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文化产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文化产业发展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遗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甚至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来维护和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指导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与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我国“十五”规划,第一次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实力,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文化产业是智力型、清洁型、增殖型的绿色产业,它以精神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由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人文资源的开发,代表着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更高层次。由于人类精神需求的无限性,文化产业摆脱了传统产业的局限性,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对原有生产力的合理继承,而且一方面大大拓展了生产资料的范围,把原先以为是过时的废物,重新赋予其价值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推动生产力更上新台阶。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指历史延续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也就是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遗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只有通过广大民众自强不息的内在努力,才能在新时期应对各种挑战。文化遗产是前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必须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文化生产与服务的全球化不是以一种统一的文化取代各民族文化,而是各民族文化的生产、服务与消费的全球化。只有在发展壮大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推动文化市场的多元化格局,而生产经营的跨国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最显著的国际现象,也是文化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深刻表现。有资料显示,全球50家媒体娱乐大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娱乐市场和出版市场,时代华纳、迪斯尼、索尼等9大媒体巨无霸支配着全球文化市场。近几年来,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巨大挑战。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扩大了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艺术产品、文化服务的进入,给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我国文化产业同外来文化产业的竞争中,一时实力的强弱未必能决定最终的胜负,以弱制强是可能的,但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善于扬长避短,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在要害处形成彼弱我强的格局。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这样的后发国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文化产业既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领域,通过新闻、影视、综艺、文学作品等可感可悟可体认的审美把握,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选择和审美观念,从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以文化为资源和生产材料,通过生产内容和创意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集思想性、审美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特征。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要经历资源、投资、企业、产品、服务、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每一方面,都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如果文化产业发展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必然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对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产生负面作用。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甚至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来维护和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指导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