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旱灾的时空特征

旱灾的时空特征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旱灾的时间特征以年份计,唐代旱灾173年次,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80年次,后期93年次,平均约1.68年发生一次旱灾。有三个时间段全国十年内发生了9次旱灾,有两个时间段发生8次旱灾,有六个时间段发生7次旱灾。唐代旱灾具有季节性,夏旱最严重,其次是秋旱。(二)旱灾的地域特征唐代旱灾发生区域广泛,同时具有区域性特点。史载旱灾的受灾区多笼统含糊,具有确切统计受灾面积数字者不多。
旱灾的时空特征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一)旱灾的时间特征

以年份计,唐代旱灾173年次,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80年次,后期93年次,平均约1.68年发生一次旱灾。其发生具有阶段性,若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唐代旱灾的发生频率分别为:5、6、6、7、4、7、7、6、6、8、7、4、4、4、9、6、5、7、9、8、7、9、6、5、5、6、4、1、5次(见图表2.1—2)。有三个时间段全国十年内发生了9次旱灾,有两个时间段发生8次旱灾,有六个时间段发生7次旱灾。

唐代旱灾具有季节性,夏旱最严重,其次是秋旱。两季连旱中,春夏连旱和冬春连旱较常见,还有三季连旱和四季连旱现象。尽管旱灾是渐进式的,其作用方式不像水灾、地震,甚至蝗灾那样明显和剧烈,但由于历时迟久,往往赤地千里。春旱之年如太极元年(712)、会昌五年(845)和开元四年(716),后一次因大旱,玄宗命有司致祭骊山,并禁樵采,[5]以北方地区为主。夏旱和秋旱在唐代比较常见,尤以夏旱为多,夏季旱灾数量是秋旱的两倍多。夏旱之年有:武德三年(620),仪凤二年(677),永淳二年(683),垂拱元年(685),万岁登封元年(696),圣历三年(700),神龙元年(705),神龙三年(707),开元二十四年(736),贞元十五年(799),元和二年、七、八、十五年(807、812、813、820),大和元年、八年(827、834),咸通三年、十、十一年(862、869、870)。秋旱之年有太极元年(712),开元七年、十四年(719、726),宝历元年(825),大和七年、九年(833、835),景福二年(893)等。冬旱之例如:兴元元年冬(784),大旱;[6]元和十年(815),自去冬不雨至于二月。[7]淮河以南地区,农作物受冬旱的影响较大。

图表2.1—2 唐代每十年发生旱灾次数图示

季节连旱,以两季连旱较多,三季连旱较少,西北内陆地区则全年干旱。唐代两季连旱包括春夏、夏秋、秋冬和冬春连旱,江南和岭南地区以秋冬或冬春连旱较多,山南以夏秋连旱较多,河北以春夏连旱较多。唐代两季连旱中以春夏连旱最多,至少有近20年。史书直书春夏旱者有九年:贞观十七年(643)、广德二年(764)、永泰元年(765)、大历六年(771)、大历十二年(777)、贞元十四年(798)、贞元二十年(804)、开成二年(837)、广明元年(880)。其中,除开成四年史载浙东旱尤甚外,其余均不载地点,估计多为京畿所在的关辅地区,也可能有少数为东都洛阳。除此,还有诸如某月至某月旱之记录,如:开元己未岁(719),洛阳自正月至五月不雨。[8]永泰二年(766),关内大旱,自三月至六月一直不雨;贞元十九年(803)正月,不雨,至七月甲戌乃雨。[9]还有史未明言而可推见者。例如:据《新唐书》卷2,贞观二年(628)三月,太宗以旱蝗责躬,大赦;同书卷35亦记该年:春,旱。《旧唐书》卷37《五行志》又记此年六月,京畿旱,蝗食稼。可知贞观二年京畿春夏大旱。垂拱三年(687)二月,武则天以旱避正殿、减膳。四月,以旱虑囚,命京官九品以上言事,[10]可知此年亦春夏并旱。冬春连旱的次数仅次于春夏连旱,例如:贞观二十二年冬至明年三月;乾元元年,华州自十月至明年春;会昌六年冬至明年二月;大中十二年十月至次年闰二月;光化三年,京师冬旱至次年春。夏秋连旱较少,如天宝六载(747),五月至七月不雨。秋冬连旱如:永徽二年(651)九月不雨至明年二月;永隆元年(680)秋不雨至明年正月。

唐代还有三季连旱,甚至全年干旱的现象。春夏秋连旱如:贞元元年(785)春旱,无麦苗,至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无水;元和四年(809)春夏,大旱;秋,淮南、浙西、江西、江东旱。[11]秋冬春连旱如:开元元年秋至二年(713—714)春正月,关中不雨,人多饥乏。[12]冬春夏连旱如:贞观二年冬至三年(628—629)夏六月无雨。贞观十二年(638)和神龙二年(706),均冬不雨至次年五月。还有两年发生四季连旱:贞观十六年秋至十七年(642—643)八月不雨,“涉兹春夏,积旱三时,野无青草”。[13]咸通二年(861)秋,淮南、河南不雨,至于明年六月。

