、《曹景宗传》、《韦叡传》和《陈庆之传》。

梁高祖即梁武帝萧衍。他做皇帝长达48年。萧衍做皇帝,执政前期还有比较清醒的政治和军事头脑。执政后期糊涂、昏聩,办事颠倒,思路混乱,以致被只有几千余众的侯景控制,自己被活活饿死。

毛泽东读《梁高祖本纪》作了不少圈划,还加了几处批语。他对萧衍以一州之实力起兵讨齐,很是肯定。南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冬,雍州刺史萧衍决定在襄阳起兵讨伐南齐,他对部将表示:“今坐甲十万,粮用自竭,若顿兵十旬,必生悔吝。”主张立即出兵东下。翌年春,萧衍出兵。毛泽东对此颇加注意,在天头处写了批语:“这是来年二月。”(《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4页)

萧衍出兵,很讲究战机。《梁高祖本纪》中萧衍说:“若前途大事不捷,故自兰艾同焚;若功业克捷,谁敢不从,岂是碌碌受人处分。”并指责旧朝地方官员“皆口擅王言,权利国宪”、“政出多门,乱其阶也”。毛泽东在这些句子天头上均画有三个大圈,并在前两句分别画有曲线,后两句分别加上密圈。

毛泽东认为萧衍早期有军事头脑。如萧衍在襄阳起兵时,为对付前来镇压的齐军,派人离间。为此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毛泽东也在此处天头上画有三个大圈。他还称赞萧衍在争夺郢城(今湖北武汉附近)战斗中的才智。当时萧衍军屡攻郢城不下,而建康(今江苏南京)齐国的援军也将前来;萧衍即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命部将王茂率大军迎击齐援军,王茂在加湖(今湖北武汉东北)击溃援军。毛泽东对此甚为注意,在天头上写下批语:“打援。”(《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5页)

当时,齐军加强了江州(今江西九江)的防备。萧衍知道后说:“夫征讨,未必实力,所听威声耳。今加湖之败,谁不詟服……我为九江,传檄可定也。”毛泽东在这段文字旁又加了曲线。

梁天监五年(506年),徐州刺史昌义之为北魏围困,萧衍命曹景宗率军会同另外一支援军合兵去救,但曹违令单独出击,遇暴雨淹死多人,无奈退回。萧衍得悉后说:“此所以破贼也,景宗不进,盖天意乎?若孤军独往,城不时立,必见狼狈,今得待众军同进,始可大捷矣。”毛泽东于此加了旁圈。并在天头上写了批语:“此时梁武,犹知军机。”(《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7页)

毛泽东在读《南史》其他传时,也兼有对萧衍的批评。

萧衍自做皇帝后,刚愎自用,听不得相反意见。大臣贺琛直言进谏,萧衍对其严加指责,还自我陶醉地说,自己生活简朴、勤于政事,且有三十多年不与女人同居,等等。毛泽东对此在天头上作了批语:“此等语,与孙权诘陆逊语同。”“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然予智自雄,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至灭亡,不亦宜乎。”(《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07页)

尔后,毛泽东又针对萧衍指责贺琛所称,“是故古人云:‘专听生奸,独任成乱。’何者是宜,具以奏闻”。在相对文字天头上加以批语:“‘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08页)

毛泽东在读《梁高祖本纪》时,就他前期“始用汤武之师,终济唐虞之业。岂曰人谋,尔惟天命”,后期“既而帝纪不立,悖逆萌生。反噬弯弧,皆自子弟。履霜弗戎,卒至乱亡”的状况,恰如其分地用了唐罗隐《筹笔驿》的两句诗为批语:“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85页)

曹景宗“良将也,仅次于韦叡、裴邃”

曹景宗是萧衍的爱将。毛泽东读《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毛泽东对此大加赞叹,在天头处写批语道:“景宗亦豪杰哉。”(《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7页)

毛泽东对曹景宗敢于战斗、勇于杀敌,是极其赞扬的。梁天监五年,以曹景宗为主帅、韦叡为副帅的梁军在救援昌义之的钟离(安徽凤阳附近)之战中,大败北魏名将杨大眼。毛泽东在读《南史·韦叡传》时,也对曹景宗大加赞扬,并写有批语道:“良将也,仅次于韦叡、裴邃。”(《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00—201页)

令毛泽东更为赞赏的是,曹景宗虽是武人,却能做诗,而且做得比文人更好。《南史·曹景宗传》中写道:钟离之战获胜后,萧衍开庆功宴,文臣即席赋诗,因曹景宗是武人,对他优待,不须赋诗。曹景宗不同意,再三请求,萧衍只得将剩下的“竞”、“病”两韵分给曹景宗。曹景宗即席作诗: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毛泽东非常赞赏这首诗,逐字作了旁圈。1958年,在庐山会议上讲话时,还引用了这首诗。

