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间的正义与道德之义

人间的正义与道德之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义”——人间的正义与道义。因为义者,德之宜、事之宜、天理之所宜。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所以“义”体现在外的就是各种德行。作为纯正,处处公道,不作私弊,就是义行。在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还有比人的生命还宝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就是“义”——人间的正义与道义。

古文中“义”写作“義”,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正说明“義”乃与生俱有的德行。故《礼记》言:“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因为义者,德之宜(道德的准则)、事之宜(立身处事的依据)、天理之所宜(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如果心中不存道义,那么做事的基点就容易变成名、利、情等,以利而言,那就容易见利忘义,社会中那些道德败坏的人都是只求利益不讲道义的人。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通晓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孔子能达到“随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凭借的是什么?如果心中没有道义,随心所欲就是放纵、非礼。如果心中有道义,就会有妄想或非礼的想法。所以“义”体现在外的就是各种德行。

那么,如何取义、行义呢?

《左传》中这样记述:“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举凡做事,皆要明白是非善恶、晓明利害关系,不以私利为出发点就是行义。作为纯正,处处公道,不作私弊,就是义行。在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同时代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比,却因为见异思迁,三易其主,其人格终为世人所不齿。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出口就要先骂吕布为“三姓家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