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的题中之义

改革的题中之义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基本上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和结合我国国情而建立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在这里,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法,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一、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基本上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和结合我国国情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意到前苏联体制的弊端,如党政不分,领导者权力过分集中,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民主制度和监督机制等,特别强调要防止斯大林晚期践踏民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搞特权人治现象的发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文革”教训时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辩证关系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往下放权,必然会阻止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这里,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法,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只有使二者协调发展,同时相应地进行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好的,改革主要是克服领导制度、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缺陷,使之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