曹景宗治军不严。部属桀黜无赖,战乱之时常奸淫掳掠。曹景宗对此却不管不问。毛泽东读《南史·曹景宗传》时,对此处文字作了批语:“曹孟德、徐世勣、郭雀儿、赵玄朗亦用此等人。”(《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6页)

意思是,像曹操、徐世勣(李勣)、郭雀儿(郭威)和赵玄郎(赵匡胤)等人,在起事之初,亦重用了此类人。

曹景宗贪婪,沉溺于声色财气,是出于萧衍的纵容、庇护。毛泽东对此写有批语:“使贪使诈,梁武有焉。”(《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6页)

我党干部应学韦叡作风

对于《南史》,毛泽东读得最为仔细、写的批语也最多的就是《韦叡传》。毛泽东称赞韦叡既有军事指挥才能,又有统帅的大度和气魄。

在《南史·韦叡传》的天头上,毛泽东用粗厚的笔迹画了四个圈,标写有“梁将韦叡传”五个大字。批注多达25处,有些批注还加上旁圈、套圈。这些批注,都是对韦叡的赞语。

《南史·韦叡传》中称韦叡早年就追随萧衍。萧衍自襄阳起兵,占领重镇郢州(今湖北武昌),派韦叡为江夏太守。当时的郢州城,“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盈满”,“叡料简隐恤,咸为管理,百姓赖之”。毛泽东于此写有批语:“善守。”

《韦叡传》中韦叡说:“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今无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若能挫,其城自拔。”毛泽东在“今无故出人于外”下面逐字加旁圈,天头上画有三个圈。写有批注:“机不可失。”

部将们迟疑不决。韦叡指着节旌说:“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叡之法,不可犯也。”毛泽东又逐字加了旁圈,写有批注:“决心。”

韦叡占领小岘城之后,派部将进攻合肥,屡攻不下。韦叡亲临,“案行山川”。毛泽东在此四字旁加圈,天头上画了三个大圈,再作批注:“躬自调查研究。”他在“躬自”旁加套圈,“调查研究”旁加单圈。

韦叡调查后,在淝水修筑堤堰,通行舟舰,攻打合肥东西两侧的小城。魏将杨灵胤带五万人前来支援。韦叡的部将很害怕,请求援军。韦叡说:“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且吾求济师,彼亦征众。‘师克在和’,古人之义也。”毛泽东在这段文字旁加圈,并作批注:“以少击众。”

淝水堤堰筑成后,韦叡派兵驻扎,被北魏兵攻陷,北魏大军逼近韦叡驻扎处。韦叡拒绝逃避,说:“‘将军死绥,有前无却。’因令取繖扇麾幢,树之堤下,示无动志。”毛泽东在此旁加圈,并作批注:“以少击众。”

“叡素羸,每战不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励众军。”大败魏军后,攻取合肥,俘获万人,“所获军实,无所私焉”。毛泽东于此连续写有批语:“将在前线,不贪财。”

韦叡治军,善于调解将帅之间的矛盾。将军胡景略与赵祖悦交恶。“叡以将帅不和,将致患祸,酌酒自劝景略曰:‘且愿两虎勿复私斗。’故终于此役,得无害焉。”毛泽东读此,亦写有批语:“干部需和。”

韦叡爱兵如子。合肥之战胜利后,“去魏军既近,惧为所蹑。叡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殿后”。毛泽东为此又作批语:“劳谦君子。”

天监五年,北魏中山王元英“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攻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毛泽东在此文处,逐字加上旁圈,写有批注:“虽众,何所用之。”

萧衍派曹景宗前去解围。曹景宗到邵阳洲后,不敢再进;萧衍派韦叡前往。韦叡率部前行,部将认为魏军太多,劝韦叡缓行。“叡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旬日即至邵阳。”毛泽东在此处写有批语:“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东汉刘秀以几千人大破王莽主力四十万大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三国时,周瑜以三万人破曹兵几十万大军。

“叡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比晓而营立,元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毛泽东对本段文字旁逐字加圈。曹景宗派人潜入围城,报告援军已到。毛泽东特加批语:“此别一城,非韦叡所筑邵阳洲之城。”

韦叡在邵阳火攻魏军。毛泽东在“魏人大溃,元英脱身遁走。魏军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句旁,逐字加圈,并作了批注:“百万之众,皆尽。”

