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加强生态利益协调,构建生产

通过加强生态利益协调,构建生产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农村环境已出现由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并存方向转化的趋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退化的状况日益严重。维护农民的生态利益,必须改变这种不适应性,确立“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生态利益协调机制具体有:①对乡镇工业企业污染进行集中治理。②大力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生态、土壤和农产品污染。

五、通过加强生态利益协调,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机制,高度重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近年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较快,由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相对滞后,粗放式的农村工业和分散化的小城镇所产生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水和废物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使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农民的生态利益受到侵害。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存在以下几个不相适应:一是农村工业结构、工业布局与污染治理方式不相适应。由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如造纸、印染、有色金属冶炼、皮革等大量由城市转向农村,原有的不少乡镇工业生产技术落后,防治污染的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基本未经处理就地排放和丢弃,使农村工业污染日趋严重。二是低水平的农村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与较高标准的生态环境要求不相适应。村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不如城市。三是农村环境管理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状况不相适应。近年来农村环境已出现由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并存方向转化的趋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退化的状况日益严重。维护农民的生态利益,必须改变这种不适应性,确立“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生态利益协调机制具体有:①对乡镇工业企业污染进行集中治理。一般乡镇都有必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工业园区,把分散的企业集中落户工业园区,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再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集中治理。②大力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生态、土壤和农产品污染。建立生态农业的标准体系,采用补贴、示范等方式多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如制定农业生产基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环保标准,对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无毒和低毒农药的开发研制与推广销售给予一定的补贴。③对农村聚居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把环境综合整治中所涉及的规划、水利、供水、交通、绿化、污水治理等任务,分配落实到各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整治所需启动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介入。

【注释】

[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页

[2]《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3月1日

[3]《新华日报》2007年3月7日

[4]《人民日报》2005年11月9日

[5]“三代之英”即夏禹、商汤和西周的文、武、成王、周公当政时的社会政治状况。这一时期,由于礼制比较健全有效,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全社会道德水准较高。这一独有的社会特征,在中国古代的其他时期不再明显存在。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24页

[9]徐增阳:《和谐社会的政治均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10]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年第1期

[1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1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0页

[15]“民为政本”出自西汉政治家贾谊在《新书·大政上》所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