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

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一、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造型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以物质性文化遗产为主体,特别是其中的建筑,类型多样,承载丰厚的时空意义。中国建筑体系是在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东亚文化圈内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属于同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兄弟同属于一家的关系。除了应县木塔这一唯一遗例之外,中国现存的塔全部为砖石结构。
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_旅游文化与鉴赏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时空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造型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以物质性文化遗产为主体,特别是其中的建筑,类型多样,承载丰厚的时空意义。中国建筑体系是在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东亚文化圈内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属于同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兄弟同属于一家的关系。中国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开始的很晚,直到20年代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建筑艺术的重要性绝不低于书法和绘画,国外对中国建筑的研究都较早。首先,国外有人建造中国建筑;其次,西方和日本学者有出版一些关于中国建筑的文章;最后,有一些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发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才开始对中国建筑进行研究。“建筑不仅是一些砖块和木料而已,它是一门艺术,是民族和时代的表征,是一种文化遗产。”[1]梁思成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佛教传入以前的中国建筑;石窟建筑;木构建筑;中国佛塔;其他砖石建筑(陵墓、券顶建筑、桥、台、牌坊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木构建筑、中国佛塔建筑。

(一)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木构架为主的结构形式一直占主导地位。梁思成就20世纪30年代尚存的建筑,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分为三个主要时期:“豪劲时期”、“醇和时期”和“羁直时期”,如表2-1:

表2-1 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三个主要时期比较

img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梁思成文、照片及其所画的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整理[2]

木构建筑在其演变过程中并不一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不同时期的特征必然会出现有相互的交错,可能从早期的建筑能看到后来的风格,而晚期的建筑也可能出现早已过时的建筑特征,但是大致趋势是可以分为这三个时期的。

(二)中国佛塔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佛塔也是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的。中国的塔可分为四大类:单层塔、多层塔、密檐塔和堵坡。不论其规模、形制如何,塔都是安葬佛骨或僧人之所。除了应县木塔这一唯一遗例之外,中国现存的塔全部为砖石结构。梁思成将中国砖石塔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古拙时期”、“繁丽时期”和“杂变时期”,如表2-2(见下页):

表2-2 中国砖石塔的演变三个时期比较

img6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梁思成文、照片及其所画的建筑图整理[3]

我国早期的塔都是一种中国本土式的多层阁楼,木构方形,冠以堵坡,成为刹。但是匠师们不久就发现用砖石来建造这类纪念性建筑的优越性,于是便出现了砖石塔,并终于取代了其木构原型。与我们对木构建筑分期相似,这种分期在风格和时代特征上必然会有较长时间的交叉或偏离(图2-1,图2-2)。

二、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特征———以古代建筑为例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维特鲁威(Viteuvii)在《建筑十书》中概括建筑的三要素为适用、坚固、美观,就是说在适用坚固的基础上,在可能条件下要注意美观。建筑设计者的工作就是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求得三方面的辩证统一。于游客而言,就是要深入到建筑内部,理解探究和调和三者矛盾。适用是人们对建筑的主要要求,其次是每一座建筑在工程结构上必须具有它的功能的适应要求所需要的坚固性,建筑的美观是在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下派生出的。早在《诗经》里就有“如跻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君子攸跻”来形容屋顶的美。建筑既是工程又是艺术,它是有工程和艺术的双重性的。梁思成用很有趣的数学公式来表示这样一个关系,建筑((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美术)。[4]

img7

左图:北京天宁寺塔:辽天庆九年(公元1119年)塔身平面,八角形外部结构,密檐十三层内部结构,实心建筑材料,砖高度57.8米(自摄);右图:安阳市城内西北隅天宁寺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高38.65米,周长40米(卢佳一同学摄)

图2-1 中国的两处天宁寺塔

img8

左图:延安宝塔山高1135.5米,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右图:西安荐福寺佛塔(小雁塔),建于唐代元年(707年),塔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自摄)

