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确立之后,这一意义已经显现。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缩写为CAFTA),其中,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指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共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十个国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了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和东盟的7000种产品在大幅降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更加顺畅地进入对方市场,这有利于东盟国家的产品扩大对中国市场出口,也有助于中国企业以更低成本从东盟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1.政治意义

(1)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来看。

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入、快速地发展友好关系,对维护东亚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

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双方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形成有效的互补机制,将会提升各自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减轻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倚重,从而开创发展中国家互助合作的新典范。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中,中国与东盟本着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精神和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谈判,充分考虑东盟内部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对东盟的欠发达国家予以照顾。我国一直希望实现平等、互利、共存、共赢的全球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这方面重要的实践。我国迫切期待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3)从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来看。

从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东盟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确立之后,这一意义已经显现。一是外界对东盟的信心增强,投资增多;二是美、日、俄、印等国纷纷与东盟发展新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三是东盟的凝聚力增强。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形容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南亚国家是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目前,东盟的国际地位呈提高趋势,东亚国家的独立性、稳定性增强。

2.经济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有利于利用地理位置邻近的便利,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增强各自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

(1)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发展。

大部分商品零关税的实施,使我国商品出口价格降低,提升出口竞争力,促进中国扩大出口规模。另外,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如提高透明度、简化海关程序、提高签证便利、协调海关、银行、运输部门的经营管理等,同样降低了出口的成本,有利于扩大出口。

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方面发展很快,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东盟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发展中国家中,东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双边贸易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国家。

(2)有利于中国引进资金和对外投资的双增加。

由于投资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增加投资。首先,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将成为一个市场整体,外资流向东盟的同时,也便于流入中国市场。另外,贸易区外的国家到中国投资,同样可以方便地进入东盟市场,再加上中国投资的软硬件环境优于大部分东盟国家,这些都是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有利因素。另外,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一些阻碍成员间投资流动与投资项目运行的管制和限制将逐渐取消,再加上区内优惠关税的实施,给双方国家的企业营造了一个更加便利广阔的区域性市场,这些都将促进双边直接投资

(3)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由于我国西南各省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优势,东盟各国也成为这些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西南各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中,更是加强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大大促进了这些省区的出口,有利于其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赢得更大效益,并有力地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商品交易会的开展,中国—东盟工业园区的建立等,都促进了双方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广西与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中心,促使东盟与其他西部省市开展各方面友好合作,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一轴两翼”,“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三个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使得广西和云南从偏远的西部地区变成了物流枢纽中心,促进了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对实现中国大力发展西部、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劳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的逐步取消,整个自由贸易区内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大市场,消费者从中得到实惠,可以买到更多低价高质的产品。比如,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榴莲、山竹、火龙果、红毛丹等水果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改进消费观念。因为东盟国家的某些特色产品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消费品丰富了,中国人去东盟各国也便利了,消费范围更广了,消费总量将会大大增加;随着扩大双方在旅游、金融、教育、电信等服务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空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将会逐步呈现出来。

总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和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相辅相成的,它不仅使中国能从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为中国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