天监七年,韦叡兵援司州刺史马仙琕。“叡至安陆,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堑,起高楼。众颇讥其示弱,叡曰:‘不然,为将当有怯时。’”毛泽东读到此段,对韦叡大加赞扬。写有批语:“此曹操语。夏侯渊不听曹公此语,故致军败身歼。”

《南史·韦叡传》称赞韦叡“性慈爱,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毛泽东对此段写有批注:“仁者必有勇。”

毛泽东非常赞赏韦叡的才德。《南史·韦叡传》中写道:“叡雅有旷世之度,莅人以爱惠为本,所居必有政绩。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毛泽东逐字加圈,写有批注:“我党干部应学韦叡作风。”

《南史·韦叡传》中还写韦叡之子韦放,带领将士以寡敌众。毛泽东也作了批语:“韦放有父风。”(上述批注,均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98—205页)

读《陈庆之传》,为之神往

《南史》卷六十一《陈庆之传》,也是毛泽东爱读的传记之一,他对陈庆之非常赞赏。

毛泽东在本传的封面上,用粗重的黑铅笔画有读过两遍的圈记。在目录“陈庆之”三个字旁,画了两条着重线。在传记开篇的天头上,连画四个大圈,写有“陈庆之传”四个大字,在第一段介绍陈庆之处,写有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在武昌。”(《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05页)

陈庆之出身贫贱。他先后几次打败北魏军队。梁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护送北魏降将王元颢返国,沿途冲破敌军重兵把关处,以少胜多,屡战屡胜,在荥阳,竟以七千人大败敌军四十万大军,所谓是“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毛泽东对他的战绩,用黑铅笔粗重地画上一条条着重线和曲线。

1959年7月,毛泽东建议干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公社一级干部不懂一点政治经济学是不行的。不识字的可以给他们讲课。梁武帝有个宰相陈庆之,一字不识,皇帝强迫他做诗,他口念,叫别人写:

微令值多幸,得逢时运昌。
朽老精力尽,徒步还南冈。
辞荣比盛世,何愧张子房。

读《北史》:“王建庸人,不知政治”

毛泽东读《北史》,作有批语的篇目是《周本纪》、《隋本纪》和《王建传》。

《周本纪》记载的是西魏开国君主宇文泰。宇文泰与东魏高欢对峙于黄河。“东魏寇龙门,屯军庸坂,造三道浮桥渡河,又遣其将窦泰趣潼关,高昂围洛州。”“泰每先驱,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而走矣。”“辛亥,谒魏帝,而潜军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陈未成。帝击之,尽俘其众,斩泰,传首长安。高昂闻之,焚辎重而走。”宇文泰知彼知己,取其一路,逼退两路,毛泽东对此策略相当欣赏。写有批语:“中间突破。”(《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1页)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正月,隋文帝杨坚下诏:“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已上,悉括入官。”毛泽东对此段文字大有感触,旁批有两处文字:一是在“私造大船”处,写有“商业发展”的批注;一是在“悉括入官”处,写有“此不可能”的批注。(《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1页)对前者加以肯定,对后者予以否定。

民间私造大船,航行江海,开拓经济,毛泽东认为此举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但杨坚下诏“悉括入官”,使大船为官府控制,这种行为是有悖于经济规律的,所以是行不通的。

毛泽东对杨坚很有微辞,认为他刚愎自用,并认同《隋书》对杨坚的评论。《隋书》卷二《高祖本纪下》:“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逮于暮年,持法尤竣,喜怒不常,过于杀戮。”毛泽东读后写了批语:“蕴藏大乱。”(《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9页)

王建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部属,为中部大人。毛泽东对《北史》卷二十《王建传》中的杀俘事很是不满,认为此举是错误的,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王建传》称,拓跋珪大破后燕慕容宝大军于参合(今内蒙古凉城西南),俘获了很多慕容宝的士兵,拓跋珪打算释放这些俘虏。“建以为宝覆败于此,国内空虚,获而归之,纵敌生患,不如杀之。帝曰:‘若从建言,非伐罪吊人之义。诸将咸以建言为然。建又固执,乃坑之。帝既而悔焉。’毛泽东读到此段,写下批语道:“王建庸人,不知政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2页)

后来,拓跋珪与王建攻打中山(今河北正定)时,派人去招降:“皆曰:‘但恐如参合之众,故求全月日命耳。’帝闻之,顾视建而唾其面。”所以毛泽东有此痛责王建之语。

在《王建传》中,北魏诸臣如奚牧、和跋、莫题等人,他们虽立下战功,但却惨遭杀戮。毛泽东对此非常感慨,他在“不能以功名自卑,俱至诛夷,亦各其命也”旁写下批语:“冤哉,枉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3页)

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