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通过社会保障,减少市场竞争中的消极后果,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也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1)社会救助。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2)社会保险。它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是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3)社会福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4)社会优抚。它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对维持社会安定,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功能上。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有:(1)社会稳定功能。它通过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保证公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而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社会震荡。世界各国都把社会保障看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减震器”。(2)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减少市场竞争中的消极后果,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社会承担了对员工的社会福利、生活保障,使企业能够按市场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包括进行员工的调整,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3)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多方面作用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物质保障;通过对劳动者收入的保障和医疗保险,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获得恢复和再生产;通过对事业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生活保障,保护这部分劳动力,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对劳动者家属后代的保证,为新一代劳动力培养提供物质保障等等。(4)经济调节功能。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支出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经济增长时期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刺激或抑制需求和经济增长。

2.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为此,我们必须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市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其途径和思路如下。

第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在城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需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各种所有制的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都能享受劳动保险,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在农村,要根据各地情况,逐步扩大和普及以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费用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合理承担,并逐步使基金筹集办法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三,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只规定基本的社会保障,社区和企业按照自身的经济条件争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另外,个人还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进行储蓄性的补充保险,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四,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由于社会保障的强制性、互济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必须必须由国家立法,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社会保障的所有内容,如基金、待遇、享受条件、管理等都必须由国家颁布法律统一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