从以上看,唐代旱灾频繁且持久,而仅次于旱灾之数的是唐代水灾。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曾统计分析历代各省雨灾、旱灾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总的来说,来自旱灾之数平均较雨灾为多。[14]与本文的统计是具有一致性的。这说明当时从总体上讲,只是存在降雨量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某地区一定时期易干旱而另一时期易水涝,许多地区连续干旱或多雨,或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旱涝交替出现。

(二)旱灾的地域特征

唐代旱灾发生区域广泛,同时具有区域性特点。史载旱灾的受灾区多笼统含糊,具有确切统计受灾面积数字者不多。其中,史载受旱面积达10州以上之年有三:永徽元年(650),京畿雍、同、绛等10州旱;开元十四年(726)秋,诸道15州旱;开元十五年(727),诸道17州旱。受旱面积达20州以上之年有四:贞观九年(635)秋,剑南、关东24州旱;贞观十二年(638),吴、楚、巴、蜀26州旱;显庆五年(660)春,河北22州旱;永贞元年(805)秋,江浙、淮南、荆南、湖南、鄂岳陈许等26州旱。[15]另外,总章三年(670),天下40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16]开元十四年(726)秋,天下85州言旱及霜。[17]史书对旱灾的记载大部分并不具体,不少仅记受灾范围,如:武德七年(624)秋,关内、河东;神龙二年(706)冬至明年五月,京师、山东、河北、河南;元和三年(808),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广南、山南东西;宝历元年(825)秋,荆南、淮南、浙西、江西、湖南及宣、襄、鄂等州。[18]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在其基础上调整为十五道,增加了京畿道、都畿道,江南道分为三道,山南道分两道。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按照贞观十道的划分来对旱灾发生区域加以统计(后文对蝗、水、地震和疫灾的分析亦准此)。唐代关内道旱灾计46年次,以安史之乱为界,前、后期分别23年次;加上史载京师单独发生旱情的38年次(前期13年次,后期25年次),关内道旱灾年计84年(前期36年次,后期48年次),遥遥领先于其余诸道。在北方诸道中,河南道旱灾年次位列第二,共33年次(前期15年次、后期18年次);加上东都单独发生旱情的3年次(前期1年次,后期2年次),唐代河南道旱灾年共36年次。南方诸道以江南道史载旱灾最多,共有31年次,其次是淮南道,27年次。岭南道和陇右道均未留下相关记录(具体见图表2.1—3)。

图表2.1—3 唐代前、后期各道旱灾发生年次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唐代前后期,河南道、河东道、山南道旱灾次数相差不多,而江南道和淮南道唐后期旱灾次数较前期猛增,河北道唐后期旱灾次数则比前期明显减少。其中原因之一当是由于唐代前、后期经济重心转移,朝廷关注区域发生变化的缘故。作为京师和东都所在的关内道、河南道始终是唐朝廷关注的中心,山南道由于位置偏远而鲜被关注,这些地区前、后期史载旱灾次数相差不大;与此相反,随着唐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迅速崛起的淮南、江南地区为朝廷所瞩目,史载后期旱灾发生数量较前期有明显增多,河北道则由于失去经济重心的地位及藩镇割据等原因,史载旱灾次数明显减少。岭南道没有留下干旱记录很合情理,而陇右道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当很常见,如敦煌文书S.5894《渠规残卷》云:“本地,水是人血脉。”而且,在唐代,敦煌盛行干旱时举行的雩礼。[19]该道未留下严重灾害记录,[20]很可能正因为干旱天气在陇右道司空见惯,史书才很少记录。如:开元二年(714)正月,以三辅近地、幽陇之间顷缘水旱,素不储蓄,令兵部员外郎李怀让、主爵员外郎慕容珣分道驰驿往岐、华、同、幽、陇等州赈救,“速以当处义仓量事赈给,如不足,兼以正仓及永丰仓米充”。[21]也可从侧面说明陇右经常干旱,当时史家反而不以之为特别而加以关注。另外的一个原因很可能是陇右道多沙碛、宜畜牧而地广人稀的缘故,所以陇右虽然干旱,却可能不致成灾。据《新唐书·地理志》,陇右道共辖19州,其中包括兰州在内的13州均为下州,只有秦州、渭州、凉州、西州属中都督府,而且这四州中人口最多的秦州和凉州,口数也分别仅为109 740、120 281。[22]史念海曾根据天宝时期这两州土地面积与人口数字,计算出秦州每平方公里平均7.49人,凉州则仅有2.79人。[23]说明隋代贺娄子干描述陇西、河右的“土旷民稀”[24]四字,也适用于盛唐时的陇右道。

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子干上书曰:“比者凶寇侵扰,荡灭之期,匪朝伊夕。伏愿圣虑,勿以为怀。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且陇西、河右,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高祖从之。

据史载,唐代十道中,关内道旱灾最为频繁,遥遥领先于其余诸道,其次是河南道,而江南道仅次于河南道,是南方旱灾次数最多的道。北方旱灾共160年,南方则共78年旱灾(南、北方旱灾的发生频率如图表2.1—4、2.1—5所示)。可见,旱灾具有区"域"性"特点,北方旱灾多而严重,数量是南方的两倍有余,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而形成的。

图表2.1—4 唐代南方旱灾发生年次柱状示意图

图表2.1—5 唐代北方旱灾发生年次柱状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