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一定要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村落留下历史记忆,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同时要通过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等措施,确立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激励他们的社会责任,推动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上下一心都在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纷纷制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许多建设项目、投资方向也正流向广阔的农村大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各界普遍关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大量文化遗产已经面目全非,可是现存的文化遗产也相当可观,都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文明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建筑、伦理和风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和传承关系。无论是否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文化遗产都应该妥善保护、竭力抢救,尤其是要吸取过去在城市改造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蹈覆辙,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今后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一定要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村落留下历史记忆,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同时要通过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等措施,确立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激励他们的社会责任,推动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