图2-2 延安宝塔和荐福寺佛塔外景

(一)我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空间艺术

传统建筑所表现的空间美是和传统的空间意识分不开的。张锦秋认为体现在建筑中的传统空间意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虚实相生”、“计虚当实”,“时空合一体”,“小中见大”、“以景寓情”等。[5]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都比较重视与环境的统一和协调,主要表现在选址和对自然物的利用和处理上,具有无穷的意境与画面,使人们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屋顶在中国建筑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屋顶壮丽的装饰作用很早就被发现并予以利用,“如鸟斯革”,“如斯飞”就是用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的,这也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并非一个单幢的建筑,而是若干建筑物的群体组合。这种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在有限面积内增加自然的风趣,形成功能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整体。节奏和韵律是构成一座建筑物的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所有的建筑,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

(二)我国古代建筑材料属性

提起中国的古代建筑材料,人们就会想起秦砖汉瓦。就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来看,我国古代主要是运用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共同来完成所有建筑的。在天然材料中有土材、木材、砂石材、草材、苇材、竹材等六种;人工材料有砖、瓦、灰、琉璃、金属材料等五种。就建筑材料在建筑组成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材料可分为架构材料和凝胶材料,前者包括土、木、石及用土制成的砖瓦等,凝胶材料包括石灰石膏沥青[6]

1.天然材料

我国在建筑上用土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开始用土建造简单的住所,如穴居、半穴居都是挖土为屋。夯土与土坯自原始社会出现以来,共同向前发展,一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用土作为建筑材料,不但经济实用,又可就地取材,而且具有隔热防寒的效果,还有着良好的保温、耐久、防火的性能。但是,土墙承重效果差,只能做围护结构,因此,人们选用木材做骨架,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主流。人们之所以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因为木材具有重量轻,坚强而柔韧,易于加工,有着自然美丽的纹样等优良性能。它还给人们以温暖舒适的感觉,就地取材方便,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但是,木构建筑易引起火灾,而且年久易于腐蚀,不能耐久。因此,人们在建设永久性或纪念性建筑时,常用石材。但是,石材限于地区性容重大,搬运不便,不易开采,亦不易于加工,在施工方面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我国纯用石材建造的房屋没有得到大量发展。使用草、芦苇、竹材等植物性材料作为建筑材料,也非常普遍,将草拌入泥中防止泥块干裂,用草起到筋骨拉力作用。竹材在汉代的建筑上已经开始使用了,用竹笆做骨两面抹泥,做成隔墙。到了明清用竹做建筑材料更为广泛了,如在南方和大西南地区,用竹材捆绑成为竹材房屋、竹楼。竹材优点很多,体轻易于搬运,施工简便。竹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竹材本身不需要加工,这一点是非常可取的。

2.人工材料

在砌筑材料中,由于土坯的抗压性能小,防水防潮性能差,砌体占用面积大。于是人们开始采取用火烧制坯块成为“砖”。我国古代砌砖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汾阳大砖塔,高达80米,是现存的明代唯一高塔,这也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砌砖技术的水平。房屋建筑的顶盖防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屋顶用瓦是解决防水防雨的好方法。从西周就开始烧制瓦块,用瓦做屋顶。瓦块防水性能高,防火效果好,生产简便。根据瓦的部位与用途生产了版瓦、筒瓦、瓦当、滴水等多种类型。琉璃瓦是从北魏开始烧制的,琉璃是我国的特产,是一种贵重的建筑材料,明、清的宫廷建筑中,已广泛地使用琉璃,一直保存到今天的故宫的琉璃,仍然辉煌夺目。古代建筑用灰,以白灰为主。早期房屋用白灰粉地粉墙,到后期建筑做砌筑壁体灰浆。从明代以后砖墙砌体全部使用石灰浆,开始了大量使用石灰的时代。我国用金属作为建筑材料,在世界上也是很早的。商周时期在生活方面制造大量铜器,后来在建筑上也使用金属作为装饰材料与金属结构材料。用金属做建筑材料,坚固耐久,具有鲜明的光泽,使建筑物增加了庄严华丽的气氛。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中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传统灰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结晶。石灰浆中的糯米成分具有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机模板的类似作用,影响了石灰浆固化时碳酸钙结晶体的微结构,同时糯米浆和碳酸钙之间存在无机/有机物的相互填充和协同作用[7]。糯米灰浆加固性能良好,完全可以作为古建筑修复材料使用,同时,利用糯米灰浆的生物矿化机理,有可能开发出与建筑物本体和谐、与环境友好的新型文物加固材料[8]

(三)我国古代建筑技术

1.夯土技术[9]

土建筑的出现使我国建筑上的夯土技术发展甚早。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代人们就已懂得使用工具将土打成坚密的硬土,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夯土技术。夯土基使用木质的或金属的工具,将土打成坚密的硬土,在它上面盖房子,使建筑物稳定安全。在我国广阔的疆土上,各地区各民族几千年来在夯筑技术上,都是继承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技术而加以发展,根据本地区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建造房屋。

夯筑是我国的传统技术,无论盖什么样的房子,都要挖槽做地基,但是在夯筑材料上却因地区的不同和房子等级的高低而异。高级一点的用三合土夯筑,普通用素土夯筑。北京地区的三合土是以灰、土为主,比例3∶7,每层夯后使用水活,再夯之后再续土打下层。一般房子则用素土夯筑或就地取材酌加骨料如碎石片、卵石之类。板筑墙壁,也属于夯筑范围。北方与南方的板筑墙壁有所不同,在我国南方浙江一带民居板筑墙有多种,大体可分为夹土墙、砂墙和土墙,土墙又分为大型砌块和普通土墙两种。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夯土工程量越来越大,高大的建筑群也日益增多。现在我国还保存有千年以上建筑,多年风吹不倒,强烈地震不坍,除去材料上和木结构功能之外,夯打的坚固地基也起了重要作用。

2.斗栱

斗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栱,从最简单的一斗二升斗栱到很繁复的八铺作双杪三下昂都是运用杠杆与天平的平衡原理而进行设计,斗栱把屋顶荷重集中起来通过立柱传至柱础,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shear),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性。古建筑中的斗栱,由于其所在的部位、作用、构造和形式的不同,出现了几十种斗栱,每种斗栱又有几十种构件,主要为:斗、栱、昂、枋四种构件。斗是上大下小的方形构件;栱是矩形断面的枋木,是两端翘起略似弓形的悬挑构件;昂也是纵向伸出并向上悬挑的构件;枋是与桁条平行的,在横栱之上的联系构件[10]。(图2-3)

img9

左图:北京白塔寺的古建官样斗拱(2011年7月16日自摄);右图:重庆磁器口古镇民居建筑上的斗拱(2013年3月15日自摄)

图2-3 中国官样、民间两种建筑体系中斗拱

中国古代的单层房屋,从建筑部位来说,流传着“上架”与“下架”的术语。柱子、门窗部分属于下架,梁、檩、屋顶属于上架。高级的建筑,在上、下架之间,布置了一圈斗栱,作为梁檩与柱额之间的过渡,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做法,在斗栱与梁柱结合中,发展了木构建筑,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斗栱的运用起到了非常巧妙的结构作用,它在古代木构结构中弥补了木材的弱点,发挥了木材的优点,我国之所以能遗存大量丰富多彩、宏伟、壮丽的古代木构架建筑,与斗栱的功能是分不开的[11]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斗拱演变体现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巧、由结构而装饰、由真结构而假刻、分布由疏朗而繁密的趋势[12]

总之,我们可以初步总结:(1)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内容丰富,自成一格,其中城市建设与建筑的地区性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内在规律[13]。(2)崇尚天地,尊重自然,对自然资源既合理利用又积极保护,一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主要特征。秉持“天人合一”、“中庸适度”的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理念[14]。(3)经济的繁荣或衰弱,对外战争或文化交流,都会给建筑留下痕迹。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这一切,孤立地去研究建筑的发展演化,那样将无法了解建筑的真实内容,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